2020年高考化学考前答题指导及阅卷评分细则介绍
- 格式:pptx
- 大小:2.14 MB
- 文档页数:52
2020年高考全国卷化学试题评析及高三复习备考建议
2020年全国高考在已经落下帷幕。
今年高考化学试题考查重点是什么?命题有哪些特点?在新一届高三的复习备考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一2020年高考全国卷化学试题特点
总览2020年全国高考化学卷,试题延续了往年的题型特点和重点考查内容,今年的化学试卷更为关注由“知识考查”向“能力考查”的转化,重视情境载体中学科素养的培养,彰显了教育改革的鲜明导向。
试题设计合理,全方位、多模块、多角度、相互渗透地考查了高中化学主干知识。
试题的命制特点如下:
01聚焦时代主题,弘扬核心价值,发挥学科独特育人功能(1)融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展示化学价值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核酸检测试剂、各种治疗药物以及大量的病毒消杀剂,均与化学科学密切相关。
全国I 卷第7题以国家卫健委公布的第7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提出的一些常用灭活病毒药品为素材,考查有关化学知识。
全国II卷第26题和全国III卷第26题以含氯消毒剂的合成、反应及性质为情境,考查元素化学知识,普及公共卫生中的化学知识,展现化学科学的社会功能。
考前须知的评分原则1.“多种答案”原则在一些开放性试题中,答案可能不是唯一的,合理的均得分;有错误的,根据错误的性质,参照评分参考中相应的规定评分。
2.“有错扣分”原则阅卷一直坚持凡是出现多个答案的情况时,只要有错误的,均要倒扣分,但不出现负分的原则。
3.“易于辨别,修正清楚”原则凡是辨别不清的,皆为“0”分。
所以答题时,首先不能过分潦草,字不一定很漂亮,但须十分清晰,易于辨认。
辨别不清主要有两种情况:其一是学生在修改答案时,改动不够坚决,如由A改成B,由B又改成D,中间修改不清楚难以辨认;其二是不排除考生有投机心理,让评卷老师去猜。
另外有些学生开始答卷(题)时,没有把握,用铅笔答题,而没有用0.5 mm黑色签字笔,最后也没用签字笔重新圈定,导致扫描时图像不够清晰,造成重大失分。
4.“见空给分”原则在连续多个答案中,为了便于操作,通常采用“独立操作,互不牵连”的原则,即前面一个答案的正确与否,不影响后面答案的给分;同理,如前者正确,而后者错误,也按步骤照样给分。
虽然此法可能让部分人占了便宜,但也不能冤枉一些人,而且便于操作。
5.“不许越线”原则答错位置或答题超出试卷、试题各自标出的划定界限时,有些可能能找出分数,但风险太大。
所以甚至每个大题中的小题之间都要严格遵守各自的界线,以防止因试题的测试内容过多、评卷时又需切割扫描而造成答题内容上下不着边,引起缺失。
试卷上多处有明显的提示,不许越线。
6.“白纸黑字”原则即凡是试卷上写了的就有,没有写的就没有。
只凭试卷上的白纸黑字所表达的内容及所提供的信息评分,才能真正地做到公平公正。
必须避免无谓失分1.不按要求答题而失分不按题目要求答题,虽然会做,但一分不得,所以在答题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题目要求规范答题,落笔之前,应看清要求,如:(1)要求填“化学方程式”还是“离子方程式”;(2)要求填“元素名称”“符号”还是“代号”“序号”等;(3)要求填“大于”还是“>”“增大”还是“变大”等;(4)要求填“化学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最简式”还是“电子式”;(5)要求画“离子结构示意图”还是“原子结构示意图”;(6)要求填写“a”“b”“c”“d”还是“A”“B”“C”“D”。
规范作答 杜绝失分一、规范书写化学专用名词 常见错误:错别字、表达错误、口语化、日常生活习惯性用语。
更正下列错误。
(1)把CO2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混浊。
( )(2)碳元素的单质有:石墨、金钢石、C60。
( )(3)把乙烯通入溴水中,溴水会褪色,原因是发生了加层反应。
( )(4)木碳的主要成分是碳元素。
( )(5)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遇碱变篮色。
( )(6)要除去氯气中的HCl气体杂质,可以通过饱合食盐水。
( )(7)化石燃料包括:石油、煤、天燃气。
( )(8)组装简易启普发生器需要用到长茎漏斗、大试管、双孔橡胶塞、止水夹等。
( )(9)摧化剂可以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但不影响化学反应的限度。
( )(10)提取溴水中的溴可以用汽油、笨、四氯化碳等作萃取剂。
( )(11)浓硫酸的稀释、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都要用到玻利棒。
( )(12)固体的高温灼烧需要用到:坩锅、三脚架、泥三角、坩锅钳、酒精灯。
( )(13)同主族元素的单质溶点自上而下对ⅠA族而言逐渐降低,对ⅦA族而言逐渐升高。
( )(14)溴元素是第四周期、第七主族的元素。
( )(15)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守原子守衡。
( )(16)可逆反应建立化学平恒后,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物质的量含量保持不变。
( )(17)乙酸乙脂与油脂都属于酯类。
( )(18)进行硫与铁粉反应的实验时,需要先把硫粉、铁粉放在研砵中研磨混合均匀。
( )(19)确定溶液中是否存在Na+、K+,需要通过颜色反应进行。
( )(20)C5H12的同分异构体有戍烷、2-甲基丁烷、2,2-二甲基丙烷。
( )答案 (1)混浊→浑浊 (2)金钢石→金刚石 (3)加层→加成 (4)木碳→木炭 (5)篮色→蓝色 (6)饱合→饱和 (7)天燃气→天然气 (8)长茎漏斗→长颈漏斗 (9)摧化剂→催化剂 (10)笨→苯 (11)玻利棒→玻璃棒(12)坩锅→坩埚、坩锅钳→坩埚钳 (13)溶点→熔点(14)七主族→ⅦA族 (15)原子守衡→原子守恒 (16)化学平恒→化学平衡 (17)乙酸乙脂→乙酸乙酯 (18)研砵→研钵 (19)颜色反应→焰色反应 (20)戍烷→戊烷二、规范表述 1.语言表述要准确(1)要求用名称就不能用化学式,反之要求用化学式(或元素符号)就不能用名称。
2020高考化学《评分细则》参考发布(附电子版))一、赋分原则1.化学用语的“规范化”给分原则化学专用名词中出现错别字(甚至白字)都要参照标准扣分。
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未配平、条件错误或不全等都不给分(包括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系数非最小公倍数或分数等均视为不规范而不给分)。
“Δ”“↑”“↓”“”“===”、反应条件等均应正确使用。
2.易于辨识,修正清楚原则凡是辨别不清的,皆为“0”分。
答题时,字不一定要很漂亮,但须十分清晰。
不能过分潦草,难以辨认。
有两种情况存在,其一是学生在修改答案时,改动不够坚决和清楚,如由A改成B,由B又改成D,中间修改不清楚,难以辨认;其二是不排除考生有投机心理,让评卷老师去猜。
另外有些学生开始答卷(题)时,没有把握,用铅笔答题,最后未用0.5 mm黑色签字笔圈定,3.“不许越线”原则答错位置或答题超出答题卡标出的划定界限时,由于测试内容过多,而评卷时又需切割4.“白纸黑字”原则即凡是答题卡上写了的就有,没有写的就没有。
只有认定答题卡上的白纸黑字所表达的内容信息,才能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地评分。
5.“见空给分”原则在连续多个答案中,为了便于操作,通常采用“独立操作,互不牵连”的原则,即前面一个答案正确与否,不影响后面答案的给分;同理,如前者正确,而后面错误,也按步骤照样给分。
6.无机化学按要求分毫不差高标准(1)严格按要求给分:填空要求填什么就写什么,答非所问者按“0”分处理。
(2)元素符号的书写:一定要符合规范要求,其中包括原子序数、原子量、电荷数、化合价以及同位素的表示等。
(3)化学方程式的问题: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气体或沉淀的符号,反应物与产物两边用等号或可逆号连接,反应条件等均应完全正确。
(4)综合题高分策略技巧7.有机化学严规范应得尽得最全面(1)结构式:如苯环、双键、羧基、醛基、羰基、羟基等均要求按教材规范书写,尤其要注意出现在某一中心结构左边的基团。
(2)H(氢)、O(氧)或其他元素、其他基团与C(或其他元素)成键时,连接位置必须准确。
减少非智力因素失分一、评分时坚持的原则1.“多种答案” 原则在一些开放性试题中,答案可能不是唯一的,合理的均得分;有错误的,根据错误的性质,参照评分参考中相应的规定评分。
2.“倒扣分”原则一个答案,经常有学生由于没有足够的把握,写出一对一错,或二对一错,或一对多错的答案。
这种情况反映学生抱有某种程度的投机心理,把多个可能的答案全部写出,让评卷教师做出选择。
阅卷一直坚持凡是出现多个答案情况时,只要有错误的,均要倒扣分,但不出现负分。
3.易于辨别修正清楚原则凡是辨别不清的,皆为“ 0分。
所以答题时,字不一定要很漂亮,但须十分清晰。
即首先不能过”分潦草,而且要十分清晰,易于辨认。
有两种情况存在,其一是学生在修改答案时,改动不够坚决和清楚,如由A改成B ,由B 又改成D ,中间修改不清楚,难以辨认;其二是不排除学生有投机心理,让评卷老师去猜。
另外有些学生开始答卷(题)时,没有把握,用铅笔答题,最后也没有用签字笔重新圈定,导致扫描时图像不够清晰,造成重大失分。
4.“不许越线”原则答错位置或答题超出试卷、试题各自标出的划定界限时,有些可能能得到分数,但风险太大。
所以甚至每个大题中的小题之间都要严格遵守各自的界线,以防止因试题由于测试内容过多,评卷时又需切割扫描,而造成答题内容上下不着边,引起缺失。
试卷上多处有明显的提示,不许越线。
5.“白纸黑字”原则即凡是试卷上写了的就有,没有写的就没有。
只凭试卷上的白纸黑字所表达的内容及所提供的信息评分,才能真正地做到公平公正。
6.“见空给分”原则在连续多个答案中,为了便于操作,通常采用“独立操作,互不牵连”的原则,即前面一个答案的正确与否,不影响后面答案的给分;同理,如前者正确,而后者错误,也按步骤照样给分。
虽然此法可能让部分人占了便宜,但也不能冤枉一些人,而且便于操作。
1.无机化学按要求分毫不差高标准(1)严格按要求给分:填空要求填什么就写什么,答非所问者按“ 0分处理。
熟悉高考化学阅卷规则与规范答题1.高考阅卷的三条规则(1)“挑对不纠错”原则高考化学主观题阅卷时,阅卷老师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关键词上,而除了要点之外,阅卷老师在阅卷时还会看答案的基本结构是否正确,句子表达是否准确。
如果结构清晰、句子准确、表达流畅,一般都能得到比较高的分数。
所以在遇到文字描述类简答题时,不妨采用这样的对策:在思路和文字表达清晰的前提下,适当多写一些内容,如气密性检查、离子的检验方法……总之,千万别空白,空白是铁定的零分!(2)“卷面整洁,易于辨认”原则阅卷老师每天都要批阅几千份试卷,阅读的疲劳感大家可以想象,如果考生能把字迹写得工整清晰,式子写得规范易认,解题思路交代得清楚明了,那自然容易得到阅卷教师的认可,得分自然就高;反之,如果你写的要仔细研究推敲一番才能确认正确与否,自然不容易被认可。
所以答题时,首先,不能过分潦草,字不一定很漂亮,但须十分清晰,易于辨认。
其次,要慎修改,万一要修改,也要在指定的答题区域内,清晰地表示出来。
高考阅卷中辨别不清主要有两种情况:其一是考生在修改答案时,改动不够坚决,如由B改成D,中间修改不清楚,难以辨认;其二是有些考生开始答卷(题)时,没有把握,用铅笔答题,而没有用0.5 mm黑色签字笔,最后也没用签字笔重新写,导致扫描时图像不够清晰,造成重大失分。
(3)注意使用学科语言,提高答题的规范性高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高校选拔的是各方面都合格的天之骄子。
所以,高考阅卷中对学科语言的规范性要求非常高,学科语言规范也是高考试卷标准答案权威性、公正性的具体体现。
因此,在复习备考时要养成规范化学用语、规范表达的习惯,这样才不会在高考中无谓失分。
阅卷误差的产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解题过程的规范性,二是书写的规范性。
2.常见主观题的失分点归纳(1)卷面不按规定位置填写网上阅卷时,给每一位阅卷老师的题目都是切块扫描的,绝不会看到考生姓名等信息,批哪一道题,电脑屏幕上就只显示哪一道题;每份试题两人看,若两人批阅出现误差,则会有第三人批阅,即理综阅卷误差是“零误差”。
2020年高考化学审题要点和答题技巧化学审题要点1.审题型审清题目的类型对于解题是至关重要的,不同类型的题目处理的方法和思路不太一样,只有审清题目类型才能按照合理的解题思路处理。
2.审关键字①关键字往往是解题的切入口,解题的核心信息。
关键字可以在题干中,也可以在问题中。
关键字多为与化学学科有关的,也有看似与化学无关的。
②常见化学题中的关键字有“过量”、“少量”、“无色”、“酸性(碱性)”、“短周期”“长时间”、“小心加热”“加热并灼烧”“流动的水”等,对同分异构体的限制条件更应该注意,如:分子式为C8H8O2含有苯环且有两个对位取代基的异构体“含有苯环且有两个对位取代基”就是这一问的关键字。
3.审表达要求例如:写“分子式”、“电子式”、“结构简式”、“名称”、“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数学表达式”、“现象”、“目的”。
这些都应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避免“答非所问”造成的不必要的失分。
4.审突破口常见的解题突破口有:特殊结构、特殊的化学性质、特殊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特殊反应形式、有催化剂参与的无机反应、应用数据的推断、框图推断中重复出现的物质等等。
5.审有效数字①使用仪器的精度,如托盘天平(0.1g)、量筒(≥0.1mL)、滴定管(0.01mL)、pH试纸(整数)等。
②试题所给的数据的处理,例如“称取样品4.80g……”,根据试题所给有效数字进行合理的计算,最后要保留相应的有效数字;③题目的明确要求,例如:“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就按照试题的要求去保留。
化学答题技巧1.选择题①题你一定要做,化学的特点就是各种各样的奇葩元素物质用你学过的知识点像你介绍然后推测性质等,所以你一定要做够足够的题(比物理,生物更多)。
每章,你都会有极其不熟练的题,一般是选择计算题居多,这个时候你可以把它剪裁或抄到一个本子上,仔细研究解析的方法。
②合理采用排除法、比较法、代入法、猜测法等方法,避免落入命题人所设的“陷阱”。
2024高考试题评分细则详细解读选择题1.基本类型(1)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错则全错。
(2)不定项选择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一半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得0分。
2.填涂的问题如果填涂得不规范,可能被误判为“空选”造成失分。
常见两种情况:一是没有使用规范的2B铅笔;二是没有按要求涂满、涂得太轻或轻重不均匀。
如下图所示:非选择题不论是全国卷还是自主命题省市高考卷,化学学科非选择题的题型结构大同小异,各小题的设问形式和作答要求也基本相同,设问形式主要分为选择性填空、专业术语填空、文字表述填空、计算结果填空以及其他形式填空五种形式,不同形式的设问也可细分为不同的形式,其作答要求和评分参考标准也不尽相同。
设问形式一:选择性填空-见错零分1.选择性填空答案及分类主要是在空白处填写题目要求回答的字母和文字。
可分为以下三种形式:(1)选项选择型此类题目与I卷中选择题相似,由题干和选项组合,一般在空白处后面以括号的形式要求“填字母”。
与选择题主要有三点不同:一是选项的个数较为灵活,除常见的4个外,还可能会出现3个或5个的情况;二是符合要求的答案个数往往不唯一;三是选项除用大写的A 、B····.表示外,较为常见的还有小写的a 、b·····形式。
例1:[2023全国新课标卷,28题] (6)若粗品中混有少量未氧化的安息香,可用少量 洗涤的方法除去(填标号)。
若要得到更高纯度的产品,可用重结晶的方法进一步提纯。
a .热水b .乙酸c .冷水d .乙醇 (7)本实验的产率最接近于 (填标号)。
a .85%b .80%c .75%d .70%【答案】(6)a (7)b(2)结论选择型此类题目在空白处后面以括号的形式给出了明确的结论,需要考生从所给的结论中选择正确的。
2020高考化学《评分细则》很多同学在考试后会有这种抱怨:自己答案正确却没拿到满分!其实是因为你忽略了答题的规范性。
越是大型的考试对答题的要求就越严格,重大考试中的“不标准答题”会直接造成非知识性失分,尤其是高考!为减少争议,高考命题组不会发布当年的评分细则,但各大高校的名师每年都会依据阅卷经验,推演出当年的评分细则参考,本文即由此而来。
2020高考化学评分细则参考一、赋分原则1.化学用语的“规范化”给分原则化学专用名词中出现错别字(甚至白字)都要参照标准扣分。
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未配平、条件错误或不全等都不给分(包括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系数非最小公倍数或分数等均视为不规范而不给分)。
“Δ”“↑”“↓”“”“===”、反应条件等均应正确使用。
2.易于辨识,修正清楚原则凡是辨别不清的,皆为“0”分。
答题时,字不一定要很漂亮,但须十分清晰。
不能过分潦草,难以辨认。
有两种情况存在,其一是学生在修改答案时,改动不够坚决和清楚,如由A改成B,由B又改成D,中间修改不清楚,难以辨认;其二是不排除考生有投机心理,让评卷老师去猜。
另外有些学生开始答卷(题)时,没有把握,用铅笔答题,最后未用0.5 mm黑色签字笔圈定,扫描时图像不够清晰,造成失分。
3.“不许越线”原则答错位置或答题超出答题卡标出的划定界限时,由于测试内容过多,而评卷时又需切割扫描,从而造成答题内容缺失,造成失分。
答题卡上多处有明显的提示,不许越线。
4.“白纸黑字”原则即凡是答题卡上写了的就有,没有写的就没有。
只有认定答题卡上的白纸黑字所表达的内容信息,才能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地评分。
5.“见空给分”原则在连续多个答案中,为了便于操作,通常采用“独立操作,互不牵连”的原则,即前面一个答案正确与否,不影响后面答案的给分;同理,如前者正确,而后面错误,也按步骤照样给分。
6.无机化学按要求分毫不差高标准(1)严格按要求给分:填空要求填什么就写什么,答非所问者按“0”分处理。
2020高考化学答题策略和答题技巧审题要认真:答题都是从审题开始的,审题时如果遗漏了题给信息,或者不能正确理解信息,就会给答题埋下隐患,使解题陷入困境,不但做不对题,还占用了考场上宝贵的时间,危害很大。
细心的审题,正确理解和把握给信息,充分挖掘隐含信息是正确解题的前提。
在化学学科的考试中,审题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审题型:审题型是指要看清题目属于辨析概念类型的还是计算类型的,属于考查物质性质的,还是考查实验操作的等等。
审清题目的类型对于解题是至关重要的,不同类型的题目处理的方法和思路不太一样,只有审清题目类型才能按照合理的解题思路处理。
2.审关键字:关键字往往是解题的切入口,解题的核心信息。
关键字可以在题干中,也可以在问题中,一个题干下的问题可能是连续的,也可能是独立的。
关键字多为与化学学科有关的,也有看似与化学无关的。
常见化学题中的关键字有:“过量”、“少量”、“无色”、“酸性(碱性)”、“短周期”“长时间”、“小心加热”“加热并灼烧”“流动的水”等等,对同分异构体的限制条件更应该注意,如:分子式为C8H8O2含有苯环且有两个对位取代基的异构体“含有苯环县城有两个对位取代基”就是这一问的关键字。
3.审表达要求:题目往往对结果的表达有特定的要求。
例如:写“分子式”、“电子式”、“结构简式”、“名称”、“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数学表达式”、“现象”、“目的”。
这些都应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避免“所答所问”造成的不必要的失分。
4.审突破口常见的解题突破口有:特殊结构、特殊的化学性质、特殊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特殊反应形式、有催化剂参与的无机反应、应用数据的推断、框图推断中重复出现的物质等等。
5.审有效数字有效数字的三个依据:①使用仪器的精度如,托盘天平(0.1g)、量筒(≥0.1mL)、滴定管(0.01mL)、pH试纸(整数)等。
②试题所给的数据的处理,例如“称取样品4.80g……”,根据试题所给有效数字进行合理的计算,最后要保留相应的有效数字;③题目的明确要求,例如:“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就按照试题的要求去保留。
2020年高考考前必知-化学阅卷评分细则与答题规范训练一、阅卷老师把握的评分原则1.“多种答案”原则在一些开放性试题中,答案可能不是唯一的,合理的均得分;有错误的,根据错误的性质,参照评分参考中相应的规定评分。
2.“倒扣分”原则一个答案,经常有考生由于没有足够的把握,写出一对一错,或二对一错,或一对多错的答案。
这种情况反映考生抱有某种程度的投机心理,把多个可能的答案全部写出,让评卷教师做出选择。
阅卷一直坚持凡是出现多个答案的情况时,只要有错误的,均要倒扣分,但不出现负分的原则。
3.“易于辨别,修正清楚”原则凡是辨别不清的,皆为“0”分。
所以答题时,首先不能过分潦草,字不一定很漂亮,但须十分清晰,易于辨认。
辨别不清主要有两种情况:其一是学生在修改答案时,改动不够坚决,如由A改成B,由B又改成D,中间修改不清楚难以辨认;其二是不排除考生有投机心理,让评卷老师去猜。
另外有些学生开始答卷(题)时,没有把握,用铅笔答题,而没有用0.5 mm 黑色签字笔,最后也没用签字笔重新圈定,导致扫描时图像不够清晰,造成重大失分。
4.化学用语的规范化给分原则——有错就扣。
5.简答题的要点化给分原则——有点就给。
6.“见空给分”原则在连续多个答案中,为了便于操作,通常采用“独立操作,互不牵连”的原则,即前面一个答案的正确与否,不影响后面答案的给分;同理,如前者正确,而后者错误,也按步骤照样给分。
虽然此法可能让部分人占了便宜,但也不能冤枉一些人,而且便于操作。
7.“不许越线”原则答错位置或答题超出试卷、试题各自标出的划定界限时,有些可能能找出分数,但风险太大。
所以甚至每个大题中的小题之间都要严格遵守各自的界线,以防止因试题的测试内容过多、评卷时又需切割扫描而造成答题内容上下不着边,引起缺失。
试卷上多处有明显的提示,不许越线。
8.“白纸黑字”原则即凡是试卷上写了的就有,没有写的就没有。
只凭试卷上的白纸黑字所表达的内容及所提供的信息评分,才能真正地做到公平公正。
临考之前必知的评分细则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09页高考评分细则高考评分时有一个细则,对哪些情况扣分,哪些情况不扣分,规定相当详细,了解评分细则,有利于规范答题。
1.化学用语的评分细则:化学Ⅱ卷40%左右的答案要用化学用语表述,若化学用语使用不过关,且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高考中失分是显而易见的,如以下情况:(1)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不写反应条件扣一半的分,不配平或产物、反应物的化学式有一处写错不得分,“”和“===”错用不得分,或增加反应条件,或增加“↑”“↓”等扣1分,化学式错误或化学方程式未配平判零分,“↑”“↓”符号该标出之处漏标酌情扣分。
(2)热化学方程式不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或焓变数值不注明、计算错误、不带单位、该注明“+”“-”号而漏写均判为零分。
(3)将化学式写成名称、将有机物结构简式写成分子式、将离子方程式写成化学方程式均不得分。
(4)回答不具体:如标准答案是除去水蒸气;除去CO2。
评分细则规定:除去、吸收、去掉水蒸气或H2O、CO2给满分或除去CO2及酸性气体给满分,仅答酸性气体不给分。
2.化学简答与计算题评分细则:(1)简答题出现科学性错误,该空不得分:一个答案,经常有考生由于没有足够的把握,写出一对一错,或二对一错,或一对多错的答案,这种情况多少反映考生抱有某种程度的投机心理,把多个可能的答案全部写出,让评卷教师做出选择。
阅卷老师一直坚持凡是出现多个答案情况时,只要有一个是错误的,则毫不留情,给予零分处理。
(2)出现错别字且错别字是关键字该空不得分:如:催化剂~摧化剂、崔化剂;加成反应~加层反应;苯~笨;玻璃棒~玻利棒;电解质~电解子;金刚石~金钢石等等。
(3)简答不全面得一半分。
(4)关于实验设计的简答缺少步骤、现象和结论中的一部分,分步得分。
(5)凡是辨别不清的,皆为“0”分。
答题时首先不能过于潦草,而且要十分清晰,易于辨认。
有两种情况存在,其一是学生在修改答案时,改动不够坚决和清楚,如由A改成B,由B又改成D,中间修改不清楚,难以辨认,其二是不排除考生有投机心理,让评卷老师去猜。
2021 高考化学之应试技巧及答题标准化要求为了加强知识的落实和能力的提高,能够针对高考化学试题及理综化学局部试题的题型进行加强训练。
常有题型有:单项选择题、无机推断与信息题、有机合成推断与信息题、实验大题、计算题等。
经过题型训练,总结出每种题型的解题思路、方法和规律。
解题能力也只能经过解必然数量的题,才能由量变到质变,使能力提高。
一、无机推断题的种类与解法无机推断题的形式平时有文字描述推断、文字描述与反响式结合推断和框图题等。
无机推断题是集元素化合物知识、根本看法和根本理论于一体,且综合性强、观察知识面广、思想容量大、题型多变、能力要求高、推理严实,既能检查学生掌握元素化合物的知识量及熟练程度,又能考查学生的逻辑思想能力。
特别是框图题,加强了学生直觉思想〔顿悟〕能力培养和观察,此类题在历年高考取频频出现,且表达出很好的区分度和选拔功能。
(1〕限制范围推断:主要适用于气体或离子的推断,该类题目的主要特点是在必然范围内,依照题目给出的实验现象〔或必要的数据〕进行解析,作出正确判断。
解题时要注意:①审明题意,明确范围,注意题目所给限制条件。
②紧扣现象,正确判断,特别注意当得出明确的必然结论后因不能够共存而得出否认的结论。
③要注意数据对推断结论的影响。
(2〕不定范围推断:常有元素化合物的推断。
该题目的主要特点是:依照元素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变时所产生的一系列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确定相关的物质。
题目常常综合性较强,拥有必然的难度。
从试题形式来看,表达型、转变型、图表型等。
解题方法思路是:见题后先迅速阅读一遍,由模糊的一遍“扫描〞,自然地在脑筋中产生一个关于该题所涉及知识范围等方面的整体印象,尔后从题中找出特别现象或特别性质的描述,作为解题的打破口,以此为契机,全面解析比较,作出正确判断。
即:产生印象〔找打破口〕意向猜想考据确认。
(3〕给出微粒结构等的微粒〔或元素〕推断题。
解题要点:解答微粒〔或元素〕推断题的一般方法是:①熟记元素符号,直接导出;②掌握几种关系,列式导出;③利用排布规律,逐层导出;④弄清带电原因,解析导出;⑤抓住元素特点,综合导出;⑥依照量的关系,计算导出。
⾼考化学答题技巧怎么答题得分⾼⾼考化学主观题阅卷时,阅卷⽼师的注意⼒全部集中在关键词上,所以往往只注意答对部分,对于答偏答错部分常常⽆暇顾及。
答对得分,答错不失分的现象⾮常普遍。
⽽除了要点之外,阅卷⽼师在阅卷时还会看答案的基本结构是否正确,句⼦表达是否准确。
如果结构清晰、句⼦准确、表达流畅,⼀般都能得到⽐较⾼的分数。
1⾼考化学答题技巧1.卷⾯要在规定位置填写⽹上阅卷时,给每⼀位阅卷⽼师的题⽬都是切块扫描的,绝不会看到考⽣姓名等信息,批哪⼀道题电脑屏幕上就只显⽰哪⼀道题;每份试题两⼈看,若两⼈批阅出现误差,则会有第三⼈批阅,即理综阅卷误差是“零误差”。
阅卷⽼师必须做到“给⼀分有理,扣⼀分有据”。
严格标准,全⼒以赴,认真评卷,确保客观、准确、公正。
⽹上阅卷的基础是对考⽣答题纸的扫描。
所以,要求考⽣:①保护好⾃⼰的答题纸,不能有污损;②扫描后的字迹与原来的有很微⼩的差距,所以考⽣在答卷的时候字不但要好看,还要清晰;③答题时⼀定要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不能超出边框。
这就要求考⽣们在往答题卡上书写答案前,⼀定要整理好思路再写。
2.按要求答题不按题⽬要求答题,虽然会做,但⼀分不得,所以在答题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题⽬要求规范答题,落笔之前,应看清题⽬要求,如:(1)要求填“化学⽅程式,还是“离⼦⽅程式”。
(2)要求填“元素名称,“符号,还是“代号,“序号”等。
(3)要求填“⼤于”还是">"增⼤''还是“变⼤”等。
(4)要求填“化学式",分⼦式”结构式"结构简式,最简式”还是“电⼦式”。
(5)要求画“离⼦结构⽰意图”还是“原⼦结构⽰意图”(6)要求填写⼨“a、b、c、d”还是“A、B、C、D”。
(7)要求填写“基态原⼦电⼦排布式”还是“价电⼦排布式”。
3.化学⽤语书写规范⾼考评卷时,对考⽣错写化学符号、化学⽤语书写不规范以及卷⾯乱写乱画都要扣分。
这类情况虽⾮⽐⽐皆是,但也屡见不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