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例慢性咳嗽临床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26.68 KB
- 文档页数:2
106例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病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观察研究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病例的临床症状和治疗效果,为诊断和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疾病提供确实可靠的依据。
方法自2011年7月开始将入院被诊断为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疾病的患儿随机分入对照组和实验组,到2013年7月为止一共收集了106例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
本研究给予对照组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和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实验组给予孟鲁司特钠进行和盐酸丙卡特罗治疗治疗。
结果经卡方检验得χ2=5.1005,P=0.0239,在α=0.05水平上P小于0.05,所以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对照组疗效好于实验组疗效。
结论及早诊断有利于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对的治疗及预后;使用孟鲁司特钠和盐酸丙卡特罗联合用药对治疗CVA有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咳嗽变异性哮喘儿童孟普司特钠【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50-0148-02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典型临床症状是慢性咳嗽,病人常因顽固性的咳嗽被收住入院。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隐匿性哮喘, 所以又被称为咳性哮喘,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儿童慢性咳嗽疾病[1]。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一般只表现为咳嗽症状,没有很典型的哮喘临床症状,所以很容易和支气管炎等疾病相混淆。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病人给予抗生素治疗无效,患儿因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而容易被误诊。
CVA目前已经引起了广大临床生和学者们的关注。
1 研究资料和方法1.1 基本人口学资料2011年7月-2013年7月共收集106名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病例,入院的时候就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
54名对照组中男33例,女21例,年龄5~16岁,平均9.2岁,病程3~5个月。
52名实验组中,其中男性28例,女性34例,年龄6~16岁,平均年龄9.5岁,病程3~5个月。
对两组的年龄、性别、病程的分布进行卡方检验,P值大于0.05,两组的年龄、性别、病程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
咳嗽变异性哮喘与支气管舒张试验的关系发表时间:2013-01-09T15:50:38.2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2期供稿作者:阳容章田志宏[导读] 目的探讨支气管舒张试验在咳嗽变异性哮喘(CA V)诊断中的作用。
阳容章田志宏(四川省南充中心医院肺功能室四川南充 637000 )【中图分类号】R562.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2-0152-02【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舒张试验在咳嗽变异性哮喘(CAV)诊断中的作用。
方法对106例慢性咳嗽特别是疑诊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
结果 106例慢性咳嗽患者中,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患者59例,阳性率55.7%,其中疑诊咳嗽变异性哮喘62例,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58例,阳性率93.5 %,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
结论支气管舒张试验有助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及治疗。
【关键词】咳嗽变异性哮喘慢性咳嗽支气管舒张试验咳嗽变异性哮喘(CAV)是一种临床非典型表现的哮喘,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的症状。
与其他慢性咳嗽如慢性支气管炎等有时难以鉴别、易误诊,是引起慢性咳嗽主要病因之一[1]。
支气管非特异性炎症是支气管哮喘主要病理生理基础。
慢性咳嗽是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症状。
本文对106例慢性咳嗽患者(A组),其中疑诊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62例(B组)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检测对象慢性咳嗽患者106例,男性56例,女性50例,年龄19~70岁,平均(46.9±15.8)岁;其中疑诊咳嗽变异性哮喘者62例。
疑诊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标准:咳嗽为唯一或主要临床症状,咳嗽持续3周以上,喘息和呼吸困难不明显;听诊肺部无明显哮鸣音;胸部X线拍片排除肺部实质性病变;经抗生素、止咳等治疗效果不佳,β2受体激动剂、茶碱等支气管扩张剂及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排除引起慢性咳嗽的主要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咽炎等。
小儿慢性咳嗽采用远红外止咳贴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的疗效分析发表时间:2017-12-13T11:27:52.60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9期作者:曾志辉[导读] 因此,我院将慢性咳嗽患儿(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不同的治疗,见我院各项研究内容中的描述。
常德市妇幼保健院儿科现415000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小儿慢性咳嗽使用远红外止咳贴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的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慢性咳嗽患儿(106例),选取时间-2015年2月10日至2016年2月11日,将慢性咳嗽患儿(106例)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53例患儿实施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对照组,(53例患儿实施远红外止咳贴于每日肺经循环时间凌晨3点至5点实施远红外止咳贴敷贴治疗大椎、肺腧、膻中穴,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观察组,将两组慢性咳嗽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慢性咳嗽患儿的总有效率90.57%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慢性咳嗽患儿的咳嗽症状评分(0.56±0.29)分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
结论:慢性咳嗽患儿进行联合治疗(远红外止咳贴于每日肺经循环时间凌晨3点至5点实施远红外止咳贴敷贴治疗大椎、肺腧、膻中穴,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取得十分显著的效果,值得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小儿慢性咳嗽;远红外止咳贴;布地奈德雾化;疗效咳嗽主要是指人体机体清除呼吸道过量分泌物或者异物的防御反应,为儿童呼吸疾病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症状,咳嗽症状续>4周称为慢性咳嗽,慢性咳嗽是指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其病因十分复杂,与上气咳嗽综合征、胃食管反流、咳嗽变异性哮喘以及气道异物、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小儿慢性咳嗽具有病情反复发作、病情迁移等特点,对患儿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易造成不良影响,而实施一项有效的治疗方式十分重要[1-2]。
因此,我院将慢性咳嗽患儿(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不同的治疗,见我院各项研究内容中的描述。
2024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病理学技术(初级(士)106)专业实践能力模拟试题及解答参考案例分析题(总25大题,75小题,共100分)第一题临床案例材料:患者,男性,45岁,因持续性上腹部疼痛,食欲不振,体重下降1个月入院。
既往有慢性胃炎病史。
体检:腹部轻度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肿大。
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计数8.0×109/L,血小板计数150×109/L。
腹部CT检查提示:胃壁增厚,胃窦部占位性病变。
实验室检查结果:1.胃镜检查:胃窦部可见不规则溃疡,边缘不整齐,底部有灰白色苔膜。
2.胃黏膜病理学检查:慢性胃炎伴中度异型增生。
3.免疫组化染色:CDX2(+),Ki-67(+),p53(+)。
问题:1、根据上述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A. 胃溃疡B. 胃癌C. 胃炎D. 胃息肉答案:B2、下列哪项检查对于胃癌的确诊最为重要?A. 胃镜检查B. 腹部CT检查C. 胃黏膜病理学检查D. 胃癌标志物检测答案:C3、关于胃癌的病理学特征,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 癌组织呈浸润性生长B. 癌细胞异型性明显C. 癌细胞分化程度越高,预后越好D. 癌组织可形成转移性结节答案:C 第二题病例背景材料:患者,58岁,男性,因持续性右上腹疼痛一周入院。
患者自述过去一个月内体重减轻约5公斤,并伴有食欲减退。
无明显发热、黄疸或其他消化道症状。
体格检查发现右上腹部有轻度压痛,未触及肿块。
实验室检查显示血常规基本正常,肝功能检测中ALT、AST轻度升高,总胆红素水平正常。
腹部超声检查提示肝脏右叶有一约4cm×5cm 的占位性病变。
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安排了肝脏穿刺活检,并送病理学检查。
病理学检查结果:组织学切片显示肿瘤细胞排列成腺管状结构,细胞核深染,可见核仁,胞质丰富淡染。
免疫组化染色示癌细胞CK7阳性,CK20阴性,CEA弥漫强阳性,CA19-9部分阳性。
结合临床资料及病理特征,初步考虑为原发性肝细胞癌。
院内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雾化吸入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慢性咳嗽中的临床研究发表时间:2018-11-24T13:38:27.793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28期作者:郑东霞[导读] 探讨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慢性咳嗽的疗效郑东霞(山西省阳城县人民医院儿科山西晋城 048100)【摘要】目的:探讨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慢性咳嗽的疗效。
方法:从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慢性咳嗽患者中抽选106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组:对照组53例,采用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53例,采用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和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第3、5、7天的咳嗽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咳嗽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咳嗽复发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慢性咳嗽的疗效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布地奈德;特布他林;雾化吸入;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慢性咳嗽【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8-0081-03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属于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患儿的症状表现主要为咳嗽、发热[1]。
此病的治疗难度较大,临床中多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从临床实际情况来看,多数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经过规范的治疗之后可痊愈,但是仍有一部分患儿在康复后发生慢性咳嗽。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支原体侵入上呼吸道,引起神经源性炎症。
慢性咳嗽不仅缠绵难愈,而且还可能引起哮喘、肺心病等并发症,因此临床中一旦为患者确诊即应尽快实施治疗,防止病情恶化[2]。
治疗慢性咳嗽的方法较多,但是并非所有的治疗方法都有效。
部分医生和家属对此病的认识不足,习惯使用止咳药物及抗生素进行治疗,结果治疗效果不太理想[3]。
老年慢性咳嗽的病因及治疗探析【摘要】目的探究老年慢性咳嗽患者的发病原因,探析该病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2月份至2011年4月份收治的106例老年慢性咳嗽病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原因,观察我院采取的治疗方法,分析其疗效。
结果 106例患者经过治疗,病情均得到一定控制,疾病症状出现好转。
结论老年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主要包括鼻后滴漏综合征、胃食管反流性病症与咳嗽变异性哮喘。
在慢性咳嗽患者的临床诊治中,需认真分析患者病情,在了解其病因的情况下进行对症治疗,可以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老年慢性咳嗽;发病原因;治疗手段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14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533-02为研究老年慢性咳嗽患者的发病原因,探析该病的治疗效果,本文选取我院于2010年2月份至2011年4月份收治的106例老年慢性咳嗽病患,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原因,观察我院采取的治疗方法,分析其疗效。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106例老年慢性咳嗽患者,诊断标准为:年龄超过60岁,表现出显著咳嗽症状,最短病程为9周,最长病程为5个月,平均病程为2.4个月;患者未出现喘息、发热与咯血等症状;听诊,双肺无干湿啰音;应用抗生素治疗与其他治疗,无明显效果;排除病人患有心脏病、支气管扩张疾病、慢性支气管炎症的可能;患者均无吸烟史或者已经戒烟达两年以上;进行胸部x线片检查,发现均无异常症状,且均无双肺纹理变粗提示。
依据以上诊断标准,确诊患者均为老年慢性咳嗽患者,其中男性75例,女性31例;最大年龄:78岁,最低年龄:62岁,平均年龄:65.7岁。
1.2 方法在收治病患后,进行多项检查,并进行对症治疗:参照呼吸科疾病的诊断标准,检查患者所患疾病,确诊43例患鼻后滴漏综合症,伴随鼻窦炎病史或者慢性鼻炎病史,咽部出现清洁感或者滴流感,经检查可发现咽后壁黏膜处明显充血,伴随淋巴滤泡明显增生并呈现鹅卵石状变异,出现脓性分泌物或者黏液性分泌物。
儿童慢性难治性咳嗽106例病因分析及治疗
胡德峰;彭维晖
【期刊名称】《北方药学》
【年(卷),期】2011(008)005
【摘要】目的:分析儿童慢性难治性咳嗽的病因,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106例患儿在我科常规做纤维鼻咽镜、喉镜检查,23例患儿做副鼻窦CT检查.结果:106例患儿发现慢性鼻-鼻窦炎35例,变应性鼻炎26例,腺样体体肥大15例,慢性肥厚性咽炎30例.106例患儿治疗痊愈40例,有效60例,总有效率95.5%.结论:儿童慢性难治性咳嗽原因甚多,其中鼻部、鼻咽部及咽喉部疾病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总页数】2页(P72-73)
【作者】胡德峰;彭维晖
【作者单位】贵州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贵阳,550002;贵州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贵阳,55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6
【相关文献】
1.论儿童慢性顽固性咳嗽病因与临床治疗 [J], 章利敏
2.396例儿童难治性咳嗽病因探讨 [J], 周雪冰;王进东;葛玥铭;张海生;赵毅;李为
3.小儿难治性慢性咳嗽的病因学研究 [J], 魏幼华;张秋萍;徐晓清;王智楠;董宗祈
4.136例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分析及治疗探讨 [J], 高健群
5.论儿童慢性顽固性咳嗽病因与临床治疗 [J], 章利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利咽止咳颗粒对慢性咽性咳嗽治疗作用的临床观察附:126例病报告廉南;严清明;曹均告【期刊名称】《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04(27)4【摘要】目的探寻提高治疗慢性咽炎所致咽性咳嗽疗效的中医疗法。
方法依据随机原则 ,将 12 6例病员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采用利咽止咳颗粒治疗 ,对照组服用玄麦甘桔汤。
两组均以 7天为 1疗程 ,观察期间停用其他治疗药物。
结果两组治疗 1个疗程后 ,治疗组 76例 ,临床治愈 5 0例 ,好转 2 3例 ,无效 3例 ,总有效率 96 . 1% ,对照组 5 0例 ,临床治愈 2 0例 ,好转 2 2例 ,无效 8例 ,总有效率84 %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与总有效率之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 0 5 ) ,且利咽止咳颗粒在改善咳嗽、咽痒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 ,改善咽干、咽痛等症状方面与对照组相近。
结论以玄麦甘桔汤为组方原则 ,加入疏风清热、温润止咳下气化痰药的利咽止咳颗粒 ,是治疗慢性咽性咳嗽较好的方剂。
【总页数】3页(P6-8)【关键词】利咽止咳颗粒;慢性咽性咳嗽;临床观察;中医药疗法【作者】廉南;严清明;曹均告【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6.11【相关文献】1.利咽止咳方治疗喉源性咳嗽106例临床观察 [J], 汤婷;崔爱军2.利咽止咳颗粒对慢性咽炎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J], 廉南;严清明;赵新吉3.祛风利咽止咳法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症60例临床观察 [J], 朱斌;李海燕;徐浩4.益气利咽止咳汤治疗感冒后咳嗽临床疗效观察 [J], 刘红军5.自拟利咽止咳方治疗小儿急性咽炎所致难治性咳嗽疗效观察 [J], 刘丹丹;李雪;赵敏;耿文婧;王月明;秦巧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的临床效果目的探讨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6例上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各53例。
对照组给予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呼气高峰流量(PEFR)和嗜酸粒细胞直接计数(EOS)情况以及咳嗽症状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
结果两组治疗后的PEFR水平高于治疗前,EOS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联合治疗组治疗后的PEFR水平高于对照组,EOS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联合治疗组的咳嗽症状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联合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总有效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异丙托溴铵;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上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是由于病毒、细菌、支原体等多种病原微生物侵入咽喉部、鼻腔部形成的急性炎症反应,容易诱发慢性咳嗽、咳痰[1-2]。
近年来,随着空气质量的变差,上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患者发生率明显升高[3-4]。
临床上多采用氨茶碱、氨溴索等治疗慢性咳嗽,但是临床疗效欠佳[5-6]。
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6例上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各53例。
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体会
林宏;张智琳
【期刊名称】《现代医院》
【年(卷),期】2014(000)008
【摘要】目的:评价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慢性咳嗽的有效性。
方法将106例慢性咳嗽患者(排除其他呼吸系统疾病)随机分为小青龙汤加减组59例和复方甘草片组47例。
小青龙汤加减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基本方为小青龙汤加减;复方甘草片
组口服复方甘草片,每次3片,一天三次。
两组均连续治疗10天。
观察治疗前后咳嗽咯痰症状的改善程度。
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4%和36.2%,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
治疗后两组咳嗽咯痰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治疗组更为有效( p<0.05)。
结论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慢性咳嗽患者,疗效满意,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总页数】2页(P69-70)
【作者】林宏;张智琳
【作者单位】广州市中医医院广东广州 510130;广州市中医医院广东广州51013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小儿外邪里饮证慢性咳嗽41例 [J], 卢敬东
2.分析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效果 [J], 刘玉
3.小青龙汤加减治疗肺部感染临床体会 [J], 肖艳
4.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体会 [J], 万志全
5.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体会 [J], 万志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的临床效果陈少君【期刊名称】《中国当代医药》【年(卷),期】2017(024)002【摘要】目的探讨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6例上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呼气高峰流量(PEFR)和嗜酸粒细胞直接计数(EOS)情况以及咳嗽症状消失时间、肺部哕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的PEFR水平高于治疗前,EOS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的PEFR水平高于对照组,EOS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的咳嗽症状消失时间、肺部哕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总有效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总页数】3页(P131-133)【作者】陈少君【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医院内科,广东佛山5283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4【相关文献】1.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的效果[J], 陈衍秋;陈英俊2.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的临床效果评价 [J], 张国慧;黎建良;陈晓婷;陈锋;陈艳君3.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上呼吸感染后慢性咳嗽的临床效果评价 [J], 杨灿华4.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J], 康泽刚5.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的临床研究 [J], 朱亚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06例慢性咳嗽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咳嗽病因及临床诊治。
方法对本院106例慢性咳嗽病例进
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06例慢性咳嗽患者明确诊断97例,经特异性治疗,咳嗽
症状能得到显著缓解。
结论慢性咳嗽病因复杂,明确慢性咳嗽病因,重视慢性咳
嗽的诊断和治疗。
本组中鼻后滴流综合症25例,咳嗽变异型哮喘32例,嗜酸
粒细胞性支气管炎22例,胃食管返流性咳嗽10例,变应性咳嗽12例,服用血
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5例,经针对病因的特异性治疗,疗效显著。
【关键词】慢性咳嗽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1-0179-02
慢性咳嗽是指病程>8周,以咳嗽为唯一或主要的,胸部体检和X线胸片未
见明显异常的临床症状。
慢性咳嗽是临床常见症状,可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
活质量,病因众多,临床诊断有时很困难,正确诊断慢性咳嗽的病因是治疗成功
的关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慢性咳嗽患106例,男56例,女50例,年龄18-79岁,平均41,6岁,咳嗽时间2月-13月,平均9.7月,
全部病例符合我国《咳嗽诊治指南》(2009年版)的诊断标准[1],病程>8周,
以咳嗽为唯一或主要的,胸部体检和X线胸片未见明显异常的临床症状。
1.2 诊断 106例患者均行血常规、胸片或胸部CT检查,随后根据病史、查体
等选择性行肺功能、气道舒张试验或气道激发试验、纤维胃镜、鼻窦平片或鼻窦CT、诱导痰检查、过敏原试验等相关检查。
1.3 治疗
1.3.1 鼻后滴流综合症:鼻腔吸入糖皮质激素丙酸倍氯米松,疗程4周。
1.3.2 咳嗽变异型哮喘:吸入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至中等量糖皮质激素,疗程6-
8周。
1.3.3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吸入糖皮质激素,疗效不佳者,给予口服糖皮
质激素,疗程4周。
1.3.4 胃食管返流性咳嗽:给予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一般用药12周。
1.3.5 变异性咳嗽:去除过敏原,使用抗组胺药物和糖皮质激素2-4周。
1.3.6 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停用此类降压药物,改用其他种
类降压药物。
2 疗效判定
显效:咳嗽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有效:咳嗽症状减轻
3 结果
106例经确诊为鼻后滴流综合症25例,咳嗽变异型哮喘32例,嗜酸粒细胞
性支气管炎22例,胃食管返流性咳嗽10例,变应性咳嗽12例,服用血管紧张
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5例,经特异性治疗,显效85例,有效21例。
4 讨论
4.1 咳嗽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的防御性反应,同时也是许多疾病临床症状,咳
嗽可消除呼吸道的异物、排除呼吸道分泌物,但剧烈和频繁的咳嗽可影响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甚至发生肋骨骨折、昏厥等并发症。
咳嗽感受器不仅存在于咽、
喉、气管、支气管等呼吸系统相关部位,食管、副鼻窦、外耳道、胸膜、心包膜
等部位也有咳嗽感受器的分布[2]。
慢性咳嗽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症状,慢性咳嗽
不仅涉及到呼吸系统,还与消化、耳鼻喉、神经、心血管系统等多种疾病有关[2]。
4.2 慢性咳嗽由于缺少明显的伴随症状,胸部影像学检查无明显异常,往往
被临床医生忽视,长期诊断为“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大量使用抗生素治
疗无效,加重患者经济负担,延误患者的诊治。
4.3 慢性咳嗽是一个常见的临床问题,病因相对复杂,而明确病因是治疗成
功的关键。
本组106例中经确诊为鼻后滴流综合症25例,咳嗽变异型哮喘32例,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22例,胃食管返流性咳嗽10例,变应性咳嗽12例,服
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5例。
经特异性病因治疗,显效85例,有效
21例。
因此,对慢性咳嗽的诊治首先应仔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其次还有
进行相应的辅助检查,明确病因,可取得明显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分会哮喘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9,32:407-408.
[2] 赖克方.慢性咳嗽病因诊断程序.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