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慢性咳嗽68例临床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16.5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转第3页)[文章编号]1000-2057(2008)02-0132-02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of Nantong University (Medical S ciences)2008∶28(2)儿童慢性咳嗽是致父母焦虑和儿童频繁缺课的主要原因,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很大烦恼,近年来慢性咳嗽日益受到重视。
儿童慢性咳嗽是指持续或反复咳嗽超过3周,以咳嗽为主要或唯一症状[1]。
我院儿科门诊2005年1月~2006年12月接诊了98例慢性咳嗽患儿,并最终明确诊断。
现对其临床资料作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98例中男55例,女43例;<3岁(婴幼儿组)41例,4~6岁(学龄前组)35例,7~12岁(学龄期组)22例,平均年龄5.9±1.6岁;就诊时咳嗽时间2个月~1.5年,平均5.2个月。
1.2病因对98例患儿根据Chang 等[2]的慢性咳嗽诊断流程均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体检检查,常规查血常规涂片、拍胸片、结核菌素试验(PPD )和血支原体抗体,根据需要行消化道造影、鼻窦冠状CT 扫描。
见表1。
1.3治疗确定病因后予以特异性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予以β2受体激动剂100~200μg ,2~3次/天,每次吸入普米克气雾剂100~200μg ,2~3次/天,连续4周以上。
鼻后滴漏综合征予以鼻腔滴麻黄碱(5岁以下按1∶3稀释,5岁以上按1∶2稀释)qN ×2周,同时鼻腔滴入丙酸倍氯米松50μg ,qN ,连续2周以上,有急性鼻窦炎者应用抗生素治疗,鼻窦有脓性分泌物者予以鼻窦穿刺或置换疗法,急性者疗程2周,慢性者疗程4周。
支原体感染者予以阿奇霉素10mg kg -1d -1口服,服3天停4天连续3周。
胃食管反流症患儿予胃动力药及奥美拉唑口服抗反流治疗。
结核感染予以标准抗结核治疗,气管异物予以支气管镜下异物取出。
1.4转归98例患儿经过特异性治疗及对症治疗后,93例患儿咳嗽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其余5例咳嗽症状好转。
小儿慢性咳嗽120例临床分析摘要:探讨了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和治疗方法,通过对120例患儿的临床观察,明确了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和诊断方法,得出对慢性咳嗽患儿要针对不同的病因进行诊断治疗,以免延误病情的结论。
关键词:慢性咳嗽;小儿;病因;诊断;临床【中图分类号】r25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12-0188-01目前认为咳嗽时间持续在 3周以上,又无明显肺疾病证据的咳嗽称为慢性咳嗽,儿童发病率较高,是呼吸系统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
小儿慢性咳嗽唯一症状就是咳嗽,临床特点缺乏特异性,误诊率极高,所以明确该病发病原因和诊断方法在患儿的治疗过程中尤为关键,因此,笔者选取2012年1月-11月来我院住院治疗慢性咳嗽的患儿120例进行了临床诊断和治疗,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筛选2012年1月-11月在我院治疗慢性咳嗽的患儿120例,其中男58例,女62例,年龄在3个月~14岁之间,平均年龄(6.7±3.6)岁,病程3.5周~49个月,平均(8.9±4.5)个月,所有患儿均经相关检查,就诊符合慢性咳嗽的诊断标准,经常规治疗效果不佳且病因未明者,x线胸片未见明显异常。
1.2 诊断方法:对120 例慢性咳嗽患儿病因进行详细临床分析,分析包括:①详细询问患儿病史,内容包括:咳嗽特征、咳脓痰、喘息、有无发热、咯血、呼吸困难等伴随症状、起病年龄、最初起病时间、有无异物吸入、既往治疗史、呛咳史等、好发季节、发作诱因、家族史、过敏史、喘息病史、有无鼻炎、鼻窦炎、免疫状况等情况;②进行严格的全面体格检查,特别注意鼻咽喉及深呼吸时肺部听诊;③根据病史和体检结果作相应辅助检查,首选胸部影像学检查、耳鼻喉科体检、过敏原检测、肺功能测定及肺炎支原体检测,必要时且经患者家属同意可行气管镜、24 h食道ph值测定及诊断性治疗,如口服给药或吸入支气管扩张药物等。
儿童慢性咳嗽98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慢性咳嗽临床特点及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临床诊断为慢性咳嗽患儿的临床特征。
结果:98例确诊为咳嗽变异性哮喘29例(30%),鼻后滴漏综合征21例(21%),反复呼吸道感染19例(19%),支原体感染19例(19%),胃食管反流8例(8%)。
结论:咳嗽变异性哮喘、鼻后滴漏综合征、反复呼吸道感染和支原体感染为儿童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详细询问临床经过,必要的辅助检查,适当的诊断性治疗和观察回访是确定病因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慢性咳嗽;变异性哮喘;支原体感染;儿童【中图分类号】r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311-01儿童慢性咳嗽是致父母焦虑和儿童频繁缺课的主要原因,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很大烦恼,近年来慢性咳嗽日益受到重视。
儿童慢性咳嗽是指持续或反复咳嗽超过3周,以咳嗽为主要或唯一症状[1]。
我院儿科门诊2005年1月~2006年12月接诊了98例慢性咳嗽患儿,并最终明确诊断。
现对其临床资料作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98例中男55例,女43例;<3岁(婴幼儿组)41例,4~6岁(学龄前组)35例,7~12岁(学龄期组)22例,平均年龄5.9±1.6岁;就诊时咳嗽时间2个月~1.5年,平均5.2个月。
1.2 病因:对98例患儿根据chang等[2]的慢性咳嗽诊断流程均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体检检查,常规查血常规涂片、拍胸片、结核菌素试验(ppd)和血支原体抗体,根据需要行消化道造影、鼻窦冠状ct扫描。
1.3 治疗:确定病因后予以特异性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予以β2受体激动剂100~200μg,2~3次/天,每次吸入普米克气雾剂100~200μg,2~3次/天,连续4周以上。
鼻后滴漏综合征予以鼻腔滴麻黄碱(5岁以下按1∶3稀释,5岁以上按1∶2稀释)qn×2周,同时鼻腔滴入丙酸倍氯米松50μg,qn,连续2周以上,有急性鼻窦炎者应用抗生素治疗,鼻窦有脓性分泌物者予以鼻窦穿刺或置换疗法,急性者疗程2周,慢性者疗程4周。
应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68例的护理体会王莉发表时间:2016-03-10T10:16:41.327Z 来源:《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作者:王莉王林中[导读] 湖北省鄂州市中心医院儿科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大多数是由于慢性咳嗽引起的,病情如果拖延时间太久。
王莉王林中湖北省鄂州市中心医院儿科湖北鄂州436000作者简介:王莉,主管护师,王林中,副主任医师【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护理效果.方法将从我院选取的68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随机平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采用对照组的治疗办法后,再应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统计治疗效果的资料并对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进行治疗后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85.3%,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是97.1%,发现研究组的总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效率.对两组进行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及消失时间进行比较,发现对照组的缓解及消失时间明显比研究组的缓解及消失时间长,效率低.结论对于两组的治疗分析发现,应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比常规法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缓解症状时间更短.应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提高了治疗效率,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在医疗界应用孟鲁司特钠值得推广. 【关键词】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孟鲁司特钠;缓解症状;效率【Abstract】objective toapplymengLuSi,sodiumtreatmentof68casesofinfantilecoughvariantasthmacarewerestudied.Methods selectedfromourhospital68casesofinfantilecoughvariantasthmarandomlysplitasresearchgroupandthecontrolgroup,andgroupinthecontrolgroupaftertreatment,andapplicationofmengLuSis Results tocomparetheclinicaleffectaftertreatmentinbothgroups,controlgrouptotaleffectiverateis85.3%,theteam'stotaleffectiverateis97.1%,foundthattheteam'stotalefficiencyi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econtrolgroupthetotalefficiency.Aftertreatmentontwogroupsofclinicalsymptomsanddisappeartimecomparison,foundreliefanddisappearedinthecontrolgroupsignificantlylongerthantheteamofea ConclusionforthetreatmentoftwogroupsofanalysisfoundthatapplicationofmengLuSisodium,comparedtotheconventionalmethodoftreatmentofinfantilecoughvariantasthmat ApplicationmengLuSi,sodiumtreatmentofinfantilecoughvariantasthmatoimprovethetreatmentefficiency,reducethepainofthepaGtientsinthemedicalapplicationofmengLuSisodium,isworthpromoting.【Keywords】infantilecoughvariantasthma;MengLuSisodium;Relievesymptoms;efficiency.【中图分类号】R725.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435-01目前,由于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大多数是由于慢性咳嗽引起的,病情如果拖延太久,会造成患儿持续性哮喘,严重危及患者的健康,所以对于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医学界正在进一步更新药物和提高治疗技术,重视疗效这个问题,努力寻找出减少患儿病程时间和病痛的医疗方法.为了研究应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医学界专门针对于应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进行了研究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我院选取的136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并随机将其平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共有68例患儿进行孟鲁司特钠治疗,并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信息以表格的形式进行统计.1.2研究方法在随机分组后,分别对于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方法给予患儿按时注入糖皮质激素,并且嘱咐患儿家长每天在早上和晚上让患儿吸入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研究组在采用对照组的治疗后,再让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按时服用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已达到预期疗效.1.3观察指标在患儿接受治疗期间,医生及患儿家长注意患儿经治疗的反应,记录患儿的治疗时间、缓解病情症状和病情症状消失的时间,及时作出准确的医治方案,防止因治疗方案不准确而加重病情,以达到更好地治疗效果.疗效评价指标:将疗效的评价标准分为四个等级,即显效、有效、好转和无效.显效:医疗效率为73.5%,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较治疗前效率增加;有效:医疗效率为13.2%,较治疗前效率降低,临床症状减轻;好转:医疗效率10.7%,较治疗前效率降低,症状有所好转,;无效:医疗效率为2.9%,较治疗之前效率降低,无效果,临床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总例数×100%.1.4统计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对本次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为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的对比通过对患儿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的比较,从表1可以看出在两组相同例数的情况下,研究组的显效率是73.5%,有效率是13.2%,好转率是10.7%,无效率是2.9%;对照组的显效率是50%,有效率是19.1%,好转率是16.2%,无效率是14.7%.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总效率是97.1%,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总效率是85.4%,通过统计对比数据得出结论,研究组的总疗效大于对照组.详情如表1.3讨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大多数是由于慢性咳嗽引起的,病情如果拖延时间太久,会造成患儿持续性哮喘,严重危及患者的健康,所以一定不能耽误病情.为了提高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效率,医学界正在进一步更新药物和提高治疗技术,重视疗效这个问题,努力寻找出减少患儿病程时间和病痛的医疗方法.为了研究应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医学界专门针对于应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进行了研究分析.从表1、表2、表3可以看出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总效率是97.1%,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总效率是85.4%,通过统计对比可以得出,研究组的总疗效大于对照组.研究组的咳嗽缓解时间是5.14±1.36,对照组的咳嗽缓解时间是9.85±1.47,研究组的咳嗽缓解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的时间短;研究组的咳嗽消失时间是6.77±1.58,对照组的咳嗽消失时间是11.13±1.65,研究组的咳嗽消失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回访的结果是研究组的复发率为2.9%,对照组的复发率为14.7%,研究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所以综上所述,在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应用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值得推广.参考文献[1] 宋毅,徐莉琼,李婵等.孟鲁司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5例疗效观察[J].四川医学,2012,33(3):436-440.[2] 肖并.孟鲁司特钠,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创新,2011,8(13):139-140.[3] 陈小平.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42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3(5):63-68.[4] 彭丽娜,邢向晖.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病因病机探讨[J].云南中医中药志,2014,35(3):82-83.。
儿童慢性咳嗽66例临床分析
徐利;杨征;何挺;陈乐坤
【期刊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2008(017)035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本院符合慢性咳嗽诊断标准的66例患儿的诊断和治疗.结果 66例中鼻后滴流综合征26例,咳嗽变异型哮喘1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15例,感染后咳嗽6例,支气管扩张1例.确诊后针对病因给予治疗,59例(89%)咳嗽明显缓解或消失,其余5例(8%)部分缓解,2例(3%)效果不明显.结论慢性咳嗽是儿科常见的临床病症,病因多样,针对病因给予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总页数】2页(P5439-5440)
【作者】徐利;杨征;何挺;陈乐坤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儿童医院,江苏,宿迁,223800;江苏省宿迁市儿童医院,江苏,宿迁,223800;江苏省宿迁市儿童医院,江苏,宿迁,223800;江苏省宿迁市儿童医院,江苏,宿迁,2238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1.5
【相关文献】
1.肺炎支原体感染导致儿童慢性咳嗽的临床分析 [J], 刘明;黄斌;罗勤
2.158例儿童慢性咳嗽临床分析 [J], 梁慕琼
3.儿童鼻炎鼻窦炎腺样体炎与儿童慢性咳嗽86例临床分析 [J], 张铭燕
4.吴忠地区儿童慢性咳嗽的临床分析 [J], 闫春梅;毛丹
5.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儿童慢性咳嗽临床分析 [J], 王静;丁周志;罗厚江;贾文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儿童慢性咳嗽68例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68例慢性咳嗽患儿的临床分析,总结慢性咳嗽患儿发病原因,及年龄分布特点。
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0月~2008年10月本院收治的68例慢性咳嗽患儿的临床资料。
结果:咳嗽变异性哮喘27例,肺炎支原体感染13例,呼吸道感染和感染后咳嗽14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8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3例,支气管异物2例,结核感染1例。
8~12个月5例,13~24个月10例,25个月~3岁20例,4~6岁27例,7~14岁6例。
结论:儿童慢性咳嗽病因多见于咳嗽变异性哮喘、肺炎支原体感染、呼吸道感染和感染后咳嗽、胃食管反流性综合征和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年龄特点为多见于2~6岁。
不同病因有不同的年龄分布特点。
标签:儿童;慢性咳嗽
咳嗽是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临床上引起咳嗽的原因复杂,尤其是儿童的慢性咳嗽,其诊断有一定的难度,久治不愈则影响患儿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甚至有不少患者出现严重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并给家长和社会带来额外的经济负担。
慢性咳嗽是指咳嗽为呼吸系统的唯一或主要症状,咳嗽持续时间4周以上[1],X线胸片无明显病变者。
咳嗽时产生胸内压和腹内压增加,可以影响心血管、神经、胃肠道、泌尿生殖、肌肉骨骼和呼吸系统等,导致多种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感觉不适、疲惫无力、夜间失眠、肌肉酸痛、声音沙哑和尿失禁等。
由于慢性咳嗽病因复杂,患儿常常被误诊误治,病程长达数年,导致他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受到严重影响,慢性咳嗽是儿科常见病症,病因复杂且诊断标准不一。
笔者回顾分析本院门诊2006年10月~2008年10月无肺部基础疾病的慢性咳嗽患儿68例,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68例患儿,男35例,女33例;年龄8个月~14岁,其中8~12个月5例,13~24个月10例,25个月~3岁20例,4~6岁27例,7~14岁6例;咳嗽持续时间4周至1年不等。
入选标准:咳嗽症状持续4周以上,以咳嗽为唯一或主要症状。
1.2方法
1.2.1详细询问病史,喂养史,既往疾病史、生长发育史、家族史、过敏史、传染病接触史、预防接种史,近期有关的检查和治疗情况等。
1.2.2进行全面体检。
1.2.3据病史、体检提示的诊断线索进行相应的辅助检查,无明确诊断线索者首选胸部X线检查、肺功能测定、过敏原检测及耳鼻喉科体检,PPD试验,必要时进行胃食管反流及支气管镜检查或诊断性治疗,逐步评估。
各种疾病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参照《儿科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1]。
2结果
2.1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
见表1。
常见病因的临床特点:①咳嗽变异性哮喘。
本组27例,其诊断标准参照儿科学教材[2],以学龄前和学龄儿童为主。
秋季和春季多见。
本组病例中有湿疹史20例、过敏性鼻炎病史10例,有过敏性家族史7例,IgE增高15例。
②肺炎支原体感染。
本组13例。
用青霉素类、头孢类抗生素治疗无效,大环内酯类有效,并根据痰涂片或咽拭子检测出肺炎支原体或ELISA测支原体抗体阳性及病史特点等确诊6例。
以5~8岁儿童多见。
秋冬季发病多见。
③呼吸道感染和感染后咳嗽。
根据诊断标准[1],并排除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及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异物、肺结核等。
本组确诊14例。
以1~3岁儿童多见。
④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8例。
是因胃酸和其他胃内容物反流进食管,导致以慢性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超过8周以上,胸部X线摄片正常。
其中4例年龄在1岁以下,有溢乳史,或食奶呛咳史。
⑤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过去称鼻后滴漏综合征(PNDS)[3]。
是指由于鼻部疾病引起分泌物倒流至鼻后或咽喉部、或反流入声门及气管、导致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
儿科引起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常见疾病为慢性鼻炎(过敏性和非过敏性)、慢性鼻窦炎及腺样体炎。
本组3例。
年龄为3~14岁。
⑥支气管异物2例,其中1例误吸入一无色透明中空的塑料笔帽,普通X线检查未能发现,经支气管镜检查取出。
⑦结核感染1例,为外来打工人员子女,无卡介苗接种史。
2.2患儿年龄分布特点
见表1。
1岁以内少见,1~6岁呈随着年龄增加呈增多趋势,多集中在2~6岁,6岁以后逐渐减少。
1岁及以内多见胃食管反流综合征,13~24个月以呼吸道感染和感染后咳嗽为主,4~6岁多见咳嗽变异性哮喘、肺炎支原体感染,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多见于4岁及以上。
3讨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哮喘的一种形式,此类患儿咳嗽病程中无喘息,常被临床忽略而误诊。
病初大多按呼吸道感染治疗,用抗生素治疗无效。
本组27例经支气管扩张剂,肾上腺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后,咳嗽渐减轻至停止。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是慢性咳嗽原因之一,其炎性分泌物经鼻后滴流,刺激咽后壁引起咳嗽。
诊断必须重视请耳鼻咽喉科会诊行鼻部检查、摄华氏片等。
治疗包括控制感染,局部皮质激素吸入治疗[3]。
本组3例经耳鼻喉科协助治疗,咳嗽症状减轻至消失。
支原体感染近年来逐渐增多,咳嗽可以是支原体肺炎的突出症状,初为干咳,后转为顽固性剧咳,常有黏稠痰液,偶带血丝,少数病例可类似百日咳样阵咳,可持续1~4周,肺部体征不明显,甚至全无[2]。
临床表现不一,咳嗽形式多样,诊断应根据临床诊断、MP-IgM、冷凝集试验等综合判断。
本组13例患儿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后均治愈。
小儿免疫系统功能发育尚未健全,尤其是呼吸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均较差,故小儿易患病毒性、细菌性等反复呼吸道感染,而出现呼吸道感染和感染后咳嗽,且每次感染均需消耗免疫物质,常致继发性免疫低下,秋冬及冬春之交气候骤变、疲劳可使患儿免疫功能更加低下。
治疗除抗感染外,使用免疫增强剂是治疗的关键,同时应进行健康宣教。
本组14例患儿经抗感染,给予胸腺肽,免疫球蛋白,转移因子等免疫支持综合治疗后咳嗽逐渐减轻,直至停止。
胃食道反流时由于反流的酸性食物刺激食管中下段黏膜感受器,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支气管痉挛;或者食管内容物微量吸入喉或气管、支气管直接剌激气道受体触发迷走反射,使气道收缩,引起咳嗽[5]。
因此,对有消化道症状的慢性咳嗽患儿要考虑到此病的可能,及时行钡餐检查、24 h食管pH测定等检查确诊,并进行相应治疗。
本组8例经改进哺乳方式并给予抗酸抗反流治疗后,症状均缓解。
本组患儿1岁以下5例,有经常溢乳和食奶呛咳史。
与患儿食管下端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控制能力差有关。
婴儿胃呈水平位,而幽门括约肌发育良好,因自主神经调节差,易引起幽门痉挛而出现呕吐。
另外婴儿吮奶时吞咽空气过多,易发生溢乳[2]。
小儿处于动态发育之中,不同年龄阶段慢性咳嗽的病因也有明显差异,这就增加了诊治的复杂性和个体差异性。
1岁以下患儿慢性咳嗽发病率低,与其体内尚存从母体携带的各种抗体,不易被感染有关,1岁以后抗体水平逐渐下降,感染几率随之增加,发病率增加。
6岁以后,患儿抵抗力逐渐提高,适应外界能力增强,患病率相应降低。
由于儿童活泼爱动,喜欢将小的物品含在口腔内,极易造成误吸。
一些中空的物品不易造成气道梗阻和呼吸困难,因为可透X线,普通X线检查不易发现,造成误诊。
病程迁延者,应及时作支气管镜检查。
总之,慢性咳嗽病因复杂,临床医生必须重视询问病史和详细检查,根据病史特点,选择相关的检查,如有典型病史可先行病因诊断性治疗。
但应避免长期盲目使用抗生素和镇咳治疗。
符合咳嗽变异性哮喘标准者,给予支气管扩张剂及激素吸入。
支原体感染是儿童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之一,多见于年长儿童,青霉素或头孢类药物疗效差者,要查支原体抗体,并改用大环内酯类药物。
及时请耳鼻喉科医生会诊,排除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以免延误治疗。
经过相应治疗后,咳嗽症状完全缓解,才能确定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
结核近年发病率有所回升,长期的慢性咳嗽,要常规行PPD检查,特别是对有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史者,更应全面检查,及时诊断。
近年来学生学习压力增大,心因性咳嗽较前增多,诊断须排除器质性病变,心理治疗有效。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科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2):104-107.
[2]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97,318.
[3]李丽,王宁宁,葛晓辉.鼻后滴漏综合征[J].国外医学耳鼻喉科分册,2005,29(3):164-166.
[4]胡仪吉.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J].中华儿科杂志,1988,26(1):41.
[5]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消化学组.小儿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治疗方案(试行)[J].中华儿科杂志,2006,44(2):96.
[6]郑福建.慢性咳嗽125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6,3(27):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