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慢性咳嗽162例临床分析62
- 格式:docx
- 大小:27.04 KB
- 文档页数:2
小儿慢性咳嗽51例临床诊治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引起小儿慢性咳嗽的临床病因及特点,总结临床相应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间儿科收治的51例慢性咳嗽患儿,通过临床检查资料及患儿表现,分析患儿患病原因,并进行针对治疗。
结果:51例小儿慢性咳嗽的主要发病原因为呼吸道感染32例(占62.7%),咳嗽变异性哮喘占13例(占25.5%),气道咳嗽综合征3例(占5.9%),支气管异物2例占(3.9%),肺结核1例(1.9%)。
其中呼吸道感染是最主要的病因,对比其它病因,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小儿慢性咳嗽病情复杂、病因多样,临床上应对就诊患儿进行全面、详细检查,找出病因并对症治疗,达到治愈的效果。
关键词:慢性咳嗽;小儿;病因;对症治疗【中图分类号】r725.6【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8-0253-01小儿咳嗽是小儿呼吸道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因咳嗽就诊的门诊患儿占一半左右。
咳嗽患儿在一周左右的急性咳嗽常因呼吸道病原菌感染引起[1],慢性咳嗽为咳嗽反复发作或咳嗽时间持续在3周以上,因病因复杂,采用常规止咳药物或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病情反复,病程较久,易被患儿家长及医生忽视,因此严重影响患儿生长发育及生活质量。
所以针对小儿慢性咳嗽,应全面结核影像学、实验室检查,患儿自身临床表现等特点,诊断病因,再针对相应病因进行有效治疗[2]。
笔者对我院儿科收治的慢性咳嗽患儿进行分析,探讨常见病因及特点,总结相应治疗方法。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患儿选自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收治的慢性咳嗽患儿51例,年龄4个月至13岁,平均4.5岁,咳嗽持续时间4周至1年,平均9个月。
1.2诊断方法及纳入标准:就诊时详细询问病史,包括患儿年龄、咳嗽发病时间、症状、既往史、诱因等;全面身体检查,如患儿鼻咽部、肺部及身体其它系统的全面检查;辅助检查,如常规x线检查、鼻窦ct、肺功能测试、过敏原检查、支气管检查等等。
68例小儿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临床分析目的分析小儿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病因、临床特征和诊治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小儿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的临床特征、辅助检查结果及治疗。
结果68例UACS患儿中慢性鼻炎33例,占48.5%,鼻窦炎21例,占30.9%,变应性鼻炎10例,占14.7%,小儿特有的腺样体和/或腭扁桃体肥大3例,占4.4%,鼻息肉1例,占1.5%,临床均以慢性咳嗽为主诉,经抗感染、抗变态反应及必要的手术治疗,咳嗽消失62例,明显减轻6例。
结论儿童UACS以慢性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常见病因是慢性鼻炎、鼻窦炎及变应性鼻炎,临床应详细询问咳嗽特点及其伴随症状,尤其是鼻部症状及鼻咽部的检查,对及早明确诊断,及时治疗,减少误诊有积极意义。
标签: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病因诊断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过去被称为“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是指鼻部疾病引起分泌物倒流鼻后和咽喉等部位,直接或间接刺激咳嗽感受器,导致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
由于目前无法明确上呼吸道相关的咳嗽是否由鼻后滴流直接刺激或是炎症直接刺激上呼吸道咳嗽感受器所致,2006年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修订慢性咳嗽指南时,将其更名为UACS[1]。
UACS是引起慢性咳嗽最常见的病因之一。
本文对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我科诊治的68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08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科就诊确诊为UACS患儿68例,年龄12月至14周岁,男36例,女32例,入选标准:咳嗽超过4周,无喘息史,肺部无阳性体征,胸片无异常。
1.2诊断方法根据儿童慢性咳嗽的诊断程序[2],应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结合相应辅助检查,如过敏原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鼻窦冠状位X 线、CT等,排除引起慢性咳嗽的其他原因而确定UACS.1.3治疗方法UACS中过敏性与非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鼻息肉等均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儿童慢性咳嗽的临床分析(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白茆卫生院 215000)【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并探讨治疗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小儿慢性咳嗽临床资料。
结果:57例患儿中,咳嗽变异性哮喘 18例,反复呼吸道感染12例,慢性扁桃体炎10例,鼻后滴注综合征7例,支原体肺炎7例,胃食道反流2例,支气管异物1例。
结论:诊治慢性咳嗽患儿首先要根据不同年龄特点和不同病史特点行相应检查,查明病因,然后针对病因进行综合治疗。
【关键词】小儿;慢性咳嗽;病因;诊治分析【中图分类号】r142.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141-02慢性咳嗽是儿科临床常见问题之一,其定义及诊断目前文献尚无统一标准[1]。
一般认为,慢性咳嗽指咳嗽持续3~8周以上,无明显肺部疾病证据,即可定为慢性咳嗽。
鉴于目前慢性咳嗽正确诊断率不高,且影响患儿正常生活,是困扰家长的难题,也是临床关注的焦点。
笔者于2007年6月~2009年12月在门诊诊治57例慢性咳嗽患儿,按其病因进行分析、诊断及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在这57病例中,男患儿36例,女患儿21例,男女之比,1.71:1。
1岁以下14例,1~3岁15例,3~6岁22例,6~12岁6例。
反复或持续咳嗽时间最短1个月,最长2年。
1.2 诊断方法小儿慢性咳嗽的原因很多,其中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主要常见病因,其诊断标准为[1],(1)咳嗽持续>1 月,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运动遇冷空气或嗅到特殊气味后加重,痰少,临床无感染征象或经较长时间抗生素治疗无效;(2)支气管舒张药诊断性治疗可使咳嗽发作缓解(基本诊断条件);(3)有个人或家族过敏史,家族哮喘史,变应原检测阳性可作为辅助诊断;(4)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对于基本符合上述临床特征者,应用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咳嗽停止或明显缓解,后者可给予雾化吸入激素治疗。
(下转第3页)[文章编号]1000-2057(2008)02-0132-02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of Nantong University (Medical S ciences)2008∶28(2)儿童慢性咳嗽是致父母焦虑和儿童频繁缺课的主要原因,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很大烦恼,近年来慢性咳嗽日益受到重视。
儿童慢性咳嗽是指持续或反复咳嗽超过3周,以咳嗽为主要或唯一症状[1]。
我院儿科门诊2005年1月~2006年12月接诊了98例慢性咳嗽患儿,并最终明确诊断。
现对其临床资料作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98例中男55例,女43例;<3岁(婴幼儿组)41例,4~6岁(学龄前组)35例,7~12岁(学龄期组)22例,平均年龄5.9±1.6岁;就诊时咳嗽时间2个月~1.5年,平均5.2个月。
1.2病因对98例患儿根据Chang 等[2]的慢性咳嗽诊断流程均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体检检查,常规查血常规涂片、拍胸片、结核菌素试验(PPD )和血支原体抗体,根据需要行消化道造影、鼻窦冠状CT 扫描。
见表1。
1.3治疗确定病因后予以特异性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予以β2受体激动剂100~200μg ,2~3次/天,每次吸入普米克气雾剂100~200μg ,2~3次/天,连续4周以上。
鼻后滴漏综合征予以鼻腔滴麻黄碱(5岁以下按1∶3稀释,5岁以上按1∶2稀释)qN ×2周,同时鼻腔滴入丙酸倍氯米松50μg ,qN ,连续2周以上,有急性鼻窦炎者应用抗生素治疗,鼻窦有脓性分泌物者予以鼻窦穿刺或置换疗法,急性者疗程2周,慢性者疗程4周。
支原体感染者予以阿奇霉素10mg kg -1d -1口服,服3天停4天连续3周。
胃食管反流症患儿予胃动力药及奥美拉唑口服抗反流治疗。
结核感染予以标准抗结核治疗,气管异物予以支气管镜下异物取出。
1.4转归98例患儿经过特异性治疗及对症治疗后,93例患儿咳嗽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其余5例咳嗽症状好转。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