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50例临床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22.78 KB
- 文档页数:2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治疗临床分析[摘要]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疗效。
方法收集该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2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手术的临床资料。
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无吻合口漏病例,术后预防性结肠造瘘1例(0.8%),吻合口狭窄2例(1.6%),肛门坠胀不适,里急后重感72例(56%),切口脂肪液化3例(2.4%)。
结论双吻合器应用于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保肛手术,既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又保证了生存率,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双吻合器;保肛手术;低位直肠癌[中图分类号] r735.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2(b)-0022-02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且发病率逐年升高,而低位直肠癌约占75%[1],手术切除仍然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随着患者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在保证根治基础上的保肛手术,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
为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疗效,该院自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采用直肠全系膜切除下,应用双吻合器技术,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128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该组128例,男70例,女58例;年龄26~85岁,平均52岁。
肿瘤均位于腹膜反折以下,距肛缘5 cm 13例,5~7 cm 115例,术前均经病理证实为直肠癌,其中高分化腺癌41例,中分化腺癌66例,低分化腺癌21例。
1.2 手术方法按照直肠全系膜切除标准游离直肠,至肿瘤下方至少3 cm,闭合切割器距肿瘤至少2 cm切断直肠,距肿瘤上缘约10~15 cm切断乙状结肠,置入吻合器头,肛门扩肛后,蒸馏水充分冲洗直肠远端,置入吻合器,调整好吻合器位置,确定吻合口无其他系膜或组织后,完成吻合,盆腔灌入蒸馏水,夹闭近段肠管,自肛门注气后,检查吻合口是否漏气。
骶前置引流管一条。
2 结果该组12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1例肛门注气后,吻合口漏气,给予横结肠造瘘,3个月后还纳造瘘口。
临床与实践 Linchuangyushi jian 《中外医学研究》第10卷 第16期(总第168期)2012年6月①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 江西 景德镇 333001超低位保肛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研究 吴兴春① 【摘要】 目的:探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
方法:对50例患者术前行常规的临床病理学、影像学检查,确定肿瘤浸润情况,评估患者耐受性,选择合理手术方式,采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进行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采用常规外科手术进行治疗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50例患者术后随访。
结果:试验组术后发生吻合口狭窄1例,吻合口瘘1例;对照组术后发生吻合口狭窄2例,吻合口瘘1例,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对于肿瘤病灶局限、分化良好、患者情况良好,同时具备相当的手术经验,对其采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进行治疗,可改善患者排便能力,并与传统手术比较无影响其生存时间,值得推广。
【关键词】 保肛手术; 超低位直肠癌; 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74.6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16-0022-02 目前,对超低位直肠癌癌灶下缘距齿状线低于2 cm 或距肛缘仅4~5 cm 的患者施行保肛术已成为研究的难点和热点。
2008年6月-2011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0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施行肛门内括约肌切除的保肛术。
术后随访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8年6月-2011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50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其中男36例,年龄40~75岁,平均61.3岁;女14例,年龄42~72岁,平均62.8岁。
Dukes 分期:A 期26例,B 期24例。
病理诊断直肠腺癌50例,其中高分化者20例,中分化者25例,低分化者1例,腺瘤癌变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