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中进入国际市场的三种模式

  • 格式:doc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1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入国际市场的三种模式

长虹进入国际市场的模式(出口进入模式)

长虹有着无数次的国际化选择,包括外方多次找上门来的谈判,但长虹惟独选中了低价贴牌加工出口这条容易遭到反倾销的“超常规”国际化道路,这是长虹的误区,也是倪润峰式“规模战”思维的必然。

我们以长虹的国际化误区为商业标本进行分析,对正在“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从1980年日本松下社长松下幸之助第一次访问长虹算起,长虹就和很多电子巨头结成了一直维系至今的合作关系。仅仅近5年来,长虹就与一些大公司有过重要的合作谈判,但均未果。除了索尼、松下、东芝、飞利浦等几大巨头,法国最大的电子公司汤姆逊13次来到长虹进行艰苦卓绝的谈判,最终还是失望而归。

长虹的合资谈判有两项奇怪的“最”:一是时间最长、过程最艰苦的谈判往往是最没有结果的谈判;二是当技术谈判、资金谈判、基建谈判、销售谈判等谈判种类越来越如火如荼时,整体谈判却是越来越没有成功的指望,频率越来越慢,越来越在倪润峰那里排不上队。

2000年5月17日,长虹发布公告称:长虹正与飞利浦探讨进行多方面的合作,但到2002年仅是实现“共同组建联合实验室”的结果。在长达两年的谈判中,双方就如何整合资产产生很大分歧。飞利浦要求长虹将重心放在国际市场,而且贴飞利浦的品牌。这伤害了以“振兴民族产业为己任”的长虹人的感情,受到了绵阳市政府和长虹高层的一致反对,当时复出的倪润峰对此更不能接受。

2004年2月,新鸿基的“掌门人”郭炳湘致函四川省委记张学忠,请求参与长虹国有股减持方略。但新鸿基后来对长虹彩电独撑大局的模式产生了怀疑。倪润峰的“独生子女策略”与“规模经济”策略坚持了10年,曾令长虹风光无限,但后来成为制约长虹的瓶颈。长虹在中国彩电市场的占有率一度超过30%,但其他彩电厂商并未在其强势攻击中倒下,而是弱而不死,反而将长虹拖入长期不能自拔的泥潭。

2004年1月底,微软开始传出将在数字家电、数字娱乐和教育信息化等领域与四川长虹进行投资与合作。6月30日,长虹与微软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时,双方否认谈过股权方面的合作。

长虹此时急寻战略合作者,原因之一是想走TCL国际化的道路。TCL模式被总结为“股权换市场”,并且TCL走国际道路采取的是投资进入的模式,TCL与拥有完全业态的国际彩电巨头汤姆逊通过产权整合,TCL拿出部分股权,汤姆逊注入销售网络和部分技术研究机构,双方成为共同股东,打造一个新的彩电制造业跨国公司,实现公司制的合作。藉此,TCL成为全球彩电业的老大。2003年该合资公司生产1800万台彩电,这正恰恰是两年前长虹在北京宣布做“世界彩电大王”的数字。

成功的合资案例是“共赢”的结果

长虹在很长时间里太执著于“技术换市场”策略。长虹想从合资中获得外方的高新技术和资金,同时坚持“绝不出卖品牌”。在这种思路上,随着长虹彩电技术的进步和上市解决了资金问题,长虹合资的意愿就越来越淡了。这使长虹错过了最有利的国际化机会。

今天成功的合资案例均是“共赢”的结果。长虹完全可实践更多的合资道路,例如双方互换市场,让别人进来,也让自己更快地“走出去”;又如将其作为实现国企股权多元化的力量引入,加快改制进程。但长虹已被“民族气节”这种气壮山河的情绪完全笼罩住。

长虹在鼎盛时期对引进外资的警惕和忧患饱含着深刻的历史烙印。中国彩电业必须依赖洋品牌的技术和设备起步,但要生存,就必须去争夺洋品牌占领的家门口市场。长虹对这个生存法则的滋味领悟最深,这成为后来其合资合作的心理障碍。

不牺牲品牌也能合资

1998年长虹进入顶峰,已从合资谈判的被动地位移到主动地位,从下风口移到上风口。

但在多次的合资谈判中,长虹对合资的态度一直是:既不热衷,也不排斥,但绝对不能损害两个原则,即长虹在股份和市场两个问题上绝不让步。当时正值鼎盛的长虹认为:“长虹已独立自主地初步解决了国内企业意欲借外资所达到的目的,即资金、技术、市场、管理,或许再加上品牌,解决了这些矛盾之后,外

资在长虹面前已无任何优势可言。”为了保住品牌,长虹放弃了合资。但当TCL 与德国施耐德和法国汤姆逊的两笔跨国重组实施后,长虹似有所悟———原来不牺牲品牌也照样能合资。如果长虹当时有更开阔的视野和境界,也许会有更多的国际化选择。

1998年以后,长虹对合资的认识改变了。2002年长虹向美国大量出口彩电时并没打“长虹”的品牌,长虹出口到美国的彩电上印的是“APEX”。倪润峰已改变了“借助外方对国际市场的熟悉和占有程度,将打长虹品牌的合资产品返销到国际市场上去”的初衷。

2004年7月29日,TCL与汤姆逊的合资公司TTE成立,号称全球最大的彩电企业诞生。与TCL合资成立全球最大彩电企业“TTE”的,正是曾13次来到长虹进行艰苦卓绝的合资谈判而未果的法国汤姆逊公司。

在民营化和引进对外投资的国际化方面,TCL是成功的,既吸引了外资,又保住并发展了自己的品牌,这样的例子在中国彩电企业中只有TCL一家。

什么引进外资一定要以自己的品牌和市场份额为代价?合资之后为什么不能保住自己的品牌,并借外资之力打开自己的市场,进一步增进自己的品牌效应?

TCL的睿智体现在对合资伙伴的选择上。当年,TCL对有合资意向的所有外商进行了分析,最后选定了香港长城电子集团。因为长城在彩电行业中有足够的实力,没有自己的驰名商标;而且长城是有很强的筹资能力的海外上市公司,在海外开拓多年,有相当的市场基础;长城意在开拓国内市场,但对国内市场的情况不了解。结果表明,长城与TCL可以完整互补。关键是TCL借合资达到了预期目的,又没付出别人付出的代价。

TCL的开放心态与长虹不同。近几年,TCL甚至利用自己的销售网络销售多家国外品牌的彩电,会不会冲击自己的市场?TCL认为用自己的网络品牌,可充分发挥自己网络的优势,增加业务量,减少成本,有助于自己的品牌。在与汤姆逊的合作中,TCL也没吃掉汤姆逊的品牌,而是利用其在欧美等市场的影响进一步拓展市场。TCL、汤姆逊都是公司的品牌,只要带来效益就是好品牌。这种开放的心态,也许是值得长虹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