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周语言教学设计《饺子元宝》——张洁
- 格式:xls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1
五年级语文上册《花边饺子》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花边饺子》。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的发展线索和人物形象。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运用思维导图等工具,帮助学生梳理课文结构和主要内容。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家庭亲情的关注和珍视,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勤奋努力、勇于尝试的精神,培养积极向上的态度。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朗读与理解: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动作的准确性。
通过问题引导,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和细节描述。
2.2 生字词学习:挑选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进行解释和例句展示。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巩固生字词记忆。
2.3 课文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划分段落和主要内容。
分组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事件发展,分享各自的看法和感受。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饺子图片或播放饺子制作的视频,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饺子在家庭中的特殊意义。
3.2 课文朗读与理解: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动作的准确性。
教师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和细节描述。
3.3 生字词学习:教师挑选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进行解释和例句展示。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巩固生字词记忆。
3.4 课文分析与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划分段落和主要内容。
分组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事件发展,分享各自的看法和感受。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记录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4.2 生字词掌握情况:通过生字词默写或口头提问,评估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观察学生在朗读课文时的发音和用词准确性,评估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花边饺子教学设计(共7篇)第1篇:《花边饺子》教学设计教科版四年级上册《花边饺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抓关键词句进行朗读,感悟“我”与母亲之间深沉的亲情,懂得回报亲情,学会感恩。
3.学习作者前后呼应,托物寄情写作方法教学重点、难点:体会文章蕴涵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所运用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师:同学们,老师想给大家猜一个谜语,想听吗?课件出示:前面来了一群鹅,扑通扑通跳下河。
等到潮水涨三次,一股脑儿赶上坡。
大家猜到了吗?(生…)现在老师来揭晓答案,看了这一幅幅诱人的图片都快让人流口水了。
在中国的民俗中,饺子象征着幸福、团圆和喜庆,逢年过节,餐桌必备,现在我们的国家富强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
饺子已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平常食品。
可是,在五六十年代只有挨到逢年过节时,人们才能吃上一顿饺子。
平常的饺子捏上了花边就有了别样的意义。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品味作家肖复兴笔下的花边饺子。
(板题)二、初读梳理,整体感知,师: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课文围绕花边饺子讲述了哪些事?生:这篇课文讲述了两件事,第一件事讲小时候,妈妈给我们包花边饺子;第二件事讲长大后,我给妈妈包花边饺子。
(根据提示完成填空)师:两代人包的花边饺子到底什么样呢?文中对其作了具体描述,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到文中对它的描述,生:妈妈把饺子边儿用手指轻轻一捏一捏,捏出一圈穗状的花边,就像小姑娘头上戴了一圈花环,煞是好看。
师:(课件演示学生所言)让我们一起读一下这句话,读的时候请同学们注意一下这是一个什么句子,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生: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我从中体会到花边饺子非常漂亮的。
师:这就是花边饺子(演示课件)感觉得怎么样?(生:啊——非常好看)所以文中用了一个怎样的词来说的。
生:文中用的是煞是好看!师: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句话吗?————————,像——————,煞是好看。
教科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花边饺子教学目标知识要求: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理解并读写“大吉大利”等词语。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培养: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我”和“妈妈”互相关爱的深情。
重点: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我”和“妈妈”互相关爱的深情。
教法:熟读课文、感悟课文教学内容一、导入同学们爱吃饺子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饺子的文章。
板书课题二、读文1、初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几件事?交流。
2、再读课文要求:圈画生字,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师指名学生接力读文,检验学生识字读文情况。
出示生字新词,要求学生认读,联系上下文解释字、词含义。
3、自由通读全文思考:根据课文内容可以把课文分成几段。
交流。
小结:课文一共可以分为三段。
讨论课文结构:总——分4、悟课文是以什么为线索记叙的?(花边饺子)妈妈包花边饺子是为了谁?我包花边饺子又是为了谁?从中可以读出“我”与妈妈之间的什么感情?三、指导书写1、学生认读生字词,说说记字方法2、练习书写3、找多音字“和”、“据”、“调”四、总结在你的身边发生过类似花边饺子的事吗?你可以从中体会到什么感情?给课文划分段落成功之处学生能熟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不足之处分段时有学生把第二自然段划分到第二大段说明学生对分段的依据掌握不够准确。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要求:1、用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和“妈妈”两代人之间相互关爱的深情,懂得回报亲情。
能力培养:学习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重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进行具体描写,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难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进行具体描写,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法层层深入教学内容一、导入饺子是中国人的传统食品,许多中国人都喜欢吃饺子,但是课文中的饺子被捏上“花边”以后,便不再平常,它是母爱的一种独特表现方式。
《花边饺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回报亲情,学会感恩。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写具体,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所运用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新知铺垫1.基础训练。
艰辛兴奋恍然大悟一往情深一备坷垃咀嚼2.导入新课。
谜语导入。
二、探究新知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理清文章层次,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汇报交流。
1.检查字词:和面拮据捏成品尝享受码上耍花招儿2.通过小时候(妈妈给“我”)包花边饺子和“我”长大后(为妈妈)包花边饺子的故事,倾诉了“我”与母亲之间(深沉的亲情)。
三、可按文章内容把文章分为两部分1.妈妈爱吃饺子,爱包饺子。
(1—2)2.花边饺子寄深情。
(3—8)自学提示:1.小时候妈妈是如何给“我”包饺子的?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2.长大了,“我”是怎样给妈妈包饺子的?包了一个什么样子的饺子?3.你能说一说,这花边饺子里包的到底是什么吗?4.“这种花边饺子是妈妈教会我包的”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学生汇报,教师强调。
这篇文章围绕饺子写的,课文中虽没有一个爱字,但是我们却能从字里行间里,感觉到爱意,贫困时期的肉馅里急的是一位母亲对孩子的关心、体贴,浓浓的爱,幸福时光的糖馅饺子倾注的是一位赤子报恩的深情。
四、巩固拓展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积累课文中打比方的句子,想想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五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会分门别类地积累好词好句,养成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
2.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来体会古诗《小儿垂钓》的意思,并熟读背诵古诗,培养学生阅读和积累古诗词的兴趣。
3.听《王二小》的故事,学会根据图片讲述故事,培养学生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积累好词好句,学习《小儿垂钓》理解古诗的意思并背诵。
大班饺子教案【篇一:教案:好吃的饺子】大班社会活动:好吃的饺子——教学设计幼师国培班铜川市耀州区演池乡中心幼儿园梁雪萌2014 年1 月2 日大班社会活动:好吃的饺子设计思路:饺子是北方人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咱们中国的年节食品,人们逢年过节或迎亲送友总是要包顿饺子吃。
孩子们对于饺子也是非常熟悉的,对饺子的做法、种类有着一定的生活经验。
本活动是在“新年好”这一主题下开展的,意在使幼儿更全面地了解饺子的有关知识和做法,通过动手操作体验劳动快乐的同时,感受新年喜庆祥和的气氛。
活动目标:1. 认识、了解饺子的种类和制作过程。
2. 在包饺子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体验活动,产生探究包饺子的兴趣。
3. 通过对饺子文化的了解,萌发对中国传统节日及民族文化的自豪和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饺子馅、饺子皮;面板、筷子、叉子、勺子、盘子;饺子制作过程的影像资料。
活动过程: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 教师说出饺子的特征,幼儿根据形容抢答。
(一堆大元宝,并非金银造。
味美称佳肴,过年家家包。
——打一食物:饺子)2. 说一说:饺子是什么样的?(半圆形、半月形、角形)小结:饺子是咱们北方的特色食物,它的外面是一层薄薄的面做的皮儿,里面有特别好吃的馅儿;冬至、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吃它;它可以煮着吃,也可以蒸着吃。
二、了解饺子的文化。
1. 提问:你们喜欢吃饺子吗?觉得饺子好吃吗?饺子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想想什么时候家家都要吃饺子?2. 幼儿讲述,教师小结。
除夕守岁吃饺子,不仅有家人团聚的意思,也有新旧交替的含义。
“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说明冬至吃饺子以此来祈福不冻耳朵。
家人出远门的时候也要包饺子吃,寓意一路平安。
3. 总结:中国人有句老话:“舒服不过躺着,好吃不过饺子。
”饺子是中国家喻户晓的美食,象征着团圆、喜庆,是一种祝贺的食品,逢年过节没有饺子是万万不行的。
三、说说饺子的制作过程。
1. 提问:小朋友们都吃过饺子,现在回忆一下,饺子是怎样制作的?幼儿根据已有生活经验自由发言。
花边饺子教学设计花边饺子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花边饺子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花边饺子教学设计1一、导入新课谈话导入:同学们都吃过什么形状的饺子?有一种饺子叫花边饺子(板书课题)这花边饺子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呢?二、初读课文1.读准字音。
2.认读摘录生词。
3.熟读课文。
4.感知课文大意。
三、精读课文1.请学生按“小时候妈妈给我包饺子”和“长大后我给妈妈包饺子”把课文分为两部分。
2.请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这花边饺子里包的究竟是什么,是从课文中哪些语句里体会出来的?引导学生讨论,“我”和妈妈两代人之间互相关爱的深情。
3.指导朗读,读中体会深情。
师:是啊,小小的花边饺子,包着的不是肉馅儿,也不是糖馅儿,这里边包着的是母亲对孩子的爱,包着的是孩子对母爱的回报。
这种亲情没在文中直接说出来,而是蕴藏在文中的字里行间。
我们只有通过阅读,才能体会其中深深的意,浓浓的情。
现在,就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朗读,把课文中的这种深情传达出来,感动自己,也感动他人,感动我们大家。
1.学生自由朗读。
2.同桌互读。
3.指名读课文。
4.联系生活,深化理解。
引发讨论:在你的生活中,你的父母为你做过哪些事情?你想到感恩和回报了吗?四、揣摩表达方法。
讨论:作者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请学生把作者写得很细致的地方做上记号,通过讨论,知道如何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具体。
五、总结妈妈教会“我”包花边饺子,让“我”感受到了伟大的无私的母爱,同时也教会了“我”如何用心去爱别人。
“花边饺子”是妈妈教给“我”的'爱的表现方式。
这花边饺子里包的不仅仅是素馅儿、肉馅儿、糖馅儿,更是浓得化不开的亲情和默默地、深沉的母爱。
六、反思1.注重朗读教学。
这篇课文内容比较浅显,学生易读懂。
小班语言包水饺教案教案:小班语言——包水饺一、教学内容1. 教材: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材2. 章节:第4册第8课《包水饺》3. 内容:学习儿歌《包水饺》,了解水饺的制作过程,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能让幼儿熟练地朗读儿歌《包水饺》,并能够大致理解儿歌的内容。
2. 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水饺的制作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在集体活动中积极参与、团结合作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幼儿对儿歌中“擀面皮、捏边边、包馅儿、煮水饺”等动词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重点:幼儿能够熟练地朗读儿歌,并能够大致理解儿歌的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儿歌课件、水饺图片、水饺制作视频、锅具模型等。
2.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张白纸、一支彩笔,用于画水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看水饺制作视频,引导幼儿观察水饺的制作过程,并提问:“你们知道水饺是怎么做的吗?擀面皮、捏边边、包馅儿、煮水饺,这些动作你们学会了吗?”2. 儿歌学习(10分钟)教师播放儿歌《包水饺》,引导幼儿跟唱,并解释儿歌中“擀面皮、捏边边、包馅儿、煮水饺”等动词的含义。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上台演示儿歌中的动作,其他幼儿观察并指出表演者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4. 小组活动(5分钟)幼儿分组,每组合作画一个水饺,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运用儿歌中学到的动词。
5. 成果展示(5分钟)每组派代表展示画的水饺,并讲解制作过程,其他幼儿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班语言——包水饺2. 板书内容:儿歌《包水饺》歌词水饺制作过程:擀面皮、捏边边、包馅儿、煮水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儿歌《包水饺》的内容,并演示水饺的制作过程。
2. 答案:儿歌《包水饺》的内容,水饺的制作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家长和幼儿一起制作水饺,让幼儿在实践中加深对水饺制作过程的理解和记忆。
五年级语文上册花边饺子教案教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五年级语文上册花边饺子教案教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五年级语文上册花边饺子教案教科版的全部内容。
花边饺子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饺、馅、擀”等8个生字和多音字“和、调、系”;理解“拮据、煞是”这两个词在课文中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抓关键词句进行朗读,感悟“我”与母亲之间的亲情,懂得回报亲情,学会感恩;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具体描写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我"与母亲之间的亲情,懂得回报亲情,学会感恩;教学重难点:1。
感悟“我"与母亲之间的亲情,懂得回报亲情,学会感恩。
2。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具体描写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准备:字、词卡片;歌曲《母亲》《烛光里的妈妈》;多媒体课件;葫芦丝《妈妈的吻》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同学们好,今天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好看的图片,在大家观赏的同时,我要给你们唱一首闫维文的《母亲》,好不好哇?“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啊,无论你走多远,啊,无论你在干啥,到什么时候也离不开咱的妈……"谁能说说这首歌中的母亲都为儿女做了哪些事儿?好,同学们说得都很好,那爱吃的三鲜馅儿是什么好吃的呢?对,就是我们刚才在大屏幕上看到的饺子。
2023冬至吃饺子语言教案2023冬至吃饺子语言教案1【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感受过节包饺子的风俗,体验“包饺子”游戏的乐趣。
2、初步培养幼儿与他人合作游戏的意识。
【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儿歌《包饺子》,包饺子图片,饺子皮头饰,饺子馅贴纸2、经验准备:(1)课前教师出示包饺子图片,让幼儿了解包饺子的过程。
(2)课前熟悉资料部分儿歌。
【活动过程】1、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回顾包饺子的过程。
提问:饺子是怎么做出来的呢?教师为幼儿简单讲解包饺子的过程。
小结:擀饺子皮――包饺子馅儿――然后把饺子捏好。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饺子馅儿的种类。
提问:小朋友们最喜欢吃什么馅的饺子啊?(萝卜、芹菜、豆角、肉等)3、师生一起玩游戏“包饺子”。
提示:教师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对游戏的兴趣:“今天要来客人,小朋友们一起包饺子给客人吃吧”。
游戏基本玩法:(1)教师给幼儿发饺子馅及饺子皮贴纸,先让幼儿认识一下自己是饺子皮还是馅,是什么口味的馅。
(2)幼儿手拉手围成圆圈,边说儿歌边向一个方向走动。
(3)儿歌结束后,教师指导带“饺子皮”头饰的幼儿牵或抱“饺子馅”幼儿,站在一起。
(4)教师和未带头饰的幼儿一起走上前,问一问他们包的是什么馅的饺子,闻闻香不香,然后一口“吃掉“它。
备注:如果头饰不够就让幼儿轮流带,但是全体幼儿一起围圈说儿歌尝饺子等,确保幼儿集体参加。
4、教师根据本班幼儿情况进行头饰更换,此游戏可反复进行。
资料:儿歌:过年喽!过年喽!擀饺子皮呀,和饺子馅,大大的饺子香又鲜,我来抱住你,包个大饺子。
2023冬至吃饺子语言教案2一、活动设想:为了让孩子们充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浓浓亲情,培养动手能力,我们热情的邀请家长走进班级,与幼儿一起团团圆圆包饺子,热热闹闹过冬至。
希望这不仅是一次庆祝冬至的包饺子活动更是一次增进亲子感情,感受班级大家庭的温暖,培养孩子们礼貌、大方、分享、合作、参与动手、品尝美味、继承中华传统等的良好教育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