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不恶寒反恶热,口渴尿黄,舌 红苔黄,脉数。
热邪壅肺 表邪入里 热扰胸膈
胃热亢盛 热结肠道
2020/4/24
.
5
临床表现
1、热邪壅肺:咳喘气粗,胸痛,咯黄痰。 2、热扰胸膈:心烦懊恼,坐卧不安,甚则
膈上如焚。 3、胃热亢盛:壮热,大渴,大汗,脉洪大。 4、热结肠道:日晡潮热,大便秘结,腹痛
拒按,舌苔黄燥或黑而干焦。
三焦证候与脏腑的关系:上焦病证主要包括手太阴 肺和手厥阴心包的病变;中焦病证包括足阳明胃和足太阴 脾的病变;下焦病证则包括足少阴肾和足厥阴肝的病变。 由此将温病分为初、中、未三个阶段。
.
10
“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
凉血熄风(犀角地黄汤)
2020/4/24
.
8
二、卫气营血的传变规律
1、卫—— 气—— 营—— 血(顺传) “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2、卫——营血(逆传)
2020/4/24
.
9
第三节 三焦辨证概要
三焦辨证的含义:是清代吴鞠通依据《内经》关于 三焦所属部位的概念,将外感温热病的证候归纳为上、中、 下三焦病证,用以阐明三焦所属脏腑在温热病过程中的病 理变化、证候表现及其传变规律,并指导治疗的一种辨证 方法。
第六节 卫气营血辨证
2020/4/24
.
1
第六节 卫气营血辨证பைடு நூலகம்
• 目的要求: • 1、掌握卫气营血辨证的要点; • • 2、了解卫气营血辨证的传变规律。 • 授课方式:CAI 课堂讲授 • 课 时:1学时 •
2020/4/24
.
2
一、卫气营血辨证的概念
创立者:清朝-叶天士《温热论》
适用范围:外感温热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