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生产工艺及设备
- 格式:ppt
- 大小:1.18 MB
- 文档页数:11
钢化玻璃生产工艺过程及工艺要点【】是的一种,又称为淬火。
通常使用化学或物理方法,在玻璃表面形成压应力,玻璃承载外力时,首先抵消表层应力,从而提高了承载能力,玻璃强度较普通大大提高。
钢化玻璃按照钢化方法可分为物理钢化玻璃和化学钢化玻璃,按照钢化程度可分为全钢化玻璃、半钢化玻璃和区域钢化玻璃三种。
钢化玻璃生产工艺过程:生产钢化玻璃的物理钢化方法有风冷钢化、液冷钢化和微粒钢化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风冷钢化.物理钢化是把玻璃加热到低于软化温度后进行均匀的快速冷却,玻璃外部因迅速冷却而固化、而内部冷却较慢。
当内部继续收缩时使玻璃表面产生压应力,而内部为张应力,从而提高了玻璃强度和耐热冲击性。
物理钢化的主要设备是,它由加热和淬冷两部分组成,按玻璃的输送方式又分为水平钢化炉和垂直钢化炉两种。
钢化玻璃的生产工艺流程如下:玻璃原片准备一切裁、钻孔、打槽、磨边一洗涤、干燥一电炉加热一风栅淬冷一成品检验(1)垂直钢化法垂直钢化法采用夹钳吊挂平板玻璃加热和吹风进行淬火,是最早使用的一种淬火方法。
垂直钢化生产线主要由加热炉、压弯装置和钢化风栅三部分组成。
经过原片准备、加工、洗涤、干燥和半成品检验等预处理的玻璃,用耐热钢夹钳钳住送入电加热炉中进行加热。
当玻璃加热到需要温度后,快速移至风栅中进行淬冷。
在钢化风栅中用压缩空气均匀、迅速地喷吹玻璃的两个表面,使玻璃急剧冷却。
在玻璃的冷却过程中,玻璃的内层和表层之间产生很大的温度梯度,因而在玻璃表面层产生压应力,内层产生拉应力,从而提高玻璃的机械强度和耐热冲击性。
淬冷后的玻璃从风栅中移出并去除夹具,经检验后包装入库。
使用垂直法生产曲面钢化玻璃,有一步法和二步法两种。
二步法是在钢化加热炉和钢化风栅之间,设有一个由前、后模组成的压弯装置。
当玻璃在加热炉内加热到接近软化温度时迅速移入压弯装置中,被压弯装置弯曲成所需的曲面,然后经淬冷获得曲面钢化玻璃产品。
一步法时,钢化风栅和压弯模具用对接的方式结成一体,玻璃的弯曲和淬冷在同一工位完成。
日用玻璃、平板玻璃、玻璃纤维生产工艺介绍一、日用玻璃生产工艺日用玻璃制造包括配合料制备、熔制、成型、退火、表面处理、检验和包装等工序。
(1)配合料制备:包括原料贮存、称量、混合及配合料的输送。
(2)熔制:包括硅酸盐形成、玻璃形成、玻璃液澄清、玻璃液均化和玻璃液冷却五个阶段。
玻璃熔炉按加热方式分为火焰炉、电熔炉和坩埚炉。
其中,火焰炉为主要加热方式,主要为蓄热式马蹄焰池炉,燃料主要为发生炉煤气、天然气等。
(3)成型:把已熔化好并符合成型要求的玻璃液,通过一定方法转变为具有固定几何形状制品的过程,通常有吹制成型、压制成型、压吹成型、离心浇注等成型方法。
(4)退火:为了消除玻璃制品中的永久应力,需要对玻璃制品进行退火处理。
退火是先把玻璃制品加热,然后按照规定的温度进行保温和冷却。
(5)表面处理:一般通过在退火炉的热端和冷端涂层的方法对玻璃瓶罐进行表面处理。
(6)加工和装饰:玻璃器皿制品在完成成型和退火工序后,大多数要进行加工。
玻璃器皿制品的加工工序方法复杂而多样化,包括爆口、磨口、抛光、烘口、切割钻孔、钢化等。
装饰分为成型过程的热装饰和加工后的冷装饰。
热装饰是把不同颜色的易熔玻璃制成各种图案、颗粒、粉体等,利用成型时的高温作用,把其粘结或喷洒在制品表面。
冷装饰是把已完成各种加工后的制品,用低温颜色釉料、玻璃花纸、有机染料等,通过彩绘、印花、贴花、喷花等工艺,使制品达到装饰效果。
二、平板玻璃生产工艺平板玻璃生产包括浮法和压延法两种。
浮法是将玻璃液从池窑连续地流入并漂浮在有还原性气体保护的金属锡液面上,依靠玻璃的表面张力、重力及机械拉引力的综合作用。
拉制成不同厚度的玻璃带,经退火、冷却而制成平板玻璃。
浮法是平板玻璃制造的主要工艺技术,其生产工艺包括配料、熔化、成型、退火和切裁包装5 个工序。
压延平板玻璃是采用压延方法制造的一种平板玻璃,从生产工艺上讲,压延工艺与浮法工艺的区别仅仅在于成型这一工艺环节采用的技术不同,浮法工艺采用的是锡槽成型,而压延工艺采用的是压延机成型,其余工艺环节二者均相同。
钢化玻璃生产工艺手册一、引言钢化玻璃是一种具有较高强度和耐热性能的安全玻璃产品。
它通过特殊的加热和冷却处理,使玻璃表面处于压缩应力状态,增加了玻璃的强度和抗冲击性。
本工艺手册旨在介绍钢化玻璃的生产工艺,并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南。
二、材料和设备1.原料:优质浮法玻璃2.设备:钢化炉、喷射清洗机、切割机、磨边机、丝网印刷机、玻璃清洗机、钢化机等。
三、生产工艺流程1.板材准备:浮法玻璃经过清洗和去油处理后,进行尺寸切割。
2.边缘加工:使用磨边机对切割后的板材进行边缘磨砂处理。
3.玻璃清洗:将加工后的玻璃板置入玻璃清洗机中进行清洗,以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残留物。
4.丝网印刷:在玻璃板表面进行丝网印刷,如需要印刷图案或文字。
5.钢化处理:将丝网印刷后的玻璃板置入钢化炉中进行加热处理。
加热温度和时间会根据玻璃的厚度和质量要求进行调整。
6.快速冷却:加热后的玻璃通过快速冷却,如风冷或喷射冷却,使其表面形成压缩应力。
冷却速度和压缩应力会影响玻璃的强度。
7.检验和打包:对钢化玻璃进行质量检验,如外观检查、厚度测量和弯曲度检测。
合格的产品将进行打包,准备发货。
四、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工艺流程和设备操作。
2.钢化玻璃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如穿戴防护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
3.清洗工艺中使用的化学品需要正确储存和处理,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损害。
4.钢化炉的加热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不同的玻璃品种和厚度进行调整。
5.加热后的玻璃需立即进行快速冷却,以确保玻璃表面形成压缩应力。
6.在切割和磨边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玻璃板破裂和损坏。
7.完成钢化处理后的玻璃板应注意避免碰撞和剧烈振动,以防玻璃破碎。
五、质量控制1.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质量检验,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2.在每个生产环节进行严格的自检和互检,及时发现和排除质量问题。
3.定期对加热温度和时间进行调整和校准,确保钢化玻璃的强度符合要求。
4.进行常规的质量检查,如外观检查、厚度测量和弯曲度检测。
浮法玻璃生产工艺及机械设备安装特点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浮法玻璃的生产工艺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和改进,同时也为其运用开拓了市场。
浮法玻璃生产工艺分析离不开对原料配料系统、熔窑系统、锡槽系统和退火窑系统等四个部分的分析。
本文就其生产工艺以及设备安装特点等进行讨论。
关键词:浮法玻璃,生产工艺,机械设备,安装特点浮法玻璃产品合格率与其生产工艺是紧密相连的。
浮法玻璃的制作首先需要按照规定比例进行配料,而后根据规定温度进行熔窑融化,再将玻璃液放入锡槽中加工成型,最后一步是利用退火窑进行退火处理。
每一道工序都有其特别需要注意的点。
在进行配料时,将各原料按正确比例混合是关注的要点;在熔窑阶段熔窑的温度、玻璃的熔化过程其应力值控制、以及使用的燃料都是我们需要认真去思考的;在锡槽阶段,如何让锡槽免受污染减少与锡槽有关的缺陷是需要我们用心去探究的;在退火这一环节,我们主要掌握如何退火以及退火的重要性。
掌握浮法玻璃生产工艺,可以进一步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求,并在探索中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
一、浮法玻璃生产的配料工艺浮法玻璃的制作首先要对配料进行合理调配,首先需要集齐主要原材料,从而进行下一步的配料。
在浮法玻璃生产的配料工艺这一阶段,可以通过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设计合理的低熔玻璃成分、配合料的粒化、控制配合料的含水率和温度、控制碎玻璃的加入量等进行节能降耗。
二、浮法玻璃熔窑工艺在完成浮法玻璃生产的配料工艺这一步骤后,就进入在熔窑这一阶段,主要进行玻璃熔化,其中五个步骤几乎是同时进行的。
由于油类燃料和天然气燃料的供应以及热回收功能,使温度能够得到保证,因此通常用来作为浮法玻璃的燃料。
采取冷却水包和L型的吊墙设计、对开式移动水冷门等措施可以减少配料里的尘土以及很大程度上改善窑头内恶劣的环境。
玻璃熔化的五个阶段是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和物理反应。
澄清和均化分别是将玻璃液中的气体排出、将玻璃液中不均匀的气体排出,这是需要掌握的浮法玻璃熔窑工艺的重点,这里常用的是搅拌法和鼓泡法。
TCO玻璃生产工艺及设备本文主要介绍了TCO玻璃生产工艺过程和TCO玻璃生产线的主要设备及其功能。
标签:TCO;玻璃;工艺;设备0 引言TCO部是浮法玻璃的深加工车间,有一条超白玻璃镀膜生产线,该生产线用于生产具有一定导电能力的薄膜电池基板玻璃。
1 TCO玻璃生产工艺TCO玻璃生产线主要由玻璃预处理、上片、磨边、清洗、加热、镀膜、再加热、退火、冷却、在线检测、喷粉、下片等生产工序组成。
TCO玻璃生产工艺过程分述如下:1.1 玻璃预处理玻璃预处理设备由切割机、玻璃清洗干燥机组成。
大片玻璃由装有吸盘的上片机送到上片台上;对于小片玻璃,则可由人工上片至上片台。
玻璃清洗过程主要包括普通水清洗和空气干燥。
玻璃清洗为连续进行,首先采用一般清水清洗,分冷热水二道,其中热水清洗水温35℃~45℃。
预处理后存放等待镀膜。
1.2 磨边与清洗(1)本工艺磨边为湿法磨边。
由上片机将玻璃片放在输送辊台上,进入第一次磨边,磨长边;转向后第二次磨边,磨短边。
(2)清洗分为两次,第一次使用自來水清洗,第二次使用去离子水清洗。
清洗过后将玻璃烘干。
1.3 加热本工艺采用格拉司通加热炉,格拉司通加热炉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加热设备,整个炉体内部各个点的温差不大于2度,保证玻璃在加热过程中受热均匀,为镀膜做准备。
两次再加热是为了保持工艺温度。
1.4 镀膜本工艺镀膜分为两种,一种是镀氧化硅膜,另一种是镀TCO膜。
氧化硅膜层直接镀在玻璃基板表面,TCO膜层镀在氧化硅膜层上。
镀膜臂将原料融合成气溶胶,在常压600度高温的情况下均匀的镀在玻璃上。
1.5 光谱性能检测在玻璃前、后处理,镀膜和过渡层沉积等工序均实现了全线在线检测、实时数据采集和自动形成图表,自主设计生产线各环节的自动控制软件及工艺窗口,实现生产线的全线自动控制。
1.6 卸片、包装、入库镀膜后的玻璃由机械或人工卸片,根据检验结果分类包装。
2 TCO玻璃生产设备2.1 TCO镀膜设备TCO部的核心设备是镀膜设备,由Beneq公司提供,由三层镀膜设备以及原料混合、供应设备组成。
有机玻璃生产工艺流程
《有机玻璃生产工艺流程》
有机玻璃,又称有机玻璃板,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家具、装饰、广告等领域。
它具有透明、耐磨、耐腐蚀、易加工等特点,因此备受青睐。
下面就介绍一下有机玻璃的生产工艺流程。
首先,有机玻璃的生产是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原料进行的。
制作有机玻璃的工艺涉及到聚合、成型和加工等多个环节。
首先是聚合阶段,将MMA和PMMA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温度下通过聚合反应制成无色透明的液体。
接着对液体进行净化、过滤等处理,去除杂质,确保产品的质量。
接下来是成型阶段,将聚合后的液体倒入模具中,采用注塑或挤出等工艺进行成型。
注塑是将液体注入模具中,通过加热硬化成型;挤出是将液体挤出成型,然后通过加热硬化。
这两种方法均需要控制温度和压力,以确保有机玻璃的成型质量。
最后是加工阶段,成型后的有机玻璃需要进行切割、打磨和抛光等加工工艺,以满足不同形状和尺寸的需要。
切割是通过激光或机械设备实现;打磨和抛光则需要借助研磨机、抛光机等设备进行。
通过以上工艺,有机玻璃产品最终得以生产出来。
当然,不同
厂家和产品在生产工艺上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总体流程大致一致。
有机玻璃作为一种功能性材料,不仅需要注意其生产过程,还需要在使用和后期维护中予以重视。
玻璃生产线玻璃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家具等行业。
玻璃是通过加热、熔融、成形等过程制成的。
玻璃生产线是一个由多个工艺环节组成的生产流程,包括原料处理、熔化、成型、退火、切割等环节。
这篇文章将介绍玻璃生产线的主要流程和技术细节。
1. 原料处理玻璃主要由硅酸盐、碳酸盐、氟化物、硼酸盐等化合物组成。
玻璃生产线的原料通常包括石英砂、钠碳酸、碳酸钙等。
这些原料经过筛分、干燥、研磨等处理后,按一定比例混合,并运输到玻璃熔炉。
2. 熔化玻璃生产中最重要的环节是熔化。
熔炉通常使用玻璃窑炉,它们是高温熔融玻璃的设备。
在玻璃窑炉的内部,工人将原料倒入,然后加热至高温,使原料熔化成液态玻璃。
3. 成型熔化后的玻璃液会流入成型模具中。
成型方法可分为手工和机器成型两种。
手工成型主要应用于如艺术玻璃等小批量生产,而机器成型是批量生产的主流,它主要使用机器模具和设备。
成型模具可以是任何形状,但过长或过宽的模具需要加强支撑。
4. 退火成型后的玻璃需要进行退火处理,以消除可能在玻璃中产生的应力和缺陷。
通常将玻璃板置于高温炉中,使之慢慢冷却,以允许玻璃分子重新排列。
5. 切割退火处理后,玻璃板需要切割成所需大小和形状。
切割可以采用手持刀具或自动切割机。
为保持切割精度和效率,自动切割机往往是首选。
6. 磨边和钻孔磨边是清除玻璃边缘毛刺和其他不均匀性的重要步骤。
玻璃边缘需要进行平整处理,以确保其表面光滑,减少碎裂风险。
钻孔也是常见的加工过程,它通常用于桌面、墙面、展柜等家具制品。
此过程需要特殊的钻头和设备,以确保钻出的孔洞大小和精度符合要求。
以上是玻璃生产线的主要流程和技术细节。
随着科技的发展,玻璃生产线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玻璃将继续成为建筑、汽车和家具等行业的重要材料。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玻璃生产工艺流程是指将原材料经过一系列步骤加工成成品玻璃的过程。
玻璃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材料,其生产工艺对于确保质量和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和探讨玻璃生产的工艺流程。
首先,玻璃生产的第一步是原材料准备。
通常情况下,玻璃的主要原材料包括硅砂、碳酸钠、石灰石和氧化铝等。
这些原材料需要进行筛选、配比和混合。
在此过程中,确保原材料的质量与配比是关键。
通过科学准确的配比,可以确保后续生产过程中的稳定与一致性。
接下来,原材料将被送入玻璃熔窑中。
熔窑是玻璃生产的核心设备,用于将原材料加热至高温并融化。
通常情况下,熔窑采用天燃气或重油作为燃料,通过燃烧产生高温火焰。
这个过程中,原材料逐渐融化并形成玻璃液。
在玻璃液形成后,需要进行成型。
成型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其中最常见的是玻璃浇铸和玻璃吹制。
玻璃浇铸是将熔融的玻璃液直接倒入铸模中,并通过冷却与固化形成所需的玻璃产品。
玻璃吹制则是将一定量的玻璃液吹入模具中,并在模具内部形成吹制气泡的形状。
这样可以制造出各种空心的玻璃制品,如瓶子和容器。
在成型后,玻璃制品需要经过退火处理。
退火是为了消除制品内部的应力,使其达到稳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通过加热至适宜的温度后,制品会逐渐冷却至室温。
这个过程可以使玻璃制品更加坚固和耐用。
最后,玻璃制品需要经过精加工和质量检查。
精加工包括切割、打磨和涂覆等步骤,以进一步完善产品的形状和表面。
质量检查是确保玻璃制品符合预定标准和质量要求的重要环节。
在检查过程中,可以采用目测、测量和检验等手段,对玻璃制品的外观、尺寸和性能进行评估。
总结起来,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材料准备、熔融、成型、退火、精加工和质量检查。
每个步骤都需要严格控制和操作,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玻璃制品的广泛应用离不开高效和稳定的生产工艺流程的支持,对于不同类型的玻璃制品,可能存在一些特殊的工艺需求,但整体的生产流程大致类似。
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玻璃的生产工艺将会不断进步和完善,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玻璃生产是一项工艺复杂的行业,它需要多种材料和设备的协同作用才能完成。
玻璃生产的主要流程包括原材料预备、熔炼、成型、淬火和涂镀等几个环节。
下面我们就详细介绍一下玻璃的生产工艺流程。
一、原材料准备玻璃的生产需要用到多种原材料,如石英砂、长石、石灰石、碳酸钠、氧化钠、氟化氢、磁铁矿、钨等。
这些原材料需要经过分类、筛选、清洗、干燥等一系列的加工,制成适合玻璃生产的原材料。
二、熔炼原材料准备好后,就需要将它们通过混合的方式,放入一定比例的窑炉中加热,使其熔化。
玻璃的熔点很高,需要炉温达到1600~1700℃,熔化时间通常需要8~16小时不等。
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气和烟尘等,需要通过先进的治理设备进行治理。
三、成型熔融的玻璃需要通过成型工艺,将其变成各种不同形状和规格的玻璃制品,如平板玻璃、弯曲玻璃、空心玻璃和玻璃纤维等。
成型工艺主要有两种,即浮法成型和吹制成型。
1、浮法成型浮法成型是制造平板玻璃的主要方法。
这种方法需要将熔融的玻璃液体在一个恒温的液态铁池上冷却,形成一层均匀的平面玻璃。
在冷却过程中,玻璃会变成一种非晶态的状态,然后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加工成为透明的平板玻璃。
制造弯曲玻璃时,需要将平板玻璃再次加热软化,在模具中模压成形。
2、吹制成型吹制成型是制造空心玻璃的主要方法。
这种方法需要将熔融的玻璃液体通过空气或氧气的吹入,形成一个空的玻璃球,然后在热的模具中进行成型,同时还可以对玻璃球进行拉伸、压缩和旋转等操作,制成各种不同形状和规格的空心玻璃制品。
四、淬火玻璃的淬火工艺有两种,即加热淬火和化学淬火。
这两种淬火方式都可以提高玻璃的机械强度和抗冲击性能,使其具有更好的安全性能,而且可以控制玻璃的折射率和光泽度。
加热淬火主要是通过快速加热和急冷,使玻璃表面和内部不均匀收缩,使得玻璃表面处于压应力状态,整个玻璃处于拉伸状态,从而增加了玻璃的韧性和强度。
化学淬火则是在加热基础上,通过将钾、钠等离子离子交换进入玻璃中,使得玻璃表面变得硬化。
玻璃生产工艺及设备
玻璃是一种无机非晶态材料,具有透明、硬度高、耐腐蚀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家电、光学等领域。
玻璃的生产工艺包括玻璃熔化、形成和加工三个环节,其中设备是实现这些工艺的关键。
玻璃生产的第一步是玻璃熔化。
熔化工艺通常采用玻璃窑,其主要设备有玻璃窑炉和加热系统。
玻璃窑炉是将原料进行高温加热,使其熔化成液态玻璃,然后通过机械、气流等方式将液态玻璃均匀地流动到形成环节。
加热系统一般采用燃煤、燃气或电加热方式,保持恒定的高温环境。
玻璃形成是指将液态玻璃均匀地分布到形成器中,形成所需的玻璃形状。
玻璃形成器设备有浮法法浮法池、玻璃透明日本玻璃的布局和质量、抛光和温控系统等。
其中,浮法法是最常用的玻璃形成工艺,通过将液态玻璃铺在液锡表面上,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形成均匀平整的玻璃,然后通过冷却、固化等工艺形成固态玻璃。
玻璃的加工是指根据产品要求,对已形成的固态玻璃进行切割、打孔、印刷、热加工等工艺,制作成最终的玻璃制品。
玻璃加工设备包括切割机、打孔机、印刷机、热弯机等。
切割机通过刀具或激光等方式将玻璃进行切割,打孔机用于在玻璃上打孔,印刷机通过喷墨或丝网印刷等方式在玻璃上进行图案或文字的印刷,热弯机通过加热和压力来使玻璃变形。
除了上述主要设备,玻璃生产还需要辅助设备,如提升机、输
送带、冷却系统、除尘系统等,用于材料的提升、运输、冷却和净化等工作。
总之,玻璃生产的工艺包括熔化、形成和加工三个环节,而设备则是实现这些工艺的关键。
从玻璃窑、浮法池到切割机、热弯机,每个设备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确保玻璃能够顺利地完成从熔化到形成、再到加工的整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