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委会在城市社区建设中的角色定位2
- 格式:doc
- 大小:75.00 KB
- 文档页数:16
社区居委会工作内容
社区居委会是社区自治的基层组织,负责协调社区内的各项事务,服务社区居民,推动社区发展。
居委会的工作内容涉及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区建设等多个方面,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来介绍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内容。
首先,社区居委会的社区管理工作是其重要职能之一。
居委会负责管理社区内
的公共秩序,维护社区安全,协调解决居民之间的矛盾纠纷,促进社区和谐稳定。
居委会还负责统筹社区内的资源,协调社区内各类活动的开展,保障居民的基本权益。
其次,社区居委会的服务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
居委会要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
便民服务,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社区文化活动、社区公共设施维护等。
居委会还要积极协调社区内的社会资源,为居民提供更多的服务和帮助,促进社区的发展。
此外,社区居委会还要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工作。
居委会要协助政府做好社区基
础设施建设规划,推动社区环境卫生整治,促进社区绿化美化,改善社区居住环境。
居委会还要组织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共同打造一个宜居宜业的社区。
总之,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内容涉及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区建设等多个方面,其工作的重点是为了促进社区的和谐稳定和居民的幸福安康。
居委会要密切关注社区居民的需求,积极协调解决社区内的各种问题,为社区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
希望社区居委会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为社区居民营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第一章社区概论6、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是( )。
A、以人为本,服务居民B、资源共享、共驻共建C、责权统一,管理有序D、扩大民主、居民自治E、因地制宜、渐进7、社区建设的基本內容包括()。
A、社区服务B、社区卫生 C社区治安、D社区文化、 E、社区环境三、简答题1、社区与社会有什么区别?1)社区是地方社会,是社会的部份.2)社区强调共同文化和意识;注重地域概念;比社会的关系更密切;比社会更明确和专门化2、简述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1)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2)从我国国情出发,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强化社区功能.3)巩固党在城市工作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加强城市基层政权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
扩大基层民主,密切党群关系,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4)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3、简述社区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1)管理体制:二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落实(市、区、街、居)2)运行机制: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主管,相关部门分管,居委会主办,社会各方支持,群众广泛参与.四、论述题1、为什么要进行社区建设?(社区建设的意义)1)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必然选择。
2)是扩大民主,促进城市政治体制改革的迫切要求。
3)是打牢群众基础和组织基础的基础性工作。
4)是建设新型社区、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迫切要求,是民心工程。
2、试述社区建设的发展目标.1)适应城市现代化的要求,加强社区党的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的建设,建设新型的社区和社区组织体系。
2)已拓展社区服务为龙头,丰富社区建设的内容,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3)理顺社区关系、完善社区功能、改革基层管理体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区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
4)坚持政府指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发挥社区力量,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居民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
第一章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C3、D二、多项选择题1、ABC2、ABC3、DE4、ABC5、DE6、ABCDE7、ABCDE三、简答题1、P22、P103、P12四、论述题1、P92、P10第二章城市和城市社区二、多项选择题1、城市社区中心作用主要体现在().A、流通中心B、生产中心C、文化中心D、社会交往中心E、政治中心三、简答题1、城市社区有哪些特点?1)经济活动集中,人口密集,聚居规模大。
摘要:-我国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摘要:我国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在法律上肯定了居委会拥有自治权。
但在现实中居委会的服务功能弱化,行政色彩浓厚,很大程度上违背了居委会诞生时的根本意愿。
当前社区居委会普遍存在行政化倾向的问题,在实际运行中,主要不是从事自治的工作,而是依附于政府职能部门及其派出机关,承担着沉重的行政工作。
本文通过对居委会职能和工作现状的分析,指出目前国内社区居委会存在自治性缺失,行政化倾向突出的问题。
最后,为促进社区民主自治进程的目的,提出若干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居委会,行政化,民主,对策ABSTRACT Neighborhood residents of urban communities are self-management, self-education, self-service grassroots level political organizations,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rganic Law of Urban Residents Committee" have affirmed the neighborhood autonomy in the law. But in reality weakening of neighborhood services, administrative color is too much, which contrarys to the fundamental wishes of neighborhood birth . There are problems about administrative tendency in current community committees. In actual operation, the key is not self-service work, but attached the function department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sending office to undertake the administrative work. In this paper, the functions and work of the committees on the analysis, pointed out the existence of the domestic community committees, such as lacking of autonomy, and the tendency of administrative is too sharp. Finall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process of the community democratic self-government, I will put forward several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 Resident's committee; administrative; democracy; suggestion目录前言 (3)1.城市社区居委会的角色定位及其行政化现象 (4)1.1城市社区居委会的角色定位及职能 (4)1.2城市社区居委会的行政化现象 (5)2.城市社区居委会行政化倾向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具体问题:以“江门市良化西第二社区为例” (5)2.1城市社区居委会行政化倾向的具体表现 (6)2.1.1城市社区居委会行政工作繁重 (6)2.1.2城市社区居委会游走在“官管与民治之间” (7)2.2城市社区居委会行政化倾向产生的具体问题 (8)2.2.1定性定位问题 (8)2.2.2工作职责问题 (8)2.2.3换届选举问题 (9)3. 城市社区居委会行政化倾向的原因分析 (10)3.1关于社区居委会的法律缺乏完善 (10)3.2社区居委会与政府及其派出机关的关系混淆不清 (10)3.3社区自治组织投入不足,缺少自主意识 (11)3.4社区居民对社区的意识淡薄 (12)4.改善城市社区居委会行政化倾向现象的对策 (13)4.1形成社区自治共识 (13)4.2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制度 (13)4.3政府适度减少干预,主要协助社区自治组织实行民主自治 (14)4.4提高社区自治组织工作者素质,提高社区自治能力 (14)结论 (16)参考文献 (16)致谢 (18)前言《宪法》明确了城市居民委员会的性质,居民委员会不是一级政权和行政组织,它是具有一套组织系统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我国城市居民群众在本居住地域内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己服务自己的共同管理好本居住地区各项事务的组织,是人民群众直接管理自己事务的组织形式。
社区居委会的权力与责任界定社区居委会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在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居委会的运作过程中,权力与责任的准确定界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明确分工,合理分配职责,才能更好地服务居民,推动社区发展。
本文将就社区居委会的权力与责任界定进行探讨。
首先,社区居委会在权力方面应该具备一定的能力和权限。
居委会应当有权进行社区规划和管理,制定社区内的相关政策和规章制度。
例如,居委会可以负责协调社区内的公共设施建设和维护工作,保证社区环境整洁和安全;可以组织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讨论和决策,建立居民自治的机制。
此外,居委会还应具备一定的财务管理权,能够控制和支配社区经费的使用,合理安排社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事业。
其次,社区居委会在责任方面应当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居委会作为社区管理的主体,应当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帮助解决居民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居委会应建立健全的信息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居民的需求和诉求,积极协调解决社区内的矛盾和纠纷。
此外,居委会还应当充分发挥引导和协调作用,促进社区内文明和谐的发展,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增进居民之间的团结和友谊。
总的来说,社区居委会在权力与责任方面应当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只有权责相符,权利与责任相统一,才能更好地发挥居委会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促进社区的和谐稳定发展。
希望社区居委会能够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机制,提高服务水平,让社区居民有更好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这也需要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形成良好的社区自治氛围,共同打造美好的家园。
(字数:410)。
浅谈城市社区居委会的作用定位城市社区作为城市社会的基本单元,是不同群体的聚居点,各种利益的交汇点,各种社会矛盾的聚集点,社区居委会是城乡居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公共事务,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平台,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工作格局中地位日益显现,作用日益重要,在服务居民群众、搞好城市管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已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社区居民的桥梁和纽带。
一、在组织居民开展自治活动中发挥激发社会活力的作用在自我教育中规范社会行为。
社区文明是城市文明的根基,而城市文明又是现代文明的标志。
社区居委会要把对居民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渗透于居民的自我教育中,把不断提高居民的文明素养作为提升社区文明的关键,在辖区内倡导严格遵纪守法、注重文化修养、崇尚文明行为的社会新风尚,以此提高社区文明程度,进而实现规范社会行为这一社会管理基本任务。
借助“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的平台,以“法律进社区”活动为载体,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法制宣传教育的触角延伸到每个居民区,加快法律的社会化步伐,培育守法居民。
一方面,要突出宪法和居委会组织法的学习宣传,教育居民牢固树立宪法意识和自治意识,使其明白自己在居民自治中的主人翁地位和在社会管理中的主力军角色,树立当家作主的责任感和参与社会管理的使命感;另一方面,要广泛宣传与居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引导其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和居民公约,依法履行应尽义务,以法治文明带动行为文明,以行为文明规范社会行为。
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提高居民文明素质为核心,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与和谐创建活动为载体,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文化教育活动。
文化是文明的核心,要着力把文化资源变成教育资源,通过发挥先进文化的熏陶作用,在辖区内形成大力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积极倡导科学、文明、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的良好氛围,以此推动居民文明行为的养成和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在培育文明市民的过程中实现规范社会行为这一社会管理任务。
社区治理中政府的角色定位[摘要]如何构建适应城市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需要的和谐社区治理新模式,已经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政府作为社区治理的一个重要主体,如何确定其职责、明确其应扮演的角色,是一个现实的重要问题。
本文从政府成为社区治理关键因素的客观原因、政府在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出发,通过克服自身的越位与缺位,如何正确归位,使政府在社区管理中真正实现“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和谐治理。
[关键词]社区;社区治理;政府角色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共同体。
社区治理是指以社区地域为基础,政府与社区组织、社区居民共同管理社区公共事务的活动,它体现为社区范围内的不同主体依托各自资源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模式。
社区治理的目标是追求以居民自治为主的治理模式,然而在我国现在所处的形式下,我们仍应倡导以政府主导为主,居民自治为辅的治理模式逐渐向自治的模式转变。
对此,本文从分析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人手,阐述政府在治理中的重要性及其客观原因,在治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政府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角色,并对构建和谐社区治理模式提出前景性选择。
一、政府在和谐社区治理中的重要性及其存在的客观原因治理理论强调治理的多中心,除了政府之外,还有居民、社区自治组织、非营利非政府组织、辖区单位等。
在中国的特定环境下,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决定了政府应成为各治理主体中的关键因素,发挥其在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外在因素1、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深远中国有几千年的集权传统,在以往的政治体系中,中央政府一直处于权利的中心,国家控制社会是天经地义的。
建国后,我国确立了以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公民一元从属为核心的计划体制,公民和社会失去了自身独立行为的领域。
当前我国政府仍然充当着经济建设主体和投资主体的角色,在实践中造成了政企不分、忽视社会公共事业发展、发展失衡等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对社会采取集中化的管理体制。
这种政府与社会高度合一的管理模式使社会缺乏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能力,最终影响社会协调、快速和健康的发展。
社区居委会工作职责
社区居委会是居民自治组织,承担着重要的工作职责。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组织居民协商:负责组织居民进行议事、协商,解决居民关心的问题,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代表居民利益。
2. 维护社区安全:负责管理社区安全工作,组织居民参与社区巡逻、防范、应急等工作,加强社区的安全防范能力。
3. 居民服务管理:负责组织开展社区各类活动和服务,如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志愿者活动等,提升居民的文化娱乐和社交交流。
同时,还负责管理和运营社区的公共设施和设备,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服务需求。
4. 协助政府管理:居委会作为政府的联系机构,负责协助政府进行社区管理,执行部分政府政策,向政府反映居民的需求和问题。
5. 维护社区环境:负责社区环境的卫生清洁、绿化美化等工作,宣传居民环保知识,引导居民养成文明和环保的生活习惯。
6. 社会救助和公益事业:协助政府开展社会救助和公益事业,帮助有困难的居民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并组织开展慈善、志愿服务等活动。
总而言之,社区居委会是居民的自我组织,其工作职责主要包括居民代表、社区安全、居民服务、政府协助、环境管理和社会救助等方面。
第 1 页共 1 页。
社会工作者介入基层社区治理的角色定位分析摘要:在“两化叠加”的基础上即现代化和后现代化的基础上,政府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都在不断地提升,尤其提出在基层治理中要实现共治,因此各类社区社会组织也在不断兴起,衍生出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在“三社联动”的共同作用下来对社区进行治理,即社区、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工作者,以此来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及社区治理工作的平稳运行。
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有关政策和实践模式来分析社会工作者在社区治理中的角色定位是什么,发挥角色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样的困境以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社区治理;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角色定位随着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社区活动和事务趋于多样化,需要提供的社区服务也就随之变得复杂多样。
基层的自治委员会也担负着两份责任,往上要承接政府往下要连接居民,要完成大量的行政事务。
因此社区的治理需要其他力量的参与,连接政府和居民,减轻政府和社区压力,培育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的组织,即社会组织,也就此衍生出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柳亦博的文章提到了“治道” 和“治术” 的问题,所谓“治术” 是运用一些大数据的科学管理技术,是一种可以通过计算、重组来优化系统整体效率和可控性的治理程式,所谓“治道” 指的是良善的秩序,“道” 的总体性是通过将政治学与伦理学融贯来实现的。
[1]社区作为一个城市的子集,也是一个人城市的基本单位,是连接着这个城市和基层的末端节点和桥梁。
政府也在出台一系列政策来推进社区治理发展,大力支持社会组织的发展,国内有些省市也形成了相应的影响深远的模式,这些模式充分体现了社会工作者参与社区治理可行性,也突出了社会工作者这个角色的重要性。
一、社会工作者参与社区治理的重要性2017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对推进和完善“三社联动” 工作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此,社会工作者在整个社区治理和社区服务体系中起着关键作用。
民政部、财政部在2013年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的意见》,首次以政策的形式确立了“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的新型社区服务管理机制”,称为“三社联动”,也突出了“三社联动” 在基层治理中的地位和意义。
社区组织角色、职能定位与和谐社区建设研究作者:吴丰彬任云来源:《世界家苑》2018年第05期摘要:为实现中国人民的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党中央对此制定了重要决策,要想建设起和谐的社区就需要首先确定社区组织角色,对职能进行明确定位,只有真正认识到社区组织角色和职能定位才能保证和谐社区的建设与完善,使得社区职能得到完美发挥。
关键词:社区组织角色;和谐社区建设;职能定位随着和谐社会的到来,和谐一词逐渐被应用到越来越多的领域,对此党中央提出了要建设和谐社会,并以此来作为检验党工作成果的依据和标准。
随着党中央和地方的大力提倡推动着和谐社会的快速建立和发展,“和谐”这一概念显然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最近几年国内经济发展的越来越好,人们的物质生活在得到富裕之后便开始寻求精神上的丰富,故而发展和谐社会是人们的真实需求。
除此之外,“和谐”这一概念早就蕴藏在古代中国文化当中,成为经久不衰的时代精神。
一、和谐社区所体现的基本特点1.概念阐述,社区的主要概念通常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生存着数量可观的人们,他们具有相同的目标和利益,同时彼此间又有着紧密的交往联系,最终构成社会群体。
而本文主要是以社会管理为出发点来谈及社区这一概念的,以此来将社区理解为拥有相同利益和归属感的人们所汇集起来组成的有限区域。
例如,当今社会上的村落以及小区等都符合社区的特点,而社区同时又是社会分割所得到的小的单元。
长时间发展之后,社区对于大多数普通群众来说无疑是非常陌生的,当今时代所存在的社区有着和市场经济共同发展以及和政府工作緊密联系的特点,它已经无法和人们的生活完全区分开来,且随着社会的改革深深地渗透到了人们的生活当中。
人们生存当中所面临的经济问题由原来的个体向着社区人的方向发展。
社会的多样化使得社区变为和人们联系最为直接的团体,保障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现存社区的发展形势关系密切。
由此可知,要想建设和谐社会需要首先建设完善的社区。
玉林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浅谈我国居委会在城市社区建设中的角色定位Talking About China's Neighborhood Committees in Urba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in the Role of the Localization院系政治与法律系专业行政管理学生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单位政治与法律系指导教师姓名指导教师职称助教我国居委会的角色定位指导教师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城市基层社会组织体制也经历着历史性变迁,城市居委会作为整个城市社会的细胞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在社会变迁中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目前我国的居委会在城市社区建设中出现了严重的角色错位现象。
因此,本文回顾了我国居委会建设的历程;明确了我国居委会的性质、地位与功能;分析了我国居委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找出了现阶段我国居委会角色错位的表现和原因;提出了我国居委会角色复位的对策和路径选择;最后发表了自己对我国居委会角色重新定位的新看法。
关键词:居委会;角色错位;居民会议;居民代表会议Talking About China's Neighborhood Committees in UrbanCommunity Construction in the Role of the LocalizationAdministration 2004 Li xue-qinSupervisor Cheng-feiAbstractWith China's economic system transforma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restructuring, the urban grass-roots community organization structure has also undergone a historic change, urban neighborhood committees in urban society as a whole cell and grass-roots mass self-organization, changes in socie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However, China's neighborhood committees in urban community building in a serious dislocation in the role. Therefore, the paper recalled the history of China's construction of the neighborhood committees; clear our neighborhood nature, status and function of China's development status and neighborhood problems; identified at this stage of China's role in the wrong neighborhood The performance and reasons for the proposed reduction of the role of neighborhood committees countermeasures and choose the path and finally expressed their neighborhood on China's role in re-positioning of the new view.Key words:Neighborhood; role of dislocation; residents; representatives of the residents.目录一绪论 (1)二我国居委会基本情况简介 (1)1我国居委会的由来和发展 (1)2我国居委会的职责和任务 (2)3我国居委会的地位和功能 (3)4我国宪法等法律对居委会的角色定位 (3)三目前我国居委会发展现状及其原因 (4)1现阶段我国居委会角色错位的具体表现 (4)2居委会角色错位的原因 (4)四我国居委会角色复位的对策及其路径选择 (5)1我国居委会角色复位的体制性对策 (5)2 树立服务理念,实现居委会角色转变 (6)五总论 (7)致谢 (10)参考文献 (11).玉林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一绪论街道办、社区居委会在城市管理体系中处于最基层、最末端、最敏感的地位,也是与群众最贴近、最重要、最直接的诉求渠道。
落实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和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主要依靠基层,也必须体现到基层。
随着社会结构的变迁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来的《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以下简称《街道办组织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居委会组织法》)某些方面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需要,尤其当社会正处在发展的新阶段和转型时期,大量“单位人”变成“社区人”、“社会人”,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外来人员的涌入,加上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加强基层组织的建设比以往更加迫切。
长期以来街道办、居委会作为两级政府(市、区)、三级管理(市、区、街道)、四级网络(市、区、街道、社区居委会)城市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都面临着权责不清、有责无权、有事无费、行政压力过重等问题,“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成为他们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
如何通过制度设计,进而逐步以法律化的方式明确界定街道办和社区居委会的地位和职责,实现“责、权、利”的统一,以便更好地为辖区居民服务,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缓冲器和稳压器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
二我国居委会基本情况简介1 我国居委会的由来和发展作为我国城市最早的居民自治组织,居委会是随着新中国的建立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早在1949年底和1950年初,我国不少城市中就出现了一些右倾群众集资组织起来的防护队、防盗队、居民组等名称各异的自治性组织。
最早以居委会来冠名的是天津市,时为1950年。
紧挨其后的是武汉、成都和上海。
1951年4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召开街道居民代表会议,将2000多个具有自治性质的联防服务队改为居民委员会,明确其为群众自治性组织,应按自然里弄分批进行民主选举。
次年末,上海市就已经建立3391个居委会。
几乎与此同时,各个城市纷纷开展了民主建政运动,成立了名目繁多,规模不一的居民组织。
1953年6月,时任中央政法委员会副主任和北京市市长的彭真,根据毛泽东主李雪琴浅谈我国居委会在城市社区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席的指示,组织人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关于城市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组织和经费问题的报告》。
该报告获得了毛泽东主席和其他领导人的同意。
这以后,各地的居民组织逐步统一称之为居民委员会,性质确定为群众性自治组织。
【3】1954年12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根据宪法的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正义原则,通过并颁布了《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
该条例的颁布和实施,大大推动了居民委员会组织建设全面而有序的展开。
从1954年到1958年,可谓我国城市居委会工作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1958年以后,随着左倾冒进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的兴起,城市基层政权一度被“党政合一”,“政社合一”和“工农商学兵五位一体”的人民公社所代替,居委会成了人民公社体系的一部分,开始行政化和忙于经济活动,而其居民自治的性质和功能则日趋萎缩。
从1962年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尽管居委会工作也有所调整,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实践使其日益行政化,衙门化,自治性质和功能则基本上丧失殆尽。
1980年1月,在居委会工作恢复,整顿和调整的实践基础上,全国人大常委会重新颁布了1952年通过的《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
1982年我国重新修订的新宪法第111条,第一次以根本大法的形式明确了居委会这一城市“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性质、任务和作用。
【4】1989年12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又通过和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该部法律对居委会性质、任务、职责、组织原则等都作了进一步的规定。
例如:第三条规定了居委会六方面的任务,第八条规定了居委会组成人员选举产生的原则及任期,第十条规定了居民会议的地位和权力。
【5】此法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城市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有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法律基础,标志着我国城镇社区和居委会的建设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到1999年底,全国共有667个城市,749个市辖区,5904个街道办事处,11.5万个居委会。
10多年以来,居委会在宣传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方面,在化解居民矛盾和纠纷,维护基层社区社会稳定方面,在改善社区尤其是居民小区环境,提高社区生活质量方面,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大背景下,居委会组织的自治功能并未强化却是弱化了,事实上成为街道办事处的下级组织,变成准政府的行政机构;变成集行政职能、社会职能与市场服务职能为一体的功能混淆的基层组织,而随着玉林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形成,随着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随着城市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调整居委会的角色和功能就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举措。
2 我国居委会的职责和任务居委会要从立法上确立居委会的独立法人资格,并进一步完善社区居委会选举制度。
建议从强化自主性、弱化行政性入手,分三类明确居委会工作职责:第一类是法定的专属职责,如组织社区义工,开展社区服务,美化社区环境,发展社区教育、体育、卫生、文化等。
第二类是受政府、政府职能部门或者其他社会组织委托的事务,如代为办理有关受理、送达材料等。
其他单位和组织,尤其是基层政府、政府部门在向居委会进行事务委托时,应当提供必要的办公经费和业务培训,双方应当签订委托协议,明确权利、责任,政府也可向居委会“购买服务”。
第三类是需要与其他单位组织互相配合、协调完成的工作。
这类工作在实践中大量存在,如协助政府部门进行社会救助、福利、保障;建设公建配套设施,配置公共服务资源;落实计划生育、应急、抢险救灾等方面的事务。
要在分工明确的前提下,通过建立健全合作、联动机制,形成合力,促成社会管理的统一和协调。
针对不同的职责,还应当保障社区居委会相应的自主决策权、(事前、事后)知情权、建议权、拒绝权、监督权、考核权等权力,使社区居委会在工作中有权、有责,权责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