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
- 格式:doc
- 大小:439.00 KB
- 文档页数:22
年级:八年级姓名:日期:地点:物理实验室实验名称: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一、实验目的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方座支架(或玻璃板支架),白纸一张,三角板一对,刻度尺一把。
三、实验原理:光的反射规律四、实验步骤或内容:(1)检查器材。
(2)在桌上铺上白纸,在白纸上竖直的放上平板玻璃,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
(3)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
(4)移动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让它跟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
(5)观察两根蜡烛的位置、像与物的大小并记录。
(6)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复实验步骤(4)、( 5)两次。
(6)找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像的位置跟物体和平面镜的位置的关系。
(7)整理器材、摆放整齐。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1. 记录数据实验结论(1) 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等年级:八年级姓名:日期:11、15 地点:物理实验室实验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一、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放大和缩小实像的条件。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光具座,标明焦距的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废物缸。
三、实验原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四、实验步骤或内容:(1)检查器材,了解凸透镜焦距,并记录。
(2)把凸透镜、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位置基本正确。
将点燃的蜡烛,安装在光具座上,通过调节,使透镜、光屏和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找出2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2倍焦距以外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实像时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U1。
(4)找出2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2倍焦距以内且大于1倍焦距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清晰的实像时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U2。
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实验目的:1. 学习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2. 学习使用容器和水量计测量物体的体积。
3. 掌握质量和体积的基本概念和计量方法。
实验器材:1. 天平2. 容器3. 水量计4. 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实验步骤:1. 测量物体的质量:a. 将天平放在平稳的桌面上,并调整使其水平。
b. 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盘中,等待天平指示的数值稳定。
c. 记录下物体的质量。
2. 测量物体的体积:a. 准备一个容器,并将其放在水量计中。
b. 将容器充满水,并记录下水量计的示数。
c. 将待测物体完全浸入容器中,使水位上升,并记录下新的水量计示数。
d. 计算物体的体积。
实验数据:物体1:质量:50g体积:25cm³物体2:质量:75g体积:30cm³物体3:质量:100g体积:35cm³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
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一个标志物体惯性的量。
而体积则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是一个描述物体大小的量。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使用容器和水量计测量物体的体积。
在实验中,我们还发现物体的质量和体积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不同质量的物体可以具有相同的体积,而不同体积的物体也可以具有相同的质量。
这是因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是两个独立的属性,它们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实验中使用的天平和水量计是常见的物理实验仪器。
天平通过测量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
而水量计则通过测量液体的位移来计算物体的体积。
这些仪器在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实验中的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质量和体积的概念。
通过比较不同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我们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异和规律。
这些实验结果对于我们理解物质的性质和物理学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以及如何使用容器和水量计测量物体的体积。
实验报告1班级:姓名:实验名称: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步骤:1.按课本图1-16安装实验仪器,向烧杯中加入温水,水位高约为烧杯的1/2左右。
2.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观察水的温度变化。
3. 当水温达到90℃时开始计时,每1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
填入下表中,直至沸腾后几分钟停止。
实验记录表:时间(min)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4、观察撤火后水是否还继续保持沸腾?5、实验结果分析:以时间为横坐标,温度为纵坐标,根据记录用描点法作出水的沸腾图像。
实验结论:1.沸腾前,随着加热水的温度不断升高;达到一定温度(沸点)时,继续加热水开始沸腾。
此后,虽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2.水的沸腾需要满足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实验报告2实验名称: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记作m2.在量筒中放入适量的水记作V13.用细线拴住小石块将其浸没于量筒中的水中,水的体积记作V24.利用密度的计算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
实验记录表格:石块的质量m/g 量筒中水的体积V1/m l放入金属块后水的体积V2/ml石块的体积(V2-V1)/cm3石块的密度ρ/(g/cm3)0 2 4 6 8 10 /9095100温度/℃实验报告3实验名称: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步骤:1、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
2、把一个塑料人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
3、再拿一个相同的塑料人,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个塑料人的像完全重合。
这个位置镜前塑料人像的位置,注意观察塑料人的大小和它的像的大小是否相同。
4、用白纸上放在物体所成像的位置,观察白纸上是否有像。
移动塑料人的位置,再一次实验。
5、用直线把每次实验物体和它的像的位置连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
实验结论:1、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2、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3、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玉兴中学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册2013年春季学期学校班级姓名目录一、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2)二、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3)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4)四、压力的作用效果 (5)五、液体内部的压强 (6)六、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7)七、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关系 (8)八、杠杆的平衡条件 (9)九、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0)一、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实验报告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实验名称: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设计:弹簧测力计原理和构造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和它受到的拉力成,弹簧测力计正是根据这一原理设计的。
弹簧测力计都由、指针、、挂钩、吊环和外壳等组成,常见的两种弹簧测力计及其内部构造如图1所示。
实验步骤:使用方法(1)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看清其,所要测量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
(2)测量前要看清楚弹簧测力计的,以便测量时读数。
(3)测量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
(4)使用前,要轻轻地来回拉动弹簧测力计的,以免指针被卡住,给测量带来较大的误差。
(5)测量时,拉弹簧测力计挂钩的力要和测力计的外壳,避免扭曲和摩擦,尽量减小由于摩擦产生的测量误差。
(6)要等到示数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表面。
三、读数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比较简单,要先搞清楚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然后再根据指针所指的位置(一定要看指针末端所指的位置)读出所测量力的大小。
四、使用弹簧测力计容易出现的问题(1)用测力计测量超过量程的力;(2)没有调零就进行测量;(3)使用前没有来回拉动弹簧,用指针被卡的测力计测量;(4)所测拉力与测力计外壳不平行;(5)示数没有稳定就读数;(6)读数时视线与刻度板表面不垂直;(7)手拿挂钩,把物体上测量。
评估交流:为使测量更精确,应选用分度值的测力计(填“大”“小”)二、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报告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实验名称: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实验目的:实验器材:设计并进行试验:物体的重力大小与什么有关?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质量为50g的钩码6只。
八年级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5篇]第一篇:八年级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八年级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一、实验目的1.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
2.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要求标明各仪器的规格型号)弹簧测力计 2 个(规格相同),钩码 2 个,铁架台。
三、实验步骤或内容:1.检查实验器材。
2.测量手的拉力。
3.测量钩码所受的重力。
4.测两个弹簧测力计相互作用的拉力。
5.整理器材。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 1.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刻线。
2.记录数据:手的拉力F /N 钩码受到的重力G /N A 弹簧测力计示数 F 1 /N B 弹簧测力计示数 F 2 /N实验名称: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一、实验目的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要求标明各仪器的规格型号)弹簧测力计,铁架台,相同的钩码 5 个(质量已知),铅笔,刻度尺。
三、实验步骤或内容:要求步骤或内容简单明了(1)检查器材: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到零刻度线。
(2)将弹簧测力计悬挂在支架上。
(3)将钩码逐个加挂在弹簧测力计上。
(4)将 5 次的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5)整理器材。
四、实验记录与结论 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N,分度值为N。
实验次数物理量 1 2 3 4 5 质量 m/ kg重力 G/ NG /m实验结论: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的关系是。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一、实验目的探究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要求标明各仪器的规格型号)木块,砝码,弹簧测力计,毛巾。
三、实验步骤或内容:要求步骤或内容简单明了(1)检查器材: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指针是否指在零刻线处。
(2)当木块在水平桌面上运动,测出压力 F=G 木块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3)改变压力,将砝码放在木块上,测出木块压力 F>G 木块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八年级物理第1学期实验报告单_____________班姓名日期_________八年级物理第1学期实验报告单____________班姓名日期_________八年级物理第1学期实验报告单_____________班姓名日期_________八年级物理第1学期实验报告单_____________班姓名日期_________八年级物理第1学期实验报告单____________班姓名日期_________八年级物理第1学期实验报告单_____________班姓名日期_________图1四、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1.按图1安装好器材(①烧杯中的水不要装得太满,以免加热时间太长。
烧杯中甚至可以装适量的热水,以便缩短加热时间。
②温度计玻璃不要接触到容器的底部和侧壁。
③检查石棉网位置是否正确)。
2.点燃酒精灯给水加热。
当水的温度接近90℃时,开始记时,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
水沸腾后还要再记录4~5次温度计的示数。
3.根据数据描点作图,分析水的沸腾图像。
实验结论: 温t/℃)时间t/s水沸腾时气泡越来越大,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评分:八年级物理第1学期实验报告单___________班 姓名 日期_________一、实验名称:探究光的反射规律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能用光反射规律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三、实验器材:画有角度的可折叠的白色硬纸板、平面镜、两个光源、铅笔、直尺等 四、实验步骤:1、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
2.让一束红光贴着硬纸板沿着某一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着另一方向射出。
3、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线EO和反射光线OF的径迹.4、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重做两次,换用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光的径迹。
5、取下硬纸板,用量角器测量NO两侧的角i和角r。
6.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反射光线。
实验日期:(填写实验日期)
教师姓名:(填写教师姓名)
实验室名称:(填写实验室名称)
实验目的:(简要描述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列举实验所使用的器材)
实验原理:(简要描述实验所基于的物理原理)
实验步骤:
1.(描述实验的第一个步骤)
2.(描述实验的第二个步骤)
3.(描述实验的第三个步骤)
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步骤所描述的操作和观测结果,清晰、详细地记录实验结果。
可以采用表格、图表等形式呈现实验数据。
)
实验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
可以从实验原理出发,分析实验数据中的规律、趋势、关系等。
)
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分析的结果得出一个科学合理的结论,总结实验的目的、原理、结果以及所达到的实验目标。
)
实验评价:
(对实验进行评价,包括实验操作的难易程度、实验过程中的困难和
挑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等方面;同时,也可以提出改进的意见
和建议。
)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1.(列举实验过程中需要遵守的安全注意事项)
2.(继续列举实验过程中需要遵守的安全注意事项)
实验延伸:
(根据实验内容,提出一些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或者扩展实验;同时也可以介绍一些相关的科学知识、应用和发展前景等。
)
参考资料:
(列举实验报告所参考的相关书籍、文献或者网站等资料。
)
备注:(如有需要,可在此处添加其他相关内容。
八年级下册物理实验报告单(共10篇) 八年级下册物理实验报告单物理实验报告____级__班__号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实验名称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实验目的1.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2.正确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器材弹簧秤2个(规格相同),钩码、铁架台实验原理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器材。
2.测手的拉力。
3.测量钩码所受的重力。
4.测两个弹簧测力计相互作用的拉力。
5.整理器材。
物理实验报告____级__班__号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实验名称探究重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目的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支架、相同的钩码 5 实验原理实验步骤1.提出问题:重力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2.猜想与假设:重力大小与质量有什么关系?3.设计并进行实验:(1)检查器材:观察弹簧秤的量程、最小刻度值,指针是否指到零刻度线。
(2)将弹簧测力计悬挂在支架上。
(3)将钩码逐个加挂在测力计上。
(4)将5次的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4.分析与论证:(1)用5组数据在图像中描点并绘出图线。
(2)根据图线得出结论。
5.整理器材、摆放整齐物理实验报告____级__班__号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实验名称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目的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器材带刻度的杠杆和支架,2个细铁丝环,钩码6个实验原理实验步骤1.提出问题:杠杆的平衡与哪些因素有关?2.猜想与假设:杠杆的平衡与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有关?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1)检查器材。
(2)调节杠杆平衡。
(3)杠杆两边挂不同数量钩码,平衡后测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记录(4)改变钩码数量和位置,平衡后再次测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记录(5)整理器材。
篇二:八年级(下)物理实验报告单八年级(下)物理探究实验报告单一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班级姓名实验目的: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一个,其余学生自备。
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引言:物理实验是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我们能够深入理解物理原理。
本次实验报告单将详细记录八年级物理实验的过程、结果和分析,以及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探究物理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数据处理能力。
通过实验,我们将学习关于力、光、电等方面的知识。
实验一:力的作用实验目的:探究力的作用对物体的影响。
实验步骤:1. 准备一块木板和一本厚重的书。
2. 将木板放在桌子上,将书放在木板上。
3. 用手推动木板,观察书的运动情况。
实验结果:当我们用手推动木板时,书也会随之运动。
当我们用力推动木板时,书的运动速度加快;当我们用力减小或停止推动木板时,书的运动也会减缓或停止。
实验分析: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力的作用会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当我们施加力时,物体会加速运动;当我们减小或停止施加力时,物体的运动也会减缓或停止。
实验二:光的传播实验目的:探究光的传播方式。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黑暗的房间和一个小孔。
2. 将小孔放在房间的一面墙上。
3. 在小孔的对面放置一个白纸。
实验结果:当我们在黑暗的房间中通过小孔照射光线时,我们可以在对面的白纸上看到一个明亮的光斑。
这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
实验分析: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光是直线传播的。
光线从一个点发出,沿直线传播到达其他地方。
实验三:电路的搭建实验目的:学习电路的搭建和电流的流动。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电池、导线和一个灯泡。
2. 将电池的正极和灯泡的一端用导线连接起来。
3. 将电池的负极和灯泡的另一端用导线连接起来。
实验结果:当我们将电路搭建完成后,灯泡会亮起。
这说明电流在电路中流动。
实验分析: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电流是由正极到负极的方向流动的。
当电路完整连接时,电流就会流动,使灯泡亮起。
实验总结:通过这次物理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力的作用、光的传播和电路的搭建。
篇一:科教版初二物理实验报告用刻度尺测长度,停表测量时间学校姓名实验日期年月日同组人姓名一、实验目的:练习正确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长度,停表测量时间,正确记录测量结果;练习估测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二、实验器材:毫米刻度尺,停表,三角板(2块),课本,硬币,约30cm长细铜丝,铅笔。
三、操作要求:1.检查器材。
2.用毫米刻度尺测课本的长和宽,数据记录要求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用毫米刻度尺和三角板测硬币的直径,数据记录要求同上。
4.测细铜丝直径,数据记录要求同上。
5.用停表测量心率数据记录要求同上。
6整理器材。
四、实验记录1.刻度尺的量程为cm,分度值是,零刻线是否磨损:。
2.记录数据:课本长,宽。
硬币的直径。
细铜丝的线圈长度,线圈圈数,细铜丝的直径。
3.用停表测出你脉搏跳动10次的时间五、反思与拓展测细铜丝直径时,如果绕线时没有紧密绕线,则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填“偏大”、“偏小”)测量平均速度实验报告学校姓名实验日期年月日同组人姓名一、实验目的:学会使用秒表和刻度尺正确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平均速度二、实验器材:刻度尺,停表,盒尺,匀速直线运动实验器,铅笔。
三、操作要求: 1、检查器材,并将器材按装置图放置,把木板和木块组装成斜面(倾角控制在20度以内),小车放于斜面顶端a点,弹簧片固定在斜面下端c点,测出ac段的距离s1记录于表格中;让小车从斜面顶端自由滑下的同时开始计时;小车到达斜面底端停止计时,读出时间为t1 ,同样记录于表格中,利用公式v1=s1/t1计算出v1记于表格。
2、将金属片放于b处固定,重复步骤上述过程,进行第二次测量,同时将ab之间的s2、t2和计算出的v2记于表格。
3、利用s1-s2=s3,t1-t2=t3,算出bc之间的s3、t3,再用v3=s3/t3算出v3记于表格。
4、比较v1、v2、v3的大小从而得出实验结论。
5、收拾整理器材。
五、记录和结论:记录:六、反思与拓展两次测量所取的路程相同或不同,小车的平均速度相同吗?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学校姓名实验日期年月日同组人姓名一、实验目的: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
叙永县白腊中心校物理实验报告
____级__班__号组别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实验名称测定平均速度
实验目的测定小车的平均速度
实验器材停表、带刻度的木板(或轨道小车)、小车、弹簧片、木块、刻度尺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1.检查器材。
2.将木板用木块组装成斜面(倾角控制在20o以内),将弹簧片固定在斜面底端。
3.将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并开始计时;小车到达斜面底端停止计时。
4.记录小车的运动时间,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
5.重复步骤2-4,进行第二次测量
6.分别计算两次小车的平均速度
7.整理器材、摆放整齐。
叙永县白腊中心校物理实验报告
____级__班__号组别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实验名称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目的练习使用温度计,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
实验器材温度计(量程0℃~100℃,最小刻度值1℃),分别装有热水和冷水的2个烧杯。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1.检查器材。
2.估测热水的温度。
3.用温度计测热水的温度,操作正确。
4.估测冷水温度。
5.用温度计测冷水的温度,操作正确。
6.整理器材。
叙永县白腊中心校物理实验报告
____级__班__号组别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实验名称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目的1.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2.正确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器材弹簧秤2个(规格相同),钩码、铁架台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1.检查实验器材。
2.测手的拉力。
3.测量钩码所受的重力。
4.测两个弹簧测力计相互作用的拉力。
5.整理器材。
叙永县白腊中心校物理实验报告
____级__班__号组别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
实验名称用刻度尺测长度
实验目的练习正确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长度,正确记录测量结果;练习估测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实验器材毫米刻度尺,三角板(2块),物理课本,硬币,约30cm长细铜丝,铅笔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1.检查器材。
2.用毫米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和宽,记录要求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用毫米刻度尺和三角板测硬币的直径,记录要求同上。
4.测细铜丝直径,记录要求同上。
5.整理器材。
数据记录、处理、结果表述
1.刻度尺的量程,最小刻度值,零刻线是否磨损。
2.记录数据:
物理课本长,宽。
硬币的直径。
细铜丝的线圈长度,线圈圈数,细铜丝的直径。
回答问题
测细铜丝直径时,如果绕线时没有紧密绕线,则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填“偏大”、“偏小”)
讨论、分析实验中的问题
评语
教师签名
叙永县白腊中心校物理实验报告
____级__班__号组别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实验名称测盐水的密度
实验目的用天平和量筒测液体的密度。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砝码、镊子、量筒、烧杯、滴管盐水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1. 检查器材。
2. 记录总质量。
3. 测盐水的体积。
4. 用天平称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5. 计算盐水的密度。
6. 整理器材。
叙永县白腊中心校物理实验报告____级__班__号组别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实验名称测不规则物体的密度
实验目的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学习测物体的密度。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砝码、量筒、滴管、细线、小卵石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1.检查仪器。
2.观察天平、量筒的刻度。
3.天平调0.
4.系好卵石,称出质量并记录。
5.100㏕量筒中装入50㏕水。
6.将卵石放入量筒中,读数,记录。
7.计算卵石的密度。
8.整理仪器。
叙永县白腊中心校物理实验报告
____级__班__号组别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实验名称用天平和量筒测定液体的密度
实验目的用天平和量筒测液体的密度。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砝码、镊子、量筒、烧杯、滴管盐水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1. 检查器材。
2. 记录总质量。
3. 测盐水的体积。
4. 用天平称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5. 计算盐水的密度。
6. 整理器材。
叙永县白腊中心校物理实验报告
____级__班__号组别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
实验名称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目的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
实验器材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白纸一张、三角板一对、刻度尺一把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
2.猜想与假设:
平面镜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与物的大小可能。
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1)检查器材。
(2)在桌上铺上白纸,在白纸上竖直的放上平板玻璃,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
(3)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
(4)移动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让它跟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
(5)观察两根蜡烛的位置并记录。
(6)找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像的位置跟物体和平面镜的位置的关系。
(7)整理器材、摆放整齐。
叙永县白腊中心校物理实验报告
____级__班__号组别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实验名称探究凸透镜的成像特点
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放大和缩小实像的条件
实验器材标明焦距的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粉笔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1.提出问题:
凸透镜成缩小实像需要什么条件?
2.猜想与假设:
(1)凸透镜成缩小实像时,物距u_______2f。
(“大于”、“小于”或“等于”)
(2)凸透镜成放大实像时,物距u_______2f。
(“大于”、“小于”或“等于”)
3.设计并进行实验:
(1)检查器材,了解凸透镜焦距,并记录。
(2)安装光具座,调节凸透镜、光屏、蜡烛高度一致。
(3)找出2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2倍焦距以外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的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
(4)找出2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2倍焦距以内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清晰实像的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
(5)整理器材。
叙永县白腊中心校物理实验报告
____级__班__号组别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
实验名称水的沸腾
实验目的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
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石棉网、烧杯、中心有孔纸板、温度计、水、秒表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按装置图安装实验仪器,向烧杯中加入温水,水位高
为烧杯的1/2左右。
2.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并观察.(观察水的温度变化,水
..........
发出的声音变化,水中的气泡变化
...............)
描述实验中水的沸腾前和沸腾时的情景:
(1)水中气泡在沸腾前,
沸腾时
(2)水的声音在沸腾前,
沸腾时
3. 当水温达到90℃时开始计时,每半分钟记录一次温度。
填入下表中,至沸腾后两分钟停止。
实验记录表:
时间(分)0 0.5 1 1.5 2 2.5 3 …
温度(℃)
4、观察撤火后水是否还继续保持沸腾?
叙永县白腊中心校物理实验报告
____级__班__号组别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实验名称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实验目的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实验器材平面镜一个、激光笔一支、量角器一个、纸板一张、铅笔一支。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1)、按下图所示,组装好实验器材。
(2)、用激光笔射下一束光,记下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并测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
(3)重复实验一次
(4)将纸板前后折,观察反射光线。
(5)整理器材、摆放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