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浅埋论文:不连沟矿巨厚煤层综放开采覆岩运移规律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3
第53卷第3期煤炭工程COAL ENGINEERING Vol.53 ,No.3doi:10.11799/ce202103024浅埋综采工作面覆岩裂隙发育及漏风规律研究张杰、张建辰、刘清洲h2,周府伟3,陈诚1(1.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陕西西安71_;2.陕西郭家河煤业有限公司,陕西宝鸡721500;3.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71_)摘要:浅埋煤层煤炭开采过程中,上覆岩层发生全厚切落产生垂直裂隙,使工作面、采空区 出现漏风现象,威胁矿井的生产安全。
为了分析该类地质条件煤层开采上覆岩层裂隙发育及漏风特 征,基于南梁煤矿30100工作面实际地质条件,对30100工作面开采过程中的裂隙发展进行还原,通过物理相似模拟实验对采空区裂隙进行模拟演化,揭示了该类煤层开采过程中覆岩导气裂隙的发 育规律过程,同时进一步采取数值模拟验证,提出了采取封堵防治措施可有效减少工作面漏风,并 确定了封堵的粘滞阻力、距离、施工周期等参数,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关键词:浅埋煤层;覆岩移动;全厚切落;裂隙发育;漏风规律中图分类号:TD3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959(2021)03-0118-06Crack development and air leakage law of overburdenrock in shallow fully mechanized faceZHANG Jie' , ZHANG Jian-chen', LIU Qing-zhou1'2, ZHOU Fu-wei3, CHEN Cheng1(1. School of Energy Engineering, Xi* 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 * an 710054, China;2. Shaanxi Guojiahe Coal Industry Corporation,Baoji 721500, China;3. China Coal Xi’an Design Engineering C o.,L td.,Xi’an 710000,China)Abstract:During the mining of shallow coal seams, full-stratum cutting of the overburden produces vertical fissures, and causes air leakage in the working face and goaf, which threatens the mine production.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fracture development and air leakage characteristics of overburden strata in this type of geological conditions, based on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e 30100 working face of Nanliang Coal Mine,the cracks development during the working face mining was restored, and the cracks evolution in the goaf was simulated through physical similar simul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law and process of gas conduction cracks during mining is revealed, which is verifi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sealing measure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air leakage of the working face, and the parameters such as the viscosity resistance, distance and period of the sealing construction are determined.Keywords:shallow coal seam;movement of overlying strata;full-stratum cut;crack development;air-leakage law我国煤炭储量丰富,埋深不超过150m的煤层称 为浅埋煤层,其中位于陕北神府侏罗纪煤田浅交界 处南梁煤矿是典型的浅埋煤层。
浅埋煤层水岩耦合效应的覆岩破坏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煤炭等能源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因此,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煤层顶板(覆岩)稳定问题已经成为煤矿生产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而浅埋煤层的开采,由于取煤机作业区处于地下,煤层厚度较小,顶板的稳定受多种因素影响,容易发生煤与瓦斯等灾害。
其中,水文地质条件和岩石物理力学性质不同,是否会影响覆岩稳定是浅埋煤层顶板稳定的关键问题,需要深入研究。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在浅埋煤层开采过程中,探究水与岩石相互作用下,岩层变形形态和破坏演化特征,并从力学角度出发,研究水岩耦合效应对浅埋煤层覆岩破坏的影响规律。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实验模拟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浅埋煤层模型:选取浅埋煤层作为研究对象,建立浅埋煤层的实验模型和数值模型。
2.开展水岩耦合效应实验:利用真实水文地质条件下进行实验室模拟,探究水岩耦合效应对覆岩稳定性的影响。
3.进行力学分析: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浅埋煤层顶板稳定性的变化。
4.研究浅埋煤层覆岩破坏特征:通过实验数据和数值模拟结果,来分析浅埋煤层覆岩破坏演化的规律及其特征。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究浅埋煤层水岩耦合效应对覆岩稳定性的影响,对于煤矿顶板稳定评价及煤炭资源开发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同时,通过本研究的结果,可以有效地指导实际生产中的顶板支护设计和工程现场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生产水平。
五、预期结果1.建立了浅埋煤层实验与数值模型,得到了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的相应数据。
2.分析了水岩耦合效应对顶板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了顶板破坏的模式和机理。
3.阐述了浅埋煤层覆岩破坏特征以及其演化规律。
六、研究难点1.水文地质条件对底板稳定影响的影响机理研究较为复杂,需要能够分析地形地貌、流动力学、地质构造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2.煤层开采的非线性问题和水力学模型的非线性问题很难解决,因此,如何建立与验证模型是研究的关键。
收稿日期:2014?07?02作者简介:崔林柱(1976-),男,山西繁峙人,硕士,工程师,从事生产技术工作。
doi:10.3969/j.issn.1005-2798.2014.11.003近距离煤层群下煤开采覆岩运动规律研究崔林柱,刘晓宁(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太原 030053)摘 要:针对近距离煤层群开采条件下的某矿6207N工作面和5105N工作面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结合数值模拟和现场矿压监测结果,研究此类条件下的下煤开采时的覆岩运动规律,对近距离煤层群下煤开采的矿压控制工作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近距离煤层群;下煤开采;覆岩运动规律中图分类号:TD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798(2014)11?0007?04ResearchonOverburdenStrataMovementBehaviorinLowerLayerMiningofNear-neighboredCoalSeamsCUILin?zhu,LIUXiao?ning(XishanCoalElectricityGroupCo.,Ltd.,Taiyuan 030053,China)Abstract:The6207Nand5105Nworkingfacesofamineareanalyzedaccordingtotheoreticalanalysis,numericalsimulationandstrata-pressuremonitoring,theoverburdenstratamovementbehaviorwhenthelowerlayerminingareresearched,whichcanofferkindofguidanceandreferenceonthestrata-pressurecontrollingonthelowerlayerminingofthenear-neighboredcoalseams.Keywords:near-neighboredcoalseams;lowerlayermining;overburdenstratamovementbehavior 我国许多矿区普遍存在煤层群开采问题,如西山矿区、大同矿区等[1]。
《范各庄矿综采条件下覆岩运移规律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煤炭开采技术的不断进步,综采技术在煤矿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在范各庄矿等煤矿的综采条件下,覆岩运移规律的研究仍显得尤为重要。
覆岩运移规律的研究对于保障矿井安全生产、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减少地表沉陷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范各庄矿为例,对综采条件下的覆岩运移规律进行研究,以期为煤矿的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二、研究区域概况范各庄矿位于某地区,地质条件复杂,煤层赋存多变。
近年来,随着综采技术的推广应用,该矿的开采强度不断增加。
为了更好地掌握覆岩运移规律,需要对矿区的地质条件、煤层赋存状况、开采方法等进行详细了解。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理论分析、现场观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范各庄矿综采条件下的覆岩运移规律进行研究。
首先,通过收集矿区地质资料,建立地质模型;其次,采用数值模拟软件对开采过程中的覆岩运移进行模拟;最后,结合现场观测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和分析。
四、覆岩运移规律分析1. 覆岩运移过程在综采过程中,随着工作面的推进,上覆岩层会发生运移。
根据数值模拟和现场观测结果,覆岩运移过程可分为初期垮落、中期运动和后期稳定三个阶段。
初期垮落阶段,煤层上方一定范围内的岩层发生垮落;中期运动阶段,垮落带的岩层在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形成裂隙带和弯曲下沉带;后期稳定阶段,覆岩运动逐渐趋于稳定,形成一定的岩层结构。
2. 覆岩运移规律特点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观测数据的分析,发现范各庄矿综采条件下的覆岩运移规律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垮落带和裂隙带发育程度与煤层厚度、开采深度、工作面推进速度等因素密切相关;二是弯曲下沉带岩层的变形与应力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层结构、岩性、采煤方法等;三是覆岩运移过程对地表沉陷、煤柱稳定性等具有重要影响。
五、结论本研究通过理论分析、现场观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范各庄矿综采条件下的覆岩运移规律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覆岩运移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近浅埋论文:不连沟矿巨厚煤层综放开采覆岩运移规律研究
【中文摘要】不连沟井田位于华北地层区鄂尔多斯分区准格尔煤田北部,其F6201综放工作面具有近浅埋、巨厚煤层和综放开采三个特点。
为了研究该条件下上覆岩层的运移和矿压显现规律,采用了理论分析、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综合手段。
理论分析方面。
首先利用断裂带基本顶判别准则,找到了F6201综放面断裂带基本顶的存在位置,然后以此为基准,利用关键层判别准则自下而上找出工作
面覆岩中关键层的个数与层位,并对其进行了关键层复合效应判别,
最后在关键层初次和周期垮落力学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对关键块进行
了稳定区域划分,从理论上分析了关键块的运动形式和整个覆岩的破断情况。
现场实测方面。
首先通过对现场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逐步摸清了F6201综放面矿压显现基本规律,然后以此为依据反映、推演出F6201综放面覆岩破断情况,最后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对比修正,进一步确定F6201综放面覆岩破断规律。
数值模拟方面。
在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的基础上,通过UDEC数值模拟软件再现F6201综放面覆岩宏观破断规律。
模拟重点是关键层破断之间的时空关系和关键层破断对表土层沉陷的影响。
通过模拟,加深了对F6201综放面覆岩运移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
【英文摘要】Buliangou colliery is located in north part of Zhun Ge Er coalfield ,Erdous plateu coal-seam of north China strata. The F6201 face in Buliangou mine has three remarkable
characteristics: shallow burial depth, extremely thick coal seam, fully-mechanized caving mining.In order to study the overlying strata movement regularity and strata pressure behavior law, this paper combines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field measurements with numerical simulation to study it synthetically.Theoretical analysis:firstly fin...
【关键词】近浅埋关键层综放开采地表沉陷
【英文关键词】shallow burial depth key stratum
fully-mechanized caving mining surface subsidence 【目录】不连沟矿巨厚煤层综放开采覆岩运移规律研究致谢4-5摘要5-6Abstract6 1 绪论
9-17 1.1 问题的提出9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9-15 1.2.1 厚煤层综放开采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9-13 1.2.2 浅埋煤层开采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5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15-16 1.4 本章小结16-17 2 浅埋巨厚煤层综放开采覆岩运移规律理论研究17-37 2.1 断裂带基本顶判别17-18 2.2 关键层位置判别18-23 2.2.1 关键层定义和特征18-19 2.2.2 关键层位置识别19-22 2.2.3 关键层复合效应判别
22-23 2.3 断裂带基本顶初次来压结构分析23-30 2.4 断裂带基本顶周期来压结构分析30-34 2.5 本章小结
34-37 3 F6201 综放工作面矿压规律现场实测
37-75 3.1 F6201 工作面概况37-38 3.2 F6201 工作面矿压显现基本规律38-58 3.2.1 观测方法38 3.2.2 工作面走向矿压规律38-57 3.2.3 工作面倾向矿压规律
57-58 3.3 支架工作阻力分布特点58-72 3.3.1 支架初撑力分析58-62 3.3.2 支架时间加权平均工作阻力分析
62-66 3.3.3 支架前后柱工作阻力分析66-72 3.4 本章小结72-75 4 F6201 综放面覆岩运移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75-87 4.1 UDEC 软件简介75 4.2 数值模型建立
75-78 4.2.1 矿井概况75-76 4.2.2 模型物理尺寸与边界条件76 4.2.3 模型本构关系与属性参数
76-78 4.2.4 模拟步骤78 4.3 数值模型计算分析
78-86 4.4 本章小结86-87 5 结论与展望
87-89 5.1 结论87-88 5.2 展望88-89参考文献89-93作者简历93-95学位论文数据集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