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阅读第一讲
- 格式:pptx
- 大小:175.58 KB
- 文档页数:12
小学语文学科名著阅读指导课程(五年级)第1课《示儿》和陆游的诗学习任务1.请打开语文书第50页,用你喜欢的方式朗读《示儿》这首诗。
2.看看课后的生字,你是否还记得它们?请把每个字认真地读一读,再记一记。
3.依据书上的注释和课后的习题,回忆一下课堂上老师所讲的内容和方法。
知识要点通过《示儿》了解诗人陆游和他的诗歌创作,阅读陆游创作的经典诗歌,积累古典诗词。
相关内容链接《示儿》和陆游的诗品读《示儿》上学期我们学习了《示儿》这首古诗,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诗,是诗人的绝笔。
此诗传达出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诗人一生的心愿,倾注了诗人满腔的悲怆。
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
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现在大家赶快打开课本第50页,出声读一读吧。
下面就让我们去了解诗人陆游和他的诗词,相信你一定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品读陆游陆游是宋代著名诗人,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爱国诗篇。
你想了解这位伟大的诗人吗?你可以通过查找资料的方式了解陆游,也可以读一读下面老师给你的链接。
【阅读链接】陆游,字务观,号放翁。
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他一生力主抗金复国,始终忧国爱民,誓死抗战。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
朱熹:放翁老笔尤健,在当今推为第一流。
周恩来:宋诗陆游第一。
陆游的爱国性很突出,他不是为个人而忧伤,他忧的是国家、民族,他是个有骨气的爱国诗人。
《示儿》一诗的创作背景北宋1127年,金兵大举南侵,宋军节节败退,最后国都被金兵占领,皇帝也被俘虏,这就是历史上的“靖康之变”。
之后,赵构在南京重建朝廷,史称南宋。
可悲的是南宋朝廷不思收复失地,却向金国屈膝投降,苟且偷安,只求保住半壁江山,就心满意足了。
陆游出生两年后就遇上了“靖康之变”,儿时的他备受流离迁徙的痛苦,且目睹了金兵为非作歹,沦陷区的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在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五年级阅读与理解讲义一、看拼音写词语。
bào zhàtàn xīchàn dǒu zāo ɡāo jìnɡyǎnɡCDGZlPOkOIJLO3pxKdfVQAPWB4v0pzdQUz6uNoWtUIGvD7OQSE。
qítújǐn shèn jíduān cíxiáng chūbǎn4dO9ZjhsNrlrllqaAw1bqMph39Rd5asZKHrSmUettMa8GjryhD。
二、比一比,再组词。
厉()祥()混()绝()历()详()浑()决()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欢声()语破烂()堪一如既()雪()加霜失魂()魄震()欲聋大吃()惊来日方()忐忑不()四、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灵:A灵活、灵巧;B精神;C神仙或关于神仙的;D灵验;E灵柩或关于死人的。
1、李健想投资食品加工业,可手头资金周转不灵、()2、走进大堂,只见灵前摆满了花圈。
()3、烈士的英灵如明灯长照。
()五、按要求写句子。
1、狡猾的狐狸欺骗了凶恶的老虎。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父母的恩情不能忘。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妈妈说:“我明天带你到儿童乐园去玩。
”改为第三者陈述:_____________________5、人们终于把阿曼达他们救了出来。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一个发生在西藏(zàng cáng)的故事。
过去,藏北有一个老猎人,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随身携带的一顶小帐篷就是他的家。
有一天早晨,他从帐篷里出来,突然看见对面不远处的草地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
課文轉過街角,看見飯店的招牌,聞見炒菜的香味,聽見鍋勺敲打的的聲音,我放慢了腳步。
放學後急忽忽地從學校趕到這裏,目的地可不是飯店,而是緊鄰它的一家書店。
我邊走邊想:“昨天讀到什麼地方了?那本書放在哪里?左邊第三排,不錯……”走到門口,便看見書店裏仍像往日一樣擠滿了顧客。
我可以安心了。
但我又擔憂那本書會不會賣光,因為一連幾天都看見有人買,昨天好像只剩下一兩本了。
我跨進店門,暗喜沒人注意。
我踮著腳尖,從大人的腋下鑽過去。
喲,把短頭髮弄亂了,沒關係,我總算擠到裏邊來了。
在一排排花花綠綠的書裏,我的眼睛急切地尋找,卻找不到那本書。
從頭來,再找一遍。
啊!它在這裏,原來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急忙打開書,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著。
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我害怕被書店老闆發現,每當我覺得當時的環境已不適宜再讀下去的時候,我會知趣地放下書走出去,再走進另一家。
有時,一本書要到幾家書店才能讀完。
我喜歡到顧客多的書店,因為那樣不會被人注意。
進來看書的人雖然很多,但是像我這樣常常光顧而從不購買的,恐怕沒有。
因此我要把自己隱藏起來。
有時我會貼在一個大人的身邊,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兒。
最令人開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傾盆大雨我越高興,因為那時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書店待下去。
就像在屋簷下躲雨,你總不好意思趕我走吧?我有時還要裝著皺起眉頭,不時望著街心,好像說:“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
”其實,我的心裏卻高興地喊著:“大些!再大些!”當飯店飄來一陣陣菜香時,我已餓得饑腸轆轆,那時我也不免要做白日夢:如果口袋裏有錢該多好!去吃一碗熱熱的麵條,回到這裏時,已經有人給擺上一張沙發,坐上去舒舒服服地接著看。
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著用一條腿支撐著,有時又靠在書櫃旁,以求暫時的休息。
每當書店的日光燈忽地亮了起來,我才發覺已經站在這裏讀了兩個多鐘頭了。
我合上書,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後才依依不捨地把書放回書架。
第一讲我爱阅读知识归纳:一、重点生字词:(括号中为生字)(窃)读(锅)勺招(牌)(踮)起支(撑)(充)足屋(檐)(惧)怕饥(饿)方(式)鼓(励)(皱)眉一(碗)(酸)痛(某)种环(绕)忽(略)光(顾)倾.盆大雨毫不犹豫.滚瓜烂熟流光溢.彩不求甚.解如醉如痴浮想联.翩囫囵..吞枣心安理得.呕.心沥.血牵肠挂肚如饥似渴不言而喻千篇一律别出心裁.AABC:津津有味念念不忘依依不舍二、重点多音字:(dì)目的(zhuǎn)转移(fèn)分外的(dī)打的转分(dí)的确(zhuàn)转盘(fēn)分开(de)好的(chāi)出差(jīn)情不自禁(lù)绿林好汉差(chā)差别禁绿(chà)差劲(jìn)禁止(lǜ)绿色(ɡōnɡ)提供(yān)咽(jì)经济供咽济(ɡònɡ)供品(yàn)下咽(jǐ)济济一堂三、反义词:担忧——放心贪婪——知足隐藏——暴露暂时——长久随便——拘束鼓励——打击寂寞——热闹模仿——独创四、近义词:急切——迫切贪婪——贪心惧怕——害怕欣赏——观赏适宜——适合隐藏——隐蔽鼓励——激励领悟——领会五、多义词支撑:①抵抗住压力使东西不倒塌。
②勉强维持。
贯通:①全部透彻地了解。
②连接;沟通。
贪婪:①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渴求而不知满足,属褒义;)②他贪婪地目光一直盯着桌子上的珠宝。
(贪得无厌的,属贬义)六、词语辨析(充足)的理由(充实)的生活(充分)的准备(充沛)的精力考点分析(题型分析):1.双重否定句是相对于单纯的否定句而言的,它用否定加否定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具有加强肯定的语气的作用。
示例:“他的话不无道理!”“虽然我年轻,但未必不是你的对手!”2.陈述句与双重否定句互改(1)一般情况用:“不……不”(2)当陈述句出现“所有、每个人、全部、都”时,要将其改成“没有……不”、“无不”。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五年级语文阅读和写作第一讲:联系内容,理解词句。
方法点拨:在做阅读题时,往往会要求我们写出某些词句的本义,这时我们可以结合词语所在语句的意思来理解它的含义。
另外也常常要求找出一些词语在文中指代的含义,这时我们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的具体内容理解这些关键词句的含义。
小鲤鱼跟妈妈学会了许多本领,就要独自生活了。
妈妈再三叮咛它:一定要留神渔网,万一被扣上,就没命了。
一天,小鲤鱼在河塘里游玩,不小心撞进了渔网。
它有些害怕,慌乱地挣扎着,也不知一扭身子,竟从网眼钻了出来。
它回头看了看渔网。
哇 !并没有妈妈说的那么可怕嘛 !从此,小鲤鱼再也不把渔网放在心上,整天放心大胆地在河里游荡。
它很幸运,这一年再也没有碰上过渔网。
第二年,小鲤鱼长得又肥又大。
一天,它和伙伴正玩得高兴,忽然发现远处划来了一只渔船,渔夫正在忙碌地撒网。
小伙伴们一见,纷纷扭头逃走。
小鲤鱼不以为然,心想:渔网有什么可怕的,我有穿网的经验,你们应该留下来看我的表演,它依旧若无其事地在河里嬉戏。
突然,渔网落下,把它严严严实实地裹在里面,..任它左右扭动,却怎么也钻不出去。
小鲤鱼终于被渔夫捉住了,它既伤心又后悔。
练一练 11、第 3 自然段中的“表演”指什么?一天,毛泽东看见一位同学拿着一本《世界英雄豪杰传》,便恳切地请求借给他阅读。
那位同学答应了。
几天以后,毛泽东把书还给那位同学时,抱歉地说:“对不起,我把书弄脏了!”那位同学翻开书一看,书上用毛笔画了许多圈圈点点。
画得最密的是世界闻名的华盛顿、林肯、拿破仑、彼得大帝等人的传记。
那位同学看了,不但没责怪,反而称赞不已。
毛泽东对他说:“中国也要有这样的人物。
我们应该讲求富国强兵之道,才不至于遭受列强欺侮。
我们每个国民都应该努力”练一练 21、“我们应该讲求富国强兵之道”中的“道”的意思是(只填序号)①道德②方法③线条④道路2、从文中找出近义词。
责备——()乞求——()3、文中“这样的人物”指的是:4、认真读出文中画线句子,结合上文想想:毛泽东是个怎样的少年?芭蕉花在我们四川的乡下,相传这芭蕉花是治晕病的良药。
现代诗赏析知识集结知识元现代诗知识讲解一、定义现诗歌又称新诗,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
它是适应时代的要求,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内容,以打破旧体诗格律形式束缚为主要标志的新体诗。
“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
二、特点现代诗歌形式上比较自由,内涵是开放的,意象重于修辞,语言具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在形式上分行排列。
三、分类1.叙事诗2.抒情诗3.格律诗(格式、规则)行数、字数、声调、音韵、词语对照、句式排列要求严格。
4.自由诗(自然,内在节奏、语言通俗)5.散文诗(意境,激情富有哲理,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四、赏析方法(一)反复诵读,感受音乐美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可见,诵读是鉴赏诗歌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现代诗依然强调音乐性,追求节奏和韵律的和谐。
而诗歌的节奏韵律往往是为了更充分地表达内容,烘托氛围,抒发感情。
因此,通过反复诵读,可以更深入地把握诗歌内容,领会诗歌的感情,品味诗歌的语言,尽享诗歌的音乐美。
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通过反复吟咏体味,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追求的是音节的和谐、节奏的轻盈和押韵的灵活。
在其诗歌里,音节与内容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诗句开头两个“轻轻地”叠用,与其说是意境的渲染,不如说是节奏的强化。
诗人将节奏视为诗的生命,他追求“内含的音节的均整”,如诗的最后一节:“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诗的每一句之间的节拍是大致相等的,富有整饬的节奏感。
在音韵方面,偶句押韵,同一节二、四句押相同的韵,通章错落有致,灵动活泼,造成了一种跌荡起伏的音韵美。
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气度,再加上首尾呼应,回环复沓,给人以余音绕梁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