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高专院校国际商务单证实务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 格式:pdf
- 大小:201.92 KB
- 文档页数:2
中职国际商务单证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摘要】国际商务单证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培养学生外贸工作所要求的制单能力。
然而目前的教材和教学都无法适应外贸工作对学生从事外贸业务的要求,造成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脱节。
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必须对国际商务单证教学进行改革,根据教学实践及结果,本文提出了几点教学建议。
【关键词】国际商务单证;教学改革;建议国际商务单证,指进出口业务中应用的单据和证书,在履行进出口合同过程中,双方凭借相关单证来完成货物的租船订舱、办理保险、报检、报关、收付外汇等工作。
国际商务单证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合同的履行,因而单证工作是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单证的流转构成了对外贸易的基本程序。
一、中等职业学校国际商务单证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外贸迅速发展,对外贸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很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都开设了国际商务单证实务这门课程。
然而很多该专业的学生却难于被企业看好,说明我们的培养模式存在问题。
就国际商务单证课程而言,在教学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重知识传授,轻实践操作大多数学校的单证教学都是课堂教学,老师的授课模式是先讲意义概念,然后讲某一单证的分类,介绍单证的主要内容,然后是单证的制作和注意事项。
在整个过程中大部分时间用于传授知识,单证制作的讲授时间占了很少的比重,更不用谈实践操作了。
(二)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忽视了学生的参与教学过程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讲台上不停地讲,学生在下面不停地记。
这种封闭式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忽略了师生间的互动。
再者,中职学生普遍自控能力较差,“满堂灌”容易造成学生学习能动性降低,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使得课堂气氛沉闷。
(三)重中文讲授,轻双语教学由于国际贸易业务所涉及的大部分单证是全英文制作,对从业人员的专业英语要求比较高,掌握熟练制单的技巧必须以良好的商务英语能力为基础。
但一些教师讲课时往往利用教材附带的中文译文进行教学,学生在制作单证时同样也是参考中文译文,导致其在实际操作中遇到全英文的单据就感到吃力,对于很多基本的信用证条款和单据栏目都不熟悉,增加了实际工作的难度。
高职国际商务专业《国际商务单证》课程教学改革刍议[摘要]《国际商务单证》课程是高职国际商务专业的核心专业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课程。
本文针对当前高职国际商务专业该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如何进行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能为这门课程以及国际商务专业其他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借鉴,使课程教学更符合社会的要求。
[关键词]高职;国际商务专业;《国际商务单证》;教学改革外贸单证贯穿于整个外贸工作过程中,单证制作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单证员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其职业空间的发展。
外贸单证操作技能是每个有志于从事外贸岗位的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
《国际商务单证》课程是国际商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高职院校的教学应与普通高校有所区别,应该遵从高职教育的目标和宗旨即培养操作性强的技能型人才,更多地突出实践教学的特色,可是从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实际看,还远远不能达到社会对外贸人才的要求。
1 高职国际商务专业《国际商务单证》课程在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国际商务单证》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课程,也是国际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应用型课程。
从教学目标上看,高职国际商务专业开设《国际商务单证》课程,旨在使学生熟悉进出口贸易的业务和单证操作流程,熟练掌握审核信用证的方法和技巧,能够独立和熟练地缮制和审核全套单据,具备国际商务单证员的职业技能和素质。
然而由于课程本身的特点、教师和学生的素质、教学方法和模式等多种原因,在教学中普遍存在如下几个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
1.1 课程定位不清晰和课程标准缺乏影响教学质量高职国际商务专业培养的人才应是熟悉进出口业务操作,能直接进入业务状态的应用型外贸人才,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缺乏深入的行业、企业调研,对社会人才需求的具体标准不明晰,造成《国际商务单证》课程定位不清晰、教学目标不明确以及课程标准缺乏的现象;而任课教师教学过程中忽视专业课程设置的有机联系,拘泥于个人对课程教学目标的理解或者仅仅根据教材安排教学,从而导致了其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不当,最终影响了课程教学质量。
浅析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的困境与对策摘要:现今社会迅猛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学要与社会市场相连接,将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就业工作技能的重要形式,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感知自身的个人价值。
针对于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院校培养方向应紧跟经济发展趋势,积极关注区域企业建设发展态势,并与其进行紧密合作,及时进行教学结构调整,增加专业的应用性和实际性,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进而培养出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引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各大企业对外贸易交易额不断增长,对商务外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急剧增加,国内急需掌握外语又通晓商务知识的应用型人才。
因此,高职院校应做好区域企业建设发展的经济走向调研,全面实施商务英语专业实践,并开展创设商务实践教学情境,让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提前了解和掌握国际商务的工作流程,进而提高学生在企业商务岗位的适应能力与执行能力。
1.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的困境1.1商务英语实践教学的育人目标不清晰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课程一直以教授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教师的教学任务繁杂,难以分出时间和精力进行商务英语实践的研究教学。
同时教师根据教学大纲与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教学大纲中的提高学生素质实践教学内容,教师难以与社会实践用人需求结合,并且高职院校教师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的系统研究还不够深入全面,致使课程教学目标不清晰。
院校缺乏对于落实实践教学的监管措施,部分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将实践教学流于形式,使学生无法得到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1.2政府的宏观政策缺乏对院校和企业的约束力政府为促进职业教育应用型的改革,将院校教育单向发展的重心转向院校与企业协同合作发展中,各级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激励政策与措施。
但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学校习惯于实行固有的教学体系与教学模式,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对于院校教育改革难以起到约束作用,并受限于教学资源与资金条件,无法真正落实实践教育[1]。
论高职国际商务单证课程中的SPOC模式国际商务单证课程是高职院校接触的重要基础课程,是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有机组成部分。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的额度也在逐年上升,正是因为如此,我国的经济市场非常需要这方面的人才。
在这样的经济市场的影响下,国际贸易方面的人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所以国际贸易市场方面对于单证员的需求量非常大。
单证员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处理外贸单证,而且无论是哪个外贸企业都离不开单证员,这也正是为什么市场急需这方面人才的重要原因。
而且不能否定的是,单证员这个职业在进出口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贯穿进出口企业外贸工作的全部过程,这是一项工作量极大、涉及范围较广的工作。
各政府部门为了解决单证员短缺的问题,近年来在部分高校的相关专业开设了该课程,主要就是为了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才。
目前来说,无论是在哪个行业,对这方面的培训都还不是很成熟,教师的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都不能很好地满足这个岗位的需求。
正是因为单证员的短缺,导致如何培养出好的单证员,与市场需求、与社会要求相适应单证员就成为了如今社会最主要的问题之一,而且迄今为止,这也成为了教育界最重要的讨论课题之一。
1 SPOC的起源与内涵近年来,慕课网的新型模式给高校的教育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正是因为如此,SPOC的教育模式刚开始出现的时候就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普遍喜爱。
所谓的SPOC课程就是小规模在线课程,这个课程最开始是由加州大学的教授阿曼德·福克斯提出的。
正是这一课程模式的提出,对我国的传统教育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抨击,因为SPOC课程模式采用的小规模在线教育模式,而我们的传统教育方式就是不断地为学生去讲解课本、讲解题目,做了许多的重复性劳动。
当这个新型的教育模式出现的时候,带给人们的是轻松快乐的学习,在不需做过多的重复劳动的同时,还教给了学生们创新的思维模式。
当然在SPOC教育模式出现以后,也涌现出一些新型的教育模式,如DOCC、MOOR、MOOL、DLMOOC、Mata-MOOC以及SPOC等。
科技信息一、经贸类专业《国际商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课程内容具有典型的专业性、相对的前沿性和不确定性,学生的学习难度大国际商法的性质和教学要求决定了它的教学内容具有典型的专业性;商事关系的纷繁复杂决定了许多问题都没有固定不变或者惟一的解决方案,因而其内容具有相对的前沿性和不确定性;许多内容浸透着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抽象而难于理解,学习起来较其它法律课程难度大。
(二)学生法律基础知识差,学习动机弱,课堂教学难度高首先,未曾学过国际商法先行课的学生,学校并无任何限制,有些学生选修的动机甚至仅仅是为了弥补学分上的不足,因而学生法律基础知识比较差。
其次,大四年级学生的学习动机也相对较弱。
大学生的直接学习动机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渐减弱。
高年级大学生对有的科目只求考试过关即可。
最后,虽然高年级大学生的思维敏捷而又有失偏激,独立性增强而又过于自我。
他们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对任课教师的挑剔,因此,课堂教学难度比较高。
(三)课时少而内容多,教师不能兼顾好知识传授的深度和广度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国际商法涵盖了国际商事合同法、国际代理法、国际买卖法、国际产品责任法、国际票据法以及国际商事仲裁法等9大法律,学时数为56学时。
这相对于国际商法繁多的教学内容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是因教学课时的紧张而疲于完成教学任务,在知识传授的广度和深度上产生了矛盾。
有的老师,干脆就是面面俱到,每个章节都有所涉猎,但没有哪一个章节能够讲深讲透,学生考试前一顿死记硬背,考试后印象全无,完全不能够达到该课程设置的目的。
在国际商法的教学过程中,时常有同学反映,这门课程体系繁杂,往往在同一问题上,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以及国际条约、国际贸易惯例存在不同的法律规定,甚至在同一法系中,德国法与法国法,英国法与美国法之间也有区别,不易理解和掌握[1]。
而且,由于对国外的法律制度、社会环境缺少感性的认识,很难融入课程其中。
高职国际商务专业《国际贸易单证操作实务》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o学生能够掌握国际贸易单证的基本概念和种类。
o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国际贸易单证的制作流程和规范要求。
o学生能够识别并处理国际贸易单证中的常见问题和风险。
2.能力目标:o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国际贸易单证的制作、审核和修改。
o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o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与相关部门有效协作。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o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注重单证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o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遵守国际贸易法律法规。
o激发学生对国际商务专业的兴趣,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授国际贸易单证的基本概念、种类、制作流程和规范要求,以及常见问题和风险处理。
重点内容包括:-国际贸易单证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各类单证(如合同、发票、装箱单、提单等)的制作要求和注意事项。
-单证制作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和质量控制。
-单证中常见问题的识别和处理方法。
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准确理解和应用复杂的国际贸易规则。
-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应变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通过讲授法介绍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通过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际应用,通过实验法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进行实操练习。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四、教学资源-教材:《国际贸易单证操作实务》及相关辅助教材。
-教具:投影仪、电脑、白板及书写工具。
-实验器材:模拟国际贸易单证操作软件。
-多媒体资源:PPT课件、视频教程、在线学习平台。
五、教学过程六、课堂管理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指定组长,负责组织和协调讨论活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讨论。
2.课堂纪律:制定明确的课堂纪律规则,如按时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等,对违规行为进行适当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