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93-第20章事业单位的负债
- 格式:ppt
- 大小:431.00 KB
- 文档页数:14
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免费)第1篇: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是一种财务报表,用于展示事业单位的资产与负债情况。
它为管理者和其他有关方面提供了关于事业单位财务状况的重要信息。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讨论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的内容和重要性。
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一般包括资产和负债两大部分。
资产部分主要反映了事业单位拥有的资源,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等。
负债部分则展示了事业单位所欠的债务和应付的各项款项。
在资产部分,现金是最基本的资产形式。
它是指事业单位所持有的可即时用于交易的货币。
应收账款则是指事业单位尚未收到的由客户或其他单位欠款的金额。
存货是指事业单位持有的用于销售或生产的物品,如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
固定资产则是指事业单位长期持有并用于生产经营的资产,如土地、建筑物和设备。
在负债部分,应付账款是事业单位欠他人的款项。
它包括向供应商购买商品或服务而尚未支付的款项。
长期负债是指事业单位所负的长期债务,如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
所有者权益反映了事业单位资金来源的情况,包括资本和留存盈余。
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是根据会计原则进行的。
会计原则是为了保证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比性而制定的准则。
它包括权责发生制、归属期制、货币计量制等基本原则。
这些原则的应用确保了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在管理决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观察事业单位的资产和负债情况,管理者可以评估企业的稳定性和健康状况。
他们可以根据资产负债表的数据,进行合理的决策,例如制定财务计划、做出投资决策、进行债务管理等。
此外,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也对外界的利益相关者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例如,供应商可以通过资产负债表了解事业单位的偿付能力。
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可以根据资产负债表评估事业单位的信用状况。
政府和监管机构可以通过观察资产负债表来监督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是一份重要的财务报表,它反映了事业单位的资产和负债情况。
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标题:揭秘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引言:事业单位作为国家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作方式与企业有所不同。
资产负债表是事业单位财务状况的重要体现,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可以了解事业单位的经济实力和财务风险,本文将全面深入地解析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的结构与内涵。
一、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及作用资产负债表是一种会计报表,用于反映事业单位在特定时间点上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状况。
它以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为核心,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表的主要作用在于提供了一个全面评估事业单位经济状况和财务风险的工具。
二、资产负债表的结构1. 资产部分资产部分是资产负债表的左侧,按流动性和非流动性进行划分。
流动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近期可变现的资产;非流动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持有的资产。
2. 负债部分负债部分是资产负债表的右侧,同样按债务到期时间划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需在短期内偿还的债务;非流动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需在较长时间内偿还的债务。
3. 所有者权益部分所有者权益部分是资产负债表的底部,代表了事业单位归属于所有者(或股东)的权益。
其中包括实收资本、盈余公积、未分配收益等。
三、资产负债表的内容资产负债表除了呈现上述结构外,还涵盖了以下内容:1. 报表日期:即资产负债表所反映的特定时间段。
2. 项目解释和填报单位:对资产负债表项目进行解释并填写报表的所属事业单位名称。
3. 相应期末金额:对每个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列出期末金额,清晰地反映了事业单位在特定时间点上的经济状况。
四、资产负债表的分析方法通过对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可以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进行评估和预测。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1. 同期比较分析:将不同年度或周期内的资产负债表进行对比,从而观察企业的财务状况是否有变化。
2. 财务比率分析:通过计算不同财务比率,如偿债能力、盈利能力、流动性比率等,来评估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经营能力。
wsj_jxjy_sydw_04课件三分屏名称为:《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解析(四)注:继续教育章的制作格式见下图:目录:《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解析第四章负债第五章净资产第六章收入第七章支出(费用)00:00第四章负债一、概述负债是指事业单位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者劳务偿还的债务。
事业单位的负债按照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是指预计在1年内(含1年)偿还的负债。
非流动负债是指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
事业单位的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缴款项等。
事业单位的非流动负债包括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等。
02:15二、借入款项的核算借入款项包括向财政部门、上级单位、金融机构借款和向其他单位借入有偿使用的各种款项。
(1)借入款项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借入款项”科目;归还本金时,借记“借入款项”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2)一般不预计利息支出,实际支付借款利息,借记“事业支出”、“经营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各种应缴款项包括按财政部门规定应缴预算的资金、应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应缴税金以及其他按上级单位规定应上缴的款项。
三、应缴国库款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按规定应缴入国家预算的收入。
应缴预算收入主要包括:事业单位代收的纳入预算管理的基金、行政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无主财物变价收入和其他按预算管理规定应上缴预算的款项。
取得应缴预算的各项收入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应缴预算款”;上缴时,借记“应缴预算款”,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03:55四、应缴财政专户款应缴财政专户款,核算事业单位按规定代收的应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
应缴财政专户款的核算:1.核算内容:本账户核算和监督事业单位按规定应缴入同级财政专户代收的各种预算外资金收入、以及实际上缴同级财政专户款项数、应缴而尚未上缴款项数情况。
按预算外资金的类别设置明细账。
2.主要账务处理:(1)取得应缴财政专户的款项时,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
第二十章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考情分析本章属于比较简单的章节,历年考试时所占分值不多。
从近三年的试题看,本章内容所占分值一样在4分左右。
本章包括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重点在事业单位会计。
05年一道题为事业单位会计。
06年三道题全为事业单位会计。
08年三道题全为事业单位会计题目。
07年三道题中两道为事业单位会计,一道同时涉及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行政事业单位基金)。
学习这一章时要和前面的企业单位会计区分开,企业单位会计是盈利性质会计,贯穿的是权责发生制。
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主若是收付实现制。
本章考试的题型主若是客观题。
最近三年本章考试题型、分值散布本章要紧考点1.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和欠债的核算2.行政事业单位净资产的核算3.行政事业单位收入和支出的核算4.国库集中收付制度5.资产负债表的平衡等式第一节资产和欠债一、资产行政单位的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
事业单位的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对外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一)货币资金(二)应收及预付款项(三)存货行政单位的存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记账。
即,行政单位购入的材料,以购价作为入账价格。
材料采购、运输过程中发生的差旅费、运杂费等不计入库存材料价格,直接列入有关支出科目核算。
行政单位的存货发出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方法,确定当期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行政单位的库存材料,每年至少盘点一次。
对于发生的盘盈、盘亏等情况,应当查明原因,属于正常的溢出或损耗,作为减少或增加当期支出处理;属于非正常性的毁损,应按规定的程序报经批准后处理。
(四)对外投资行政单位的对外投资,是指行政单位用结余资金购买的国债。
①行政单位购入有价证券时,借记“有价证券”科目,贷记“银行存款”;②兑付有价证券本息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有价证券”科目,贷记“其他收入”科目。
事业单位的对外投资包括债券投资和其他投资。
注:第一,行政单位对外投资核算时用的科目是“有价证券”,而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核算时用的科目是“对外投资”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