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预防与护理新进展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80.51 KB
- 文档页数:9
预防糖尿病的班会教育教案一、教案概述目标人群本教案适用于成年人,特别是糖尿病高风险群体,例如:肥胖者、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年龄在40岁以上者等。
目标通过本次班会,使参与者了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掌握预防糖尿病的有效方法,提高自我管理健康的能力。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互动讨论、案例分析、视频播放等多种教学方式,增强参与者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二、教学内容1. 糖尿病基础知识- 定义: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特点是慢性血糖水平增高。
- 类型:1型、2型、其他特殊类型。
- 症状: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等。
2. 糖尿病的危害- 微血管病变:视网膜、肾、神经病变。
- 大血管病变:冠心病、脑卒中、下肢血管病变。
- 急性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血糖。
3. 预防糖尿病的措施- 健康饮食:高纤维、低糖、低脂、低盐饮食。
-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低强度运动。
- 控制体重:BMI控制在18.5-24.9之间。
- 戒烟限酒:避免吸烟,限制饮酒。
- 定期检测:血糖、血压、血脂等。
4. 糖尿病的自我管理- 研究糖尿病知识:了解疾病,自我管理。
- 监测血糖:及时发现并处理血糖异常。
- 建立健康生活方式:饮食、运动、心理平衡。
三、教学流程1. 开场导入(5分钟)- 简短介绍糖尿病的基本情况,引发参与者兴趣。
2. 糖尿病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讲解糖尿病的定义、类型、症状等基础知识。
3. 糖尿病的危害及预防措施(15分钟)- 分析糖尿病的危害,讲解预防糖尿病的有效方法。
4. 糖尿病的自我管理(10分钟)- 讲解如何进行糖尿病的自我管理,包括研究糖尿病知识、监测血糖、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等。
5. 互动讨论(10分钟)- 邀请参与者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预防糖尿病的措施。
6. 总结与答疑(5分钟)- 总结本次班会的重点内容,解答参与者的问题。
7. 视频播放(5分钟)- 播放一部关于预防糖尿病的宣传片,加深参与者对糖尿病预防的认识。
《糖尿病健康教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糖尿病的定义及危害。
2、了解生活中糖尿病的并发症。
3、知道糖尿病的治疗方法。
教学重难点:1、了解生活中糖尿病的并发症。
2、糖尿病的预防对策教学过程:一、糖尿病的定义及危害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它是以血浆葡萄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
引起血糖升高的病理生理机制是胰岛素分泌缺陷及或胰岛素作用缺陷。
血糖升高时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及视物模糊等症状。
糖尿病的患病率非常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继心血管,肿瘤之后排在第三位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非传染性疾病。
几乎每个人的周围都能接触到一些糖尿病患者有家人,同事,邻居等。
在1995年的时候我国的糖尿病患者有1000万,到2003年的时候打到了2300多万,当时预测到2025年能达到4600万,可是在2007年的普查已经达到了4600万。
2008年已经超过了6000万,可见中国的糖尿病是快速的增加。
而糖耐量异常者,就是未到糖尿病标准而血糖较高者也接近6000万。
相当于有一个糖尿病就伴随一个即将患上糖尿病的患者,这两个数量加起来达到一亿多。
在一些大城市,5分钟就能见到一个肯德基,而我们中国是每28秒钟出现一个糖尿病患者。
1.糖尿病的危害;1经济负担的加重(长期用药)2生理上的危害(引起众多的并发症)3心里危害。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它有着急慢性病发症。
在我国只有1/3的患者能得到积极的治疗,而另外2/3不能得到正规的治疗或者根本得不到任何治疗。
糖尿病的发生率非常高,严重一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但是有些患者80多岁,患糖尿病30多年却无明显的并发症,只是定期来住院调整药物。
这说明糖尿病虽然不能得到根治,但可以控制并发症和预防的。
糖尿病患者必须打持久战,用知识战胜糖尿病,得了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患上并发症。
它有急慢性并发症。
2.急性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乳酸性酸中毒高渗综合征(老年人)低血糖合并感染。
(完整版)健康教育教案预防糖尿病介绍该健康教育教案旨在提供关于预防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帮助人们采取积极的生活方式和健康惯。
目标通过本教案的研究,学生将能够:- 了解糖尿病的定义、病因和分类;- 掌握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性;- 了解预防糖尿病的方法和策略;- 培养健康生活惯,减少患糖尿病的风险。
教学内容1. 糖尿病的定义和病因-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的主要病因是什么?2. 糖尿病的分类- 了解糖尿病的不同类型;- 每种类型的特点和症状。
3. 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性- 为什么预防糖尿病非常重要?- 糖尿病对人体的影响和后果。
4. 预防糖尿病的方法和策略- 合理饮食:保持适当的饮食惯,控制糖分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
- 积极锻炼:保持适度的身体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
- 控制体重:保持正常的体重范围,避免肥胖。
- 规律作息: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充足的睡眠。
5. 培养健康生活惯- 戒烟限酒: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的惯。
- 减压放松:学会有效的减压和放松的方法,保持心理健康。
-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和管理潜在的糖尿病风险。
教学方法1. 讲解:通过课堂讲解的方式介绍糖尿病的定义、病因和分类。
2. 讨论: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加深对预防糖尿病重要性和方法的理解。
3. 案例分析:使用真实案例分析糖尿病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引发学生的思考。
4.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提供预防糖尿病咨询的情景。
5. 课堂练:设计小组活动或个人练,培养学生的预防糖尿病意识和技能。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作业:布置相关的研究任务和练题,检验学生对内容的掌握程度。
3. 测验/考试:以问答、选择题等形式进行评估,检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参考资料- 《糖尿病健康教育指南》- 《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手册》后续措施为了进一步加强对糖尿病的预防宣传和教育,可考虑以下措施:- 组织糖尿病预防宣传活动;- 开展与糖尿病相关的健康讲座;- 加强学校饮食环境的管理和指导。
糖尿病预防教案教案标题:糖尿病预防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糖尿病的定义、原因和预防方法。
2. 掌握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以预防糖尿病。
3. 培养学生对自己健康的责任感,以促进整体健康。
教案步骤:引入:1. 引起学生对糖尿病的兴趣,提出问题:“你知道什么是糖尿病吗?它的原因是什么?”2. 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糖尿病的定义和原因。
知识讲解:1. 通过多媒体展示,向学生介绍糖尿病的类型和常见症状。
2. 解释糖尿病的原因,包括基因、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等因素。
预防方法:1. 引导学生了解糖尿病的预防方法,包括饮食控制、适量运动、保持健康体重和定期体检等。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对糖尿病发展的影响。
3. 提供一些实际的建议,如减少糖分摄入、增加蔬果和全谷物摄入、限制高脂肪食物等。
生活方式改变:1.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何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以预防糖尿病。
2. 分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并列出改善生活方式的具体行动计划,例如每天锻炼30分钟、每周食用一次鱼类等。
3. 学生报告: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他们的行动计划。
总结:1. 教师总结本课内容,强调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关注自己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3. 提供相关资料和资源,以便学生深入了解糖尿病预防的更多信息。
扩展活动:1. 学生可以进行小组研究,调查糖尿病在社区中的流行情况,并汇报结果。
2. 组织健康讲座或座谈会,邀请医生或营养师分享关于糖尿病预防的专业知识。
评估方式:1. 参与度观察: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行动计划评估:评估学生所列出的行动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 书面作业:布置一篇关于糖尿病预防方法的短文,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案撰写完毕后,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确保教案的实施效果。
小学六年级健康教育教案设计《糖尿病的预防保健》教案《糖尿病的预防保健》教案教学目的:1、纠正体内代谢异常,消除症状,使血糖恢复或接近正常水平。
2、保证儿童患者的正常生长发育及具有良好的劳动能力。
3、使成年患者有较好的体力,与常人一样生活、学习、工作。
4、防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以降低病残率和病死率。
5、对肥胖型患者要减轻其体重。
教学重、难点:1、糖尿病治疗必须以饮食控制、运动治疗为前提。
2、糖尿病人应避免进食糖及含糖食物,减少进食高脂肪及高胆固醇食物,适量进食高纤维及淀粉质食物,进食要少食多餐。
教学过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上海居民的疾病谱和死亡谱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病率一直呈上升的趋势,并已成为威胁上海居民健康和生命的主要因素。
我们知道,慢性病发病的原因与人们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
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这些慢性病的最有效的途径。
为了帮助居民预防和早期发现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三种最主要的慢性病,和提高居民患病后的自我保健能力,我们编写了这本《居民慢性病预防保健手册》。
希望居民能认真阅读,主动了解和掌握这些慢性病的预防保健知识,以促进自己的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一、糖尿病及其危害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升高为主要特征,同时伴有体内糖、脂肪蛋白质、水和盐代谢紊乱的全身慢性疾病。
如果长期不能把血糖在常水平,将会在不知不觉中演变成冠心病、中风和肾功能衰竭等并症。
糖尿病主要分:胰岛素依赖型,好发于年青人非胰岛素依赖性,好发于中老年人。
二、哪些人易患糖尿病糖尿病主要与下列情况有关: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的人患有高血压和冠心病等疾病三、如何发现糖尿病早期:经检查发现空腹和餐后血糖和尿糖升高多饮——经常感到口渴,饮水多多尿——排尿次数增加,尿量增多多食——经常感到饥饿,食欲明显增加消瘦——体重明显下降晚期:眼睛——视力下降,甚至失明,也可能引起白内障、青光眼等疾病四肢——上下肢尤其是下肢出现隐痛、刺痛、或烧灼样痛,甚至出现麻木感,夜间或寒冷季节加重皮肤——面色红润,皮下出血或淤血,甚至发现浅表溃疡,多见于足部其他——慢性腹泻或便秘、阳萎、阴道炎;少数病人出现心律失常,导致猝死四、患了糖尿病怎么办严格控制每天的进食量,尤其是食物摄入的总热量要控制在生理需求的正常范转之内。
预防糖尿病教案教案标题:预防糖尿病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糖尿病的定义、病因和危害。
2. 掌握预防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3. 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学生们谈谈对糖尿病的了解和认识。
2. 提问:你认为什么是糖尿病?它对人体有什么危害?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糖尿病的定义和病因: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不正常而导致血糖升高。
2. 讲解糖尿病的危害:糖尿病会引起多种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眼部疾病等。
三、预防方法(20分钟)1. 饮食控制:a. 减少高糖食物的摄入,如糖果、甜饮料等。
b. 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的摄入。
c. 控制饮食总量,避免过量进食。
2. 锻炼身体:a. 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游泳等。
b. 避免长时间久坐,定期起身活动。
3. 控制体重:a. 维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肥胖。
b. 如有需要,制定合理的减重计划。
4. 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a. 戒烟限酒,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
b.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c. 减压放松,避免长期紧张和焦虑。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提供一些糖尿病患者的真实案例。
2. 分组讨论: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患者可能是由于哪些原因导致了糖尿病的发生。
3. 小组汇报:各小组代表汇报分析结果,并提出预防糖尿病的建议。
五、总结和评价(5分钟)1.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性。
2. 评价:请学生们对本节课进行评价,提出意见和建议。
教案延伸:1. 邀请专业人士来校进行糖尿病预防知识讲座。
2. 组织学生参观医院或社区健康中心,了解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3. 组织学生开展健康宣传活动,向他人传递预防糖尿病的知识。
教案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内容简明扼要,易于理解。
2. 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案例分析,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糖尿病教案设计1.教案主题糖尿病管理和预防2.教学目标了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包括类型、病因和风险因素。
掌握糖尿病的管理方法,包括饮食控制、药物治疗、运动和血糖监测等。
提高对糖尿病并发症的认识,并学习预防措施。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3.教学内容和步骤3.1.糖尿病基本知识简要介绍糖尿病的定义、分类和病因。
解释糖尿病的风险因素和常见症状。
3.2.糖尿病管理方法饮食控制:讲解糖尿病患者应该遵循的饮食原则和注意事项,如低糖、低脂饮食、合理安排餐次和饮食均衡等。
药物治疗:介绍常用的糖尿病药物,如口服降糖药、胰岛素等,并说明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运动:强调运动对于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性,介绍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式和频率。
血糖监测:教授血糖监测的方法和技巧,并解释血糖监测的重要性。
3.3.糖尿病并发症和预防介绍糖尿病可能引发的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神经病变等。
强调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性,包括定期体检、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等。
3.4.生活习惯和糖尿病预防强调健康生活习惯对于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性,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提供实际可行的建议和方法,帮助学生改善生活方式。
4.教学方法和评估教学方法:可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和小组活动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力。
评估方式:可以设计小测验、小组讨论或个人报告等方式,对学生对糖尿病知识和管理方法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估。
5.结论以上是关于糖尿病教案设计的简要介绍。
这个教案旨在向学生传授糖尿病的基本知识、管理方法和预防措施,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简要的概述,详细的教案设计应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群体和教学环境来确定,并适当调整内容和教学方法。
防治糖尿病健康教育教案目标本教案的目标是提供针对糖尿病的健康教育,以帮助人们预防和控制糖尿病,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引言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通过健康教育,人们可以了解糖尿病的原因、预防方法和生活管理策略,从而减少患病风险,控制病情发展。
教学内容1. 糖尿病的基本知识- 糖尿病的定义和分类- 糖尿病的症状和并发症- 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2. 糖尿病的预防控制- 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合理的饮食建议和食物选择- 控制体重和进行适当的运动- 避免糖尿病相关的不良生活惯(如吸烟和过度饮酒)3. 糖尿病的生活管理- 血糖监测和自我管理技巧- 药物治疗和胰岛素注射技巧- 加强自我照顾和心理支持4. 糖尿病的合理用药- 常用药物的认识和使用方法- 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 定期复诊和调整药物剂量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介绍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控制方法。
2.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糖尿病的生活管理策略,并提供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3. 演示:展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和药物使用技巧,并让学生亲自操作。
4. 游戏:设计有趣的游戏,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糖尿病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评估1. 小测验:通过开展小测验,测试学生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
2. 项目作业:布置相关的研究项目和作业,鼓励学生深入研究和研究糖尿病相关的话题。
3. 口头报告:要求学生进行口头报告,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结束语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希望能够提高人们对糖尿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减少糖尿病的发病率和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的预防教案教案:糖尿病的预防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教材第五章第二节“糖尿病的预防”。
该节内容主要介绍了糖尿病的定义、类型、发病原因、症状以及预防措施。
具体内容包括:1. 糖尿病的定义: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障碍导致的高血糖症。
2. 糖尿病的类型:包括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3.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等。
4. 糖尿病的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等。
5. 糖尿病的预防措施:包括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定期检查血糖等。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包括定义、类型、发病原因、症状和预防措施。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糖尿病的定义、类型、发病原因、症状和预防措施。
难点:胰岛素的作用机制,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和预防措施。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糖尿病模型、胰岛素注射器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糖尿病资料卡等。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5分钟)1. 邀请医院内分泌科医生讲解糖尿病的病例,引导学生关注糖尿病。
2. 学生分享课前收集的糖尿病资料,增加对糖尿病的了解。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讲解糖尿病的定义、类型、发病原因、症状和预防措施。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习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并在笔记本上做好笔记。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糖尿病模型,让学生了解胰岛素的作用机制。
2. 学生分组讨论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和预防措施,并提出解决方案。
四、实践操作(5分钟)1. 学生模拟胰岛素注射,掌握正确的注射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实践经验,互相学习。
五、随堂练习(5分钟)1. 教师出题,学生独立完成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练习题。
2. 教师批改学生的练习题,及时反馈答案。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高预防糖尿病的意识。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预防糖尿病》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幼儿了解糖尿病的基本概念,认识到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2. 学习简单的健康自测方法,帮助幼儿及时发现和预防糖尿病。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幼儿关爱自己、关爱他人的健康观念。
2. 激发幼儿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内容1. 糖尿病的基本概念- 介绍糖尿病是什么,糖尿病的类型及危害。
- 讲解糖尿病与饮食、运动、遗传等因素的关系。
2. 预防糖尿病的方法-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控制糖分摄入。
- 保持适当的运动:每天进行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了解自己的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
3. 健康自测方法- 讲解如何自测血糖、血压等指标,并演示操作方法。
- 引导幼儿进行实际操作,掌握自测技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健康故事《小明的烦恼》- 讲述小明因不注意饮食和运动,导致血糖升高,引发糖尿病的故事。
- 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小明会得糖尿病?我们应该如何预防糖尿病?2. 讲解与互动- 讲解糖尿病的基本概念、预防方法及健康自测方法。
- 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让幼儿积极参与,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3. 实践活动:健康小游戏- 设计一系列与糖尿病预防相关的游戏,如“饮食大冒险”、“运动接力赛”等。
- 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关爱自己的健康,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 总结与反思-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帮助幼儿巩固知识点。
- 鼓励幼儿在家庭和学校中积极践行预防糖尿病的良好生活习惯。
四、教学评价1. 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游戏等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幼儿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方式,了解幼儿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预防糖尿病的良好生活习惯:观察幼儿在家庭和学校中的饮食、运动等行为,了解幼儿是否能够自觉践行预防糖尿病的良好生活习惯。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新进展课程导入:由糖尿病足的发生对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危害极其严重可致残,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的现状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课程重点:糖尿病足的预防糖尿病足的护理一、定义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的血管、神经病变引起下肢血液循环不足、缺血、溃疡、坏死甚至并发感染的一种足部病变。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和治疗费用最高的慢性并发症一,严重者可以导致截肢。
二、现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这一“富贵病”的发病率和糖尿病足患病人数也在逐年增加。
目前,有文献报道,截至2007年,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达3980万,我国糖尿病足的发病率为1%~2%,十分之一以上的糖尿病住院患者是因糖尿病足入院,这些因糖尿病足住院的患者截肢率达7.3%。
另外,糖尿病足给患者带来的经济方面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组织的全国14个城市的14所三甲医院对糖尿病足患者开展的一项调查发现,糖尿病足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是26天,平均费用高达1.5万,约为一般糖尿病患者的4倍,这无疑会给糖尿病患者和他们的家庭带来相当沉重的经济负担。
三、发生机理1、神经病变导致双脚对疼痛、冷热等的感觉减退或丧失,故易受损伤且不易察觉。
2、下肢大血管由于粥样硬化而阻塞,加上微血管病变,导致双足局部血液循环不良。
3、高血糖使机体对感染的抵抗力降低,因而足部感染不易愈合。
约2分钟幻灯演示约2分钟关键词:血管、神经病变约2分钟约8分钟强调神经病变、血管病变、感染配合幻灯图示讲解神经病变血管病变感染四、危险因素1、患糖尿病10年以上。
2、长期血糖控制差。
3、有足部溃疡病史。
4、常常感到足部麻木,触觉、痛觉减退或消失,或者有足部皮肤不出汗,有肌肉萎缩、鹰爪样足趾畸形等异常。
5、已经有严重的肾功能衰竭或视网膜病变。
6、有髋膝关节或者脊柱炎等影响足部功能的骨科疾病。
7、生活中不重视细节,常常鞋袜穿的不合适,不太注意脚的卫生和保健。
8、吸烟,吸烟会引起血管收缩,加快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经常大量吸烟的人容易有血管病变。
9、单独生活的老年人。
五、糖尿病足的预防1、评估患者足部溃疡的危险因素1)观察患者足部皮肤情况,评估既往有无足部溃疡史,局部有无水泡、血泡、冻伤或烫伤及其他皮肤损伤。
2)有无神经病变的症状足部感觉、触觉、痛觉减退或消失等神经病变的症状和缺血性血管病变。
3)有无神经病变的体征主要表现为足发热、皮肤不出汗、肌肉萎缩、鹰爪样趾、压力点的皮肤增厚,足背动脉搏动和血液充盈良好。
4)其他危险因素如视力下降,膝、髋或脊柱关节炎。
神经或血管病变不严重但有严重的足畸形。
2、积极控制血糖让患者了解控制血糖对疾病恢复的重要性,发生足溃疡的危险性及足溃疡的发展均与血糖密切相关。
3、适时进行足部检查糖尿病患者在确诊糖尿病时就要开始预防糖尿病足,因为有超过50%的糖尿病足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所以,应坚持定期进行足部检查。
约8分钟提问式互动约20分钟提问式教学,通过危险因素引导回答出如何预防糖尿病足并避免擦破。
2)在皮肤上涂抹护肤油并充分按摩至吸收,在趾间勿抹。
3)正确修剪趾甲,先顺横向修剪,再用锉修短,如果患者视力不好,其家人可以代劳。
4)进行足部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其方式为从足尖开始,逐步向上,以促进血液循环。
5)在气温较冷的情况下,应加穿厚棉袜保暖以防发生冻伤,不可使用热水袋、取暖器及电热毯等取暖设备保暖以防发生烫伤。
6)如果发现患者有脚垫(厚皮),不可用刀削,正确的处理方式为用木砂纸轻轻磨去;如果发现患者有鸡眼,切勿自行切割,使用化学性药物应严格遵照医嘱;如果足部发生真菌感染,应积极进行治疗。
5、注意避免发生外伤由于糖尿病患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容易感觉缺失,所以足部更容易受到外部损伤。
因此,糖尿病患者在生活中应注意细节,防止外源性的伤害。
在每天洗完脚后可按足背、足底及足趾顺序进行检查,检查这些部位是否水泡、伤口、颜色青紫、皮肤干裂或苍白等情况。
触摸足部动脉搏动情况,检查有无皮温增高或感觉异常等,如有伤口,应及时就医。
6、穿合适的鞋袜糖尿病患者切忌穿过硬、过小、过窄的鞋子,应选择透气网眼面料制成的、鞋内加深设计的、内部光滑、没有任何粗糙接缝的、有足够足趾空间的鞋子,同时,鞋垫及鞋底要有一定的弹性以减轻震动;袜子应选择无缝设计,具备透气、吸汗、舒适和防菌等特点的。
室内和室外都应穿着合适的鞋袜,穿鞋袜前要检查鞋袜的内部,注意是否平整、有无破洞、粗边、裂隙或石子沙粒,做到及时修补、更换或清除。
六、糖尿病足的护理(一)常规护理1、心理护理病史较长、经济负担较重和治疗要求高是糖尿病患者普遍面临的问题,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类型的心理障约30分钟约2分钟碍,特别是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水平、生活习惯及所处的社会环境等会影响到患者的心理状态。
因此,医护人员要针对患者的这些特征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耐心、细致地讲解糖尿病及糖尿病足的知识,促进患者的心理健康。
2、饮食护理糖尿病患者伤口不易愈合,为加速愈合,食物中必须有充足的蛋白质。
根据患者的体重指数、血糖、血脂及其他并发症情况进行饮食控制,制定长期的饮食计划,给予低糖、精细优质蛋白、富含维生素、适量脂肪的饮食,定量、定时、定餐。
3、足部溃疡的护理1)水泡的护理皮肤水泡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
处理方法为:大水泡在无菌操作下抽取渗液,小水泡给予无菌纱布包扎,保持局部清洁,水泡干枯后形成的痂皮,不能人为剥脱只能任其自然脱落,以防继发感染。
有足癣者可用1:5000高锰酸钾泡脚,每天2次,不超过1周。
2)局部溃疡的护理①皮肤破溃未感染创面的护理每天用碘伏消毒3-4次,保持创面清洁,抬高患肢,伸直肢体,避免受压及负重,可用红外线照射以促进肢端血液回流,亦可局部氧疗(吹氧)促进创面结痂。
②浅表感染创面的护理采用有效抗生素控制局部感染,每日清创换药,换药应严格无菌操作,可用庆大霉素加胰岛素加654-2或地塞米松纱布湿敷,也可用复方新诺明加黄连素片加维生素C和胰岛素轻轻涂抹在创面上。
局部使用胰岛素,可加速局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脂肪分解,K+核苷酸进入细胞,破坏细胞赖以生存的环境,加快组织修复和创面的愈合。
胰岛素在早期可以改善白细胞的功能,特别是化学趋附性、吞噬作用及细胞内杀伤。
也可采用一些生物制剂或生长因子类物质如静脉滴注剩余的白蛋白直接外涂创面,有利于溃疡愈合。
③深部创面的护理深部严重感染、溃烂较深伴有大量脓性分泌物、并有坏死组织者,换药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用碘伏消毒皮肤及创面后用呋喃西林液或双氧水、生理盐水彻底冲洗,用无菌棉拭子洗去溃疡表面的脓痂,彻底清洗痂皮及其下的坏死腐烂组织,尤其要检查有无窦道,窦道内可填入溃疡糊及引流条作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约3分钟约8分钟幻灯视频演示生素加胰岛素换药及外湿敷,并配合全身用药。
创面无坏死腐烂组织时,在表面喷洒表皮生长因子,促进表皮的生长和修复。
白天创面尽量暴露,夜晚可根据创面选择合适的敷料。
早期渗出较多,可用消毒纱布和棉垫,后期可用溃疡贴等湿性敷料。
早期每日换药1-2次,以后根据创面情况逐渐延长换药间期。
同时局部用红外线灯照射,距离应保持30-50cm,距离太近易引起烫伤,过远则达不到治疗效果。
每日2次,每次15-30min,促进血液循环和肉芽生长。
4、加强病情观察变化每日监测血糖,了解血糖情况;定时测量记录体温,及时查血常规,了解感染控制情况及抗生素疗效。
每日记录疮口深度、色泽,有无渗出,渗出液的量和性质,敷料是否干燥、清洁,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检查病人足部有无损伤及皮肤颜色变化,注意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二)护理新进展1、糖尿病足创面氧气疗法用塑料袋罩住局部创面,并固定四周,通过一小孔向袋内吹氧。
氧气流量5-6l∕min,每次15min。
分泌物较多的创面可以在湿化瓶内加入75%乙醇,使氧气通过湿化时带出一部分乙醇,抑制细菌生长,减少分泌物。
利用纯氧抑制创面厌氧菌生长,可使表层静脉及皮肤毛细血管扩张,提高创面组织供氧,改善局部组织有氧代谢,利用氧气气流干燥创面,使创面形成一层较干的薄痂,有利于创面加速愈合。
2、中药外用护理1)熏洗疗法适用于糖尿病足早期局部红肿疼痛者,药用:金银花30g,大黄20g,忍冬藤 30g,透骨草30g,威灵仙30g,乳香30g,没药30g,黄柏20g清热解毒,活血通络。
加水2500ml浸泡20min煮沸后再煮10min,先熏后洗,时间约30~40min,每日2次,注意不要烫伤,药液温度40-50度。
2)湿敷疗法适用于糖尿病足疮周红肿、渗液、有溃疡形成者。
药选生大黄、生黄柏、生黄芩各30g,清热泻火,解毒燥湿,加水500ml煎20min,37℃左右,用6~8层纱布浸湿中药药液,以不滴水为宜贴敷患处。
每隔5—10分钟重复浸湿药液,每次15-30min。
3)祛腐生肌法适用于溃疡较深,有脓液及坏死组织者。
选用紫草油纱条填充溃疡面,后用无菌纱布覆盖。
疮面腐肉难脱约2分钟约15分钟幻灯视频演示者,疮口内予“九一丹”薄撒疮面,外盖“红油膏”纱布,慎用含汞的祛腐剂。
祛腐生肌可用“生肌散”薄撒疮面,外盖“白玉膏”纱布以生肌收口。
七、临床资料患者,,住院号:81434,女,63岁,2011年6月24日入院,糖尿病20余年,自行抓挠足跟部破溃,半月后来我院救治,主诉起初破溃面积约为1×1cm,来院时临床症状与体征:肢体末端麻木,呈烧灼样及针刺样疼痛,患肢皮温均降低,足背动脉搏动减弱,足跟部溃疡2×3cm。
住院期间,严格控制血糖,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并创面无菌清创、换药,结合中药湿敷疗法,创面结痂后中药熏洗,2011年7月6日出院,结果:患者肢体末端麻木消失;疼痛消失皮温恢复正常,足背动脉搏动恢复正常,溃疡面全部愈合。
治疗前治疗后八、课程小结糖尿病足不容忽视的问题防患于未然,预防远胜治疗早发现早治疗足部疾患正确处理九、作业1、糖尿病足的定义及发生机理2、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与预防3、糖尿病足的护理约7分钟通过临床资料证实中西医结合的可行性约10分钟结合提问约1分钟晋中市中医院教案(教学用)单位:晋中市中医院教研室:护理教研组授课教师姓名:赵燕青授课内容: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新进展授课时间:90分钟晋中市中医院临床学院课程教案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