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学教案 17-1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的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2
《外科护理学》胃十二指肠疾病病人的护理胃十二指肠疾病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中的疾病,常见的包括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炎等。
这些疾病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需要进行细致的护理以保障其身体健康和康复。
本文将重点介绍胃十二指肠疾病病人的护理内容。
一、胃十二指肠疾病的护理原则1.保持休息:胃十二指肠疾病病人需要充分的休息,避免过度疲劳,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
2.合理饮食:病人需要遵循医嘱进行合理的饮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易消化的清淡食物。
3.药物治疗:按医嘱规定,及时服用药物,如抗生素、抗酸药物等,定期复查病情。
4.注意卫生:保持身体清洁,勤换内衣内裤,避免受凉。
5.定期复查:胃十二指肠疾病病人需定期复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二、胃十二指肠疾病病人的护理措施1.饮食护理:胃溃疡患者应少饮浓茶、咖啡、刺激性食物,多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面条、米粥、蔬菜等。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应多喝牛奶、水果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2.保持心情舒畅:心情愉快有助于病人的康复,护理人员要与病人交流,鼓励其保持乐观的心态。
3.定时观察:护理人员应定时观察病人的症状变化,如是否出现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等,及时向医生汇报。
4.保持体位:胃十二指肠疾病病人应保持卧床休息,适时翻身,防止压疮的发生。
5.定期按摩:护理人员可定期为病人进行背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6.饮食记录:护理人员要记录病人的饮食情况、排便情况等,便于医生了解病情变化。
7.消化功能监测:定期监测病人的消化功能,如空腹血糖、血液常规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护士的角色作为专业护理人员,护士在胃十二指肠疾病病人的治疗和护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护士应做到以下几点:1.熟悉疾病:护士应熟悉胃十二指肠疾病的相关知识,了解病人的病情及治疗方案。
2.细心观察:护士应定期观察病人的症状变化,如体温、心率、呼吸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专业指导:护士应为病人提供专业的护理指导,包括饮食、起居、药物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外科护理学》胃十二指肠疾病病人的护理胃十二指肠疾病是指胃和十二指肠部位发生的一系列疾病,包括胃炎、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等。
对于胃十二指肠疾病病人的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术前准备:如果病人需要手术治疗,护士要负责进行术前准备工作。
包括为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等,确保患者手术前各项指标符合手术要求。
另外,还要为患者安排术前洗胃、术前禁食等。
2.术后护理:术后护理是胃十二指肠疾病病人护理的重要环节。
一方面,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随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
另一方面,要对患者进行术后疼痛评估,并给予相应的镇痛措施。
此外,还要对患者进行术后卧床护理,防止患者发生并发症,如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3.饮食护理:对于胃十二指肠疾病病人,饮食护理尤为重要。
护士要根据病情,制定适当的饮食计划。
对于溃疡病人,要避免辛辣食物和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建议低脂、低盐、高蛋白的饮食。
对于胃食管反流病人,则要减少油腻、酸性食物的摄入,建议小而频繁的进食。
此外,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进食情况和排便情况,及时调整饮食方案。
4.药物管理:胃十二指肠疾病病人常常需要长期药物治疗,护士要负责对药物的管理。
包括给药时间、给药途径、药物剂量等。
护士还要向病人详细解释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和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正确使用药物。
5.定期复查:胃十二指肠疾病病人需要定期复查,以便及时掌握病情的变化。
护士要负责安排患者进行各项复查,如胃镜检查、呼气试验、血常规等,并向患者解释检查结果,指导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
总之,对于胃十二指肠疾病病人的护理,护士要全面负责、细致入微。
在日常护理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措施;在饮食护理中,要合理安排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在药物管理中,要确保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在心理护理中,要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
只有这样,才能帮助患者尽快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外科护理学第17章胃十二指肠疾病病人的护理胃十二指肠疾病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上的各种疾病,包括胃炎、胃溃疡、胃癌、十二指肠溃疡等。
这类疾病多发生在消化道上,给病人带来不适和痛苦,因此对于胃十二指肠疾病病人的护理至关重要。
本章将介绍针对胃十二指肠疾病病人的护理措施。
一、病人的观察与护理1.了解病人的病情:及时了解病人的病情,包括症状、体征、化验结果等,以便做出正确的护理措施。
2.监测生命体征:定期检测病人的血压、脉搏、呼吸和体温等生命体征,并及时记录。
如果有异常情况出现,立即向医生汇报。
3.观察病人的症状:观察病人的症状,如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掌握病情变化。
4.配合医生的诊疗:根据医生的嘱咐,配合病人进行正确的诊疗,如抽血、吃药等。
5.给予心理支持:胃十二指肠疾病病人由于疼痛和不适,容易导致情绪低落。
护理人员应始终给予病人积极的心理支持,并关心病人的情绪变化。
二、病人的环境护理1.提供适宜的卧具:为病人提供干净、整洁的床上用品,适当调整床位的高度和角度,让病人感到舒适。
2.控制室内温度:保持病人住院房间的温度适宜,不过冷或过热。
3.维持室内安静:保持病人住院房间的安静,减少噪音和干扰,有助于病人恢复。
4.做好卫生清洁:定期进行病室的清扫和消毒,保持室内的卫生环境,减少细菌感染的机会。
5.维持室内通风:保持病室的通风良好,保证空气新鲜。
三、饮食护理1.定期进食:胃十二指肠疾病病人应定时定量进食,保证营养的摄入。
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辛辣、油腻食物的摄入。
2.禁食禁水:根据医嘱,采取禁食、禁水等措施,让胃得到充分的休息,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3.饮食宣教:对病人进行饮食宣教,教育病人要有规律、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不良的饮食行为。
四、药物护理1.给予药物:根据医生的嘱咐,按时给病人口服或注射药物,并记录药物的名称、剂量和时间等信息。
2.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观察病人对药物的反应,如过敏反应、胃肠道不适等,并及时报告给医生。
胃十二指肠疾病病人的护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常见症状、病因、并发症等基础知识。
2.熟悉胃十二指肠疾病病人的常见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1、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常见症状、病因、并发症等知识。
2、胃十二指肠疾病病人的常见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重点:1、胃十二指肠疾病的病因、症状等知识。
2、胃十二指肠疾病病人的常见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四、教学流程:1、胃十二指肠疾病的知识普及(1)病因:常见的胃十二指肠疾病包括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炎、十二指肠炎等。
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发病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包括饮食、生活习惯、环境等。
(2)症状:胃十二指肠疾病的症状表现多样,常见的有腹痛、消化不良、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3)并发症:胃十二指肠疾病如果治疗不当,可能会引起各种并发症,如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等。
2、胃十二指肠疾病病人的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1)饮食护理:胃十二指肠疾病病人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饮料等。
(2)作息护理:胃十二指肠疾病病人应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保持情绪平稳,避免精神刺激性的事物。
(3)药物护理:胃十二指肠疾病病人应按照医嘱规定服用药物,并注意药物副作用和相互作用。
(4)其他护理:胃十二指肠疾病病人应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和吸烟等不良习惯。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多媒体、图片等形式进行知识普及和护理方法的介绍。
2、病友互动:邀请真实的病友参与教学,让学生通过与病友的交流了解护理工作的实际操作。
六、教学评价:1、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是否到位,评价教学效果。
2、学生作业评估:布置案例分析作业,检查学生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落实情况。
教案第次课
(1)比尔罗特Ⅰ式吻合:残胃与十二指肠吻合 (2)比尔罗特Ⅱ式吻合:
十二指肠残端缝闭,残胃和上端空肠吻合 【胃迷走神经切断术】
(二)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发症 1.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
2.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 要点:诱因?临床 3.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 表现特点?治疗原则 二、护理评估与护理 手术后并发症评估与护理
1.胃内出血:多发于术后第1~2天(如何观察?) 2.十二指肠残端破裂(毕Ⅱ式):多发术后3~5天 3.胃肠吻合口破裂或瘘
4.吻合口梗阻 11.迷走神经切断后腹泻 5.空肠输入袢梗阻:见于毕Ⅱ式 12.胃排空障碍 6.空肠输出袢梗阻
7.倾倒综合症
8.溃疡复发 9.碱性返流性胃炎
10.营养性并发症
详细讲解 重点突出
启发诱导 阐明重点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课后小结:
参考资料及教具:
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外科护理学》
参考书: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第一版《外科护理学》 本科《外科护理学》第四版
重点:发生原因、发生时间、表现特点、如何预防、怎样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