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ess课程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42.00 KB
- 文档页数:89
access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Access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操作方法和应用技巧,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和开发简单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能力。
具体分解为以下三个层面: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Access数据库的基本组成、数据库对象、数据表、查询、窗体和报表等基本概念,理解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使用Access进行数据库的创建、维护和管理,掌握数据表的建立、编辑和查询的设计与执行,能够运用窗体和报表进行数据展示和分析。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体会到数据库技术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对数据库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信息时代下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Access数据库基础:介绍Access数据库的基本组成、数据库对象、数据类型等。
2.数据表的创建与管理:讲解数据表的建立、编辑、删除以及数据表之间的关联。
3.查询的设计与执行:教授查询的基本类型(选择查询、交叉表查询、参数查询、操作查询等)及其设计方法。
4.窗体设计与应用:介绍窗体的基本组成、创建方法以及窗体控件的使用。
5.报表的创建与打印:讲解报表的分类、创建方法以及报表打印设置。
6.数据库项目的实践:通过实际案例,指导学生完成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1.讲授法:用于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能够掌握数据库技术的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数据库在实际应用中的设计和使用方法。
3.实验法:安排上机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小组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提高沟通与合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的传授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access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Access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包括表、查询、表单和报告;2. 学会创建和设计数据库表格,熟练运用数据类型和字段属性;3. 能够运用Access的查询功能进行数据检索和数据分析;4. 了解Access的表单设计,实现数据的录入和修改;5. 掌握制作和编辑Access报告的基本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Access进行数据管理的能力,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效率;2. 培养学生独立设计数据库表格、查询、表单和报告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Access进行团队协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数据库技术的兴趣,培养主动学习和探究的精神;2. 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提高信息安全意识;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精神;4. 引导学生关注数据库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技术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Access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数据库知识有一定的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方法,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知识。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指导,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均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Access数据库基础:- 数据库概念及作用- Access的启动与退出- Access界面及功能简介2. 数据库表格设计:- 表格的创建与修改- 字段属性设置及数据类型选择- 表格关系的建立与维护3. 查询设计:- 查询的类型与作用- 查询的创建与修改- 查询条件的设置与应用4. 表单设计:- 表单的创建与布局- 控件的使用与属性设置- 表单数据处理与事件编程5. 报告设计:- 报告的创建与编辑- 报告控件的使用与调整- 报告数据的排序与分组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Access数据库基础,学习并掌握数据库概念、Access的启动与退出、界面及功能简介;第二周:数据库表格设计,学习表格的创建与修改、字段属性设置、表格关系建立;第三周:查询设计,学习查询的类型与创建、条件设置,进行实际操作练习;第四周:表单设计,学习表单的创建与布局、控件使用,进行表单设计实践;第五周:报告设计,学习报告的创建与编辑、控件调整,进行报告设计练习。
中职《数据处理》课程教案Access使用中职《数据处理》课程教案 - Access使用一、教学目标1. 了解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Access的数据表设计和创建方法;3. 学会使用Access进行数据录入、查询、修改和删除操作;4. 能够运用Access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和报表生成。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Access的数据表设计和创建;2. 使用Access进行数据操作和查询;3. 运用Access进行数据分析和报表生成。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课时: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简介1. Access的概念和特点;2. Access与其他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比较;3. Access的应用领域和优势。
第二课时:Access数据表的设计与创建1. 数据表的概念和结构;2. 设计数据表的原则和步骤;3. 使用Access创建数据表。
第三课时:Access数据的录入与修改1. 数据的录入和编辑;2. 数据的修改和删除;3. 数据的备份和恢复。
第四课时:Access数据的查询与排序1. 数据查询的基本概念;2. 使用查询向导进行数据查询;3. 数据排序和过滤。
第五课时:Access数据的分析和报表生成1. 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步骤;2. 运用查询与报表进行数据分析;3. 报表的设计和生成。
四、教学方法与学时安排1.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实例演示、实践操作;2. 学时安排:共计5课时,每课时3学时。
五、教学评估与反馈1. 学生作业评估:每课布置相关作业,作业内容涵盖课程重点和难点;2. 学生研究反馈:及时了解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情况,收集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建议和意见。
六、教学资源1. 计算机设备:配备配置要求符合Access运行的计算机;2. 教学软件:安装并熟悉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
以上为中职《数据处理》课程教案的部分内容,具体教学细节和实施方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access的课程设计模版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Access的基本操作和数据库管理知识,培养学生运用Access进行数据管理和分析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掌握Access 2010的基本操作,如创建数据库、表、查询、窗体和报表等。
•理解数据库的设计原则和规范化理论。
•掌握数据库的安全性和性能优化方法。
2.技能目标:•能够独立创建和设计数据库。
•能够运用Access进行数据录入、查询、报表生成等操作。
•能够对数据库进行维护和性能优化。
•能够运用Access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据库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对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库基础知识:介绍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领域,使学生了解数据库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
2.Access 2010操作:详细讲解Access 2010的各种操作,包括创建数据库、表、查询、窗体和报表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和作用。
3.数据库设计:介绍数据库的设计原则和规范化理论,培养学生掌握数据库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4.数据库管理和维护:讲解数据库的安全性、性能优化和维护方法,使学生能够对数据库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维护。
5.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通过实际案例,讲解如何运用Access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库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使学生掌握数据库技术的基础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Access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实验法:安排上机实验,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Access的各种操作方法和技巧。
access初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Access的基本概念和功能;(2)掌握Access数据库的创建、设计和管理;(3)学会使用Access进行数据输入、查询、报表和窗体操作。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数据库设计能力;(2)培养学生运用Access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积极探究的学习精神。
二、教学内容1. Access概述介绍Access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应用领域,让学生了解Access数据库的优势。
2. Access数据库的创建和管理讲解如何创建一个新的Access数据库,以及如何管理和维护数据库。
3. 数据输入与查询讲解如何在Access中输入数据,如何进行数据查询,以及如何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操作。
4. 报表与窗体介绍报表和窗体的概念,讲解如何创建和设计报表与窗体,以及如何使用它们来展示和分析数据。
三、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实际应用场景,让学生了解Access数据库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与演示教师讲解Access的基本概念和功能,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掌握Access的基本操作方法。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解决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Access数据库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5. 总结与反馈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学生反馈学习情况,教师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点评和讲解。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数据库设计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测试等方式,评价学生对Access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情感态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方面的表现。
access课课程设计图书馆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维度: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Access图书馆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数据库的设计、表的创建、查询的构建、报表的生成等。
2.技能目标:学生需要能够独立操作Access数据库,进行图书馆管理的相关操作,如创建图书信息表、编写查询语句、设计报表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和职业道德。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Access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数据库的设计、表的创建、字段类型等。
2.查询的构建,包括查询的类型、查询条件的设计、排序和分组等。
3.报表的生成,包括报表的类型、数据源的选择、设计报表的技巧等。
4.图书馆管理案例的分析,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Access数据库。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章节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了解和掌握Access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探讨Access数据库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通过上机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Access数据库,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Access数据库应用教程》2.参考书:《Access数据库编程与应用》3.多媒体资料:教学PPT、视频教程、案例文件等。
4.实验设备:计算机、投影仪、白板等。
通过以上教学资源的支持,我们将为学生提供一个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五、教学评估本章节的教学评估主要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数据库ACCESS 理论课电子教案一、课程简介1.1 课程定位数据库ACCESS理论课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库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数据库的发展历程、基本术语,掌握ACCESS数据库的设计、创建、管理和维护技巧。
1.2 课程目标(1)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特点;(2)熟悉ACCESS数据库的界面、工具和功能;(3)掌握数据库的设计、创建、管理和维护方法;(4)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库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数据库基础知识(1)数据库的概念与分类;(2)数据库系统的组成与结构;(3)数据模型与数据结构;(4)数据库设计原则和方法。
2.2 ACCESS数据库操作(1)ACCESS数据库的安装与启动;(2)数据库窗口与对象浏览器;(3)表的创建、编辑与维护;(4)查询的创建与运行;(5)窗体、报表的设计与打印。
2.3 数据库管理(1)数据库的打开、保存与关闭;(2)数据的安全性与备份;(3)数据库性能优化;(4)多用户访问与并发控制。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讲授: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2)演示:展示数据库设计与操作过程;(3)练习:上机操作,巩固所学知识;(4)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3.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讲解清晰,图文并茂;(2)教学视频:展示实际操作过程;(3)上机实验:提供实践机会,锻炼操作技能;(4)网络资源:拓展学习渠道,丰富教学内容。
四、教学评价4.1 评价方式(1)平时成绩:包括出勤、作业、讨论等,占总评的30%;(2)实验成绩:上机操作实验,占总评的30%;(3)期末考试:理论考试,占总评的40%。
4.2 评价内容(1)基本概念、原理的掌握程度;(2)ACCESS数据库操作技能;(3)数据库设计、管理与维护能力;(4)运用数据库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01引言Chapter01掌握数据库Access 的基本概念、功能和特点。
020304学会使用Access创建、管理和维护数据库。
理解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教学目标与要求宏与VBA 编程数据库和表的基本操作窗体设计讲解如何创建窗体、添加控件和设置窗体属性,以及如何使用窗体进行人机交互。
报表设计数据库Access 概述查询设计讲解宏的基本概念、录制和运行方法,教学内容与安排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讲授实践操作小组讨论项目驱动02数据库基础知识Chapter数据库系统概述数据库系统的组成数据库系统的定义数据库系统通常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管理员(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模型与关系模型数据模型的定义01常见的数据模型02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03数据库设计原则和规范数据库设计的目标数据库设计的原则数据库设计的规范03 AccessChapterAccess软件简介及安装Access软件概述Access软件安装创建新数据库和表结构创建新数据库设计表结构数据类型、字段属性设置数据类型Access支持多种数据类型,如文本、数字、日期/时间、货币、是/否等。
用户应根据实际需求为表中的字段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
字段属性设置在表设计视图中,用户可以为每个字段设置不同的属性,如字段大小、格式、输入掩码、默认值、有效性规则等。
这些属性有助于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索引、主键、关系等概念及应用索引主键关系04查询设计与实践操作Chapter查询基础知识介绍查询定义与目的查询是从数据库中检索数据的过程,目的是获取满足特定条件的数据。
查询类型简介Access支持多种查询类型,包括选择查询、参数查询、操作查询和SQL查询等。
查询视图与设计视图查询视图用于显示查询结果,设计视图用于创建和修改查询。
选择查询、参数查询设计选择查询01参数查询02创建选择查询、参数查询的步骤03操作查询、SQL查询应用操作查询操作查询用于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修改、删除或追加等操作,包括更新查询、删除查询、追加查询和生成表查询等。
陇东学院课程教案
2012-2013 学年第 2 学期
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技术(Access)授课专业:财务管理
授课班级:2012级本科班
主讲教师:姚云霞
所属院系部:信息工程
教研室:系统结构教研室
教材名称:Access 数据库基础与应用出版社、版次: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11年10月第一版
2013年 3 月 1 日
陇东学院课程教案(首页)
陇东学院课程教案
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一次课为一个教案;3、“重点”、“难点”、“教学手段与方法”部分要尽量具体;4、授课类型指:理论课、讨论课、实验或实习课、练习或习题课等。
陇东学院课程教案
陇东学院课程教案
陇东学院课程教案
陇东学院课程教案
陇东学院课程教案
陇东学院课程教案
陇东学院课程教案
陇东学院课程教案
陇东学院课程教案
陇东学院课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