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你能证明它们吗(2)
- 格式:ppt
- 大小:902.00 KB
- 文档页数:27
第一章 证明(二)1.1你能证明它们吗(1) 目标导航1.了解作为证明基础的几条公理的内容;掌握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2.能够用综合法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性质(等边对等角,三线合一). 基础过关1.边边边公理的内容是 .2.边角边公理的内容是 .3.角边角公理的内容是 .4.全等三角形的 相等, 相等.5.角角边推论的内容是 .6.三角形ABC 中,如果AB=AC ,则 .7.等腰三角形的 、 、 互相重合. 8.等边三角形的各边都 ,各角都是 . 能力提升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边及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有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C.两边及其中一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两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10.若等腰△ABC 的顶角为∠A ,底角为∠B =α,则α的取值范围是( )A. α<45°B. α<90°C.0°<α<90°D.90°<α<180°11.△ABC 中, AB =AC , CD 是△ABC 的角平分线, 延长BA 到E 使DE =DC , 连结EC , 若 ∠E =51°,则∠B 等于( )A.68°B.52°C.51°D.78° 1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n °,那么它的一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等于( )A.290 n -B.90-2 nC.2n D.90°-n °13.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是7 cm 和3 cm ,则周长为_________.14.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23,周长为43+7,则此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_________. 15.如图,∆ABC 中,AB=AC, ∠BAD=︒30 ,AE=AD,则∠EDC= .EDCBA15题图 16题图16.如图,在△ABC 中,∠A =20°,D 在AB 上,AD =DC ,∠ACD ∶∠BCD =2∶3,求:∠ABC 的度数.17.已知:如图∆ABD 、∆ACE 都是等边三角形,求证:BE=DC.EDCBA18.如图,在∆ABC 中,AB=AC,点D 在AC 上,且BD=BC=AD,求∠ADB 的度数.DCBA聚沙成塔已知:如图,D 是等腰ABC 底边BC 上一点,它到两腰AB 、AC 的距离分别为DE 、DF.当D 点在什么位置时,DE=DF ?并加以证明.1.1你能证明它们吗(2)目标导航1.能够用综合法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性质.2.了解并能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3.结合实例体会反证法的含义. 基础过关1.一个等腰三角形有一角是70°,则其余两角分别为_________.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5和8,则此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_.3.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等,这个命题的逆命题是________________,这个逆命题是_________命题.4.在△ABC 中,AB=AC ,∠A=︒36,BD 是的角平分线,图中等腰三角形有( )A.1个B.2个C.3个D.4个5.在下列三角形中,若AB=AC ,则能被一条直线分成两个小等腰三角形的是( ) A.(1)(2)(3) B.(1)(2)(4) C.(2)(3)(4) D.(1)(3)(4)CAC BAC B AB AP EDCBA(1) (2) (3) (4) 7题图 能力提升6.三角形三边分别为a 、b 、c ,且a 2-bc =a (b -c ),则这个三角形(按边分类)一定是_________三角形.7.如图,在△ABC 中,BC=5cm,BP 、CP 分别是∠ABC 和∠ACB 的角平分线,且PD//AB ,PE//AC ,则△PDE 的周长是 .8.等腰△ABC 中,AC =2BC ,周长为60,则BC 的长为( )A.15B.12C.15或12D.以上都不正确 9.已知:如图,AB =AC ,DE ∥AC ,求证:△DBE 是等腰三角形.10.如图,△ABC 中,AB =AC ,∠1=∠2,求证:AD 平分∠BAC.11.用反证法证明:△ABC 中至少有两个角是锐角.12.如图,小明欲测量河宽,选择河流北岸的一棵树(点A )为目标,然后在这棵树得正南岸(点B )插一小旗作标志,从B 点沿南偏东︒60方向走一段距离到C 处,使∠ACB 为︒30,这时小明测得BC 的长度,认为河宽AB=BC ,他说得对吗?为什么?60︒CBA13.如图,在ABC Rt ∆中,∠CAB=︒90,AD ⊥BC 于D ,∠ACB 的平分线交AD 于E ,交AB 于F.求证:△AEF 为等腰三角形.F EDCBA14.如图,在△ABC 中,AB=AC,P 是BC 上一点,PE ⊥AB, PF ⊥AC,垂足为E 、F,BD 是等腰三 角形腰AC 上的高, ⑴求证:BD=PE +PF.⑵当点P 在BC 边的延长线上时,而其它条件不变,又有什么样的结论呢?请用文字加以说明本题的结论.聚沙成塔如图所示,点O 是等边△ABC 内一点,∠AOB=110。
初三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北师大版)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全册精品教案第一证明(二)(时安排)1.你能证明它们吗?3时2.直角三角形2时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时4.角平分线1时1你能证明它们吗?(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作为证明基础的几条公理的内容。
2.掌握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
2.能够用综合法证明等区三角形的有关性质定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启发、引导学生体会探索结论和证明结论,即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相互依赖和相互补充的辩证关系.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重点、难点、关键1.重点:探索证明的思路与方法。
能运用综合法证明问题.2.难点:探究问题的证明思路及方法.3.关键:结合实际事例,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寻找证明的思路.教学过程:一、议一议:1.还记得我们探索过的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吗?2.你能利用已有的公理和定理证明这些结论吗?给出公理和定理:1.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两个底角相等。
2.等边三角形三边相等,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延伸.二、回忆上学期学过的公理本套教材选用如下命题作为公理:1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3两边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SAS)4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SA)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SSS)6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三、推论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AS)证明过程:已知:∠A=∠D,∠B=∠E,B=EF求证:△AB≌△DEF证明:∵∠A+∠B+∠=180°,∠D+∠E+∠F=180°(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180°-(∠A+∠B)∠F=180°-(∠D+∠E)又∵∠A=∠D,∠B=∠E(已知)∴∠=∠F又∵B=EF(已知)∴△AB≌△DEF(ASA)推论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九年级上册第一章证明(二) §1.1.1你能证明它们吗?(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为证明基础的几条公理的内容,掌握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
2、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
能够用综合法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关性质定理。
【重点】了解所学公理的内容,通过等腰三角形性质证明,掌握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
【难点】证明等腰三角形性质时辅助线做法。
【学习过程】一、初生牛犊不怕虎,让我来探索:1、 前置准备:请你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证明的基本步骤。
2、 列举我们已知道的公理:、(1)公理:同位角 ,两直线平行。
(2)公理:两直线 ,同位角 。
(3)公理: 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称 ,字母表示 )(4)公理: 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称 ,字母表示 )(5)公理: 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称 ,字母表示 )(6)公理: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 ,对应角 。
注:等式的有关性质和不等式的有关性质都可以看作公理。
探索一: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 判定一般的三角形全等还有一种方法是什么?推论: (简写为: ) 你能证明吗?已知:在△ABC 和△DEF 中,∠A=∠D,∠B=∠E,BC=EF ,求证:△ABC ≌△DEF探索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1、等腰三角形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 相等(简称:等 对等 )已知:如图,在△ABC 中,AB =AC ,求证:∠B =∠C证明一:取BC 的中点D ,连接ADAAE 2、推论: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 、底边上的 、底边上的 互相重合(简称: )3、请证明:推论2: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 ,并且每个角都等于 。
二、我的课堂我做主1、在△ABC 和△DEF 中,以下四个命题中假命题是【 】A 、由AB=DE ,BC=EF ,∠B=∠E ,可判断△ABC ≌△DEF ;B 、由∠A=∠D ,∠C=∠F ,AC=DF ,可判断△ABC ≌△DEF ;C 、由AB=DE ,AC=DF ,BC=EF ,可判断△ABC ≌△DEF ;D 、由∠A=∠D ,∠B=∠E ,AC=EF ,可判断△ABC ≌△DE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