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层析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8.11 MB
- 文档页数:14
蛋白A亲和层析介质(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蛋白A亲和层析介质》国家标准起草工作小组二〇一九年一月《蛋白A亲和层析介质》国家标准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一、任务来源本国家标准的制定任务列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专项《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生物产业共性技术标准研究》中课题《海洋生物产品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标准研究》,项目编号“2016YFF0202304”。
本项任务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并归口,定于2019年完成。
本标准起草工作组由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等单位共同组成。
二、目的和意义单抗药物对生产制造纯化工艺的效能和成本要求非常高,单抗分离纯化成本占其生产总成本的50-70%,其中蛋白A亲和层析介质是其生产的关键原材料之一,其性质和成本将决定单抗产品的最终生产成本、纯度和收率。
目前,80%以上的抗体纯化使用蛋白A 亲和层析。
蛋白A亲和层析介质的载量、稳定性等是单抗纯化选择介质时的首要考虑。
蛋白A来源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一个株系,它含有5个可以和抗体分子Fc段特异性结合的结构域。
将蛋白A偶联至基质上(以琼脂糖基质为主)制成蛋白A亲和层析介质,可以与抗体特异性结合,选择性极高,一步亲和层析可达到95%以上的纯度。
蛋白A 亲和层析因特异性强、操作简单、处理量大等优势,已成为抗体药物研发和生产阶段的核心纯化步骤。
蛋白A亲和层析介质作为单抗药物生产过程的关键分离材料之一,其性质和成本决定单抗产品的最终纯度、收率和生产成本。
我国当前尚未建立相应的国家及行业标准,国内市场上的蛋白A亲和层析介质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缺乏产品生产、检验和质量规范。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蛋白A亲和层析介质的发展及相关层析技术的应用,更阻碍了国内单抗产业的发展水平。
因此建立蛋白A亲和层析分离介质的国家标准,对于规范蛋白A亲和介质行业,推进层析技术应用,以及促进单抗产业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目前,蛋白A亲和层析介质的性能参数测定方法多种多样,以动态载量测定方法为例,一种是将介质装柱并连在层析仪上,平衡,上样抗体,待流出液浓度与上样浓度相等时上样结束,依次经淋洗、洗脱,收集洗脱液,测定洗脱液体积及洗脱液浓度,计算洗脱载量。
层析系统操作方法
层析系统是一种高效的分离、纯化、分析化合物的方法。
其操作方法如下:
1. 样品的制备:将待分析的化合物或混合物溶解或悬浮于适当的溶剂中,以备注入样品进样口。
2. 进样:将样品注入样品进样口。
通常,进样口位于柱子的顶部或侧面,具体位置根据不同型号的层析柱而定。
3. 选择移动相:选择适当的移动相。
通常有两种移动相,一种是常规液相,另一种是气相。
4. 开始层析:开启泵,让移动相流经层析柱,分离化合物。
移动相会使得不同化合物在柱子内产生不同的扩散速度,从而分离。
5. 收集分离后的化合物:化合物随着移动相流出层析柱,通过检测器进行检测并记录。
对于需要进一步分析的化合物,可以通过收集样品进行后续的调查研究。
6. 停止层析:关闭泵,停止层析操作,清洗设备。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层析操作之前,需要根据不同的化合物选择不同的适宜移动相,从而实现更好的分离效果。
蛋白层析系统
蛋白层析系统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分离和纯化技术。
它基于蛋白质在化学或物理条件下的差异而实现分离纯化的目的。
蛋白质层析系统通常包含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
1. 高效层析柱:蛋白质样品通过柱状填料进行分离。
填料通常是多孔性固体材料,如海洛因、DEAE、Octyl-Sepharose等。
填料的选择和操作条件是根据目标蛋白质的性质和纯化要求来确定的。
2. 缓冲液系统:用于保持适宜的pH值和离子强度,以确保蛋白质在层析柱中具有最佳的亲和性和分离度。
缓冲液系统通常包括运行缓冲液、平衡缓冲液和洗脱缓冲液,其配方也需要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调整。
3. 层析设备:用于控制流速、压力和温度等操作参数。
常见的层析设备包括高压液相层析仪(HPLC)、低压液相层析系统(FPLC)和手动操作的层析设备。
4. 蛋白检测系统:用于检测和监测层析柱流出液中的蛋白质含量。
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紫外光谱、荧光标记和蛋白质浓度测定等。
蛋白层析系统的操作步骤通常包括样品预处理、层析柱平衡、样品加载、洗脱和回收等。
不同的层析技术还可以结合其他分离方法,如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尺寸排除层析等,来实现更精确的纯化目标。
蛋白层析系统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研究和生产中,可以从复杂的混合物中高效地纯化目标蛋白质,满足药物研发、蛋白质结构分析和生物学功能研究等领域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