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高程拟合方法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242.41 KB
- 文档页数:4
GPS 高程拟合方法分析GPS 高程拟合方法分析摘要:介绍了GPS高程测量相关的一些问题,包括大地水准面与正高、似大地水准面与正常高、参考椭球面与大地高的概念,GPS高程测量的原理,研究了应用中经常用到的高程拟合方法,等值线图示法、多项式曲线拟合法、三次样条曲线拟合法,并对各种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GPS高程;高程精度;高程拟合1 GPS 高程测量的根本原理1.1 高程系统概述在测量中常用的高程系统有大地高系统、正高系统和正常高系统。
大地高系统是以参考椭球面为基准面的高程系统。
某点的大地高是该点到通过该点的参考椭球的法线与参考椭球面的交点间的距离。
大地高也称为椭球高,大地高一般用符号H表示。
正高系统是以大地水准面为基准面的高程系统。
某点的正高是该点到通过该点的铅垂线与大地水准面的交点之间的距离,正高用符号Hg表示。
正常高系统是以似大地水准面为基准的高程系统。
某点的正常高是该点到通过该点的铅垂线与似大地水准面的交点之间的距离,正常高用Hy表示。
大地水准面到参考椭球面的距离,称为大地水准面差距,记为hg大地高与正高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H=Hg+hg。
1-1似大地水准面到参考椭球面的距离,称为高程异常,记为ζ。
大地高与正常高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H=Hy +ζ。
1-21.2 GPS 高程拟合根本原理在一定的区域中,当测区中有一局部点已用GPS定位技术求得其大地高及用常规水准测量的方法求得其正常高,那么可计算出这些已测点的高程异常。
假设测区中已测点的数量足够多且分布较为均匀,就可根据测区内这些已测点上的高程异常值构造某种曲面来逼近似大地水准面,进而推算出测区中未进行水准联测的GPS点的高程异常,再反求出这些未测点的正常高,此即“几何法〞GPS水准,其主要方法有:等值线图示法、平面拟合法、多项式曲面拟合法、三次样条曲线拟合法和移动法等。
2 GPS高程拟合方法分析2.1 等值线图示法等值线图示法是最直接的求算高程异常的方法。
基于GPS的高程拟合方法研究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在测量地理位置方面具有极高的精度,但其对地球高程的测量精度却相对较低。
这是由于GPS测量高程的方式和测量地理位置的方式不同,即通过距离测量计算位置,但由于地球形状的复杂性和大气条件的变化,其对测量高程的精度影响较大。
因此,需要针对GPS高程数据进行拟合处理,以提高测量精度。
一种常见的GPS高程拟合方法是基于椭球体模型的高程拟合。
该方法利用椭球体模型来描述地球形状,并通过与GPS测量的高程数据进行拟合来确定模型参数。
具体来说,根据椭球体模型,地球上每一个点的高程可以表示为以该点为中心的椭球或椭球体的半径差。
这种方法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使用,并可以将高程转换为WGS 84椭球体的高度,使得GPS测量数据与其他数据库中的高程数据进行比较和结合变得更加容易。
另一种常见的GPS高程拟合方法是基于大地水准面模型的高程拟合。
大地水准面是一个代表海平面的参考面,在地球上的高程计算中经常使用。
该方法利用海平面高程底面上每一点到椭球体之间的高度差进行拟合,以确定大地水准面模型的参数。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与已知大地水准面水平比较的情况,如海拔高度的测量。
此外,还有一种称为差分GPS等值线插值法的GPS高程拟合方法。
该方法利用插值技术将GPS高程数据转换为等高线数据,并据此建立高度场模型,以获取高程信息。
通过对高度场数据进行插值,可以获得各种水平分辨率下的高程值。
它通常用于数据融合和高程建模,并且拓扑图分析中也非常有用。
总的来说,基于GPS的高程拟合方法可以极大地提高测量精度,并在很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地图制作、建筑工程、城市规划、环境监测等。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拟合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检测标准和场合,因此选择合适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浅述GPS高程拟合的几种方法当前我们测量中的高程系是相对于选定的某一参考面而定的,基准面有参考椭球面,大地水准面和似大地水准面,而在实际测量中,由于地球形状的不规则性,以及地球内部重力分布的不均匀性,想要得到严密的数学转换关系式是很难以实现的,高程拟合即是实现精化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的一种方法,本文浅述几种高程拟合的常用方法。
标签:高程系;高程异常;GPS大地高;高程拟合;神经网络法1、高程系统1.1常见的高程系统通常应用的高程系统,主要有大地高程系统、正常高系统和正高系统。
大地高程系统是以椭球面为基准面的高程系统,由地面点沿通过该点的椭球面法线到椭球面的距离,通常以H表示。
大地高是一个几何量,它不具有物理上的意义。
利用GPS定位技术,可以直接测定观测站在WGS-84或ITRF中的大地高。
以大地水准面为基准面的高程系统,称为正高系统。
由地面点,并沿该点的铅垂线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为正高,通常以Hg表示。
正高实际上是无法严格确定的;正常高是指从一地面点沿过此点的正常重力线到似大地水准面的距离,似大地水准面严格说不是水准面,但接近于水准面,只是用于计算的辅助面,它与大地水准面不完全吻合,差值为正常高与正高之差。
正常高系统为我国通用的高程系统。
大地水准面与似大地水准面在海平面上是重合的,而在陆地上则既不重合也不平行。
1.2高程系统之间的关系设大地高为H,正高为Hg,正常高为Hγ,参考椭球面与大地水准面之间的差距为大地水准面差距N,参考椭球面与似大地水准面之间的差距为高程异常ξ,那么上述的3种高程系统之间存在的关系:H=Hg+N=Hγ+ξ2. GPS高程拟合原理实现方法2.1 GPS高程拟合原理由于大地水准面与椭球面一般不重合,我们把地面点P沿铅垂线投影到大地水准面P0时,P与P0间距离为正高Hg;在将点P0沿法线方向投影到椭球面上得点Q0,P0与Q0间距离称为大地水准面差距N,H=Hg+N。
似大地水准面与椭球面也不重合,它们之间的高程差称为高程异常,用ζ表示。
GPS高程拟合方法及其应用论文介绍了GPS高程拟合的原理。
介绍了多种拟合模型的拟合原理、模型参数的优化选择,给出了利用地表拟合求解较高精度高程异常的方法,将各种模型进行应用对比。
标签:大地高GPS水准高程异常拟合模型1 GPS高程异常当前GPS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工作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高程控制测量中却未能得到广泛应用。
原因是GPS高程测量得到的是建立在WGS-84坐标系上的大地高H,而我国测量工作中采用的是正常高H。
GPS高程测量可以获得厘米级精度的大地高,但在GPS大地高转换为正常高过程中,由于未能获得同等精度的高程异常ζ,导致转换所得的GPS正常高达不到精度要求。
2高程拟合常用方法拟合法是对GPS观测点进行几何水准联测,同一点的大地高减去正常高得到该点的高程异常,再把测区的似大地水准面假定为多项式曲面或者其他数学曲面去拟合已知高程异常的点,根据拟合的曲面内插其他GPS点的高程异常值。
拟合法进行GPS高程转换的数学模型很多,如多项式曲线拟合、最小二乘平面拟合、二次多项式曲面拟合等,归纳起来可以分为线状拟合模型、平面拟合模型和曲面线状拟合模型三类。
3高程拟合实例分析一测区,选取其中32个GPS水准高程点进行拟合,将32个水准点的X与Y值通过AutoCAD一个简短的VB加载程序展绘成图:方案一:16个起算点均匀分布选取点2,4,8,10,11,13,16,17,19,20,24,25,26,30,31,32十六个点均匀分布于分布已知水准点,经由GPS拟合程序拟合后,计算成果中得拟合高程与水准成果的互差中误差为11.820480毫米。
方案二:16个起算点分布在一侧(非均匀分布)选取点位集中于右下侧,分别为1,2,3,5,9,10,11,14,18,21,22,23,25,27,28,29十六个点。
经由GPS拟合程序拟合后,计算成果中得拟合高程与水准成果的互差中误差为14.631518毫米。
方案三:16个起算点分布在边缘(非均匀分布)选取十六点3,5,6,8,11,12,14,16,17,18,19,20,23,25,28,29分布于网形边缘,经由GPS拟合程序拟合后,计算成果中得拟合高程与水准成果的互差中误差为14.810417毫米。
GPS高程拟合方法及精度分析GPS(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通过卫星进行定位的导航系统,它通过接收地面上的GPS 接收器收集到的卫星信号来确定接收器的位置。
GPS系统不仅可以提供经度和纬度等位置信息,还可以提供高程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各种误差的存在,GPS高程数据往往需要进行拟合处理,以提高其精度。
GPS高程拟合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大地水准面拟合法:该方法假设地球上存在一个水准面,通过高程数据与该水准面的差值来进行拟合。
大地水准面拟合法可以根据地球椭球体模型进行,也可以根据区域地形特征进行。
2.多项式拟合法:该方法通过将GPS高程数据与多项式函数进行拟合,来估算出真实的地理高程。
多项式拟合法常用的模型有一次、二次和三次多项式,其拟合误差随着多项式的阶数增加而减小。
3.高斯滤波法:该方法考虑到GPS高程数据的时序性,通过滤波算法对数据进行平滑处理,以提高高程数据的精度。
高斯滤波法利用高斯函数对数据进行加权平均,同时考虑到观测误差的方差,使得滤波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1.接收器误差:GPS接收器的误差包括时钟误差、接收机硬件误差等,这些误差会直接影响到GPS高程数据的精度。
2.卫星误差:卫星的轨道误差、钟差误差等因素也会对GPS高程数据的精度产生影响。
3.大气误差:由于大气对GPS信号的传播会产生延迟和折射等误差,因此对GPS高程数据的精度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4.数据后处理方法:不同的数据后处理方法对GPS高程数据的精度有着较大的影响。
合理选择数据处理方法可以提高GPS高程数据的精度。
为了提高GPS高程数据的精度,在采集数据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接收器和卫星,并进行数据后处理以减小误差。
还可以通过与地面高程标志点对照来校正高程数据,以获得更高的精度。
基于GPS的高程拟合方法研究随着GPS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广泛,越来越多的地理信息可以通过GPS定位得到。
其中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是高程测量。
GPS可以提供三维空间中点的经纬度和高程信息,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GPS测得的高程数据存在一定的误差。
为了改善GPS高程数据的精度,需要进行高程拟合。
高程拟合是利用已知高程数据来估计未知位置的高程值的过程。
在拟合过程中,需要考虑空间相邻点之间的高程关系。
常见的高程拟合方法有以下几种:三角网法、克里金插值法、多项式拟合法等。
三角网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高程拟合方法。
该方法基于三角形相似原理,根据邻近点之间的距离和高程差,估计未知点的高程。
三角网法可以通过建立三角形网格来进行高程插值,并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以适应不同的地形。
克里金插值法是一种基于空间半变函数的高程拟合方法。
该方法通过计算样本点之间的相互关系来估计未知点的高程。
在克里金插值法中,可以通过拟合半变函数来对空间点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从而提高拟合效果。
该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考虑样本点之间的相关性,并且可以根据样本点的权重进行拟合。
多项式拟合法是一种简单但有效的高程拟合方法。
该方法通过拟合多项式曲线来估计未知点的高程。
多项式拟合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多项式阶数,以适应不同的地形。
该方法的优点是计算简单,但需要充分考虑样本点的分布和拟合误差。
高程拟合是一种基于GPS数据的高程估计方法。
常见的高程拟合方法包括三角网法、克里金插值法和多项式拟合法。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结合其他辅助数据来提高高程数据的精度。
基于GPS的高程拟合方法研究高程拟合是基于GPS数据进行地表高程估计的一种方法。
在现代测量和导航技术中,GPS被广泛应用于三维空间定位和高程测量。
由于GPS观测数据存在误差和不确定性,导致从GPS数据直接估计高程时存在一定的误差。
需要进行高程拟合来提高高程估计的精度和可靠性。
高程拟合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建立GPS观测数据与地表高程之间的数学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等数学方法来拟合观测数据,得到地表高程的估计值。
常用的高程拟合方法包括平差法、插值法和卡尔曼滤波法等。
平差法是一种常用的高程拟合方法,主要通过将GPS观测数据与已知高程点进行权衡,利用最小二乘法来调整观测数据的权值,从而得到更精确的高程估计值。
平差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适用于大部分高程拟合问题。
平差法的缺点是需要预先获取一定数量的已知高程点,如果没有足够的已知高程点,拟合结果可能较差。
卡尔曼滤波法是一种基于滤波理论的高程拟合方法,主要通过建立动态状态模型和观测方程来估计地表高程,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来对GPS观测数据进行滤波和优化。
卡尔曼滤波法的优点是能够考虑观测数据的权值和误差,能够在有限的观测数据中提供更精确的高程估计值。
卡尔曼滤波法的缺点是需要预先获取一定数量的已知高程点,对初始状态的选取敏感。
除了以上方法,还可以结合其他辅助数据进行高程拟合。
可以利用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数据作为辅助数据,通过比较GPS观测数据和DEM数据的差异,来估计地表高程。
还可以利用地形特征等辅助信息,通过建立地表高程的统计模型来进行高程拟合。
GPS高程拟合方法及精度分析引言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普及和发展,GPS技术在地球科学、工程测量和导航定位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GPS高程的测量和拟合在地球科学研究和工程测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对GPS高程拟合方法及其精度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GPS高程拟合方法GPS高程的测量是通过GPS卫星信号和接收机接收时间的差值来计算得到的。
在GPS测量中,精确的高程测量是非常重要的。
高程拟合是指根据已知的GPS观测数据,通过一定的数学模型和算法,来拟合出地球表面上各点的高程值。
目前常用的GPS高程拟合方法主要包括差分GPS法、动态大地水准面模型法和GNSS/地球重力模型法。
1. 差分GPS法差分GPS法是基于参考站和移动站测量GPS信号的相位和码距的差值来进行高程测量的方法。
该方法可以减小大气层等误差对高程测量的影响,提高高程测量的精度。
差分GPS法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和导航领域,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实用性。
2. 动态大地水准面模型法动态大地水准面模型法是基于大地水准面模型预测的高程值和GPS观测数据进行拟合的方法。
通过使用大地水准面模型,可以对GPS测量中的大气层延迟和其他误差进行校正,提高高程测量的精度。
该方法适用于地球科学研究领域,可以得到更为精确的高程值。
二、GPS高程拟合精度分析GPS高程拟合的精度是衡量其可靠性和实用性的重要指标。
在GPS高程拟合过程中,需要对其精度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
1. 精度影响因素GPS高程拟合的精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大气层延迟、接收机误差、地形和重力效应、卫星轨道误差等。
这些因素会对GPS高程拟合的精度产生影响,需要在实际应用中进行综合考虑和分析。
2. 精度评估方法针对GPS高程拟合的精度进行评估,可以采用单点定位和差分定位、统计分析和误差分析等方法。
通过对GPS观测数据和拟合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可以得到GPS高程拟合的精度水平和可靠性。
GPS高程拟合方法及精度分析
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是一种全球性的导航系统,它可以利用卫星进行高精度的位置定位。
然而,GPS定位的高程精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包括GPS接收机本身、信号传输路径等,因此需要对GPS高程进行拟合处理以提高其精
度。
GPS高程拟合方法主要包括差值法、插值法和回归分析法三种。
差值法是根据GPS测量到的位置信息和地面标高测量值之差,通过差值运算来得到GPS高程测量值。
差值法具有计算简单、速度快的特点,但局限性较大,不能解决在GPS
定位时所遇到的某些问题,例如多径效应等。
插值法需要用周围已知高程数据进行插值计算,以得出该位置的高程。
插值法的精度
与区域内高程数据的分布稠密程度有关,一般来说,在数据较为密集的情况下,插值法的
精度较高,反之则不佳。
回归分析法将GPS测量到的位置信息与实测标高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线性拟合,由此推
导出每个位置的GPS高程测量值。
回归分析法的精度受到模型的影响,模型的构建需要考
虑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和相关度。
实际应用中,GPS高程拟合方法的选择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决策。
在拟合方法上,
一般建议采用回归分析法,因为它可以分析其他影响因素,并将其纳入模型中,从而提高
精度。
在应用上,需要结合当地的天气、地形和信号传输情况等因素进行多次测量和比对,以提高GPS高程的精度。
总体而言,在选择GPS高程拟合方法时,应考虑实际需求和精度要求,从而选择适合
自己的方法。
此外,对GPS高程的整体监测和维护也是提高其精度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