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曲霉病的分型与影像诊断
- 格式:pptx
- 大小:16.13 MB
- 文档页数:9
肺曲霉菌病的三类分型、CT表现和鉴别诊断肺曲霉菌病是一种真菌引起的肺部感染,人体感染真菌有两种方式,一种为原发性感染,为吸入大量被真菌孢子所污染的物质和泥土所致,较为少见:另一种为条件性致病或称继发感染,患者常有全身性疾病即原发病变的基础,如严重感染、恶性肿瘤、血液病、肝硬化等。
一方面因疾病本身致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另一方面因长期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抗肿瘤的细胞毒性药物等,使机体免疫功能进一步下降,导致真菌病发展。
长期大剂量广泛抗生素的应用抑制了细菌的生长,也可使不敏感的真菌得以繁殖,从而导致肺真菌病的发生。
真菌致病力弱,健康人体对真菌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只有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才能侵入组织、大量繁殖引起疾病。
【病理】真菌侵入肺组织后可引起一系列炎症反映,基本病理变化是凝固性坏死、细胞侵润和脓肿形成。
慢性感染为肺纤维化或肉芽肿形成。
【临床特点】肺曲霉菌病的临床表现无特征性,可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咯血及胸痛等。
对可疑患者,尤其是原因不明的肺部病变和发热性疾病,要想到真菌感染的可能。
须详细询问病史,包括接触史、旅行史、职业史等。
【分型、CT表现及鉴别诊断】一、过敏型支气管-肺曲菌病(ABPA)是一种非感染性炎症,几乎仅发生于哮喘患者,又称为哮喘型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过敏体质者吸入大量曲菌孢子后,机体对曲菌发生变态反映,支气管分泌的黏液增多,黏稠度增加,曲菌菌丝更增加了黏液的黏稠度,支气管腔内分泌物不易排出则形成黏液栓。
CT表现:支气管黏液嵌塞是ABPA最主要的病理及CT表现,常累及上叶支气管,几乎总是位于肺段或亚肺段支气管腔内,表现为⑴V 形、Y形、葡萄状或指套状阴影,向肺门方向集中,边缘清楚;⑵官腔扩张及管壁增厚(炎性反映),可出现轨道征或环形影;⑶黏液栓咳出后,遗留柱状或囊状支气管扩张而远端支气管仍正常,强烈提示ABPA诊断;⑷病变远端的肺组织可有肺不张表现,或因侧支通气而出现过度充气征象。
另可有渗出性肺泡炎改变:肺实质内单发或多发斑片状密度增高影,上叶多见,可为一过性、游走性或持续较长时间。
临床曲霉菌、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半侵入性或慢性坏死性曲霉菌病、侵袭性曲霉菌病等肺曲霉菌病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早肺曲霉病感染并不罕见,特别是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免疫力下降的情况下。
CT在检测隐匿性或小病变方面比普通胶片更敏感,在描述疾病程度和曲霉菌数量方面更准确。
自信的诊断很困难,它基于细胞学和组织学。
肺曲霉病是一种真菌感染,大部分时间由烟曲霉(Spergillus Fumigatus)引起,烟曲霉是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的条件致病真菌,其产生的气传袍子,可被吸人呼吸道末端,引起曲霉致敏相关的疾病,例如过敏性哮喘、过敏性肺炎、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llergic bronchop-ulmonary aspergillosis, ABPA)等疾病。
区分4种类型的肺曲霉病。
1、曲霉菌(腐生性曲霉病)。
2、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
3、半侵入性或慢性坏死性曲霉菌病。
4、侵袭性曲霉菌病(可分为气道侵袭性和血管侵袭性)。
曲霉菌免疫活性宿主中的曲霉菌感染。
最常见的根本原因:结核病,结节病,肺气肿,支气管扩张,肺尘埃沉着病,纤维化肺病,肿瘤,肺梗塞,支气管囊肿,肺隔离症和继发于肺孢子虫肺炎的肺气肿。
单个或多个,它主要发生在上叶。
曲霉菌的临床表现是咯血。
胸部X光片和CT扫描显示(图:1,2,3,4,5,6,7):1、肺部空腔,包含坚实的圆形物质,通过空气边缘与墙壁分开。
此功能称为“空气新月”标志。
2、另一个常见特征是腔壁和邻近胸膜增厚。
3、这种真菌球可能是移动的。
图1:腐生性曲霉菌。
肺窗仰卧MDCT扫描显示重力依赖性腔内肿块。
图2:腐生性曲霉菌。
图1患者的俯卧MDCT扫描,肺窗显示重力依赖性腔内肿块。
图3:轴向CT显示55岁女性的曲霉病患者发现空气新月形上叶与固结区域相关,周围有磨玻璃样改变。
图4:轴位CT显示右下叶的团块,中央区域为空洞,考虑诊断为曲霉菌,术后诊断为肺癌。
图5:矢状图显示了与支气管扩张相关的右上叶曲霉瘤。
肺曲菌病(pulmonary aspergillosis)影像诊断时间:2009-12-24 来源:影像园作者:admin 【复制分享】【讨论-纠错】【举报】曲霉菌病是真菌感染中最常见的一种,人体各器官几乎均可受累,但以肺和副鼻窦常见。
曲霉菌致病力较弱,多在人体抵抗力低下时侵入,主要易感人群为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及糖尿病、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肉芽肿病和爱滋病患者。
曲霉菌通过呼吸道侵入机体,其病变类型取决于机体的免疫状态。
肺部的侵犯是通过支气管树和肺泡直接侵入,以后者更常见。
血管的感染导致血源性播散、血管炎和血管栓塞,从而引起肺梗死、出血和坏死。
疾病的进展取决于机体的免疫状态和对真菌抗原的过敏程度。
根据宿主的免疫反应,疾病可分为4种类型:Ⅰ过敏性支气管肺炎型;Ⅱ浸润型(缺血、坏死、血性播散型);Ⅲ半浸润型(慢性肉芽肿伴有空洞型);Ⅳ曲菌球型。
常见的影像学表现:(1)“晕轮征”:在CT上表现肺结节周围有晕(密度低于结节中心而高于肺组织),HRCT 上为结节周围的磨玻璃样改变。
其病理基础是肺曲菌破坏肺部小血管,导致肺实质出血性梗死,早期病灶中心坏死结节被出血区围绕所致。
此征象无特异性,在Wegner's肉芽肿、转移瘤、支气管肺癌、淋巴瘤亦可见到。
(2)“新月征”:由于结节内坏死组织被吸收或支气管扩张形成的空洞或囊腔,空洞内可有曲菌球。
曲菌球可发生于结核性、肺职业病性、支气管肺癌的空洞内及肺大泡、肺囊肿和扩张的支气管内,如菌球随体位活动则具特征性。
鉴别诊断包括空洞内出血,可形成空洞的新生物、肺脓肿、肺棘球蚴等。
(3)楔形实变影:表现为以胸膜面为基底的节段性实变影,边缘模糊,与栓塞性肺梗死相似,其病理基础为出血性肺梗死。
是侵袭性肺曲菌病早期较特征性的改变,可单独出现,也可合并结节影和/或晕征。
楔形实变影还可见于毛霉菌病、细菌性肺炎或肺出血等血管受损的疾病。
详解「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的X线和CT表现!ABPA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是曲霉菌过敏反应的一种,典型表现为:嗜酸粒细胞增多、哮喘症候群(如喘鸣)、肺膨胀不全、黏液充填、「中心」或「近端」支气管扩张、类似于嗜酸细胞性肺炎患者可见的肺实变(表)。
CT表现在检出伴有ABPA 的气道异常方面HRCT 比普通平片灵敏得多。
HRCT 表现包括曲张型或囊性的中心支气管扩张(85%的肺叶可呈现)、由于黏液栓引起的支气管阻塞及支气管管壁增厚。
约25%的ABPA 病例, 其黏液栓的密度较软组织大得多;这些栓子可以十分稠密,测量CT 值可超过100Hu。
这一表现显著提示ABPA。
随着支气管闭塞,可见黏液栓子的密度增高。
因为黏液充填支气管,可见树芽征表现,但是绝大多数的ABPA 患者周围气道表现正常。
包括实变、不张、空洞形成和肺大疱在内的肺组织异常,在约40%的病例中可以确认,并且尤其多发于上叶。
嗜酸细胞性肺炎伴有急性加重者可见类似于团块状的病灶。
可见马赛克灌注和空气潴留征象。
X线表现支气管扩张常见于急性或反复发病的病例( 图1,图2)。
支气管异常常位于叶、段或肺的中心部位。
这些支气管可呈椭圆形或分支状表现,在横断面时则呈环形。
支气管内可见黏液栓,周围空气勾画出其轮廓,在充填支气管后导致呈「指套征」或「手套征」的表现( 图1)。
支气管增粗、管壁增厚的存在往往被称为支气管囊肿,然而支气管囊肿内含有黏液栓时或许应该叫做黏液囊肿。
在ABPA 患者中这些表现多见于肺上叶。
急性加重的ABPA 患者胸片常表现为实变。
有些实变表现类似于嗜酸细胞性肺炎的不规则斑片影。
这些表现可以位于肺外周、肺门或异常支气管周围。
因黏液栓阻塞支气管引起肺膨胀不全时,则可表现为段或叶的实变。
图1 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后前位(A) 和侧位(B) 胸片显示肺门中心支气管扩张区域内的黏液栓塞( 箭头);C、D. 两个层面的CT 图像显示在扩张的中心支气管内的支气管黏液栓塞;E 和C 图相同层面的CT 纵隔窗图像显示黏液栓塞( 箭头) 的密度高于软组织和大血管,这些征象提示ABPA图2 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 胸部后前位显示一左肺上叶中心黏液栓( 箭头);B.HRCT 显示多发的中心支气管扩张和管壁增厚( 箭头),以及大的中心黏液栓(*);C.(B) 图稍上层面的HRCT 显示支气管黏液栓( 箭头);D.(B) 图相同层面纵隔窗显示黏液栓( 箭头) 密度高于软组织疾病晚期,上叶的瘢痕化和体积缩小可类似于肺结核的陈旧病变。
曲霉的影像学表现曲霉(Aspergillu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真菌,通常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中繁殖生长。
曲霉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感染病,可影响多个器官系统,包括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皮肤等。
在医学影像学中,曲霉感染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有助于临床医生进行准确诊断和治疗。
1. 肺部感染曲霉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是肺部,特别是对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如白血病、器官移植术后患者等。
在X线或CT检查中,曲霉感染的典型表现包括多发的圆形或类圆形密度增高灶,通常呈现为单侧或双侧肺部浸润。
这些灶块可以伴有支气管扩张或空洞形成,甚至形成曲霉球结构。
值得注意的是,曲霉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扩张的影像学表现与其他原因引起的相似,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2. 骨髓感染曲霉也可引起骨髓感染,特别是在外伤、手术或感染性疾病后。
在骨髓感染的影像学表现中,X线检查可见骨髓腔内出现溶骨性破坏灶,软组织肿胀,关节腔积液等。
MRI检查在骨髓感染的诊断中起着关键作用,可以显示软组织、骨髓、关节等结构的详细情况,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3.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随着曲霉感染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发病率逐渐增加。
脑膜炎、脑脓肿等是曲霉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的常见并发症,患者可出现头痛、发热、意识障碍等症状。
在CT或MRI检查中,中枢神经系统曲霉感染的典型表现包括脑实质内多发低密度灶,脑脓肿周围可有环形强化,病灶边缘模糊不清。
脑脓肿穿破脑室或蔓延至脑膜时可引起蛛网膜下腔积液,需要与其他疾病鉴别。
4. 其他部位感染曲霉感染还可涉及眼、耳、皮肤等其他部位,在这些部位的影像学表现也有一定特点。
例如眼部感染可出现虹膜炎、巩膜炎等表现;耳部感染可引起中耳炎、外耳道炎等;皮肤感染可呈现为皮肤疹、溃疡等症状。
医学影像学在这些部位的感染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帮助临床医生准确判断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综上所述,曲霉感染在医学影像学中的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熟悉这些特征有助于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肺曲霉病影像学研读与基于影像学诊断思路1. 肺曲霉病的概述肺曲霉病(aspergillosis)是由曲霉属真菌引起的一种疾病,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或患有肺疾病的患者。
根据感染的部位和病因,可分为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曲霉病球菌病(aspergilloma)、慢性肺曲霉菌病(chronic pulmonary aspergillosis,CPA)等几种类型。
其中,IPA为最严重的一种类型,多发生于免疫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可能会导致死亡。
2. 影像学表现2.1 IPA的影像学表现IPA的影像学表现比较多样,但总体来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空泡征空泡征是IPA的典型影像学表现。
影像学上表现为实质内多个大小不等的圆形空腔,通常为直径1-3cm左右,周围可见环状、半月形或石灰化影,多伴有周围炎性病变。
(2) 结节或肺实变征结节或肺实变征是IPA的次典型影像学表现,呈现为实质内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表面平滑,边缘清晰,大小一般小于2cm。
结节可融合成大片阴影,呈现肺实变表现。
(3) 支气管狭窄或闭塞征感染侵犯支气管或肺门区域时,可引起相应的支气管狭窄或闭塞征。
表现为支气管狭窄或完全闭塞,形成气管旁软组织密度影或未空气密度影。
(4) 肺间质病变征部分患者显示肺间质病变,表现为肺门周围线样模糊影、蜂窝状模糊影、小的间质结节、蜢蚱征等。
2.2 慢性肺曲霉菌病的影像学表现慢性肺曲霉菌病的影像学表现以肺部空泡和肺段性不张为主:(1) 空泡征慢性肺曲霉菌病亦可表现为空泡征。
临床上空泡征的出现可提示慢性肺曲霉菌病的可能;(2) 肺段性不张慢性肺曲霉菌病常常引起相应的肺段性不张,以中下叶为多见。
不张肺段开始时呈局部肺实变,有时伴干湿性胸膜炎;随着病变的进展,病变区肺组织逐渐萎缩而呈现肺段性不张的形态。
3. 基于影像学的诊断思路在诊断肺曲霉病时,首先需要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史和免疫状态等因素,并结合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