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发生的原因
压疮形成的关键是压力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皮肤及其支持结构对压力的耐受力。
外因包括剪切、摩擦和潮湿。
内在因素包括高龄、体重、营养不良、代谢性疾病、活动减少等
NPUAP 发生机制
压力
外因
内因
压疮的发生原因--三力作用
压力
剪切
摩擦
皮肤毛细血管最大承受压力为16-33mmHg(2.01-4.4KPa),持续超过易发生缺血坏死。
压疮的最新定义
1989年 (NPUAP) 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坏和坏死
2007年 (NPUAP) 皮肤或深部组织由于压力或复合有剪切力或和摩擦力作用而发生在骨隆突处的局限性损伤
2009年 ( NPUAP) 压疮是一种皮肤和(或)皮下组织的局部损伤,通常出现在骨隆突部位,常因压力或压力与剪切力或摩擦力联合所致。 与压创有关的成因或混淆因素很多,并且已经证实了此类因素的重要性
Norton Scale: 诺顿评估表
适用于评估老年患者压疮危险因素 缺陷:欠缺对患肢的营养状况
Braden scale: 布雷登评估表 18分是临界值,15~18分提示轻度危险,13~14分提示中度危险,10~12分提示高度危险,9分以下提示极度危险!
感官知觉度:对与压力相关的不适有反应能力
营养:进食情况
1.非常差:从未吃完一份饭,很少能进食超过三分之一份饭。喝水很少,未进流质饮食或禁食,或只能喝水,或静脉补液5天以上
2.可能不均衡:通常只能吃1/2份食物。偶尔能吃完一份饭
3.均衡:能进食半份以上的食物。或以鼻饲或全胃肠营养以维持营养需求
4.很好:能进食几乎整份饭菜。从不拒绝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