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护理新进展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16
中药外敷治疗压疮护理的新进展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坏和坏死。
引起压疮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是由于压迫而造成的,故又称为“压力性溃疡” 。
中药在压疮护理中的应用是我国的瑰宝。
中医认为压疮是毒邪内结,瘀血,寒凝气滞造成。
由于组织受损,溃后脓水淋漓,导致气血亏虚,肝气久郁不解。
一旦发生压疮,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加重病情,延长康复时间,严重时可因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
因此,必须加强护理,减少压疮的发生。
1. 压疮中药外敷治疗压疮发生后,应根据压疮发生的部位、程度、感染.、压疮的直径、程度、组织形态、渗出液颜色及量,压疮周围皮肤或组织情况, 全身营养状态等情况进行评估,采取不同的中药外敷治疗,收到良好的效果。
1. 1古代药典《本草纲目》记载茶油有明目亮发润肠通便,清热化湿,杀虫解毒的功效,在我国传统的中药方中,常以茶油调制各种药膏、药丸。
民间常用茶油调滑石粉或斑鸠毛(烧成灰)直接搽用患处皮肤3-5次/天。
在压疮护理中可免除清疮,换药,包扎等程序,疗效满意,易被医患接受。
1.2 红油膏、生肌散:红油膏润肤止痛,防腐生肌。
生肌散敛疮长肉,止痛生肌,生肌收口。
民间常用葱汤或生艾叶,蒲公英,野菊花等草药煎淡汁冷却后冲洗或揩洗。
临床应用3%过氧化氢溶液或灭菌生理盐水清洗伤口。
在清创后创面如有腐肉涂抹红油膏于患处1-2次/天,待创面脓净,无腐肉可改用生肌散,隔1-2天换药一次。
1. 3 经典药剂优锁具有强大而迅速的杀菌除臭作用,在压疮护理中的应用,同样具有保护创面,减轻疼痛,清除脓液,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的作用。
使用时将其用纱布浸透药液后外敷患处皮肤,包扎,隔日换药,也可和庆大注射液联合应用疗效更显著。
1.4. 新癀片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活血化淤的作用,在压疮护理中具有保护创面,抗菌和抑菌,止痒,生血和活血的作用。
用生理盐水清洗干净压疮及周围皮肤3-4cm,将新癀片药未用无菌注射用水调化后涂于患处皮肤,3-5次/天。
压疮护理的新进展摘要:压疮一般作为患者的并发症现象出现,多发于人体表皮或皮下软组织。
压疮会让本就虚弱的患者身体负担进一步加重,并拖累其主要病情的恢复。
因此,通过了解压疮产生的原因,干预其形成因素,在临床护理中采取有关应对措施,能有效降低压疮发生的概率,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
关键词:压疮;护理;因素;进展前言长久以来,压疮都是护理工作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点,压疮的出现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诸多不便,而且还会影响其病情的正常恢复时间,加剧患者的痛苦感。
在当下,对压疮的防治已成为检验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
所以,降低压疮的发生率,使患者免受并发症的困扰,为其提供更好的安全性保证,是目前护理工作亟待解决的难题,需要得到高度重视。
1压疮的概念压疮是指压力性溃疡,亦称之为褥疮,因为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力、剪切力或摩擦力作用,从而使得受压部位缺氧、缺血、肤色改变,导致水疱、组织溃疡坏死等情况出现。
此外,营养摄取不足时,血液循环系统受压力阻碍同样会出现压疮,病情较轻者可通过休养调理后自愈,病情严重者则较难痊愈。
美国压疮顾问小组将其按症状严重程度进行了如下分类,I 期:压疮淤血红润期;II 期:压疮炎症浸润期;Ⅲ期:压床浅度溃疡期;IV 期:压疮坏死溃疡期;可疑深部组织损伤期及不可分期。
据统计,每年有6万余人因压疮综合征而亡,国内外调查表明,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为3%~12%,其中老年患者压疮发生率10%~25%,死亡率增加了6倍[1],可见其对人体的危害。
2压疮的影响因素2.1 体位患者的体位会直接影响到压疮的产生。
对手术室患者而言,需长期保持同一体位,会使身体局部地区长时间受压,再加上保护措施应用不当,大大增加了压疮的发生风险;对于病房患者而言,因术后难以自我行动,为防止创口撕裂造成二度伤害,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静卧休息,这也使得并发压疮的可能性大幅提升。
2.2 营养患者在卧床期间如果营养需求得不到有效保障,即会使皮下脂肪含量减少,蛋白质合成不足,人体日常所需的微量元素缺失,产生肌肉萎缩现象。
压疮护理研究新进展一、本文概述压疮,也被称为压力性溃疡或褥疮,是一种因长期压力或摩擦力作用于皮肤而导致的局部组织损伤。
它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引发感染、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造成严重影响。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护理理念的发展,压疮护理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新的护理方法和策略不断涌现。
本文旨在综述压疮护理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压疮的发病机制、预防策略、治疗方法以及护理技术的创新等方面。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评价,本文期望能够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科学、有效的压疮护理指导,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也期望能够激发更多研究者对压疮护理领域的关注,推动该领域的持续发展。
二、压疮预防策略的新进展近年来,压疮预防策略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这些新进展不仅关注于提高护理效率,更着重于降低压疮发生率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个性化评估与预防计划的制定: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现在对压疮风险的评估更加精准和个性化。
通过对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生活习惯、营养状况、皮肤类型和活动能力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可以制定更加符合个体需求的预防计划。
这些计划可能包括定期翻身、使用减压设备、改善营养状况、加强皮肤护理等。
新型减压设备的应用:随着材料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发展,新型减压设备如气垫床、水垫床等不断问世。
这些设备通过改变压力分布,减少局部压力峰值,从而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
一些智能减压设备还能实时监测患者的压力分布,为护理人员提供及时的反馈和调整建议。
预防性皮肤护理:皮肤是压疮发生的关键部位,因此预防性皮肤护理在压疮预防中占据重要地位。
新的皮肤护理策略包括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过度清洁导致皮肤损伤、使用保湿剂保持皮肤水分等。
一些新的皮肤护理产品如皮肤保护膜、皮肤修复剂等也被广泛应用于压疮预防中。
跨学科合作与综合干预:压疮预防需要跨学科的合作与综合干预。
护理人员需要与医生、营养师、康复师等多个专业团队紧密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压疮预防计划。
压疮护理新进展压疮护理新进展压疮概况❖有文献报道,一般医院压疮的发生率为 2.5%~8.8%,高达11.6%。
脊髓损伤患者的发生率在25%~85% ,且8%与死亡有关。
❖老年住院患者,发生率为10%~25%。
❖一直是基础护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也是评价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护理学领域中的难题。
名称的演变2007NPUAP压疮的新定义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坏和坏死。
❖2007NPUAP压疮的新定义:指皮肤或皮下组织由于压力,或复合有剪切力或/和摩擦力作用而发生在骨隆突处的局限性损伤。
压疮的特征❖发生在骨隆突部位❖由于受压引起❖深浅不一❖通常存在坏死组织❖边缘硬而干燥❖轮廓常呈圆形或火山口状❖疼痛不明显❖分布于溃疡床的肉芽组织常呈灰白色❖继发感染时有恶臭或脓性分泌物流出,穿入深部组织,使肌腱、骨膜发炎、变厚、硬化,并破坏其骨质及关节。
❖病人往往伴有营养不良❖可发生于任何的压力源❖可以在数小时内发生压疮的分期❖NPUAP1998压疮分期❖NPUAP2007压疮分期❖根据伤口的颜色(RYB)分NPUAP1998压疮分期(分四期)NPUAP2007压疮分期❖Ⅰ期(Stage Ⅰ)❖Ⅱ期(Stage Ⅱ)❖Ⅲ期(Stage Ⅲ)❖Ⅳ期(Stage Ⅳ)❖不明确分期Unstageable❖可疑的深部组织损伤(Subspected Deep Tissue Injury)阶段Ⅰ(Stage Ⅰ)❖在骨隆突处的皮肤完整伴有压之不褪色的局限性红斑。
❖深色皮肤可能无明显的苍白改变,但其颜色可能与周围组织不同。
进一步描述(补充说明):❖受损部位与周围相邻组织比较,有疼痛、硬块、表面变软、发热或者冰凉。
❖此阶段对于肤色较深的个体可能难以鉴别。
❖可表明“处于危险状态”。
Ⅰ期压疮剖面图和模型阶段Ⅱ(StageⅡ)❖真皮部分缺失❖表现为一个浅的开放性溃疡❖伴有粉红色的伤口床(创面)❖无腐肉❖也可能表现为一个完整的或破裂的血清性水疱进一步描述(补充说明):❖表现为发亮的或干燥的表浅溃疡❖无腐肉或瘀伤(bruising)❖此阶段不能描述为皮肤撕裂伤、胶带损伤、会阴皮炎、浸渍或者表皮剥脱❖瘀伤表明有可疑的深部组织损伤Ⅱ期压疮组织剖面图和患者照片阶段Ⅲ(StageⅢ)❖全层皮肤组织缺失❖可见皮下脂肪暴露,但骨头、肌腱、肌肉未外露❖有腐肉存在❖但组织缺失的深度不明确❖可能包含有潜行和隧道进一步描述(补充说明):❖此阶段压疮的深度因解剖位置不同而不同❖鼻梁、耳朵、枕骨处、踝部因无皮下组织,因此第三阶段压疮可能是表浅溃疡❖相对而言,脂肪较多的部位此阶段压疮可能形成非常深的溃疡❖骨头或肌腱不可触及或无外露Ⅲ期压疮的组织剖面图和患者照片阶段Ⅳ(StageⅣ)❖全层组织缺失❖伴有骨、肌腱或肌肉外露❖伤口床的某些部位有腐肉或焦痂❖常常有潜行或隧道进一步描述(补充说明):❖第四阶段的压疮因解剖位置不同而各异❖鼻梁、耳朵、枕骨处、踝部因无皮下组织,此阶段压疮可能是表浅溃疡❖可能扩展到肌肉和/或支持结构(例如筋膜、肌腱或关节囊)❖有可能造成骨髓炎❖可以直接看见或触及骨头/肌腱Ⅳ期压疮的组织剖面图和患者照片不明确分期(Unstageable)❖全层组织缺失❖溃疡底部有腐肉覆盖(黄色、黄褐色、灰色、绿色或褐色),或者伤口床有焦痂附着(碳色、褐色或黑色)进一步描述(补充说明):❖只有去除足够多的腐肉或焦痂,暴露出伤口床的底部,才能准确评估压疮的真正深度、确定分期❖足跟处稳定的焦痂(干的、黏附紧密的、完整但没有发红或者波动感)可以作为人体自然的(生物学的)覆盖而不被去除不明确分期的患者照片可疑的深部组织损伤(Suspected deep tissue injury)❖皮下软组织受到压力或剪切力的损害,局部皮肤完整但可出现颜色改变如紫色或褐红色,或导致充血的水疱。
❖与周围组织比较,这些受损区域的软组织可能有疼痛、硬块、有粘糊状的渗出、潮湿、发热或冰冷。
进一步描述(补充说明)❖在肤色较深的个体中,深部组织损伤可能难以检测。
❖厚壁水疱覆盖的黑色伤口床进展可能更快。
❖足跟部是常见的部位。
❖这样的伤口恶化很快,即使给予积极的处理,病变可迅速发展,致多层皮下组织暴露。
可疑的深部组织损伤患者照片根据伤口的颜色将压疮的愈合过程分为❖R(Red)-红色伤口❖Y(Yellow)-黄色伤口❖B(Black)-黑色伤口压疮的评估❖压疮的局部情况❖压疮的影响因素❖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Risk Assessment Scale,RAS)压疮的局部评估❖1.压疮的大小、潜行❖2.分期❖3.形状❖4.部位❖5.渗出液的量❖6. 感染?❖7.疼痛?记录压疮的部位,大小,分度,组织形态,气味,渗出液量,潜行隧道,有无存在感染。
周围皮肤情况,病人一般情况及基础疾病都需要做记录.压疮的影响因素压疮的危险因素—1.压力❖Braden & Bergstrom (1987)认为:压疮形成的关键是压力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皮肤及其支持结构对压力的耐受力。
❖压力经皮肤由浅入深扩散呈圆锥形分布,最大压力在骨突出的周围。
❖压力与时间关系的研究显示:低压长时间的压迫造成的组织危害>高压短时间的压迫。
❖皮肤毛细血管最大承受压力为16-33mmHg (2.01-4.4KPa),最长承受时间为2h。
❖肌肉及脂肪组织比皮肤对压力更敏感,最早出现变形坏死,萎缩的、疤痕化的、感染的组织增加对压力的敏感性。
压疮的危险因素—2.剪切力❖引起压疮的第2位原因,是施加于相邻物体的表面,引起相反方向的进行性平滑移动的力量。
❖当身体同一部位受到不同方向的作用力时,就会产生,比压力更易致压疮。
❖作用于深层,引起组织的相对移位,能切断较大区域的小血管供应,导致组织氧张力下降,因此它比垂直方向的压力更具危害。
❖与体位关系密切,发生在深部组织中。
❖有实验证明,剪切力只要持续存在>30min ,即可造成深部组织的不可逆损害。
❖如果将受压部位的血管比喻为水管的话,压力是将水管挤扁,而剪切力是将水管折弯,所以剪切力更易阻断血流。
压疮的危险因素—3.摩擦力❖摩擦力作用于皮肤,易损害皮肤的角质层,增加皮肤的敏感性。
❖可使局部皮肤温度增高,温度升高1℃,能加快组织代谢并增加氧的需要量10%。
❖摩擦力大小可被皮肤的潮湿程度所改变,少量出汗的摩擦力>干燥皮肤,大量出汗则可降低摩擦力。
❖床铺皱褶不平、有渣屑、皮肤潮湿或搬动时拖、拽、扯、拉病人均产生较大摩擦力。
压疮的危险因素—4.潮湿❖Reuler等报道湿润皮肤使组织产生压疮的可能性比干燥皮肤高5倍。
❖潮湿→皮肤的酸碱度改变→皮肤角质层的屏障功能↓→表皮损伤,细菌增殖↑❖常见因素:大小便失禁、大汗或多汗、伤口大量渗液等。
❖正常皮肤偏酸性,PH4.0-5.5,尿和粪均为碱性。
压疮的危险因素评估❖如果事先做一个PU发生危险因素评估,凡认为存在危险因素而不采取措施的病人100%会发生PU;采取措施的只有38.2%会发生PU。
❖Hibbs:已发生的PU中95%是可以预防的,而5%则属于不可避免的。
❖研究表明,应用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RAS)RAS是简便的最具预测能力的方法。
Braden Scale评分法❖美国临床研究显示,使用此法对高危病人采取措施后,压疮的发生率下降了50%-60%。
❖国内,谢小燕等人在内外科、老人院、ICU中对Braden Scale进行了广泛的信度与效度检验,认为其是信度和效度较好的压疮RAS。
❖将护理工作重点从事后处理转移到事前预防,提高了预防压疮的有效性。
❖Braden计分结果显示,高、中危者必须给予有效减压的措施,加强皮肤护理和营养护理,有所侧重给予预防教育,才能降低PU发生率。
❖对低危者和无危者重点是加强预防教育,教会病人及其家属自理/自护技巧,特别是在卧床期间要加强翻身和皮肤清洁护理,同时加强预防性监测。
湿性愈合理论基本原理❖无痂皮形成❖湿润和低氧环境→毛细血管的生成,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的生长,角质细胞的增殖。
❖发挥了渗液的重要作用,不粘连创面,避免再次机械性损伤,减轻了疼痛,为创面的愈合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保留在创面中的渗液→释放并激活多种酶和酶的活化因子, 渗液还能有效地维持细胞的存活,促进多种生长因子的释放,刺激细胞增殖。
❖密闭状态下的微酸环境→抑制细菌生长,有利于白细胞繁殖及发挥功能湿性愈合的优点❖调节创面氧张力,促进毛细血管的形成。
❖有利于坏死组织和纤维蛋白的溶解。
❖促进多种生长因子释放。
❖保持创面恒温,利于组织生长。
❖无结痂形成,避免新生肉芽组织的再次机械性损伤。
❖保护创面神经末梢,减轻疼痛。
传统的伤口处理方式❖消毒清洁,自然愈合传统的伤口处理方式现代敷料的种类❖透明薄膜敷料:如3m薄膜、IV3000等❖水胶体敷料:如康惠尔透明贴、溃疡贴/粉、安普贴、多爱肤、德湿可等❖水凝胶:清创胶、清得佳、得湿舒等❖藻酸盐敷料:优赛、液超妥、藻酸钙钠盐、德湿康等❖泡沫类敷料:如渗液吸收贴、痊愈妥、得湿舒等❖亲水性纤维:如爱康肤❖银离子敷料:如徳湿银、爱康肤银、泡沫银、优拓SSD等❖岛状敷料❖油纱敷料新型伤口敷料及产品Ⅰ期压疮的敷料选用➢透明贴➢溃疡贴➢渗液吸收贴➢皮肤保护膜Ⅱ期压疮的敷料选用❖1.未破的小水疱(直接小于5mm )❖2.大水疱(直接大于5mm )❖3.真皮层受损,渗液多的❖4.小溃疡Ⅲ-Ⅳ期压疮的敷料选用❖存在硬痂-可外科清创或水胶体敷料盖于伤口上(24-48h 可使痂皮软化)。
❖渗液多,黄色坏死组织覆盖的伤口—⑴水凝胶(清创)+泡沫敷料;⑵美盐或藻酸盐等吸收性敷料+纱布或泡沫类敷料或泡沫银敷料(疑有或已经存有感染的伤口)。
❖红色期伤口:肉芽新鲜的,要注意保护,促进肉芽生长—⑴盐水纱布湿敷;⑵根据渗液选择藻酸盐或溃疡糊填充创面+纱布或封闭敷料覆盖。
不可分期压疮的敷料选用❖有坏死组织/腐肉、硬痂清创,去除坏死组织,减少感染。
可疑的深部组织损伤❖谨慎处理!❖不能被表象所迷惑。
❖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
❖明确可能存在的深部损害。
何时更换治疗方案?❖创面加深或变大❖创面上渗液变多❖伤口在2-4周内没有明显改善迹象❖伤口出现感染迹象❖治疗方案执行有困难更换治疗方案的选择:❖支持面❖体位变换的频率和姿势❖敷料种类❖营养❖抗感染治疗❖其他:高压氧、负压治疗、手术等。
预防压力的误区预防剪切力的困惑预防摩擦力的误区预防潮湿的误区现代护理的发展方向——防治结合❖“预防压疮发生”被认为是最经济的压疮护理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