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
- 格式:ppt
- 大小:1.63 MB
- 文档页数:15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汇报人:日期:•引言•人民当家作主的概念和历史•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目录•人民当家作主的意义•人民当家作主的挑战和未来发展•结论01引言0102主题简介在这样的国家中,民主制度是基础,公民权利得到保障,政府权力受到制约,社会公平正义得到维护。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是指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以人民为主体,人民拥有参与国家事务和决策的权利。
探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对公民的生活、权利和未来的影响和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民主制度,提高公民的民主意识和参与度,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和进步。
目的和意义意义目的02人民当家作主的概念和历史人民当家作主是指人民作为国家的主人,拥有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权利和义务。
人民当家作主意味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人民当家作主的概念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的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不断推进人民当家作主的进程,通过宪法和法律保障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民主,加强法治,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更加充分的保障和实现。
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发展03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公民有权参与选举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以及被选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协商民主决策公民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就国家大事和地方重要事务提出意见和建议,参与政治协商。
公民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决策过程,对国家和社会事务发表意见,参与民主决策。
030201政治参与03投票表决公民可以通过投票方式,对涉及公共利益的事项进行表决,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意愿。
01听证会制度各级政府在制定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时,应举行听证会,听取公民的意见和建议。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一、高考考点1、我国的国家性质2、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3、民主与专政的关系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5、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6、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二、知识梳理1、我国的国家性质1)国家的含义:。
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2、人民民主专政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2)人民民主的特点:①表现:②表现: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绝大多数人民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3)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我国的民主与专政是辩证统一的。
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
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
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3、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1)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2)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3)新的历史时期的新要求4、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1)(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2)(行使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3)(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5、我国公民的政治义务1)2)3)4)注意: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①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
②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③公民在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④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6、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1)2)3)(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7、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1)(基本内容)2)(重要内容)3)(有机构成部分)4)(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三、随堂练习1、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号召,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①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政治和法律保障②是我国各项工作的中心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任务④必须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