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不保留灌肠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格式:pdf
- 大小:32.74 KB
- 文档页数:2
大量不保留灌肠技术评分标准
(一)目的
1.为手术、分娩或者检查的患者进行肠道准备。
2.刺激患者肠蠕动,软化粪便,解除便秘,排除肠内积气,减轻腹胀。
3.稀释和清除肠道内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4.灌入低温液体,为高热患者降温。
(二)护理要点
1.评估患者:
(1)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排便情况。
(2)向患者解释灌肠的目的,取得患者的配合。
2.操作要点:
(1)核对医嘱,做好准备,保证灌肠溶液的温度适宜。
(2)携物品至患者旁,帮助患者取左侧卧位,为患者遮挡。
(3)按照要求置入肛管置入合适长度后固定肛管,使灌肠溶液缓慢流入并观察患者反应。
(4)待溶液将要灌完时,夹紧肛管,拔出肛管放入弯盘内。
(5)灌肠完毕,嘱患者平卧,忍耐5-10分钟后再排便并观察大便性状。
3.指导患者:
(1)灌肠过程中,患者有便意,指导患者做深呼吸,同时适当调低灌肠筒的高度,减慢
流速。
(2)指导患者如有心慌、气促等不适症状,立即平卧,避免意外的发生。
(三)注意事项
1.正确选择灌肠溶液,掌握溶液的温度、浓度和量。
肝性脑病患者禁用肥皂水灌肠;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水钠潴留患者禁用生理盐水灌肠。
伤寒患者灌肠量不能超过500毫升,液面距肛门不得超过30厘米。
对急腹症、妊娠早期、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禁止灌肠。
2.对患者进行降温灌肠,灌肠后保留30分钟后再排便,排便后30分钟测体温。
3.灌肠时要保持一定的灌注压力和速度,灌肠筒过高,压力过大,液体流入速度过快,不易保留,而且易造成肠道损伤。
大量不保留灌肠评分标准。
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1、目的:
1)为肠道手术、诊断性检查或分娩作清洁肠道准备。
2)刺激肠蠕动,解除便秘,减轻腹胀。
3)稀释或清除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减轻肠道中毒症状。
4)灌入低温液体,为高热患者降温。
2、注意事项:
1)急腹症、消化道出血、严重心血管疾病禁止灌肠;肝性脑病禁用肥皂水灌肠。
2)伤寒患者液量不能超过500ml,液面距肛门不能超过30cm。
3)如果液面下降过慢或停止,可移动肛管或挤压肛管;如患者有便意感,嘱患者深呼吸,减慢流速;如有剧烈腹痛、心慌气短、面色苍白、出冷汗等不适,立即停止灌肠,通知医生。
4)降温灌肠时,液体保留30min,排便后30min测量体温。
大量不保留灌肠考核评分标准大量不保留灌肠术【目的】1.解除便秘、肠胀气。
2.清洁肠道,为某些手术、检查或分娩作准备。
3.稀释并清除肠道内的毒物,以减轻中毒。
4.为高热患者降温。
【操作程序】1.评估(1)患者的年龄、意识状态、病情、诊断、排便情况、灌肠的目的。
(2)患者的心理反应、合作程度。
(3)患者肛门部位的皮肤、黏膜状况。
2.计划(1)用物准备1)治疗盘内置:灌肠筒1套(或灌肠袋)、肛管(24~26号)、血管钳(或液体调节器),润滑剂、棉签、卫生纸、橡胶单及治疗巾(或一次性治疗巾)、弯盘。
2)手套、便盆、便盆巾、输液架、屏风。
3)灌肠溶液:常用0.1%~0.2%的肥皂液、生理盐水。
溶液温度为39~41℃,降温时28~32℃,中暑患者用4℃生理盐水。
成人每次用量为500~1000ml,小儿约200~500ml。
(2)环境准备:调节室温,关闭门窗,屏风遮挡。
3.实施流程内容与要点说明(1)准备(2)核对解释(3)安置卧位(4)接管排气·护士洗手、戴口罩·携用物至床旁,称呼患者,查对无误后,解释操作目的和过程·嘱患者排尿·关闭门窗,遮挡屏风·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借重力作用使液体容易流入乙状结肠和降结肠),双膝屈曲,将臀部移近床沿,脱裤至膝部·垫橡胶单及治疗巾于臀下,弯盘置于臀边·对不能自控排便者可取仰卧位,臀下置便盆·挂灌肠筒于输液架上(液面距肛门40~60cm)流程内容与要点说明(5)插管灌液(6)拔管、嘱咐(7)协助排便(8)整理与记录·戴手套,润滑肛管前端,连接肛管,排尽管内气体,夹管·左手分开臀部,显露肛门,嘱患者做排便动作(使肛门括约肌松驰以利插管),右手持肛管轻轻插入直肠7~10cm(图9-12)·固定肛管,打开液体调节器,使溶液缓缓流入,待液体将流完时,关闭调节器·用卫生纸包裹肛管,轻轻拔出置于弯盘中,擦净肛门·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嘱患者尽可能保留5~10min后再排便·提供便盆,协助排便;撤去橡胶单和治疗巾·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开窗通风·交待注意事项,感谢患者合作,洗手·记录结果。
大量不保留灌肠考核评分标准大量不保留灌肠考核评分标准科室:______ 姓名:______ 得分:______项目评估和观察要点分值评分要求1、核对医嘱 1 未核对不给分2、评估患者 (1) 评估患者病情、年龄、意识。
(2) 评估患者的自理能力、合作程度和对灌肠的心理反应。
(3) 观察患者肛门直肠情况,有无灌肠禁忌。
2 未评估不给分,评估不完全酌情扣分3、环境评估与准备:清洁、安静、光线充足符合灌肠要求。
2 未评估不给分,评估不完全酌情扣分内容 10分操作要点分值评分要求1、操作者自身准备:洗手、戴口罩、手套等 2 缺一项扣0.52、用物准备(弯盘、石蜡油、一次性灌肠包、棉签)及常用液体的温度、量(肥皂水500ml、39--41℃,降温灌肠28--32℃) 2 缺一项扣0.53、环境:注意遮挡 1 未评估不给分,评估不完全酌情扣分4、用物带至床旁,查对床号、姓名,解释,指导患者配合操作。
2 未操作不给分5、体位:取左侧卧位,双腿屈膝,裤脱至膝部臀下垫一次性垫巾,置弯盘于垫巾上。
灌肠液面挂于输液架上,液面距肛门40~60 cm(伤寒患者灌肠液不超过500ml,液面距肛门不超过30cm)。
10 未操作不给分6、润滑肛管7--10cm,排气,取手纸。
5 操作不规范酌情扣分7、左手用手纸分开两臀,显露肛门右手夹肛管轻轻插入7--10cm,固定肛管,松开调节夹,使溶液缓慢流入,(口述)成人每次灌入500~1000mL,小儿每次灌入200~500mL。
20 操作不规范酌情扣分8、观察筒内液面下降情况和患者的反应,观察液体不滴时可轻轻挤压或左右转动肛管。
10 未操作不给分9、液体将流完时夹紧肛管,用手纸包裹肛管拔出;置于医疗垃圾桶,撤弯盘,撤一次性垫单,脱手套,协助患者穿好裤子,平卧。
并嘱保留5~10分钟;再次核对。
10 未操作不给分10、整理床单位,按规定处理各种用物。
洗手,记录。
5 未操作不给分11、观察灌肠后后的反应及排出大便的量、颜色、性质,排便的次数。
大量不保留灌肠考核评分标准科室:姓名:得分:项目内容分值评分要求扣分评估和观察要点10分1、核对医嘱2、评估患者(1)、评估患者病情、年龄、意识。
(2)、评估患者的自理能力、合作程度和对灌肠的心理反应。
(3)、观察患者肛门直肠情况,有无灌肠禁忌。
(4)3、环境评估与准备:清洁、、安静、光线充足符合灌肠要求。
12322未评估不给分,评估不完全酌情扣分准备10分1、操作者自身准备:洗手、戴口罩、手套等2、用物准备(弯盘、石蜡油、一次性灌肠包、棉签)及常用液体的温度、量(肥皂水500ml、39--41℃,降温灌肠28--32℃)3、环境:注意遮挡2422用物缺一项扣0.5操作要1、用物带至床旁,查对床号、姓名,解释,指导患者配合操作;2、体位:取左侧卧位,双腿屈膝,裤脱至膝部臀下垫一次性垫巾,置弯盘于垫巾上。
灌肠液5101、解释指导不到位酌情扣2~3分2、体位不正确酌情扣2~3分3、润滑肛管、排气不正确酌情扣点75分面挂于输液架上,液面距肛门40~60 cm(伤寒患者灌肠液不超过500ml,液面距肛门不超过30cm);3、润滑肛管7--10cm,排气,取手纸;4、左手用手纸分开两臀,显露肛门右手夹肛管轻轻插入7--10cm,固定肛管,松开调节夹,使溶液缓慢流入,(口述)成人每次灌入500~1000mL,小儿每次灌入200~500mL;5、观察筒内液面下降情况和患者的反应,观察液体不滴时可轻轻挤压或左右转动肛管。
6、液体将流完时夹紧肛管,用手纸包裹肛管拔出;置于医疗垃圾桶,撤弯盘,撤一次性垫单,脱手套,协助患者穿好裤子,平卧。
并嘱保留5~10分钟;再次核对。
7、整理床单位,按规定处理各种用物。
洗手,记录;、8、观察灌肠后后的反应及排出大便的量、颜色、性质,排便的次数。
52010105102~3分4、未夹紧灌肠筒或灌肠液漏液,污染衣被插肛管动作过重酌情扣2~3分5、与患者沟通不良,未根据患者情况调节灌肠液流入速度和量酌情扣3~5分6、污染放置不当酌情扣2~3分7、健康教育不恰当酌情扣1~5分8、记录不合格扣2分评价5分1、良好沟通2、患者身体暴露少,衣被无污染3、护士操作熟练、敏捷、能及时处理灌肠中异常情况11211、护患沟通不良酌情扣3~5分2、操作过程中污染衣被扣3~5分3、操作不熟练、动作不流畅酌情扣3~5分4、不能及时处理灌肠中异常情况酌情扣3-5分。
大量不保留灌肠技术工解Fb解除便秘;驱除肠内积气。
出为某些手术、检查或分娩作准备。
出稀释并清除肠道内的有害物质。
出灌入低温溶液,为高热患者降温。
2操作程序出评估:患者控制排便的能力、排便习惯、便秘的特征和症状、肛周情况、对操作配合程度。
出准备(1)患者准备:排空膀胱。
(2)护理人员准备:洗手、戴手套、剪指甲(3)物品准备:①灌肠筒一套(内盛灌肠液)、肛管、弯盘、血管钳、润滑剂(凡土林或肥皂液)、棉签、卫生纸、一次性中单、水温计、便盆及便布、输液架、必要时备屏风。
②常用溶液:生明水,0.1~02%ffi⅛K孙每^^500~1000ml小5咸,约200~500ml°Sg39~4PC,降撕28~32°C o中暑患舒蓊§0寸用Fb告知Q)灌肠的目的:通过向大肠内灌入大量液体以协助患者排便排气的方法。
有时也借以灌入药物。
外科灌肠多用于肠道术前患者清洁肠道,避免术中污染术野,利于术后肠道吻合口愈合。
对肠梗阻保守治疗患者,可刺激肠蠕动,促进通气。
(2)灌肠前准备好卫生纸,并注意保暖。
(3)身体虚弱者或老年患者要家属陪同,并准备好便盆,注意安全,防止坠床或跌倒,告知患者如有不适,要即刻告诉护理人员。
(4)介绍灌肠体位,并协助患者摆放。
(5)灌肠时患者会产生便意,此时可采取张口呼吸,以减轻腹压和便意感。
(6)出现便意感觉时,操作护理人员会降低灌肠袋的高度,减慢灌肠液流入速度,帮助患者减轻不适感,请患者不要过于紧张,以达到灌肠的效果。
(7)撅液进入人体后,根据灌肠目的介绍保留时间,不保留灌肠者,灌肠后尽量保留5-10分钟,保留灌肠者应保留1小时以上。
鼓励患者将灌肠液保留的时间长一些,以利于软化粪便,达到灌肠的目的。
保留灌肠的患者则有利于药液被肠道充分吸收。
(8)操作中及结束后,患者有无腹痛或其他特殊不适,及时告诉护理人员。
出实施Q)准备灌肠液:操作前按医嘱配制灌肠溶液,用水温计测量液体温度,用血管钳夹紧胶管,将溶液倒入灌肠筒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