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富翁神奇公式-年存1.4万四十年变1亿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3
二十五个成为有钱人的方法1、做你真正感兴趣的事——你会花很多时间在上面,因此你一定要感兴趣才行,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你不愿意把时间花在上面,就得不到成功。
2、自己当老板。
为别人打工,你绝不会变成巨富,老板一心一意地缩减开支,他的目标不是使他的职员变成有钱人。
3、提供一种有实效的服务,或一种实际的产品。
你要以写作、绘画或作曲变成百万富翁的机会可以说是无限小,而你要在营造业、房地产、制造业发大财的机会比较大。
记住,出版商赚的钱比作家多得多。
4、如果你坚持要用自己的灵感来创业5、不论你是演员或商人,尽量增加你的观众。
在小咖啡馆唱歌的人,所赚的钱一定比不上替大唱片公司灌唱片的人,地方性的商人,不会比全国性的商人赚的钱多。
6、找出一种需要,然后满足它。
社会越变越复杂,人们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越来越多,最先发现这些需求而且满足他们的人,是改进现有产品和服务的人,也是最先成为富翁的人。
7、不要不敢采用不同的方式——新的方法和新产品,会造成新的财富。
但必须确定你的新方法比旧方法更理想,你的新方法必须增进产品外观、效率、品质、方便或者降低成本。
8、如果你受过专业教育,或者有特殊才能,充分利用它。
如果你烧得一手好菜,而却要去当泥水匠,那就太笨了。
9、在你着手任何事情之前,仔细地对周围的情形研究一番。
政府机关和公共图书馆,可以提供不少资料,先做研究,可以节省你不少时间和金钱。
10、不要一直都想着发大财,不如你想想如何改进你的事业,您应该常常问自己的是:“我如何改良我的事业?”如何使事业进行顺利,财富就会跟着而来。
11、可能的话,进行一种家庭事业,这种方法可以减少费用,增进士气,利润的分配很简单,利润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整个事业控制也较容易。
12、尽可能减少你的费用,但不能牺牲你的品质,否则的话,你等于是在慢性自杀,赚钱的机会不会大。
13、跟同行的朋友维持友谊——他们可能对你很有帮助。
14、把尽量多的时间花在事业上。
一天12小时、一星期6天是最低要求,一天14小时到18小时很平常,一星期工作7天最好了。
李嘉诚说1年存1.4万就能成亿万富翁,为什么从来没人做
到?
在理财投资这件事上,很多人都听过这个故事:
华人首富李嘉诚说:如果你从现在开始,每年存下1.4万元,并获得平均20%的投资回报率,40年后你将拥有1亿零281万元。
这个故事流传甚广,但细细想一想,却漏洞百出。
每年存下1.4万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难,每年20%的收益保持三五年也不是非常难,但是保持40年20%的年化投资回报率,这个就是睁眼说瞎话了。
要知道被奉为股神的巴菲特,从1965年初到2017年底,按市值计算,在53年时间里的年化回报率也不过是20.9%。
股神不过如此,普通人就是痴心妄想。
这就是为什么这个故事听上去很美好很简单,但实际上听故事的人不可能做得到。
多说一句,对于向来把现金流放在第一位从来不赚最后一个铜板的李嘉诚来说,他也不是照此方法成为华人首富的,所以这个故事一定不是李嘉诚说的。
虽然故事是假的,但是故事里面的道理却值得深思:
1、复利确实是普通人致富的途径,越早
理财越有优势。
2、短时间的高收益并不难,但是长时间
的稳定收益非常难。
3、保住本金是最重要的,投资是比谁活
得更久。
这3个道理是理财之前应该具备的常识,背后是投资行业的本质:
1、投资本身是周期性的,获取长久稳定
的回报非常难。
2、风险与收益成正比,时间越长越明显。
对于普通人来说,理解以上投资理财的本质和基本常识很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在实际操作中能够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点击观看下面这个视频,也许你能够找到答案:。
每年存1.4万,40年后你将有多少钱?算完惊呆了!
华人首富李嘉诚常打一个比方“一个人从现在开始,每年存1.4万元,如果每年平均20%的投资回报率,40年后财富会增长为1亿零281万元!”
如果我们细算账会发现,按这种方式操作,第10年仅能攒36万元,但是到了第20年,这笔资产就积累到了261万元,如果你能坚持40年,财富就会到达1亿零281万元的惊人厚度——这就是神奇的复利投资。
现实生活中,20%的投资回报率是不实际的,40年也是遥遥无期的漫长,但李嘉诚的财富人生阐述了一个道理:一个人一生能积累多少财富,不取决于赚了多少,也非一味开源节流,而是取决于如何理财,因此正确的理财方式才是致富的关键所在!
2016年8月24日,最严新规出台,划定了13条红线,意味着行业监管进一步完善,我们的投资风险将大幅降低。
监管新规下,那些具备车辆抵押保障,银行存管保障,安全性极强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受到了社会大众的青睐。
存管保障安全平台
“银行存管+专注车辆抵押”的现代众车在线,与正规实体银行签订资金存管协议,借款有抵押物,车管所备案质押担保的正规互联网金融平台。
现代众车在线新手福利:新手标预期年化利率高达年化10.5%。
年存1.4万,如何变亿万富翁?年存万,怎样变亿万富翁?华人首富李嘉诚常打一个比方:一个人从现在开端,每年存万元,并都能出资到股票或房地产,取得每年均匀20%的出资报答率,40年后财富会增加为1亿零281万元。
假设咱们细算账会发现,按这种方法操作,第十年仅能攒36万元,在许多大城市还不够买一个卫生间。
别着急吐槽,坚持下去,到了第20年,这笔财物就堆集到了261万元,假设你能坚持40年,财富就会抵达1亿零281万元的惊人厚度这便是奇特的复利出资。
是不是有人要诉苦四十年时刻太长?没方法,基数有限,只能靠更多时刻去补偿,想要更早完结财富方针,你需求先完结必定的财富根底。
对一般上班族来说,人生堆集财富进程中最重要的分水岭莫过于100万元。
李嘉诚就说过,赚第二个1000万时要比赚榜首个100万简略简略得多。
李嘉诚在不到30岁的时分,就完结了这个跨过。
回忆一些闻名富豪阅历,他们也大多在30岁左右就完结了这笔堆集。
放到当下,假设你还没有跨过100万门槛,在敷衍完各种昂扬的日子本钱之后,其实能用于出资的资金十分有限。
越早完结靠勤劳存钱的阶段,你才干越早进入以钱挣钱的阶段。
所以你堆集榜首个100万元所用的时刻长短,底子可以决议你终身的财富厚度。
咱们该怎样快速堆集100万元呢?除了在本职工作上尽力奋斗获取升职加薪,还可以考虑创业拓荒人生新路途,更重要的那么是不管钱多钱少,从一开端就养成出资的习气。
每个理财致富的人,只不过是养成了一般人不喜欢、且无法做到的习气罢了,即出资理财的才能。
如此,那些令人困扰的贫富问题就有了底子标准的答案:一个人终身能堆集多少财富,不取决于赚了多少,也非一味开源节流,而是取决于怎样理财。
这便是致富的要害。
把握穷变富的道理,迈向有钱人队伍你认为自己是一个赤贫的人吗?假设是,你是否想过改动自己的现状,从现在起堆集自己的财富,迈向有钱人的队伍?读读以下的这些理财哲学,或许会对你有所启示。
1、将日子费用变成榜首本钱一个人用100元买了50双拖鞋,拿到地摊上每双卖3元,一共得到了150元。
神奇的复利爱因斯坦说过:“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
你想拥有这个奇迹吗?台湾著名投资理财专家黄培源先生推崇的一个创造亿万富翁的神奇公式?黄培源先生认为,假定一位身无分文的年轻人,从现在开始能够每年存下1.4万元,如此持续40年,如果他每年存下的钱都投资到股票和房地产上,并获得每年平均20%的投资收益率,那么40年后,他能累积多少财富呢?一般人猜的金额,多落在200万到800万元之间,最多的也不超过1000万,然而依照财务学计算复利的公式,正确的答案应该是:1.0281亿,一个众人都不敢想象的数字。
∑1.4×(1+20%)40+1.4×(1+20%)39+……+1.4(1+20%)+1.4,这个神奇的公式表明,一个25岁的上班族,如果依照这种方式投资理财,到65岁退休时,他就能成为亿万富翁。
复利,简单说就是利滚利、钱滚钱,公式:本利和=本金×(1+年报酬率%)的n次方,其中n为设定之投资年数。
复利的要素:初始本金、报酬率和时间.简单地说:假如你投入10000元的资金,如每年10%的收益率,则50年后:您有10000*1.1L50=1170000元,如每年15%的收益率,则34年后:您有10000*1.15L34=1150000元,如每年20%的收益率,则26年后:您有10000*1.2L26=1140000元,如每年30%的收益率,则18年后:您有10000*1.3L18=1120000元因此,复利可以让我们慢慢富有!复利是一种让平凡人获得财富的工具。
复利,让财富涨10倍、100倍不是梦。
另外,从上面可以看出,靠复利致富是“马拉松竞赛”而非“百米冲刺”,比的是耐力而不是爆发力。
请记住复利致富绝不是富人、高收入家庭的专利,而是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都可以应用的工具。
事实证明影响未来财富的关键因素,不是起始资金的多少,而是投资报酬率的高低与时间的长短。
让我们现在就用起这个工具来吧,瞄准每年20%的收益率,开始行动寻找我们心中的投资标的,加油!。
[键入文字]
领导成功的六个助推器
下文提供了作为领导的六个发展方向,严格完成,到时候想避开成功都是不可能的。
领导成功的六个助推器
1.人脉,得道多助
多数人都有这种生活经历:办一件事跑东、跑西、求爷爷告奶奶办不成,最终因为朋友的一个电话或一句话就搞定了。
工作中同样专业水平的两个人在同一个单位,若干年后一个人在专业能力提升的同时,还注重拓展人脉,在贵人的帮助下飞黄腾达;另外一个只凭专业打拼,还在原地打转。
这就是人脉的能量。
一定环境下:人脉是一个人赚取财富、职场升迁、成功的入场券。
据了解,现在社会上同学会很盛行,仅北京大学,各种各样的同学会就不下几十个,据说其中有一个由金融投资家进修班学员组成的同学会,仅有200余人,控制的资金却高达1200个亿,殊为惊人。
据说中国最好的工商管理学院之一的上海中欧工商管理学院,除了在上海本部有一个学友俱乐部外,在北京还有个学友俱乐部分部。
清华、北大、人大等名牌大学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都有同学会或校友会分会,在这些地方,形形色色的同学会多如恒河之沙。
周末的时候,到清华、北大、人大等校园走走,会发现有很多看上去不像学生的人在里面穿梭。
其中有许多人是花了大价钱从全国各地来进修的。
学知识是一方面的原因,交朋友是更重要的原因。
1。
每年存1.4万就能成亿万富翁!(上一个交易日的大盘分时图)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芒叔的书终于等来确切的消息,中信出版社这种大社真的不一样,工作非常细致和专业,新年一上班就跟我们开会确认各种细节,反反复复抠每一个知识点,不论从逻辑和插画都力求做到完美。
我们没想到的是,芒叔的这本书是中信出版社今年财经领域的重点推荐书,所以非常重视。
他们的编辑感叹没想到我们这种小地方能写出如此高质量内容的书,总觉得北上广才有人才。
这是价值投资领域的第一本漫画书籍,而且还是具有10多年价值投资实战的私募基金经理亲自撰写的,确实非常难得。
很多价值投资的书都是理论派的教授写的,完全没有可操作性。
而芒叔的这本书真的可以让一个小白完全看得懂什么是真正的价值投资,关键还可以落地实战,我希望你们人手一本,反复阅读。
这两天就下印刷厂了,预计3月头就可以预售了,也就一包烟钱,大家记得一定要入一本。
讲今天的正题:很多人觉得我一没本钱,二没本事,就是一个穷人的命。
这句话的背后是颓废,殊不知,穷人变成富人靠的不是本钱,也不是本事,而是时间。
你今天看完这篇文章,理解了这个常识,并不需要很高的学历,也不需要很多的本钱,更不需要你很聪明,相反就需要你很“傻”,就可以成为富人,而且让你的世世代代都不缺钱。
这个不是忽悠大家的话,如果你的父母就理解了这个常识,那么你这一代一定已经是很富有了。
很可惜,哪个时代也没有给你父母机会,我们的证券市场才开始几十年,不像欧美已经上百年了,所以他们依靠投资,早富过三代了。
我们今天要讲的常识就是:复利。
复利可以让你一个普通工薪阶层成为亿万富翁。
有个传播很广的典故:假如你每年存下1.4万,40年你就可以成为亿万富翁。
这个是怎么计算出来的?我用Excel给大家统计了一下,大概如下:每年存下1.4万元,假如能够保持20%每年的投资收益率,大概40年可以累计成1亿资产,看上图红色部分。
40年正好是一个人一辈子的工作周期(20岁工作,60岁退休),也就是说,如果你从工作开始给自己存养老金,每年存1.4万(约合每月存1167元),那么到你退休的时候就拥有1亿资产。
20年平均年化40%的神奇公式神在哪里很多经典投资书籍的译名都很坑,如果因为书名错过了这些好书,会很可惜。
比如杰里米J·西格尔的《股市长线法宝》,再比如乔尔·格林布拉特的《股市稳赚》。
乔尔·格林布拉特(Joel Greenblatt)是哥谭资本(Gotham Capital)公司创始人。
在他的管理下,哥谭资本在1985年到2005年的二十年间,资产规模从700万美元增长到8.3亿美元,二十年的年化增长率高达40%。
印象中,这个成绩只有大奖章的西蒙斯可以媲美。
但不同于西蒙斯的黑箱模型,乔尔·格林布拉特在《股市稳赚》中把他的策略模型公开了出来。
神奇公式的策略和操作方式如果大家读了我之前推荐过的《聪明的投资者》,应该对格雷厄姆在书中提出的选股公式有印象。
不过随着大萧条时代的结束,市场里很少再能大量的出现符合格雷厄姆标准的公司。
更重要的是,投资人逐渐意识到:相对于买入价格,公司的质量(所谓有护城河的好公司)对于投资来说更加重要。
就像芒格说的:“如果你买了一个价值低估的股票,你就要等到价格达到你算出来的内在价值时卖掉,这是很难算的。
但是如果你买了一个伟大的公司,你就坐那儿待着就行了”。
巴菲特也用类似的话表达过:“It's far better to buy a wonderful company at a fair price than a fair company at a wonderful price. ”神奇公式的核心策略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用便宜的价格去买好的公司。
具体操作流程可以简化成两部分:一是寻找好的公司;二是寻找便宜的股票。
好的业务是指有形资本回报率高的公司;便宜的股票则是指息税前盈余/企业价值(EBIT/ EV)高的股票。
然后,神奇公式分别按照(1)有形资本回报率、(2)息税前盈余/企业价值高低,对在美国主要的证券交易所交易的3500家大公司(剔除了若干金融股与公用事业股)进行排名,排名结果从1到3500。
许多人不明白,富人何以能在一生中积累巨大的财富?阔佬们究竟拥有什么特殊技能,是那些天天省吃俭用、日日勤奋工作的上班族所欠缺的?到底理财致富的条件何在?
这个“神奇公式”假定有一位年轻人,从现在起每年定期存款1.4万元,享受平均5%的利率,如此持续40年,他可以积累的财富为1.4万元××40=169万元。
但是,如果这位年轻人将每年应存的钱全部投资到股票或房地产市场,并假定能获得年均20%的投资报酬率,则40年后,他能积累多少财富?一般人猜测是在200万元至800万元。
然而,“神奇公式”给出的答案是1.0281亿元!而这个数据,乃依照财务学计算年金的公式得到:1.4万××40=1.0281亿。
试试将这个天文数字与前述平均投资报酬率仅为5%的定期存款相比,你会发现两者收益的差距达70余倍之巨,多么令人惊讶!
尽管这个“神奇公式”听来很是悬乎一个25岁的上班族,若依此方式投资到65岁退休,就能成为亿万富翁。
如此,全世界阔佬将遍地都是,一抓一大把。
相信这种情景出现的概率不高,因为一般情况下,没有多少人会将之进行到底。
毕竟漫长的40年里,会发生多少不可预料之事。
显然,“神奇公式”真正的目的,是告诉人们投资理财并无什么复杂技巧,最重要的乃是观念。
每个理财致富的人,只不过是养成了一般人不喜欢、且无法做到的习惯而已,即投资理财的能力。
如此,那些令人困扰的贫富问题就有了“基本标准”的答案:一个人一生能积累多少财富,不取决于赚了多少,也非一味开源节流,而是取决于如何理财。
这便是致富的关键。
掌握穷变富的哲理迈向富人行列
你认为自己是一个贫穷的人吗?如果是,你是否想过改变自己的现状,从现在起积累自己的财富,迈向富人的行列?读读以下的这些理财哲学,或许会对你有所启发。
A、将生活费用变成第一资本
一个人用100元买了50双拖鞋,拿到地摊上每双卖3元,一共得到了150元。
另一个人很穷,每个月领取100元生活补贴,全部用来买大米和油盐。
同样是100元,前一个100元通过经营增值了,成为资本。
后一个100元在价值上没有任何改变,只不过是一笔生活费用。
贫穷者的可悲就在于,他的钱很难由生活费用变成资本,更没有资本意识和经营资本的经验与技巧,所以,贫穷者就只能一直穷下去。
财智哲学:渴望是人生最大的动力,只有对财富充满渴望,而且在投资过程中享受到赚钱乐趣的人,才有可能将生活费用变成“第一资本”,同时,积累资本意识与经营资本的经验与技巧,获得最后的成功。
B、最初几年困难最大
其实,贫穷者要变成富人,最大的困难是最初几年。
财智学中有一则财富定律:对于白手起家的人来说,如果第一个百万花费了10年时间,那么,从100万元到1000万元,也许只需5年,再从1000万元到1亿元,只需要3年就足够了。
这一财富定律告诉我们:因为你已有丰富的经验和启动的资金,就像汽车已经跑起来,速度已经加上去,只需轻轻踩下油门,车就会疾驶如飞。
开头的5年可能是最艰苦的日子,接下来会越来越有乐趣,且越来越容易。
财智哲学:贫穷者不仅没有资本,更可悲的是没有资本意识,没有经营资本的经验和技巧。
贫穷者的钱如不是资本,也就只能一直穷下去。
C、贫穷者的财富只有大脑
人与人之间在智力和体力上的差异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大,一件事这个人能做,另外的人也能做。
只是做出的效果不一样,往往是一些细节的功夫,决定着完成的质量。
假如一个恃才傲物的职员得不到老板的赏识,他只是简单地把原因归结为不会溜须拍马,那就太片面了。
老板固然不喜欢不尊重自己的人,但更重要的是,他能看出你的价值。
同样,假如你第一次去办营业执照,就和办证的人吵得不可开交,可以肯定,你开的那个小店永远只能是个小店,做大很难。
这样的心态,别说投资,连日常理财都难做好。
很多投资说到底是一种赌博,赌的就是将来的收益大于现在的投入。
投资是件风险极大的事,钱一旦投出去就由不得自己。
贫穷者是个弱势群体,从来没把握过局势,很多时候连自己也不能支配,更不要说影响别人。
贫穷者投资,缺的不仅仅是钱,而是行动的勇气、思想的智慧与财商的动机。
贫穷者最宝贵的资源是什么?不是有限的那一点点存款,也不是身强力壮,而是大脑。
以前总说思想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实在我们这个时代,思想不仅是精神财富,还可以是物质化的有形财富。
一个思想可能催生一个产业,也可能让一种经营活动产生前所未有的变化。
财智哲学: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差别不是高矮胖瘦,而是装着经营知识、理财性格与资本思想的大脑。
D、对自身能力的投资
有一位伟人的话,大意是一个人的价值大小,不是看他向社会索取多少,而是看他贡献多少。
相比之下,按劳分配并不是按你的劳动量来分配,而是要你生产出更多的价值。
只要你愿意,你劳动的能力越强,创造的价值越多,就越可能获得高的收入。
多劳多得的根本是质而不是量,贫穷者最根本的投资是对自身能力的投资。
财智哲学:说到资本家,贫穷者就联想到那些剥削工人剩余劳动价值的人,心中自然有种抵触。
实际上,只要你愿意,你也可以当资本家,资本市场是向每一个人开放的,其中也有你的那一份天地。
E、教育是最大投资
学历只是一般教育的证明,学校里学到的只是一些综合性的基础知识,人一辈子都需要重新学习。
有一篇报道,江苏省2003年高学历者人均年收入超过11万元,小学文化程度者只有3708元,二者相差近30多倍。
经济收入的悬殊,已经造成实际上的高低贵贱。
在当今社会,要想过上稍稍像样一点的生活,就必须有一个高学历。
财智哲学:教育是最大的投资,对很多贫穷者来说,他们的命运是和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的。
因为贫困不是一种罪过,但贫困中的人都不得不承受它的恶果。
F、勿以运气为贫穷开脱
关于资本的故事每个人都听过不少。
比如某个美国老太太,买了100股可口可乐股票,压了几十年,成了千万富翁;某位中国老太太,捂了10年深发展原始股,也成了超级富婆。
故事的主角都是老太太,笨头笨脑,居然一弯腰就捡了一个金娃娃。
从理论上讲,美国老太和中国老太的投资都是成功的,但对更多的人而言,却很难有什么推广价值。
两个老太凭什么能够坚持捂股?不是理智的分析,也不是坚定的信心,而是什么都不懂,要么是压在箱底忘在脑后了,要么是运气的因素。
贫穷者把很多事情都归于运气。
因为只有运气是最好的借口,可以为自己的贫穷开脱。
“运气不好”是所有失败者的疗伤良药。
财智哲学:在商品经济时代,人人都会有运气,不劳而获不仅是可耻的,而且是不可能的。
一个人之所以有权获得收入,是因为他为社会生产出了产品,社会才给了他的回报。
G、知本向资本靠拢
有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国王要感谢一个大臣,就让他提一个条件。
大臣说:“我的
要求不高,只要在棋盘的第一个格子里装1粒米,第二个格子里装2 粒,第三个格子里装4粒,第四个格子里装8粒,以此类推,直到把64个格子装完。
”国王一听,暗暗发笑,要求太低了,照此办理。
不久,棋盘就装不下了,改用麻袋,麻袋也不行了,改用小车,小车也不行了,粮仓很快告罄。
数米的人累昏无数,那格子却像个无底洞,怎么也填不满……国王终于发现,他上当了,因为他会变成没有一粒米的穷者。
一个东西哪怕基数很小,一旦以几何级倍数增长,最后的结果也会很惊人的。
贫穷者的发展难,起步难,坚持更难。
就那么几粒米,你自己都没了胃口。
可一件事情的成功,往往就在于最后一步。
当基数积累到一定的时候,只需要跳一下格子,你就立地成佛了。
这之前的一切都是铺垫,没有第一粒米,就没有后面的小车大车,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也是艰难的。
但是世界上聪明的人很多,有知识的人遍地都是,但真正能发大财的却少,要把知识变为知本,只有和资本联姻才行。
财智哲学:富人靠资本生钱,贫穷者靠知本致富。
以知本作为资本,赤手空拳打天下,可能是现代贫穷者们最后也最辉煌的梦想。
但是,一个生活在底层的人,很难有俯瞰的眼光和轩昂的气度,贫穷者内心最缺乏的其实就是这种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