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的意思
- 格式:docx
- 大小:16.40 KB
- 文档页数:2
李煜李清照诗词大全赏析诗是现实生活在诗人心中的反映。
只有现实生活,才是诗及一切艺术的源泉。
诗人是生活的歌手,诗是对生活的唱歌。
我在此整理了李煜李清照诗词大全,供大家参阅,盼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李煜李清照诗词大全11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李煜〔五代〕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
凭阑半日独无言,照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
烛明香暗画堂深,满鬓青霜残雪思难任。
这是一首抒写伤春怀旧之情的作品。
从全词看,布满着往事不堪回首的怨愁情思,应是李煜后期的作品,故也有人称其为是后主绝命词其次首。
2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李煜〔五代〕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一梦一作:梦里)这首秋夜抒怀之作,具有李后主词的一般风格。
它没有用典,没有精致的名物,也没有详细的情事,有的只是一种顾影自怜,空诸一切的观念。
一切都是那么朴实,那么明白,却又令人低回与困惑。
大约是词人后期之作吧。
读这类词,最要玩味其中环境气氛的制造,和抒情仆人公浅貌下的深衷。
3望江南·多少恨李煜〔五代〕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望江南·多少恨》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入宋被囚后创作的一首记梦词。
词人以词调名本意回忆江南旧游,抒写了梦中重温旧时游娱生活的快乐和梦醒之后的悲恨,以梦中的乐景抒写现实生活中的哀情,表达对故国繁华的追恋,抒发亡国之痛。
全词语白意真,直叙深情,一气呵成,是一首情辞俱佳的小词。
李煜李清照诗词大全21半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李煜〔五代〕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全词以“梦”为中心,集中写“空”,笔意直白,专心挚真。
全词八句,句句如白话入诗,以歌代哭,不事雕琢,用情挚切。
细雨愁诗词细雨如愁的诗句今天给各位分享细雨愁诗词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细雨如愁的诗句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现在开始吧!绵绵细雨的诗句有哪些?绵绵细雨的诗句有哪些?1、绵绵细雨的诗句有如下所示: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译文:东风飒飒,蒙蒙细雨飘洒,荷花塘外传来了声声轻雷。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2、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
——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3、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关于雨淡淡的愁绪的诗句关于雨淡淡的愁绪的诗句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宋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唐白居易《夜雨》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
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
含有雨的并且表现淡淡的愁绪的有关诗句已觉秋窗秋不尽,哪堪风雨助凄凉细雨愁诗词!点绛唇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细雨愁诗词?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雨晴诗(王胄)初晴物候凉,夕景照山庄。
残虹低饮涧,新溜上侵塘。
风度蝉声远,云开雁路长。
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形容雨愁的诗句有哪些?形容雨愁的诗句有哪些?1、秋风瑟瑟催叶黄,雨寒凄凄落清流。
——《秋雨寄愁》自从泣尽江蓠血,夜夜愁风怨雨来。
——《又湘妃诗四首》岂知流落复相见,蛮风蜒雨愁黄昏。
2、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细雨愁诗词?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宋代细雨愁诗词:李清照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我为什么喜欢李煜?——南唐后主李煜的悲情与荣耀他首先是一个错位的帝王,但他同时又是一个天生的情,正因为这样才成就了他一个天才的、杰出的文学艺术家的美称。
他的词好比那个时代的“最流行金曲榜”,其中有些歌词至今都是脍炙人口呀,如《相见欢》、《浪淘沙》、《虞美人》等。
他就是李煜。
(一)飞来“横”祸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李煜即位当皇帝的时候已是五代十国的后期,经历了五十余年割据征战的五代十国,南唐国呈现出末路的颓势,天下大势正处于分久必合的过程之中。
然而,这位年轻、单纯的皇帝此刻并不清楚他的国家所面临的危险,就在这一出出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历史潮流中,他接过了父亲手中的烂摊子。
“煜”是照耀的意思,就象征着今后要像太阳一样把他的光辉洒遍他的国土和人民,然而事实却并没向着所有人期许的那样发展。
究其原因,得从这位少年的往事说起。
李煜有一个理想的父亲,一个很好的导师。
他就是南唐的第二任皇帝李璟,历史上称其治国才能不佳,但在书法、诗词这些业余爱好上却都是样样高手。
他注重南唐的文化事业,为李煜提供了锦衣玉食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引导鼓励他走进一个广阔的文学艺术世界。
就像李煜自己说的那样,靠着父亲和兄长的庇护和抚育,我的日子是过得自由自在,心里只希望追随着巢父、许由、伯夷、叔齐的足迹,仰慕着他们,宁当隐士也不继承王位的高风亮节。
他,与世无争的一心向往隐士生活,渴望做一个自由自在的富贵闲人,把艺术做生活的调味,却遭兄长的猜忌、陷害。
这样让本来已经缩进自己世界的李煜更是躲在里面,一头扎进了故纸堆,跟书籍谈起了恋爱,走进书籍的围城里,走到文学艺术世界里,再也不想出来。
就这样,他用书籍把自己和现实隔离开来。
在皇宫这个名利场的中心过起了隐士的生活。
这种皇宫隐士的生活对李煜是非常合适的。
自然世界、文学世界、艺术世界,对于他来讲不仅是一个避难所更是一个广阔的精神家园,他在中间不仅是找到了安全感,他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快乐。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五代:李煜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一梦一作:梦里)译文昨夜风雨交加,遮窗的帐子被秋风吹得飒飒作响。
蜡烛燃烧的所剩无几,壶中水已漏尽,一次次的斜靠在枕头上,辗转难眠。
躺下坐起来思绪都不能够平稳。
人世间的事情,如同东逝的流水,一去不返,想一想我这一生,就像大梦一场。
只有喝醉了酒才能排遣心中苦闷,别的方法都行不通。
注释兼:同有,还有。
帘帏(wéi):帘子和帐子。
帘,用布、竹、苇等做的遮蔽门窗的东西。
帏,同帷,帐子,幔幕,一般用纱、布制成。
飒飒(sà):象声词,这里形容风吹帘帏发出的声音。
烛残:蜡烛燃烧将尽。
残,尽,竭。
漏断:漏壶中的水已经滴尽,表示时间已经很晚。
漏,漏壶,为古代计时的器具,用铜制成。
壶上下分好几层,上层底有小孔,可以滴水,层层下注,以底层蓄水多少计算时问。
频:时常,频繁。
欹(qī)枕:通彀,斜,倾斜。
欹枕,头斜靠在枕头上。
平:指内心平静。
世事:指人世间的各种各样的事情。
漫:枉然,徒然。
浮生:指人生短促,世事虚浮不定。
浮,这里为短暂、空虚之意。
醉乡:指人醉酒时神志不清的状态。
稳:平稳,稳当。
宜,应当。
不堪行:不能行。
堪,能够。
创作背景开宝八年(公元975年),李煜亡家败国,肉袒出降,被囚禁待罪于汴京。
宋太祖赵匡胤因李煜曾守城相拒,封其为“违命侯”。
李煜在忍屈负辱地过起了囚徒生活。
本首词就是李煜降宋后生活实况和囚居心境。
鉴赏这首秋夜抒怀之作,具有李后主词的一般风格。
它没有用典,没有精美的名物,也没有具体的情事,有的只是一种顾影自怜,空诸一切的观念。
一切都是那么朴素,那么明白,却又令人低回与困惑。
大约是词人后期之作吧。
读这类词,最要玩味其中环境氛围的创造,和抒情主人公浅貌下的深衷。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开头两句是说,昨天夜晚,风雨交加,遮窗的帐子被秋风吹出飒飒的声响,窗户外传来了令人心烦的风声雨声,整整响了一夜。
“诗词大会”题库一、单项选择题(每道试题有三个选项,请选出唯一一个正确答案)1.“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中“幽篁”的意思是?()A.幽静B.幽深的竹林C.竹林2.诗人王维的被称作什么?()A.诗圣B.诗鬼C.诗佛3.下列哪一首诗不是王维的代表作?()A.《如梦令》B.《竹里馆》C.《使至塞上》4.下列哪位诗人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A.刘禹锡B.杜甫C.苏轼5.“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中“相照”与诗中哪个词相应?()A.独坐B.弹琴C.明月6.“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中“折柳”意思是?()A.折取柳枝B.惜别怀远C.折断的柳枝7.我国“折柳送行”的习俗最早见于哪里?()A.《诗经》B.《春秋》C.《礼记》8.《春夜洛城闻笛》诗的“关键”是?( )A.玉笛B.折柳C.春风9.《春夜洛城闻笛》诗触发诗人故园之恋的句子是?(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10.“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是李白客居哪里所作?( )A.扬州B.江陵C.洛阳11.诗句“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可以看出是什么季节?( )A.春天B.秋天C.冬天12.诗句“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人因什么而感发?( )A.闻笛B.此夜C.折柳13.《逢入京使》中能体现军旅生活的是?( )A.泪不干B.马上相逢C.报平安14.“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中“龙钟”指的是?( )A.身体衰老B.泪流纵横C.潦倒15.“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中“故园”指的是?( )A.长安B.南京C.安西16.诗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写的是什么时节?( )A.晚春B.初夏C.晚秋17.杨万里被人称为什么?( )A.临川先生B.诚斋先生C.河东先生18.“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中“黄梅时节”指的是?( )A.初春B.初夏C.初秋19.“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是从哪些角度写的?()A.视觉B.听觉C.视觉和听觉20.“永嘉四灵”包括徐照、徐玑、翁卷和下列哪一位诗人?()A.杨万里B.赵师秀C.陆游2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出自于哪一首诗?()A.苏轼《浣溪沙》B.白居易《暮江吟》C.李白《春夜洛城闻笛》22.韩愈《晚春》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 )A.比喻B.拟人C.对比23.诗句“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中的“榆荚”是指?()A.豆荚B.榆树C. 榆钱24.出自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的成语是?()A.扑朔迷离B.雌雄同体C.一雕双兔25.《木兰诗》是哪个朝代的北方乐府民歌?()A.东晋B.南北朝C.隋朝26.“双兔傍地走”中“走”,与下列哪个词中的“走”意思一样?()A.走马观花B.茶走位了C.走漏消息27.“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中“忆”指的是?()A.回忆B.记忆C.思念28. 下列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南市买配头,北市买长鞭。
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出自五代李煜的《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原文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一梦一作:梦里)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
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
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
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
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
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
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创作背景:975年(开宝八年),宋朝灭南唐,李煜亡家败国,肉袒出降,被囚禁待罪于汴京。
宋太祖赵匡胤因李煜曾守城相拒,封其为“违命侯”。
李煜在忍屈负辱地过起了囚徒生活。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写尽后主李煜降宋后生活实况和囚居心境。
李煜词中“流水”意象的解析作者:樊宝玲来源:《读天下》2018年第03期摘要:词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形式。
“诗言志而词娱情”,词人多借词来抒发内心的真实情感。
南唐末代帝王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李煜是一个怀有赤子之心的词人,其前期帝王、后期囚徒的人生遭遇让其词更显得沉郁悲怆、真挚深切。
他的词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融入其中,并使内在的真情实感与外界实物实景具体地完美融合,创作出了鲜明的形象和美好的意象,从而使其词拥有了长传不衰的艺术魅力。
本篇就李煜词中的“流水”意象进行了解读,从而使读者能够更加了解李煜词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李煜;流水;意象解析南唐后主李煜,政治上毫无建树,宋军南侵时,李煜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作违命侯。
后因一曲《虞美人》,被宋太祖赐牵机药而死。
可以说,李煜死在政治上,但是他却在艺术上得到了永生。
清朝诗人郭磨感慨道:“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
”李煜是江南人。
江南多水。
水灵动,水亦多情;水的灵动,更易激荡诗情。
所以,李煜的词中,多爱使用“流水”这一意象。
如《相见欢》中的“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浣溪沙》中的“待月池台空逝水”,《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乌夜啼》中的“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浪淘沙》中的“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采桑子》中的“欲寄鳞游,九曲寒波不溯流”等等。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而李煜的“流水”,不仅彰显了他作为“千古词帝”的才气与智慧,更多的是李煜对故国的无限眷念,对人生深沉的喟叹,对往事惆怅的追忆,对亡国无限的愧疚。
“流水”是对故国的眷念。
细究李煜这些多出现“流水”意象的词,均作于自己被俘北上之后。
汴京的风云,带着北方特有的涩冷与干燥。
身在异乡的亡国之君,午夜梦回,他未尝不会触景生情,怀念流水。
那滚滚而逝的流水,未必是汴京城里的水,恐怕是江南小桥之下的流水,是芙蓉浦亭亭荷下脉脉的流水。
其实,他怀念的,何止是江南的水,更是江南的风景,江南的人,江南的生活,是他已然破灭的故国,是他作为万人之上一代帝王的尊严。
浅论苏轼词中的“梦”摘要:纵观晚唐五代至北宋前期的词, 我们发现, 历代词人都爱把“梦”作为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
苏轼作为词坛大家, 亦不例外, 在他的词中, 涉及到“梦”的比比皆是,或记梦、或忆梦、或借梦、或诉梦等等。
那么, 苏轼词中“梦”的内容是什么?相较前人词作, 有什么特别之处? 作用又何在呢?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作一些分析探讨, 试图由此对苏轼其人其词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更全面的把握。
关键词:苏轼,梦,词一、苏词中“梦”的内容“梦”字在《辞源》有两个解释,一个解释为“卧而以为然也”,即“睡眠中的幻想”;一个解释为“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注“想象也”。
苏轼词中的“梦”也没有跳出这两个解释,有的是他睡觉中所做的梦,即真梦;有的是他想象中的梦,即以梦为喻。
因此,苏轼的梦词分为真梦词和喻梦词两类。
真梦词有的记录其真实梦境,有的记录其在梦中的感受和状态,有的记录其在梦中所作词;喻梦诗词则主要抒发其古今如梦、人生如梦的生命意识。
1、真梦词词自从晚唐五代转入文人创作后, 表现的题材与范围大大缩小。
闺阁情事成为词中叙写的重点,聚少离多之恨与伤春怨别之愁则成为词中情感的主流。
恰如弗洛伊德在《释梦》中所说:“梦的内容乃是愿望的满足, 而梦的动机在于某种欲望”〔1〕。
现实生活中频繁的、长久的别离使得晚唐五代词中的梦大都是写男女相会, 如温庭筠的“辽阳音信稀, 梦中归”(《诉衷情》)、韦庄的“人寂寂, 叶纷纷, 才睡依前梦见君”(《天仙子》) ; 又如薛绍蕴的“早是相思肠欲断, 忍教频梦见”(《谒金门》)、孙光宪的“凭仗东风吹梦, 与郎终日东西”(《清平乐》)。
而苏词中的梦则不然, 有表现苏轼与亡妻相会的动人场景的, 如《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中的“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疏妆。
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也有表现友人宴请四方宾客的热闹场面的, 如《水龙吟》(小舟横截春江) 中的“云间笑语, 使君高会, 佳人半醉。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译文:姹紫嫣红的花儿转眼已经凋谢,春光未免太匆忙。
也是无可奈何啊,花儿怎么能经得起那凄风寒雨昼夜摧残呢?——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译文: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那滚滚东流的春江之水没有尽头。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译文:世间的事情,如同东逝的流水,一去不返,想一想我这一生,就像大梦一场。
——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译文:一个人不要倚着栏杆远眺,昔日的无限江山已不再是南唐河山;离开容易再见故土就难了。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译文:过去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译文:人生令人遗憾的事情太多,就像那东逝的江水,不休不止,永无尽头。
——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译文: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愉。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译文: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能忍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译文:孤独的人默默无语,独自一人缓缓登上西楼。
仰视天空,残月如钩。
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译文:山远天高,烟云水气又冷又寒,可我的思念像火焰般的枫叶那样。
——李煜《长相思·一重山》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译文:身边一壶美酒,手中一支钓竿,世上这样自由快乐的人有几个?——李煜《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一重山,两重山。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的意思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出自宋朝诗人李煜的作品《乌夜啼·昨夜风兼雨》,其古诗全文如下: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注释】9世事:指人世间的各种各样的事情。
10漫:枉然,徒然。
11浮生:指人生短促,世事虚浮不定。
浮,这里为短暂、空虚之意。
12
醉乡:指人醉酒时神志不清的状态。
13稳:平稳,稳当。
宜,应当。
14不堪行:不能行。
堪,能够。
【翻译】昨天的夜晚,风雨交加,遮窗的帐子被秋风吹出飒飒的声响,窗户外传来了令人心烦的风声雨声,整整响了一夜。
蜡烛燃烧的所剩无几,壶中水已漏尽,我不停的多次起来斜靠在枕头上。
躺下坐起来思绪都不能够平稳。
人世间的事情,如同流水东逝,说过去就过去了,想一想我这一生,就像做了一场大梦,以前的荣华富贵生活已一去不复返了。
醉乡道路平坦,也无忧愁,可常去,别的地方不能去。
【赏析】词的下片以抒情为主,抒发作者的切肤之痛和人生感慨。
这既是“起坐不能平”的原因,也是“起坐不能平”中思前想后的结论。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梦里浮生”,昨日一国之君,今日阶下之囚;昨夜欢歌笑语,今夜“烛残漏断”,明日明夜呢?作者的苦痛遭遇,不能不使他有人生如梦的感慨和浩叹。
一个“漫”字,极空虚,极幻妄,准确地传达了作者的万千思绪。
一个“算来”,既说明作者
是总结回顾了自己的过去得出的结论,但同时也传达出作者的那种十分迷惘、无奈的心情,同“漫”字一样地生动、传神。
作者的这种慨叹是沉痛的,但同时也是消极的,于是作者宁愿醉去不醒,宁愿迷迷糊糊,“醉乡路稳宜频到”,原来作者指望的是一个“稳”字,一语道破天机,作者处境的危险困苦不言自明。
所以我们并不能从这个角度太过严厉地去批评李煜的颓废消极思想,环境使然,差可理解。
更何况即便如此,李煜也仍是难逃恶运,不久于世。
全词比较鲜明地体现了李煜后期作品的特色:情感真实,清新自然。
尤其是这首词,作者对自己的苦痛毫不掩饰,把自己的人生感慨明白写出,不假饰,不矫情,简洁质朴,有现实感,虽然思想情调不高,但艺术价值不低。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