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发膜原法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127.51 KB
- 文档页数:3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制作的步骤及方法自20世纪70年代次建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动物模型以来,已有研究证实,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及滑液中存在抗胶原抗体,且这种对胶原组织的自身免疫反应,可以解释类风湿关节炎所具有的系统性和慢性持续性发展的特点。
(1)复制方法将Ⅱ型胶原(是一种与免疫系统隔绝的蛋白质,大量存在于关节软骨中)溶于0.1mol/L的醋酸中,在4℃下搅拌充分溶解,浓度为2g/L,置4℃冰箱过夜,再将灭活卡介苗(BCG)置于液体石蜡中,配成2g/L的弗氏佐剂,将二者等体积混合、乳化,制成Ⅱ型胶原乳剂。
将该乳剂于小鼠的尾根部皮内注射0.1ml致炎,第21日腹腔注射乳剂0.1ml 作为激发注射。
(2)模型特点次免疫注射后,可在皮内注射部位形成多处小溃疡,此为局部炎症刺激反应,一般1周左右可自行结痂愈合;关节炎体征:致炎后24d,小鼠出现关节肿胀,先两个后足,然后蔓延到前足和尾部,并日渐加重,36d达高峰;用足爪仪测足爪变化,再致炎28d,足爪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
在发病过程中,动物的毛色失去光泽,轻微脱毛,体重减轻,伴有耳及尾部的炎症病灶。
肉眼可见单个或多个关节红、肿,动物行动不便;光镜下,早期滑膜组织有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继之滑膜细胞增生、排列紊乱,纤维素渗出,胶原纤维沉着,纤维素样坏死,即滑膜炎表现;电镜下,滑膜细胞线粒体减少,溶酶体增多,细胞间隙增大;关节腔内渗出液细菌培养阴性,提示CIA为非感染性炎症。
CIA的骨质破坏与破骨细胞的异常表达关系密切,利用组织形态测定CIA小鼠近端胫骨及腰椎骨的骨质丢失,发现早期有大量破骨细胞和暂时性骨质构建,致炎后4周,在近端胫骨接近关节炎症部位,破骨细胞及骨小梁的数量比对照组增加4倍,腰椎部位未显示关节炎症状,破骨细胞募集较晚,随着时间的推进,在近端胫骨和腰椎有骨的吸收。
(3)比较医学 CIA作为RA的动物实验模型,表现为多发性外周关节炎,关节局部红肿,严重致关节畸形。
四妙丸对高脂饮食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血脂及关节的影响陈哲;杨思思;王玉;刘亚飞;涂胜豪【摘要】目的比较四妙丸和甲氨蝶呤对高脂饲料胶原诱导关节炎(CIA)大鼠的影响,明确四妙丸对关节炎和血脂的影响.方法选用Wistar大鼠建立高脂饲料的关节炎模型,观察四妙丸和甲氨蝶呤两种治疗4周后大鼠关节炎指数积分、滑膜HE染色以及检测血清中血脂和炎症因子的浓度.结果 CIA大鼠经甲氨蝶呤和四妙丸治疗后关节炎指数积分均明显下降,病理切片的滑膜增生层次和炎症细胞浸润均明显改善.与甲氨蝶呤组比较,四妙丸组血清中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明显升高(P<0.01);前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下降(P<0.05),而白介素-17浓度则明显升高(P<0.05).结论四妙丸可能兼具有抑制免疫和降低血脂的作用来阻止CIA的进展.【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4(011)002【总页数】4页(P24-27)【关键词】四妙丸;高脂饲料;胶原诱导关节炎;Wistar大鼠【作者】陈哲;杨思思;王玉;刘亚飞;涂胜豪【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湖北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综合科,湖北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湖北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湖北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湖北武汉43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93.22类风湿关节(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对称性多关节炎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点是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及软骨吸收和骨质破坏,最终导致关节强直、畸形、功能的丧失。
最近研究表明,RA患者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的发病风险明显增加,RA患者中急性心肌梗死概率较正常人提高约1.6倍,而RA患者的平均寿命较正常人群减少15~18年,心脑血管急性事件是导致RA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
大鼠关节炎建模方法以大鼠关节炎建模方法为标题,本文将介绍大鼠关节炎建模的常用方法。
关节炎是一种关节组织的炎症性疾病,可以导致关节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
为了研究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和寻找治疗方法,科研人员常常利用动物模型进行研究。
大鼠是常用的关节炎模型动物,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大鼠关节炎建模方法。
一、免疫学建模法免疫学建模法是最常见的大鼠关节炎建模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注射抗原物质,如胶原蛋白、关节滑膜细胞等,来诱导大鼠产生自身免疫反应,引发关节炎。
这种方法可以模拟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过程,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
二、化学建模法化学建模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大鼠关节炎建模方法。
该方法通过给予大鼠特定的化学物质,如Freund佐剂、肯尼迪酸等,来引起关节炎。
这种方法可以模拟关节炎的炎症反应,但其机制与免疫学建模法有所不同。
三、机械建模法机械建模法是一种较少使用的大鼠关节炎建模方法。
该方法通过机械刺激或压迫大鼠关节,如关节固定、关节脱位等,来引起关节炎。
这种方法可以模拟关节炎的机械性损伤,但其建模过程较为复杂,需要较高的技术要求。
四、基因工程建模法基因工程建模法是一种较新的大鼠关节炎建模方法。
该方法通过基因敲除、基因过表达等技术手段,改变大鼠体内特定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引发关节炎。
这种方法可以模拟特定基因突变导致的关节炎,有助于研究关节炎的遗传机制和信号通路。
在进行大鼠关节炎建模实验时,需要注意一些技术细节。
首先,选择适合的大鼠品系和年龄,一般选择健康成年大鼠进行实验。
其次,建模前需要对大鼠进行基础检查,确保其体质状况良好。
然后,进行建模操作时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感染引起其他并发症。
最后,在建模后要进行严密的观察和记录,包括关节炎程度、体重变化、行为活动等指标,以便对实验结果进行准确分析和比较。
大鼠关节炎建模方法是研究关节炎发病机制和寻找治疗方法的重要手段。
免疫学建模法、化学建模法、机械建模法和基因工程建模法是常用的大鼠关节炎建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