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统计与概率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301.50 KB
- 文档页数:12
统计与概率教案设计一、教学背景统计与概率是数学的重要分支,它在科学研究、社会决策、经济管理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掌握统计与概率知识,有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概念,掌握常用的统计方法和概率计算技巧;2.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应用场景,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三、教学内容1.统计概述–了解统计的定义和作用;–学习数据的分类与整理方法;–学习常用的统计描述方法,如均值、中位数、众数等。
2.概率基础–了解概率的定义和性质;–学习用频率估计概率;–学习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
3.随机变量–了解随机变量的概念和分类;–学习离散随机变量和连续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学习求随机变量的期望和方差。
4.随机事件–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和性质;–学习事件的联合概率、条件概率和独立性;–学习贝叶斯公式和全概率公式。
5.统计推断–学习抽样调查的方法和原理;–学习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学习通过样本推断总体特征的方法。
6.数据分析–学习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学习数据的可视化展示方法;–学习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
四、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法:通过示例和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2.合作学习法:采用小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演示教学法:通过课堂实例演示和操作,在生动的实践中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方法。
五、教学资源1.教材:《统计与概率教材》2.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3.实验器材:计算器、平衡杆等六、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参与度、合作度、主动性等2.作业完成情况:作业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3.考试成绩: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评估七、教学安排授课内容学时安排教学方法统计概述2学时探究式教学法、演示概率基础3学时探究式教学法、合作随机变量3学时探究式教学法、合作随机事件3学时探究式教学法、演示统计推断3学时探究式教学法、合作数据分析3学时探究式教学法、演示复习与总结2学时合作学习法、演示期末考试复习2学时合作学习法、演示八、教学反思本教案设计结合了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概念和实际应用,采用了多种交互式教学方法,通过生动的实例和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统计与概率》教案设计第一章:统计学基础1.1 统计学概述了解统计学的定义、目的和作用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如数据、变量、样本、总体等理解概率论与统计学的联系与区别1.2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学习数据的收集方法,如调查、实验等掌握数据整理的基本方法,如列表、图表、频数分布等理解数据的类型,如定性数据、定量数据等第二章:概率论基础2.1 概率的基本概念理解概率的定义和性质,如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等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如古典概率、条件概率、联合概率等2.2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了解随机变量的定义和分类,如离散型随机变量、连续型随机变量等掌握随机变量分布的基本概念,如二项分布、泊松分布、正态分布等第三章:描述统计3.1 描述统计概述理解描述统计的作用和意义掌握描述统计的基本方法,如图表法、数值法等3.2 统计量度学习集中量数,如均值、中位数、众数等掌握离散程度量数,如方差、标准差、离散系数等理解偏度和峰度等概念第四章:概率分布与统计推断4.1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掌握离散型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的性质和计算方法学习常见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如二项分布、泊松分布等4.2 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理解连续型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的基本概念学习常见的连续型随机变量分布,如正态分布、指数分布等4.3 统计推断概述理解统计推断的意义和目的掌握统计推断的基本方法,如估计、假设检验等第五章:假设检验5.1 假设检验的基本概念理解假设检验的定义、目的和作用掌握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如建立假设、选择检验统计量、确定显著性水平、做出决策等5.2 常见的假设检验方法学习常见的假设检验方法,如单样本t检验、双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F检验等掌握假设检验的适用条件和注意事项第六章:回归分析6.1 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理解回归分析的定义、目的和作用掌握回归分析的基本类型,如线性回归、非线性回归等6.2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学习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和估计掌握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检验和预测第七章:方差分析7.1 方差分析的基本概念理解方差分析的定义、目的和作用掌握方差分析的基本步骤,如建立模型、计算组间和组内方差、做出决策等7.2 常见方差分析方法学习常见的方差分析方法,如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等掌握方差分析的适用条件和注意事项第八章:时间序列分析8.1 时间序列分析的基本概念理解时间序列分析的定义、目的和作用掌握时间序列分析的基本方法,如趋势分析、季节性分析、周期性分析等8.2 常见时间序列模型学习常见的时间序列模型,如自回归模型、移动平均模型、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等掌握时间序列模型的建立和预测第九章:统计软件与应用9.1 统计软件的基本操作学习统计软件的基本操作,如数据输入、数据清洗、数据分析等掌握统计软件的常用功能,如绘图、计算、拟合等9.2 统计软件的应用实例了解统计软件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如市场调查、质量控制、生物医学等掌握统计软件的应用技巧和方法10.1 统计咨询的基本概念理解统计咨询的定义、目的和作用掌握统计咨询的基本步骤,如问题分析、数据整理、结果解释等学习统计报告的基本结构,如引言、方法、结果、讨论、结论等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统计学概述难点解析:概率论与统计学的联系与区别。
统计与概率教案教案标题:统计与概率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2. 培养学生分析、整理和解释数据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展示能力。
4. 培养学生运用概率进行问题求解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了解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2. 学会运用统计方法分析、整理和解释数据。
3. 学会运用概率计算和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概率的基本概念,并与统计进行对比,明确概率与统计的关系。
2. 概念讲解(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统计的基本概念,如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展示和分析,并阐述统计的应用领域。
教师还向学生解释概率的基本概念,如试验、样本空间、事件等,并以实例说明概率的应用。
3. 数据收集与整理(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个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活动,要求学生收集班级同学喜欢的水果种类,并将数据整理成表格或统计图形。
4. 数据展示与分析(1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整理的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数据中找到规律和趋势,并解释数据所反映的情况。
5. 概率计算与问题求解(25分钟)教师向学生阐述概率计算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并提供一些实际问题给学生进行概率计算和解答。
6. 活动总结(1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数据收集与整理的重要性,以及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还提出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在课外进行更广泛的探究和应用。
四、教学资源:1. 教师准备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活动材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统计工具。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1. 在活动中观察学生的合作和参与情况,评价他们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能力。
2. 在概率计算的问题中,评价学生的解题思路和答案的正确性。
3. 结合学生的反馈和问题,反思教学过程,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总复习--统计与概率》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统计学和概率学。
2.掌握各种基本统计量,如均值、中位数、众数等,能正确使用它们对数据进行分析。
3.掌握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应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引入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统计与概率,大家知道什么是统计学和概率学吗?统计学是研究收集、处理和分析数据的科学,而概率学则是研究随机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的科学。
那么我们做一个小小的游戏来了解一下概率。
(教师拿出两个不同颜色的球,一个红色一个黄色,让学生们猜猜拿到红球的概率是多少,然后抛一个硬币,看看猜测的结果。
)二、统计学习1.基本统计量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统计学知识,比如均值、中位数、众数等。
均值是一组数据中所有数值之和除以数据个数。
中位数则是一组数据中位于中间的数,即将数据按大小排列,取出中间那个数。
而众数则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教师出示一组数据,让学生们计算均值、中位数和众数。
)2.频数分布我们还可以使用频数分布来表示一组数据的特点。
频数分布是指按一定的分类标准,将一组数据分成若干等距区间,然后统计每个区间内出现的次数,最后得出一个频数表。
通过观察频数表,我们可以了解一组数据的分布特点。
(教师出示一个频数分布表,让学生们观察并分析其特点。
)三、概率学习1.基本概念接下来,我们要学习概率学的基本概念。
概率是指一个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大小。
通常用一个介于0和1之间的数来表示概率,其中0代表不可能,1代表一定会发生。
(教师出示几个例子,让学生们猜猜哪一个事件的概率更大。
比如说,抛一个骰子出现1的概率是多少?)2.概率计算当我们需要计算一个事件的概率时,可以使用概率公式。
概率公式是指事件发生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
比如说,抛一枚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是1/2。
(教师出示一些计算概率的例子,让学生们尝试解决。
比如说,抛一枚骰子出现2的概率是多少?)四、巩固练习最后,我们进行一些巩固练习,让学生们检验自己所学的知识。
统计与概率一、学习目标1.复习巩固第一、二学段所学的统计与可能性的知识,经历数据的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2.在对知识回顾与整理的过程中,掌握整理知识的方法,并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
3.能综合运用统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有效表示数据。
难点:发展统计意识和统计观念。
三、课前准备1.用统计表记录数据有什么好处?2.说一说你学过哪些统计图有那些及它们的特征?3.什么是平均数?什么是中位数?什么是众数?4.可能性与肯定性的区别?四、课堂活动1.统计。
把学过的统计图的特点整理一下。
2.整理可能性的知识。
(1)你能自己整理一下有关可能性的知识吗?(2)阅读关于可能性的知识。
可能性: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发生的事件,是“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发生的事件,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在某种情况下会发生,而在其他情况下不会发生的事件,是“可能”会发生的事件。
可能性的大小:在可能发生的事件中,如果出现该事件的情况较多,我们就说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如果出现该事件的情况较少,我们就说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较小。
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公平性就是指参与游戏活动的每一个对象获胜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3.举出生活中应用平均数的例子,并解释它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4.在进行一项统计活动时,一般要经过哪几个主要步骤?五、课堂小结1.统计表制作步骤:①搜集数据。
②整理数据。
③设计草表。
④正式制表。
2.条形统计图清楚表示各种数量多少,折线统计图清楚表示数量的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清楚表示各种数量的占有率。
3.通常用平均数表示一般水平。
4.在可能发生的事件中,如果出现该事件的情况较多,我们就说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如果出现该事件的情况较少,我们就说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较小。
六、课堂检测1.填空。
(1)绘制统计图时,要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可选用()统计图。
统计与概率课程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理解统计学和概率论的概念、基本原理和应用;2、掌握概率计算、统计分布以及随机变量的相关知识;3、学会运用统计学和概率论的基本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4、培养学生具备独立思考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统计学基础本部分主要包括统计学的概念、统计数据的搜集和处理、描述性统计和推论统计等内容。
2.概率基础本部分主要介绍概率的基本原理,包括概率定义、概率空间、事件、条件概率、离散概率和连续概率等内容。
3.随机变量和分布本部分主要包括离散随机变量、连续随机变量和随机过程等知识,涉及到分布函数和概率密度函数的计算以及随机变量的期望、方差和矩等。
4.参数和非参数检验本部分主要介绍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和非参数检验等内容,涉及到t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和Wilcoxon检验等。
5.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本部分主要介绍变量之间关系建模的方法,包括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等内容。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即通过引导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认识,逐步学习统计学和概率论的基础知识,并将其应用到解决问题中。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讲解理论知识外,还将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和实验等方式,让学生更深入理解所学的知识,并能够独立设计实验和数据分析方案。
四、教学评估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估,包括课堂练习、个人或小组项目、期末考试等。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将通过教学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确保教学效果最大化。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1.统计学原理,主编:李明,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概率方法与数理统计,主编:王文廷,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3.向量、矩阵与统计学,主编:刘延萍,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4.统计与概率应用案例,主编:张纪德,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统计与概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方法;(2)学会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掌握统计图表的绘制和解读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体会统计与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2)学会运用数据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3)学会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统计与概率学科的兴趣;(2)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据,提高学生的数据敏感度;(3)培养学生运用统计与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1)数据的收集方法;(2)数据的整理方法;(3)数据表示方法(如表格、图表等)。
2. 概率基础知识(1)概率的定义;(2)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3)概率的计算方法。
3. 统计图表的绘制与解读(1)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的绘制方法;(2)统计图表的解读方法;(3)运用统计图表分析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方法;(2)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3)统计图表的绘制和解读方法。
2. 教学难点:(1)概率的计算方法;(2)统计图表的绘制和解读方法。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统计与概率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4.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统计与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程度、合作意识、问题解决能力等;2. 结果性评价:检查学生对统计与概率知识的掌握程度,如知识点的理解、技能的运用等;3. 综合性评价: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进行全面评价。
六、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本单元共计10 课时,每课时45 分钟。
2. 具体安排:第1-2 课时: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第3-4 课时:概率基础知识第5-6 课时:统计图表的绘制与解读第7-8 课时:概率计算与应用第9-10 课时:统计与概率综合应用七、教学资源1. 教材:《统计与概率》教材;2. 教具:黑板、投影仪、统计图表模板、计算器等;3. 辅助材料:生活实例、练习题、案例分析等。
统计与概率教案统计与概率教案统计与概率是数学中的重要分支,它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统计与概率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从而做出准确的决策。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统计与概率的知识,我设计了以下教案。
第一部分:统计统计是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过程。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学习如何收集数据,并通过图表和图形的方式来展示数据。
1. 数据收集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数据的来源。
数据可以通过调查、实验、观察等方式获得。
学生可以通过设计问卷、进行实地调查等方式来收集数据。
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数据整理在收集到数据之后,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类。
学生可以使用表格、图表等工具来整理数据。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频数表来统计数据出现的次数,使用条形图来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3. 数据分析在整理完数据后,我们可以进行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找出数据的规律和趋势。
学生可以使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统计量来描述数据的特征。
此外,学生还可以使用散点图、折线图等图形来展示数据的关系和变化。
第二部分:概率概率是研究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数学分支。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学习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1. 概率基础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
概率是指某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学生可以通过实际例子来理解概率的概念,例如抛硬币、掷骰子等。
2. 概率计算在计算概率时,我们可以使用频率法和几何法。
频率法是通过实验来估计概率,几何法是通过几何模型来计算概率。
学生可以通过实际问题来练习概率计算,例如计算扔硬币出现正面的概率。
3. 概率应用概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学生可以通过概率的学习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计算中奖的概率、购买彩票的决策等。
此外,概率还在统计学、金融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总结: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他们将学会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并能够计算和应用概率。
《统计与概率》(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统计”和“概率”两个重要的数学概念。
2. 能够理解并运用基本的概率计算公式。
3. 放学后,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在生活中运用。
教学重点:1. 让学生理解“统计”的概念及意义。
2. 让学生理解“概率”的概念及应用。
3. 帮助学生学会利用统计数据计算比例和百分数。
教学难点:1. 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概率计算公式进行概率计算。
2. 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有关概率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材、教具和试题。
2.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教师把一个球放在桌子上,问学生这个球是不是红色的?(2)让学生看这个球的颜色,大家都知道这个球是红色的,这是怎么知道的呢?(3)教师告诉学生这就是统计的方法,我们通过对一些事物的观察来获取一些有用的信息。
(4)然后让学生自己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说明一下什么是“统计”。
第二步:概念学习(1)讲解“统计”概念及其意义,帮助学生理解。
(2)讲解“概率”概念及其应用,帮助学生理解。
第三步:基本公式(1)讲解基本的概率计算公式,例如:P(A)=m/n ,其中m表示事件A发生的次数,n表示总的试验次数。
(2)然后引入一些相关概念,例如:a、互不排斥事件与互斥事件。
b、事件的概率越大,则其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
(3)让学生自己举一些简单的例子,理解和掌握基本公式。
第四步:实践应用(1)设计一些实际问题来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2)例如,一个班有50个人,其中男生占40%,女生占60%,那么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3)让学生自己手工制作一份问卷,然后统计回答的结果。
第五步:总结(1)老师让学生谈谈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2)总结本节课教学重点和难点。
(3)带领学生进行一次小测验,检测学生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本节课把统计与概率进行了了解和学习,通过课堂讲解、练习、实践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概率计算公式,培养了学生的判断力、统计分析能力和运算能力。
统计与概率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2. 掌握统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3. 理解概率的计算原理和应用方法;4. 能够运用统计和概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一、统计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300字)1.1 统计的定义和基本原理统计是指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了解和描述事物特征、规律的科学方法。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学科,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1.2 统计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统计学在经济学、社会学、医学、市场调研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通过统计分析可以帮助人们作出合理的决策和预测未来的趋势。
二、统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500字)2.1 数据的搜集在进行统计分析之前,首先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观察、文献研究等途径来获取数据。
2.2 数据的整理收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整理和分类,以便更好地进行分析。
可以使用图表、表格等形式来展示数据,清晰地呈现出各项数据的关系和趋势。
三、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原理(600字)3.1 概率的定义和基本原理概率是表示某种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数值。
根据事件的性质和样本空间的大小,可以使用频率概率和数学概率来计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2 概率的计算方法根据事件的性质和条件,可以使用排列组合、频率统计、贝叶斯定理等方法来计算概率。
通过计算概率可以对未来事件的发生做出预测,并做出相应的决策。
四、统计与概率的应用(400字)4.1 统计的应用案例以市场调研为例,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可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趋势,并制定相应的销售策略。
4.2 概率的应用案例以赌博为例,通过计算概率可以帮助人们做出下注决策,提高胜率。
五、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200字)通过掌握统计和概率的知识,我们可以遇到问题时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都可以通过统计和概率的方法来得到答案。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学会了统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掌握了概率的计算原理和应用方法。
6.1概率(一)一:【知识回顾】1.下列事件是不确定事件的是()A.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朝上一面的点数小于7B.在一个装着白球和黑球的袋中摸球,摸出红球C.366人中有两人的生日相同D.有一名运动员奔跑的速度是20米/秒2.在100张奖券中,有4张中奖,某人从中任抽1张,则他中奖的概率是()A.125B.14C.1100D.1203.密码锁里的密码是一个5位密码,每位密码的数字都可以是从0到9中的任何一个。
某人忘了密码中的最后一位,此人开锁时,随意拨动最后一位号码正好是开锁号码的概率是______,若此人忘了后2位号码,随意拨动后2位好码正好是能开锁的概率是_____ 4.线段AB代表一段通讯线路,共分三段, AC=1千米,CD=4千米,DB=2千米,其中有一段线路有故障,则DB段出故障的概率为_______A C D B5.如图是地板格的一部分((每个方格除颜色外完全一样),一只蟋蟀在该地板格上跳来跳去,如果它随意停留在某一个地方,则它停留在阴影部分的概率是_______.6.如右图,是由四个直角边分别是3和4的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的“赵爽弦图”,小亮随机的往大正方形区域内投针一次,则针扎在阴影部分的概率是7.小红和小明在操场做游戏,他们先在地上画出半径分另为2m和3m的同心圆(如图),蒙上眼在一定距离外向圈内掷小石子,掷中阴影小红胜,否则小明胜,未掷入圈内不算,你来当裁判.你认为游戏公平吗?为什么?二:【新知导入】例1.从数字1,2,3中任意取2个数字组成两位数,组成的两位数是偶数的可能性是________ 若从1,2,3,4,5中任意取2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是偶数的可能性是________你是如何计算的?例2:随机掷一枚均匀的硬币两次,至少有一次正面朝上的概率是多少?解:列举法:利用树状图..的方法,求该事件发生的概率...或列表树状图:列表法:三:【巩固训练】练习:利用树状图..的方法,求下列事件发生的概率...或列表1.在一个不透明的袋中装有除颜色外其余都相同的3个小球,其中一个红球、两个黄球.如果第一次先从袋中摸出一个球后放回,第二次再从袋中摸出一个,那么两次都摸到黄球的概率是多少?法1:树状图法2:列表法2.在一个不透明的袋中装有除颜色外其余都相同的3个小球,其中一个红球、两个黄球.如果第一次先从袋中摸出一个球后不再放回,第二次再从袋中摸出一个,那么两次都摸到黄球的概率是多少?法1:树状图法2:列表法四:【中考链接】1.(07济南中考)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放有四张分别写有数字1,2,3,4的红色卡片和三张分别写有数字1,2,3的蓝色卡片,卡片除颜色和数字外完全相同.(1)从中任意抽取一张卡片,求该卡片上写有数字1的概率;(2)将3张蓝色卡片取出后放入另外一个不透明的盒子内,然后在两个盒子内各任意抽取一张卡片,以红色卡片上的数字作为十位数,蓝色卡片上的数字作为个位数组成一个两位数,求这个两位数大于22的概率.2. (11济南中考)飞飞和欣欣两位同学到某文具专卖店购买文具,恰好赶上“店庆购物送礼”活动.该文具店设置了A、B、C、D四种型号的钢笔作为赠品,购物者可随机抽取一支抽到每种型号钢笔的可能性相同.(1)飞飞购物后,获赠A型号钢笔的概率是多少?(2)飞飞和欣欣购物后,两人获赠的钢笔型号相同的概率是多少?3.(09济南中考)有3张不透明的卡片,除正面写有不同的数字外,其它均相同.将这三张卡片背面朝上洗匀后,第一次从中随机抽取一张,并把这张卡片标有的数字记作一次函数表达式中的k,第二次从余下..的两张卡片中再随机抽取一张,上面标有的数字记作一次函数表达式中的b.(1)写出k为负数的概率;=+的图象经过二、三、四象限的概率.(用树状图或列表法求解)(2)求一次函数y kx b1-2- 3 正面背面6.1概率(二)一:【典型例题】例1.“配紫色”游戏:(注:哪两种颜色可配成紫色?)小颖为学校联欢会设计了一个“配紫色”游戏:下面是两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每个转盘被分成相等的几个扇形.游戏规则是:游戏者同时转动两个转盘,如果转盘A 转出了红色,转盘B 转出了蓝色,那么他就赢了,因为红色和蓝色在一起配成了紫色.(1)利用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表示游戏者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2)游戏者获胜的概率是多少?二:【巩固训练】1.如图所示的两个转盘分别被均匀地分成5个和4个扇形,每个扇形上都标有数字,同时自由转动两个转盘,转盘停止后,指针都落在奇数上的概率是( )A.25B.310C.320D.152.某班级要举办一场毕业联欢会,为了鼓励人人参与,规定每个同学分别转动下列甲乙两个转盘(每个转盘都被均匀等分),若转盘停止后所指数字之和为7,则这个同学就要表演唱歌节目;若数字之和为9,则该同学就要表演讲故事节目;若数字之和为其他数,则分别对应表演其他节目.请分别求出这个同学表演唱歌节目的概率和讲故事节目的概率.白 红三:【拓展训练】1.两个袋中分别放有5个球,各球上分别标有l~5这五个数中的一个,这五个球除数字标号外没有任何区别,现从中各摸出1球,其数字之差的绝对值为3的概率为2.根据闯关游戏规则,请你探究“闯关游戏”的奥秘。
闯关游戏规则:如图所示的面板上有左右两组开关按钮,每组中的两个按纽分别控制一个灯泡和一个发音装置.同时按下两组中各一个按钮:当两个灯泡都亮时闯关成功;当按错一个按钮时,发音装置就会发出“闯关失败”的声音.(1)用列表的方法表示所有可能的闯关情况;(2)求出闯关成功的概率.3.有两个可以自由转动的均匀转盘A、B,都被分成了4等份,并在每份内标有数字,如图所示.规则如下:分别转动转盘A、B;两个转盘停止后,将指针所指份内的数字相乘(若指针停止在等份线上,那么重传一次,直到指针指向某一份为止).(1)用列表法或树状图分别求出数字之和为3的倍数和数字之和为6的倍数的概率;(2)小芳和小丽想用这两个转盘做游戏,他们规定:数字之和为3的倍数时,小芳得2分;数字之和为6的倍数时,小丽得3分.这个游戏对双方公平吗?如果公平,请说明理由;若你认为不公平,如何修改规则才能使该游戏对双方公平?四:【中考链接】1.(08济南中考)中考完全相同的4个小球,上面分别标有数字1、-1、2、-2,将其放入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摇匀,再从中随机摸球两次(第一次摸出球后放回摇匀).把第一次、第二次摸到的球上标有的数字分别记作m、n,以m、n分别作为一个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求点(m,n)不在..第二象限的概率.(用树状图或列表法求解)2.(10济南中考)如图所示,有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圆形转盘,被平均分成四个扇形,四个扇形内分别标有数字1、2、-3、-4.若将转盘转动两次,每一次停止转动后,指针指向的扇形内的数字分别记为a、b(若指针恰好指在分界线上,则该次不计,重新转动一次,直至请你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求a与 b的乘积等于2的概率.3.(13济南中考)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2个红球和1个白球,这些球除了颜色外都相同.(1)搅匀后从中随机摸出一球,请直接写出摸到红球的概率;(2)如果第一次随机摸出一个小球(不放回),充分搅匀后,第二次再从剩余的两球中随机摸出一个小球,求两次都摸到红球的概率.(用树状图或列表法求解)池塘里有多少条鱼一、情景导入要想知道一个鱼缸里有几条鱼,只要数一数就可以了,但要估计一个池塘里有多少条鱼,该怎么办?二、探究新知1.为了估计池塘里有多少条鱼,一养鱼专业户从池塘里捕捞了1000条鱼做上标记,然后放回池塘里,经过一段时间,等有标记的鱼完全混合于鱼群中以后,再捕捞200条,若其中有标记的鱼有10条,问你能否估计出鱼塘中鱼的数量?若能,鱼塘中有多少条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2.某养鱼专业户为了估计鱼池中鱼的数量,在鱼池中投放了1000尾鲤鱼(原鱼池里没有鲤鱼)。
隔了一段时间后,从池中捕捞上200条鱼,发现其中鲤鱼10尾。
据此可估计出原鱼池中共有多少条鱼?解:三、巩固训练1.某灯泡厂的一次质量检查,从2000个灯泡中抽查了100个,其中有8个不合格,在这2000个灯泡中,估计有______个灯泡为不合格产品。
解:2.一个密闭不透明的盒子里有若干个白球,在不允许将球倒出来数的情况下,为估计白球的个数,小刚向其中放入8个黑球,摇匀后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再把它放回盒中,不断重复,共摸球400次,其中80次摸到黑球,估计盒中大约有白球()A.32个 B.36个 C.40个 D.42个解:四、课堂检测1.(2011年济南中考)某校为举办“庆祝建党90周年”的活动,从全校1400名学生中随机调查了280名学生,其中有80人希望举办文艺演出.据此估计该校希望举办文艺演出的学生人数为()A.1120 B.400 C.280 D.80解:2.(2008年济南中考)“迎奥运,我为先”联欢会上,班长准备了若干张相同的卡片,上面写的是联欢会上同学们要回答的问题.联欢会开始后,班长问小明:你能设计一个方案,估计联欢会共准备了多少张卡片?小明用20张空白卡片(与写有问题的卡片相同),和全部写有问题的卡片洗匀,从中随机抽取10张,发现有2张空白卡片,马上正确估计出了写有问题卡片的数目,小明估计的数目是()A.60张B.80张C.90张D.110张解:五、拓展提升1.某养鱼专业户为了估计鱼池中鱼的数量,从鱼池中捕捞上1000尾鱼,在每条鱼身上做记号后再放回池中.隔了一段时间后,从池中捕捞上200条鱼,发现其中带有记号的鱼14尾;将所有的鱼放回池中,又隔了一段时间后,再从池中捕捞上400条鱼,发现其中带有记号的鱼26尾.据此可估计出原鱼池中共有鱼()条A.13000B.14000C.15000D.16000解:2.某养鱼专业户为了估计鱼池中鱼的数量,在鱼池中投放了1000尾鲤鱼(原鱼池里没有鲤鱼)。
隔了一段时间后,从池中捕捞上200条鱼,发现其中鲤鱼13尾;将所有的鱼放回池中,又隔了一段时间后,再从池中捕捞上400条鱼,发现其中鲤鱼27尾.据此可估计出原鱼池中共有多少条鱼?3. 一养鱼专业户为了估计池塘里有多少条鱼,先捕上100条做上标记,然后放回湖里,过一段时间,待带标记的鱼完全混合于鱼群后,再捕捞了五次,记录如下:第一次捕90条鱼,带标记的11条;第二次捕100条,带标记的9条;第三次120条,带标记的12条;第四次捕上100条,带标记的鱼有9条,第五次捕上80条,带标记的8条。
估计池塘里有多少条鱼?4.一个口袋中有除颜色外其余都相同的8个黑球和若干个白球,如果不许将球倒出来那么你能估计出其中的白球数吗?(小组讨论交流,尝试设计出一个方案)下面是三个同学设计的方案,你能说说他们这样做的道理吗?并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