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统计与概率_总复习教学设计及错例分析_俞正强
- 格式:pdf
- 大小:1.33 MB
- 文档页数:4
总复习9.4统计与概率(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概念,了解统计与概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统计与概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概念:数据、统计、概率、事件、频率等。
2. 统计方法:分类、排序、制表、画图等。
3. 概率计算:确定事件、不确定事件、随机事件、概率的计算等。
4. 统计与概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概念,统计方法,概率计算。
2. 教学难点:概率的计算,统计与概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概念,统计方法,概率计算。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统计与概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4. 练习法:通过练习,巩固学生的统计与概率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统计与概率的概念。
2. 讲解:讲解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概念,统计方法,概率计算。
3. 分析:分析统计与概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5. 练习:通过练习,巩固学生的统计与概率知识。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作业。
六、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收集生活中的统计与概率实例,进行分析。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分析、讨论、练习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概念,了解了统计与概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同时,要注重练习,巩固学生的统计与概率知识。
重点关注的细节:概率计算概率计算是统计与概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它是理解和运用统计与概率知识的关键。
概率的计算涉及到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量化,包括确定事件、不确定事件、随机事件等不同类型事件的概率计算。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统计与概率》教案教学目标:1. 系统复习统计与概率的知识。
2. 学生能够正确地使用各种统计方法,了解概率的概念以及基本计算方法。
3.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逐步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统计与概率部分的重点知识点。
教学难点:1. 如何帮助学生逐个突破难点,把知识点掌握到位。
教学方法:1. 给学生作一些生动的例子和实验案例,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统计与概率的相关知识,你还记得吗?1. 统计的方法样本调查法、实验法、抽查法。
2. 统计的分析最小值、最大值、众数、平均值、中位数。
3. 概率的概念随机事件、样本空间、事件的概率、试验、事件的必然性、等可能性原理。
二、巩固1. 下面的数据能求出哪些信息?2. 下面是小学生玩一种取球游戏的成功率记录,成功取回的次数为21,次次取回的次数为9,碰到白球又反弹进去的次数为5。
请你根据这些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小学生们取球成功的概率是多少?(2)在玩取球游戏时,碰到白球又反弹进去的概率是多少?三、拓展1. 从全班同学的身高统计中,我们得知了平均身高为1.25米,但是每位同学的身高并不是完全一样的,大家也能看到,有的同学的身高低于平均身高,有的同学的身高高于平均身高。
那么你认为,这些身高的差异是属于的哪一种现象呢?2. 班级里一共有8位同学,一起来玩“猜数字”的游戏。
游戏规则是,每个人都独立地在一张纸上写一个数字,这个数字必须是1~10中的一个。
然后,下课铃声响了,老师喊道:“同学们,现在我们来统计一下,这些数字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字是几啊?”学生的答案各不相同,有的同学写了6,有的同学写了5,有的同学写了4,甚至还有人写了1。
作为这个猜数字游戏的发起者,你认为,在这些随机的数字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字是多少呢?为什么?四、归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掌握了哪些新的知识点呢?请用自己的话简单介绍一下。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统计与概率_复习课》人教新课标今天我要为大家带来一节六年级下册的数学复习课,主题是《统计与概率》。
希望通过这节课,让学生们对统计与概率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回顾和巩固。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
今天我们将复习第103页至第105页的内容,包括统计表的制作、概率的计算以及如何运用统计与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们能够熟练掌握制作统计表的方法,理解概率的计算规则,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制作统计表,概率的计算以及如何运用统计与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概率计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教材、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们观察教室里的座位分布,尝试制作一个简单的统计表。
2. 回顾统计表的制作方法:通过教材第103页的内容,复习统计表的制作步骤,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分类以及制作表格。
3. 例题讲解:以教材第104页的例题为例,讲解如何运用统计表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们根据教材第104页的练习题,独立完成并讲解。
5. 概率的计算:复习概率的计算方法,以教材第105页的内容为主。
6. 例题讲解:以教材第105页的例题为例,讲解如何运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7. 随堂练习:让学生们根据教材第105页的练习题,独立完成并讲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统计表的制作步骤、概率的计算方法以及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制作一个关于你们班级学生身高情况的统计表。
2. 假设有一袋糖果,其中有3个红色糖果,2个蓝色糖果,4个绿色糖果,求随机抽取一个糖果得到红色糖果的概率。
答案:1. 略2. 概率 = 红色糖果数量 / 总糖果数量 = 3 / 9 = 1 / 3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复习,学生们在制作统计表、概率计算以及运用统计与概率解决实际问题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巩固。
《总复习--统计与概率》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统计学和概率学。
2.掌握各种基本统计量,如均值、中位数、众数等,能正确使用它们对数据进行分析。
3.掌握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应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引入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统计与概率,大家知道什么是统计学和概率学吗?统计学是研究收集、处理和分析数据的科学,而概率学则是研究随机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的科学。
那么我们做一个小小的游戏来了解一下概率。
(教师拿出两个不同颜色的球,一个红色一个黄色,让学生们猜猜拿到红球的概率是多少,然后抛一个硬币,看看猜测的结果。
)二、统计学习1.基本统计量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统计学知识,比如均值、中位数、众数等。
均值是一组数据中所有数值之和除以数据个数。
中位数则是一组数据中位于中间的数,即将数据按大小排列,取出中间那个数。
而众数则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教师出示一组数据,让学生们计算均值、中位数和众数。
)2.频数分布我们还可以使用频数分布来表示一组数据的特点。
频数分布是指按一定的分类标准,将一组数据分成若干等距区间,然后统计每个区间内出现的次数,最后得出一个频数表。
通过观察频数表,我们可以了解一组数据的分布特点。
(教师出示一个频数分布表,让学生们观察并分析其特点。
)三、概率学习1.基本概念接下来,我们要学习概率学的基本概念。
概率是指一个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大小。
通常用一个介于0和1之间的数来表示概率,其中0代表不可能,1代表一定会发生。
(教师出示几个例子,让学生们猜猜哪一个事件的概率更大。
比如说,抛一个骰子出现1的概率是多少?)2.概率计算当我们需要计算一个事件的概率时,可以使用概率公式。
概率公式是指事件发生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
比如说,抛一枚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是1/2。
(教师出示一些计算概率的例子,让学生们尝试解决。
比如说,抛一枚骰子出现2的概率是多少?)四、巩固练习最后,我们进行一些巩固练习,让学生们检验自己所学的知识。
总复习——统计与概率《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练掌握统计与概率的相关知识点。
2.让学生学会利用学会关于统计与概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一、复习回顾师:请你结合下面的提纲,回忆一下统计与概率的知识吧。
1.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吗?生: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师:回答的非常好!2.设计方案师:那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设计方案吗?生:根据可能性的大小设计符合指定要求的方案。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交流,一问一答的形式,使学生回顾所学习的与可能性相关的知识,为学生完整地构建出统计与概率的知识体系。
二、基础练习1.一定发生的事件画“○”,可能发生的事件画“√”,不可能发生的事件画“△”。
()()()2.(1)哪个学校的优秀率高?(2)哪个学校的不合格率低?设计意图:在基础练习中使学生巩固相关的基础知识点,以照顾到班级中大部分学生的平均学习水平。
三、易错练习有4张卡片,上面分别写着1、2、3、4,把它们倒扣着混放,每次抽出一次,记录结果,再放回去和其他卡片混合。
(1)任意抽出一张卡片,卡片上的数字可能是()。
(2)抽出比4小的卡片的可能性是()。
(填“大”或“小”)(3)抽出比2大的卡片有()种可能。
(4)可能抽出比4大的卡片吗?()设计意图:通过易错练习帮助学生梳理易错点,减少学生的错误率。
四、拓展练习1.(1)王老师有3张电影票,分别在6排、8排和9排。
小明随机抽取1张,抽到奇数排和偶数排的可能性哪个大?(2)从5张电影票中随机抽取,如果抽到单号的可能性小,那么这5张票是单号的多,还是双号的多?2.爸爸、妈妈和天天手中藏了2粒或3粒坚果,每人试着猜出所有人手中坚果的总粒数,猜对了就算赢。
你知道哪些数字出现的次数比较多?三人手中坚果的总粒数可能是多少?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解决关于可能性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总复习统计与概率》人教版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总复习统计与概率》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六年级下册数学的《总复习统计与概率》。
教材中的相关章节包括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概念、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概率的计算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回顾和巩固之前所学的统计与概率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概念,理解数据收集与处理的方法。
2. 能够运用概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概率的计算方法,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概念,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播放器。
2. 学具:笔记本、尺子、圆规、剪刀、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例如:“假设有一袋糖果,其中有3个红色糖果和2个蓝色糖果,随机取出一个糖果,求取到红色糖果的概率。
”2. 回顾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的统计与概率知识,如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方法、概率的计算等。
3. 讲解数据的收集与处理:通过一个实例,讲解如何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如调查学校学生的身高情况。
4. 讲解概率的计算:引导学生理解概率的计算方法,如古典概率、条件概率等,并通过实例进行讲解。
5. 解决实际问题:给出一个实际问题,如“一个班级有30名学生,其中有15名女生,求随机选取一名学生是女生的概率。
”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解答。
六、板书设计1. 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概念2.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方法3. 概率的计算方法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请解释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概念,并举例说明。
答案:统计与概率是数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统计是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概率是指某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例如,抛一枚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是1/2。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总复习统计与概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统计与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 通过对统计与概率知识的复习,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概念:数据、统计表、统计图、概率等。
2. 统计方法: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等。
3. 概率计算:可能性、不可能性、必然性、随机事件等。
4. 统计与概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统计方法的应用,概率计算。
2. 教学难点:统计方法的灵活运用,概率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分析统计方法的应用,解释概率计算公式。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统计与概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练习法: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回顾上学期所学内容,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统计与概率。
2. 讲解:讲解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数据、统计表、统计图、概率等。
3. 分析:分析统计方法的应用,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等。
4. 计算:讲解概率计算公式,如可能性、不可能性、必然性、随机事件等。
5. 应用: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统计与概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 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8.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9.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统计与概率整理和复习》教案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出示数学书第97页练习二十一第2题。
下图是某汽车公司去年汽车生产量和销售量情况。
(1)该公司去年汽车的生产和销售情况如何?预设:学生从总体趋势及具体数据进行分析。
(2)该公司的发展前景怎样?预设:学生通过对后五个月数据的分析进行前景预测。
(3)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预设1:我想知道去年全年哪个月的生产和销售量最低?哪个月的生产和销售量是持平的?预设2:我想知道哪个月的销售和生产量相差的最多?预设3:我想知道去年全年的总产量和总销售量的情况。
预设4:我想知道去年的月平均生产量和销售量各是多少呢?小结:刚才这位同学在解决这个问题时用到了平均数,平均数是我们在学习统计部分中经常用到的统计量,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复习平均数。
回忆一下,平均数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预设:学生举一些平均数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二、梳理平均数,加深对数据的理解课件出示数学书第96页例5的统计表。
下面的统计表是六(1)同学的身高、体重情况。
1.感知“大多数”代表整体(1)六(1)班大部分同学的身高和体重分别是多少?预设:学生发现身高在1.49米和1.52米的人数较多,体重在39千克和42千克的人数较多,感知“大多数”可以代表整体。
2.梳理平均数(2)六(1)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分别是多少?预设1:用分类整理出的这五种身高数的总和,平均分成5份,算出六(1)班同学的平均身高。
学生分析此种方法是错误的,因为在统计表中看出,每种身高的人数不都是相同的。
预设2:分别计算总身高后再除以各自的总人数求平均身高。
小结:在解决问题的时侯,不能光凭感觉做判断,要借助数据来进行计算和分析,从而做出正确合理的判断。
(2)六(1)班同学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呢?预设1:分别计算体重总和与总人数求平均体重。
预设2:重新设计统计表,简化计算。
3.分析数据通过刚才的学习,说一说什么数据能代表全班同学的身高和体重?预设1:我觉得可以用平均数来代表。
《统计与概率复习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让学牛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活动,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统计知识,培养梳理知识结构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整理、分类、制图、观察、比较、分析信息,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形成依据数据和事实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牛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形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二、教学重难点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制成合适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作业纸。
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复习旧知教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复习统计与概率的知识。
首先,请人家I叫忆一下,在小学阶段我们学过哪些统计知识?你能在草稿木上尽可能多地列举出来吗?学牛•独立完成后,教师继续引导:同桌Z间互相交流和补充,然后想想,可以怎样对这些知识进行分类整理?讨论交流后,依据学牛回答,课件出示下图。
厂统计量 平均数统iiy堀形纟伍I 图教师:谁能简要地说一说,平均数是用什么方法得出的? 预设:平均数是通过计算得出的。
教师:这三种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适合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呢?预设:条形统计图便于直观了解数据的人小及不同数据的差异。
折线统计图便于直观了 解数据的变化趋势。
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各部分与整体Z 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独立思考——互补交流——分类整理”的过程,让学生从整体上复 习冇关统计的知识,并借助树形图形成知识结构。
(二)整理数据,自主探究1. 收集整理数据,制作统计图表。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已经填好的调查表(如下)。
先按项F1剪开,然后9个小组的 组氏将你们要整理的项冃条收集起来,先整理分类,再用统计表进行统计。
想一想,从统计 表中可以得出哪些信息?统计图表・•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折线绞il 图j 单式条形妊计图 IliA 条形纯计图•式折线纟竹I 图IliA 折线线il 图学生开始按课前分好的小组收集项冃条,教师巡视并帮助有困难的小组进行数据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