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和静脉内应用布托啡诺对胸外科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7
布托啡诺静脉自控镇痛与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子宫切除术后镇痛疗效的比较吴天香【期刊名称】《中医临床研究》【年(卷),期】2009()21【摘要】目的:比较布托啡诺PCIA(静脉自控镇痛)与PCEA(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子宫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安全性及实用性方法。
方法:选择择期硬膜外阻滞60例(ASAI-Ⅱ级)经腹子宫切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静脉自控镇痛(PCIA),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
两组PCA配法为布托啡诺2mg/kg+芬太尼0.2mg。
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
PCA参数设置为持续剂量2ml/h。
PCA剂量为3ml/&,锁定时间60min。
镇痛效应采用视觉模拟评分并记录24H、48H、72H,记录术者镇痛满意度,恶心,呕吐及并发症。
结果两种镇痛方法总体满意度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镇痛时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1)。
两组镇痛方法术后恶心,呕吐无显著差异(P〉0.05)。
两组患者PCA报警次数有显著差异(P〈0.01)。
结果:布托啡诺为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通过对脊髓K受体的激动作用而产生脊髓镇痛,作为M受体拮抗剂,对H受体兴奋引起的恶心,呕吐有抑制作用。
通过两种镇痛方法比较,布托啡诺PCIA镇痛效果明显,镇痛持续时间长,副作用少,是子宫切除后一种方便、有效、安全、实用的镇痛方法。
【总页数】1页(P59-59)【关键词】布托啡诺;PCIA;PCEA【作者】吴天香【作者单位】仪征市人民医院,江苏仪征211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4.42;R713.4【相关文献】1.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与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比较 [J], 李兵;王燕琼;苏纲;杜伟忠;田佳;黄燕2.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和静脉患者自控镇痛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与护理[J], 高丽琴3.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和静脉病人自控镇痛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与护理[J], 彭军;谭敏;周瑞红4.瑞芬太尼自控镇痛与硬膜外腔自控镇痛应用于分娩镇痛的疗效比较 [J], 余祯祎;任秋生5.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与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比较 [J], 陈亭亭;刘顺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硬膜外和静脉内应用布托啡诺对胸外科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11-03-23 11:26:00 ] 编辑:studa20作者:殷明,李华,邵芹,信玉昌,谢红,王琛【关键词】胸外科;镇痛;布托啡诺开胸手术后患者疼痛剧烈,对生理干扰大,可产生严重并发症,影响术后患者的恢复。
文献报道的各种镇痛方法,如皮下镇痛、肌肉注射镇痛、硬膜外镇痛、静脉镇痛等均可用于胸科手术,但各种方法均有其优缺点[1]。
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多的是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 PCEA)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相关报道也较多[2],但多使用传统的阿片类药物如吗啡,芬太尼等,由于其引起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常常不能让患者满意[3],而新型阿片受体激动拮抗药布托啡诺对阿片受体既有激动作用又有拮抗作用,在增强镇痛效果的同时可降低不良反应[4]。
本文旨在观察布托啡诺用于两种不同镇痛方法对开胸手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以探讨较佳的镇痛方法。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因肺大泡、肺癌、纵隔肿瘤、食管肿瘤等择期行胸外科手术患者40例,男30例,女10例,ASAⅠ-Ⅱ级,年龄20~65岁,体质量50~70 kg,既往无药物成瘾史,癫痫病史和肝肾功能损害。
随机均分为PCEA组和PCIA组。
1.2 麻醉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经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麻醉诱导采用静注芬太尼2~4 μg/kg,阿曲库铵0.5 mg/kg,丙泊酚1.5~2.0 mg/kg,双腔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术中吸入1%~2%异氟醚,根据HR、BP变化调整麻醉深度,间断追加芬太尼、阿曲库铵。
PCEA组患者在术前均于胸7-8间隙穿刺置入硬膜外导管4 cm,手术结束前30 min于硬膜外注入初始剂量布托啡诺(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1 mg+罗哌卡因(阿斯利康公司)20 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6 ml)。
不同剂量布托啡诺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效能的比较陈海林【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布托啡诺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效能的比较.方法选择行胃癌根治的患者232例,ASA为Ⅰ~Ⅱ级.将232例患者随机分为布托啡诺静脉自控镇痛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29例.其中布托啡诺组分为6个小组,分别是布托啡诺浓度为0.004%、0.005%、0.006%、0.007%、0.008%和0.009%的A1、A2、A3、A4、A5和A6组.对照组分为2个小组,分别是吗啡浓度为0.025%的B1组以及传统方法治疗B2组.在胃癌根治术后1d观察患者情况,详细记录患者的舒适度评分、镇静度评分、视觉模拟评分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与PCIA 的总按压频率次数和实际用药情况.结果①A3~A6组以及B1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B2和A1、A2组,而BCS的评分要高于B2和A1、A2组(P <0.05).②A3~A6组的PCIA总压次数明显低于A1、A2组,然而用药量远远高于A1、A2两组(P <0.05).③B1组患者腹胀、恶心、呕吐等不良症状发生频率远远高于A1~A6以及B2组患者(P <0.05).A6组患者的嗜睡程度最高.A1、A2组需要其他镇痛药物辅助,镇痛效果才能达到A3~A6组.结论布托啡诺的浓度为0.006%、0.007%时,以0.0022~0.0026mg/(k g·h)的速率给药,负荷剂量为0.005mg/(kg·h)的静脉PCIA会获得最佳的镇痛疗效,并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极低,可以应用于相关临床疾病的治疗中.【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年(卷),期】2011(001)018【总页数】3页(P19-21)【关键词】布托啡诺;胃癌;镇痛【作者】陈海林【作者单位】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广东茂名52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4胃癌是目前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中国,胃癌已经超过了其他任何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排在第1位[1]。
连续硬膜外自控术后镇痛(PCEA)与连续静脉自控术后镇痛(PCIA)的比较陈桂军;王志勇【期刊名称】《河南外科学杂志》【年(卷),期】2005(011)005【摘要】目的:观察(PCEA)连续硬膜外自控术后镇痛与连续静脉的自控术后镇痛(PCIA)在术后镇痛及病人满意度方面的综合效果比较.方法:选择择期手术病人60例均在连续硬外麻醉下行下肢手术或下腹部手术的患者,均于L1~2行硬膜外穿刺、置管、局麻药用2%利多卡因和0.75%布比卡因常规使用并根据术中情况追加数量.手术结束后按术后镇痛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A组采用经硬膜外导管连续用药,并设置泵液90ml(布比卡因30ml,由0.9%NS稀释),以2ml/h药量持续输注,PCA每次0.5ml,锁定时间15min.B组选静脉持续用药,仍设泵液90ml(芬太尼按0.42ug/kg·h,由0.9%NS稀释)以2ml的剂量输注.PCA每次0.5ml,锁定时间仍为15min,分别于手术后4h、8h、12h、24h、36h进行随访.结果:术后4h、8h,PCA用液量均较A组PCA的高,而在12h、24h、36h,A组PCA用液量高于B 组,表明术后镇痛效果优良B组居多,副作用A组较B组高.结论:术后镇痛0~36h选用连续静脉自控镇痛(PCIA)比较连续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总体效果好.【总页数】2页(P41-42)【作者】陈桂军;王志勇【作者单位】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麻醉科,455000;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麻醉科,45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相关文献】1.连续臂丛神经阻滞与静脉自控镇痛与上肢术后镇痛的比较 [J], 周庆;唐小平;王灵君;陈毅飞2.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和静脉患者自控镇痛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与护理[J], 高丽琴3.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和静脉病人自控镇痛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与护理[J], 彭军;谭敏;周瑞红4.连续股神经阻滞与静脉自控镇痛泵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比较 [J], 夏新桂;丁海燕;杨世忠5.布托啡诺静脉自控镇痛与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子宫切除术后镇痛疗效的比较 [J], 吴天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布托啡诺应用于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布托啡诺在剖宫产术后自控静脉镇痛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将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行剖宫产的76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舒芬太尼镇痛;实验组38例,采用布托啡诺+舒芬太尼镇痛。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实验组术后1、4、12、24、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 A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
结论布托啡诺应用于剖宫产术后自控静脉镇痛安全有效。
标签:布托啡诺;自控静脉镇痛;临床价值剖宫产是指利用外科手术切开母体腹壁和子宫以取出胎儿的一种重要助产方法。
剖宫产并不需要经历分娩镇痛,避免了产道裂伤或者难产等问题,可以有效提高新生儿围术期成活率,倍受医生与产妇的青睐。
但是,剖宫产术对母体的应激性损伤比自然分娩严重,患者术后疼痛强度较大,镇痛要求较高[1]。
因此,良好的术后镇痛方法是改善患者产后恢复的关键[2]。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应用布托啡诺以及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有效缓解了产妇剖宫产术后疼痛,改善了产妇的预后,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行剖宫产的患者76例,所有患者均自愿要求术后行PCIA,并且其家属已签署医院伦理委員会拟定的知情同意书。
将76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38例,年龄20~38岁,平均(28.60±5.10)岁;体重指数(BMI)20.5~24.8 kg/m2,平均(22.6±3.4)kg/m2;单胎35例,双胎3例;孕龄37~41周,平均(38.8±1.0)周。
实验组38例,年龄22~37岁,平均(28.55±5.12)岁;BMI 20.8~24.6 kg/m2,平均(22.5±3.2)kg/m2;单胎36例,双胎2例;孕龄38~41周,平均(38.7±0.9)周。
布托啡诺的药理特性及其应用进展发布时间:2021-03-23T02:19:01.542Z 来源:《医药前沿》2020年32期作者:李文栋[导读] 布托啡诺是一种阿片受体的激动拮抗剂,主要激动κ受体,对μ受体有激动拮抗的双重作用,其具有中度的镇痛作用,同时对呼吸循环抑制较轻,不良反应较少,广泛应用于临床镇痛工作中。
(百色市中医医院麻醉科广西百色 533000)【摘要】布托啡诺是一种阿片受体的激动拮抗剂,主要激动κ受体,对μ受体有激动拮抗的双重作用,其具有中度的镇痛作用,同时对呼吸循环抑制较轻,不良反应较少,广泛应用于临床镇痛工作中。
【关键词】布托啡诺;镇痛;拮抗剂【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32-0008-03The pharmacological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 progress of ButorphanolLi WendongDepartment of Anethesiology,Baise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Baise,Guangxi 533000,China【Abstract】 Butorphanol is a kind of agonist antagonist of opioid receptor,which is mainly activated by κ receptor and has dual effects of agonist and antagonist on μ receptor.It has moderate analgesic effect.At the same time,there was less inhibition of respiratory circulation and less adverse reactions.It is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analgesia.【Key words】Butorphanol; Analgesic; Antagonist布托啡诺分子量为477.56Da,消除半衰期为2.5~3.5h,清除率3.8L?kg-1?min-1。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2019 年 第 6 卷第 96 期2019 Vol.6 No.9662布托啡诺硬膜外镇痛与静脉镇痛在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比较孟祥博1,胡焱垚1,辛险峰2*(1.佳木斯大学,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2.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摘要】目的 探讨布托啡诺硬膜外镇痛与静脉镇痛用于术后疼痛治疗的疗效。
方法 选取术后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参考组,实验组进行布托啡诺硬膜外镇痛治疗,参考组布托啡诺静脉镇痛治疗,对比镇痛临床疗效。
结果 参考组的总有效率为90.0%,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0.0%,差异无统计意义,P >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布托啡诺硬膜外镇痛与静脉镇痛治疗术后疼痛效果显著,其中硬膜外镇痛的不良反应更少,适于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术后疼痛;布托啡诺;硬膜外镇痛;静脉镇痛;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96.62.01术后多伴有剧烈疼痛,严重影响治疗的依从性和有效性,一旦疼痛较为明显,可能导致治疗受到影响。
临床上常通过布托啡诺硬膜外镇痛与静脉镇痛进行术后疼痛的治疗,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研究显示[1],布托啡诺镇痛具有高效的解经镇痛效果,药效速度快,具有较高的安全可靠性,临床不良反应率较低。
本文选取术后疼痛患者探讨其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术后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男51例,年龄74~85岁,平均年龄77.5±1.8岁,病程1~5年;女29例,年龄75~86岁,平均年龄75.4±2.0岁,病程8个月~6年。
随机分为实验组、参考组,实验组进行布托啡诺硬膜外镇痛治疗,参考组布托啡诺静脉镇痛治疗。
硬膜外术后镇痛与静脉术后镇痛对开胸术后的疗效观察目的:观察硬膜外术后镇痛与静脉术后镇痛两种方法在开胸手术以后的效果,区分两种方法的优点与缺点,为临床上在开胸手术以后的患者镇痛上探讨出更有效的措施。
方法:选取样本共计250例,样本特征全为实施过开胸手术的患者,将250例样本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采取硬膜外术后镇痛与静脉术后镇痛两种方法,观察研究数据。
结果:硬膜外术后镇痛与静脉术后镇痛在两组的运用中,两组心率失常发生率通过对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两种方法又有区别,硬膜外给药镇痛的副作用少,效果直接。
而静脉术后镇痛副作用少,对身体损害小。
结论:在开胸手术以后合理的运用硬膜外术后镇痛与静脉术后镇痛两种方法,有利于开胸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与病情好转。
标签:硬膜外术后镇痛静脉术后镇痛开胸手术对比观察我们知道,开胸手术操作复杂,而且手术的损伤大,术后患者疼痛剧烈,并发症也常有发生。
患者在术后不能很好地咳痰,造成通气下降,肺功能衰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其他生理功能。
所以对于开胸手术患者,在术后的生理功能恢复显得特别重要。
术后镇痛对于患者来说,不仅仅具有止痛的效果,对患者伤口及生理功能康复也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在以往的医学研究上,硬膜外镇痛已成为很多专家及医疗机构的首选,但是有研究质疑这种镇痛方法操作复杂,不易掌握且手术风险较高,因此对比硬膜外镇痛与静脉镇痛,研究两种镇痛措施,可以为开胸手术患者在镇痛方式的选择上带来直观的引导[1]。
一、资料与方法硬膜外镇痛的一般资料:我们探讨術后硬膜外镇痛的优点与临床的应用对象发现,在大面积创伤性手术以后,经硬膜外给药,镇痛的疗效比较直观,而且副作用少,带来的身体损害也比较小。
通过对样本的研究发现:在开胸手术以后,术后采用硬膜外类的药物用于镇痛。
开胸手术病人术后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伤口的感染率、拔管时间也有明显的减少最终核算下来,医疗费用花费较低。
我们临床用于硬膜外腔镇痛的药物与镇痛的方法:首先是硬膜外镇痛措施所用的药物[2]。
布托啡诺静脉与硬膜外持续输注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比较孔明健;吴震【期刊名称】《医学临床研究》【年(卷),期】2009(026)006【摘要】[目的]评价布托啡诺持续静脉输注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100例择期剖宫产患者随机分入布托啡诺静脉持续输注镇痛组(试验组)和布托啡诺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持续输注镇痛组(对照组),每组50例,比较两组病人术后6h、12 h、24 h、48 h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镇静评分、患者总体满意度、术后24 h、48 h、72 h新生儿神经适应能力评分(NACS)、肛门排气时间、产后泌乳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种镇痛方法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镇静评分、患者总体满意度、NACS评分、肛门排气时间、泌乳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应用布托啡诺静脉持续输注镇痛安全、有效.【总页数】3页(P957-959)【作者】孔明健;吴震【作者单位】东南大学附属江阴医院麻醉科,江苏,江阴,214400;东南大学附属江阴医院麻醉科,江苏,江阴,214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9.8【相关文献】1.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和静脉患者自控镇痛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与护理[J], 高丽琴2.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和静脉病人自控镇痛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与护理[J], 彭军;谭敏;周瑞红3.静脉和硬膜外PCA用于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比较 [J], 张慧君;王秀伟;范颖4.持续硬膜外间隙脉冲输注与静脉持续输注用于术后自控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比较 [J], 耿春香;雷秀旺;朱延华;陈春生;高亚川5.静脉与硬膜外PCA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比较 [J], 吴丽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布托啡诺硬膜外镇痛与静脉镇痛在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比较邓晓勤;傅丽英;邱翠银【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刊》【年(卷),期】2012(14)4【摘要】目的:探讨布托啡诺硬膜外镇痛与静脉镇痛在术后患者镇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腰硬联合麻醉术后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硬膜外镇痛组(PCEA组)和静脉镇痛组(PCIA组),每组80例,记录各组患者术毕后4、8、12、24、36、48 h后VAS评分、术后48h患者对镇痛的满意度,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术后硬膜外镇痛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静脉镇痛组(P<0.05),硬膜外镇痛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静脉镇痛组(P<0.05).结论:术后布托啡诺用于静脉镇痛和硬膜外镇痛均能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能安全有效地用于术后镇痛,治疗剂量下不良反应较少,但硬膜外镇痛效果更好,是值得临床推广的镇痛模式.【总页数】2页(P645-646)【作者】邓晓勤;傅丽英;邱翠银【作者单位】广东省清远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清远,511518;广东省清远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清远,511518;广东省清远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清远,5115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4【相关文献】1.布托啡诺与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妇科肿瘤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比较[J], 朱序勤;唐建莺;曹云开2.布托啡诺与丁丙诺啡用于普外手术后静脉镇痛临床效果比较 [J], 陈磊3.布托啡诺与吗啡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J], 黄跃军;肖敏4.布托啡诺和芬太尼用于术后静脉镇痛临床效果比较 [J], 孙广海5.超声引导下单次竖脊肌平面阻滞复合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比较 [J], 尹晓旭;江鹏;严敏茹;林晓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术后镇痛应用硬膜外途径或静脉途径给药的效果比较
王晓英;毛振北;钟声宏
【期刊名称】《中国麻醉与镇痛》
【年(卷),期】2003(005)004
【摘要】手术后镇痛选择何种途径给镇痛药,以求达到最佳镇痛效果,是值得探
索的问题,笔者选择了两种给药途径,拟通过观察比较,探索其镇痛效果与副作用。
今报告如下,供临床应用做参考。
【总页数】2页(P295-296)
【作者】王晓英;毛振北;钟声宏
【作者单位】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中国江西33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14.42
【相关文献】
1.布托啡诺经鼻腔和静脉两种给药途径超前镇痛用于老年患者鼻内镜手术后镇痛的效果比较 [J], 孙德峰;吴越;高淑敏;韩俊;刘若传;王丽杰
2.硬膜外与静脉途径PCA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比较 [J], 陈志远;吴健华;李琛;何荷蕃
3.地佐辛不同给药途径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比较 [J], 张英
4.曲马多静脉与硬膜外途径用于妇科术后镇痛的比较 [J], 卢焱;王家和
5.曲马多静脉、硬膜外给药的术后镇痛效果比较 [J], 刘华;钟慧红;周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部位硬膜外注射吗啡对胸腔术后镇痛效果比较
蔡菊英;傅舒昆;钱渊;潘涛
【期刊名称】《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06(027)002
【摘要】随着脊髓胶质中阿片受体的发现,提出椎管内注药的途径。
小剂量吗啡
注入硬膜外间隙有显著的镇痛效应,可用于术后镇痛。
由于其效果确切,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一般不同部位的手术后镇痛需选取相应的脊椎节段穿刺置管用药。
因中高位硬膜外穿刺相对比低位硬膜外穿刺在技术上较复杂,并发症多,故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本文选择中高位及低位硬膜外腔注射吗啡作胸腔手术的术后镇痛,观察比较两组对胸腔手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总页数】2页(P89-90)
【作者】蔡菊英;傅舒昆;钱渊;潘涛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麻醉科,上海,200072;同济大学附属第十
人民医院麻醉科,上海,200072;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麻醉科,上海,200072;同
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麻醉科,上海,2000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14.4
【相关文献】
1.硬膜外注射不同药物用于上腹部术后镇痛效果比较 [J], 冯艳平;韩雪萍;戎晓静
2.咪唑安定和吗啡硬膜外注射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J], 辛晓宇
3.硬膜外应用吗啡加静脉应用不同剂量瑞芬太尼术后镇痛效果比较 [J], 潘华;宣玲
4.不同剂量吗啡硬膜外注射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J], 钟泰迪;刘志成
5.硬膜外注射剂量吗啡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J], 孙继领;陈人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布托啡诺与吗啡用于开胸术后患者自控镇痛的比较
谢致;周守静;俞莹芳
【期刊名称】《复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07(34)2
【摘要】目的比较布托啡诺与吗啡用于开胸术后患者自控镇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40例择期行开胸手术的病人,术后随机分为布托啡诺组(B组)和吗啡组(M组),分别接受静脉自控镇痛(PCA)治疗.镇痛效果评价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各时段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B组明显少于M组.结论布托啡诺用于开胸术后PCA可取得满意的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低于吗啡.
【总页数】3页(P299-301)
【作者】谢致;周守静;俞莹芳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麻醉科,上海,200040;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麻醉科,上海,200040;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麻醉科,上海,2000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14
【相关文献】
1.布托啡诺与吗啡用于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比较 [J], 赵兵;罗宏丽;夏晓琼;郭春年
2.布托啡诺与芬太尼用于开胸手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疗效比较 [J], 黄亚医;周
青山
3.氯诺昔康与吗啡用于开胸手术后患者自控镇痛的比较 [J], 俞莹芳;谢致;梁伟民
4.氯诺昔康复合吗啡用于开胸手术后患者自控镇痛的比较 [J], 陈亚军;于泳浩
5.布托啡诺复合曲马多用于开胸术后患者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 [J], 陈剑;刘才堂;郭耀军;刘培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硬膜外和静脉内应用布托啡诺对胸外科患者
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作者:殷明,李华,邵芹,信玉昌,谢红,王琛
【关键词】胸外科;镇痛;布托啡诺
开胸手术后患者疼痛剧烈,对生理干扰大,可产生严重并发症,影响术后患者的恢复。
文献报道的各种镇痛方法,如皮下镇痛、肌肉注射镇痛、硬膜外镇痛、静脉镇痛等均可用于胸科手术,但各种方法均有其优缺点[1]。
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多的是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 PCEA)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相关报道也较多[2],但多使用传统的阿片类药物如吗啡,芬太尼等,由于其引起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常常不能让患者满意[3],而新型阿片受体激动拮抗药布托啡诺对阿片受体既有激动作用又有拮抗作用,在增强镇痛效果的同时可降低不良反应[4]。
本文旨在观察布托啡诺用于两种不同镇痛方法对开胸手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以探讨较佳的镇痛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
因肺大泡、肺癌、纵隔肿瘤、食管肿瘤等择期行胸外科手术患者40例,男30例,女10例,ASAⅠ-Ⅱ级,年龄20~65岁,体质量50~70 kg,既往无药物成瘾史,癫痫病史和肝肾功能损害。
随机均分为PCEA组和PCIA组。
1.2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经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麻醉诱导采用静注芬太尼2~4 μg/kg,阿曲库铵0.5 mg/kg,丙泊酚1.5~2.0 mg/kg,双腔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术中吸入1%~2%异氟醚,根据HR、BP变化调整麻醉深度,间断追加芬太尼、阿曲库铵。
PCEA组患者在术前均于胸7-8间隙穿刺置入硬膜外导管4 cm,手术结束前30 min于硬膜外注入初始剂量布托啡诺(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1 mg+罗哌卡因(阿斯利康公司)20 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6 ml)。
术毕拔除气管导管后接镇痛泵,泵内药物配方:布托啡诺0.08 mg/kg +罗哌卡因180 mg +生理盐水至100 ml。
PCIA组手术结束拔除气管导管。
若患者清醒并无明显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5分),立即启动PCIA泵;若有明显疼痛(VAS≥5分),静注芬太尼0.05 mg,观察10 min疼痛缓解无呼吸抑制后启动PCIA泵。
泵内药物配方:布托啡诺0.15 mg/kg+ 生理盐水至100 ml。
两组维持量
2 ml/h,自控单次量0.5 ml,锁定时间15 min。
术前向患者详细介绍PCEA和PCIA的使用方法、意义以及VAS方法。
1.3 观察指标
1.3.1 疼痛评分
采用VAS法(0分为无痛,<5分为无明显疼痛,≥5分为有明显疼痛,10分为剧痛),记录术后4,24,48 h各时点的VAS值。
1.3.2 并发症
观察并记录恶心、呕吐、头晕、胸闷、皮肤瘙痒、嗜睡等不良反应。
其中嗜睡一项参考Ramsay镇静评分法(1分为不安静、烦躁;2分为安静合作;3分为嗜睡,能听从指令;4分为睡眠状态,但可唤醒;5分为呼唤反应迟钝;6分为深睡状态,呼唤不醒),≥3分为有嗜睡,<3分为无嗜睡。
1.4 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SPSS统计软件处理,组间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