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共63页
- 格式:ppt
- 大小:7.43 MB
- 文档页数:32
《马关条约》大清帝国大皇帝陛下及大日本帝国大皇帝陛下为订立和约,俾两国及其臣民重修和平,共享幸福,且杜绝将来纷纭之端,大清帝国大皇帝陛下特简大清帝国钦差头等全权大臣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一等肃毅伯爵李鸿章、大清帝国钦差全权大臣二品顶戴前出使大臣李经方、大日本帝国大皇帝陛下特简大日本帝国全权办理大臣内阁总理大臣从二位勋一等伯爵伊藤博文、大日本帝国全权办理大臣外务大臣从二位勋一等子爵陆奥宗光为全权大臣,彼此校阅所奉谕旨,认明均属妥实无阙。
会同议定各条款,开列于左:第一款中国认明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国。
故凡有亏损其独立自主体制,即如该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等,嗣后全行废绝。
第二款中国将管理下开地方之权并将该地方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件,永远让与日本。
一、下开划界以内之奉天省南边地方。
从鸭绿江口溯该江抵安平河口,又从该河口划至凤凰城、海城及营口而止,画成折线以南地方;所有前开各城市邑,皆包括在划界线内。
该线抵营口之辽河后,即顺流至海口止,彼此以河中心为分界。
辽东湾东岸及黄海北岸在奉天所属诸岛屿,亦一并在所让界内。
二、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
三、澎湖列岛。
即英国格林尼次东经百十九度起、至百二十度止及北纬二十三度起、至二十四度之间诸岛屿。
第三款前款所载及黏附本约之地图所划疆界,俟本约批准互换之后,两国应各选派官员二名以上为公同划定疆界委员,就地踏勘确定划界。
若遇本约所约疆界于地形或地理所关有碍难不便等情,各该委员等当妥为参酌更定。
各该委员等当从速办理界务,以期奉委之后限一年竣事。
但遇各该委员等有所更定画界,两国政府未经认准以前,应据本约所定画界为正。
第四款中国约将库平银二万万两交与日本,作为赔偿军费。
该款分作八次交完:第一次五千万两,应在本约批准互换六个月内交清;第二次五千万两,应于本约批准互换后十二个月内交清;余款平分六次,递年交纳;其法列下:第一次平分递年之款于两年内交清,第二次于三年内交清,第三次于四年内交清,第四次于五年内交清,第五次于六年内交清,第六次于七年内交清;其年分均以本约批准互换之后起算。
《马关条约》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甲午中日战争中的第二节《马关条约》前面我们学习了甲午中日战争中最具代表性一次战役“黄海海战”的大致经过,1895年初威海卫一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清政府完全是丧失抵抗能力。
至此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的惨败而告终。
日军攻陷威海之后威胁清政府,扬言要进攻北京。
这时以慈禧为首的清政府统治者就坐不住了,急忙任命李鸿章为全权代表,奔赴日本求和,于1895年4月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这里有个小插曲,就是最开始前往日本谈和的人不是李鸿章,前后有两次派人前往日本都遭到日本当局的刁难失败归国,清政府万般无奈之下只好派遣李鸿章为议和大臣前往日本,得知日本提出各地要求时,其实李鸿章他也不愿意去,经办外交多年,李鸿章早尝够了“卖国贼”的滋味,所以,他一定要得到清政府的全权授权,才肯出使日本。
我们来看一下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割地、赔款、开商埠、允设厂一、承认朝鲜“独立自主”二、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三、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四、开房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五、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通过以上《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我们来看看他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一、承认朝鲜独立自主就迫使中国和朝鲜历史以来宗藩关系解除。
二、割让大面积的土地不但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而且还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加快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三、赔款2亿两白银是一个什么概念?当时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大概是8000万两白银,也就是说相当于清政府两年半的财政收入。
清政府拿不出钱就只能从老百姓身上收刮或者像列强借贷。
这样做不但加重了老百姓的经济负担,而且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财政达到控制中国政治的目的。
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四、开放的通商口岸由沿海到内陆直接入侵中国的经济腹地。
五、允许在通商口岸设厂这一条是自南京条约以来的首例,咋眼一看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其实这个是所有内容当中最严重的一条,列强援引片面最惠国待遇“利益均沾”,纷纷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这样以来减少商品的生产成本与运输成本,沉重打击了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和阻碍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
作者: 陈汶
出版物刊名: 前线
页码: 60-61页
主题词: 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日本军国主义;战争开始;丁汝昌;北洋海军;十九世纪;干支纪年;八年;海军提督
摘要:一八九四年七月至一八九五年三月,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了以并吞朝鲜和侵略中国为目的历时八个月的侵略战争。
由于战争开始于一八九四年,这一年按中国夏历干支纪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
日本,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前,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的封建国家。
从一八六八年开始,明治天皇实行了维新,资本主义才有了比较快的发展。
但由于资产阶级同封建地主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