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ppt1 华东师大版
- 格式:ppt
- 大小:2.18 MB
- 文档页数:30
第二单元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第6课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1.日本的“征韩论”朝鲜知守不知攻,知己不知彼,其人深沉狡狞①,固陋傲顽,觉之不觉,激之不激,非断然以兵莅②之,则必不为我用也。
况朝鲜蔑视皇国③,谓文字有不逊,以与耻辱于皇国,君辱臣死,实不戴天之寇也,必不可不伐之,不伐之,则皇威不立也,非臣子也。
速下皇使,举大义,问所以辱皇国者,彼必屯趑趄④,不能降伏谢罪,惟命是焉。
于是皇使忽去,大兵直入,其一大将率十队向江华府,直攻王城⑤;其一少将率六大队,进自庆尚、全罗、忠清三道;其一少将率四大队,进自江原、京畿;其一少将率十大队溯鸭绿江,自咸镜、平安、黄海三道而进。
远近相待,缓急相应,角之犄之,必可不出五旬而虏其国王矣。
若不然,而徒下皇使,虽百往复,无益于事,不若征讨之最速,决非浪举⑥也。
朝鲜……当天朝⑦加兵之日,则遣使于清国,告其所以伐朝鲜之故;若清国必出援兵,则可并清而伐之。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修订本)上册【解读】这是1870年时日本人佐田白茅《征韩论》中的一段话。
佐田白茅,又名佐田素一郎,外交官员。
他于1870年被派赴朝鲜“视察国情”,写了一篇作为建白书的《征韩论》,提出了日本应征讨朝鲜,进而“并伐”中国的建策,通篇是赤裸裸的侵略言论。
当时日本明治维新刚刚完成,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便显露出来。
此后对朝鲜和中国不断伺机制造衅端,终于在1894年发动了大规模的侵朝、侵华战争。
由此可见,甲午中日战争决非偶然,日本对华侵略蓄谋已久,并且早就筹谋借朝鲜问题开衅。
所录资料显示出《征韩论》作者的如下观点:①必须对朝鲜实行军事占领,否则它“必不为我用”。
②朝鲜蔑视、有辱于日本。
③要先派“皇使”向朝鲜问罪,然后“大兵直入”其境,灭其国家。
④中国必出援兵,正好“可并清而伐之”。
可以看出,当时这类日本人是何等的狂妄和霸道,在其心目中,惟有武力和强权,不存一点公理和良知。
【注释】①狡狞:狡猾狰狞。
②莅(l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