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帕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的疗效评价
- 格式:pdf
- 大小:153.94 KB
- 文档页数:2
普罗帕酮与毛花甙C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对比研究普罗帕酮与毛花甙c(西地兰)转复阵发性房颤的疗效。
方法:30例阵发性房颤的患者随机分普罗帕酮组(n=15)和毛花甙c组(n=15)分别静注普罗帕酮70 mg,毛花甙c 0.4 mg,观察治疗后心房颤动转复情况。
结果:普罗帕酮组15例转复成功11例,成功率73%,毛花甙c组15例转复成功6例,成功率40%,转复率普罗帕酮组高于毛花甙c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复律的17例患者中,房颤发作时间3 h内复律11例,3~12 h复律5例,12~24 h复律1例,本次房颤发作时间越长,转复率越低,两组未复律的13例患者,本次房颤发作至开始治疗时间为24~48 h。
2.3 心率减缓情况普罗帕酮组治疗前心率为(137.6±18.2)次/min,治疗后为(81.2±15.1)次/min;毛花甙c组治疗前心率为(136.5± 17.3)次/min,治疗后为(105.7±17.3)次/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副作用普罗帕酮组有1例,毛花甙c组有3例出现短暂房扑,呈2∶1~3∶1传导,心室率(130~85次)/min,持续10~30 min,未经处理3例转窦性心律,1例转为房颤。
无心功能不全、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心房纤颤的发病率较高,65岁以上的人群中检出率为5%,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1]。
心房颤动数小时后已有电重构及在心房内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导致死亡或致残,因此临床上对于有转复希望的心房颤动仍主张早期尽可能复律,电复律常用于出现严重血流动力学异常者,且受技术条件的影响,基层医院应用受到限制。
药物复律传统上使用洋地黄,在本组试验中毛花甙c的转复率有40.0%,彭亚飞等[2]报道为46.40%,特别适宜用于合并心衰的房颤患者。
目前临床药物复律还有奎尼丁、普罗帕酮、胺碘酮等,文献报道静注普罗帕酮房颤转复率为66.7%[3],本组试验静脉普罗帕酮房颤转复率为70.0%,与报道基本一致,优于毛花甙c(p<0.05)。
静脉注射普罗帕酮和地尔硫艹卓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比较占成业, 李树生, 邓普珍[摘 要] 目的 对比研究普罗帕酮和地尔硫艹卓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作用。
方法 62例房颤持续时间<48h 的患者随机分入普罗帕酮组(n=32)和地尔硫艹卓组(n=30),分别静脉注射普罗帕酮70mg、地尔硫艹卓10mg。
1h后普罗帕酮组和地尔硫艹卓组未转复者交叉用药。
结果 首次给药后普罗帕酮组的转复率为65.7%,地尔硫艹卓组的转复率为33.3%(P< 0.01)。
交叉给药后,普罗帕酮的转复率为68.4%,而地尔硫艹卓的转复率为30%(P<0.01)。
转复成功者的左房内径明显小于转复失败者(41.1±5.2)mm vs(47.7±6.9)mm,P<0.001。
当左房内径≤40m m,普罗帕酮和地尔硫艹卓的转复率均较高且无显著差异(75%vs66.7%,P>0.05)。
当左房内径>50mm,普罗帕酮和地尔硫艹卓的转复率均较低且存在统计学差异(40%vs11.1%,P< 0.01)。
结论 静脉注射普罗帕酮较地尔硫艹卓能更有效转复房颤心律。
左房内径是影响房颤转复的独立预测因素。
[关键词] 阵发性心房颤动; 普罗帕酮; 地尔硫艹卓[中图分类号] R541.75;R4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1949(2002)05-0272-02Com parison of propafeno ne and diltiazem in converting paro xysm al atrial fibrillation ZHA N Ch eng-ye,LI Shu-sheng,DENG Pu-zhen.Department of Emergency,Tongji Hos pital.To ngji M edical College,H 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 gy,Wuhan43003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efficacies of propafenone and diltiazem in converting paroxys mal atrial fibrillation.Methods 62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lasting<48hours were randomized to a5-minute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either propafenone(70mg,32pa-tients)or diltiazem(10mg,30patients).After an hour,nonconverted propafenone or diltiazem patients were s witched to the alternative drug.Re-sults By an hour,conversion rates were65.7%in the propafenone group,33.3%in the diltiazem group(P<0.01).After crossover,diltiazem converted30%of propafenone patients,while propafenone converted68.4%of diltiazem patients(P<0.01).Patients who converted had s maller atria than those who did not(41.1±5.2)mm vs(47.7±6.9)mm,P<0.001.Among patients with left atrial diameter≤40mm,the conversion rates with propafenone and with diltiazem were high and comparable(75%vs66.7%,P>0.05).In patients with left atrial diame-ter>50mm,the conversion rates with the two drugs were40%and11.1%,respectively(P<0.01).Conclusion Intravenous propafenone terminates atrial fibrillation more effectively the diltiazem.Left atrial diameter is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conversion.[Key words]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Propafenone; Diltiazem 心房颤动(房颤)的药物治疗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
普罗帕酮和维拉帕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对比观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常导致患者心跳快速而不规律,引起不适和不安。
临床上,常用药物治疗PSVT,其中包括普罗帕酮和维拉帕米。
本文旨在对比评估普罗帕酮和维拉帕米在治疗PSVT方面的疗效和安全性。
一、疗效比较普罗帕酮和维拉帕米都属于抗心律失常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来抑制心脏的快速搏动。
研究显示,普罗帕酮和维拉帕米均能显著降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心率并恢复正常心律。
然而,普罗帕酮和维拉帕米在治疗效果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1. 普罗帕酮治疗PSVT的疗效普罗帕酮是一种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通过减慢传导速度和延长P-R间期来控制心率。
研究表明,普罗帕酮在治疗PSVT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
它能有效降低心率并恢复窦性节律,能够迅速缓解患者的症状。
2. 维拉帕米治疗PSVT的疗效维拉帕米是一种钙通道阻滞剂,通过抑制钙离子的内流来减慢心率和阻断异常的心脏搏动。
与普罗帕酮相比,维拉帕米在治疗PSVT方面的疗效更为显著。
研究结果显示,维拉帕米能更快地控制心率,并且具有更高的治愈率。
二、安全性比较除了疗效之外,治疗PSVT时的药物安全性也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在观察普罗帕酮和维拉帕米的治疗过程中,需要关注其不良反应和禁忌症。
1. 普罗帕酮的安全性普罗帕酮在临床上已被广泛使用,相对较为安全。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晕、疲乏、胃肠道不适等,但一般较为轻微。
对于存在严重心血管疾病(如心衰、心脏传导阻滞等)的患者,普罗帕酮可能会增加并发症的风险。
2. 维拉帕米的安全性维拉帕米相对而言可能引起更多的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低血压、胸痛、心动过缓等,严重时可能导致心脏传导阻滞。
此外,维拉帕米在代谢方面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性,需要注意药物剂量的调整。
三、个体差异及适应症除了普罗帕酮和维拉帕米的差异外,个体患者对药物的反应也存在一定差异。
因此,在选择用药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