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的击实性
- 格式:ppt
- 大小:209.00 KB
- 文档页数:4
土的击实试验1 依据标准《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2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细粒土。
本试验分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
轻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20mm的土。
重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40mm的土。
当土中最大颗粒粒径大于或等于40mm,并且大于或等于40mm颗粒粒径的质量含量大于5%时,则应使用大尺寸试筒进行击实试验,或按5.4条进行最大密度校正。
大尺寸试筒要求其最小尺寸大于土样中最大颗粒粒径的5倍以上,并且击实试验的分层厚度应大于土样中最大颗粒粒径的3倍以上。
单位体积击实功能控制在2677.2~2687.0kJ/m3范围内。
当细粒土中的粗粒土总含量大于40%或粒径大于0.005mm颗粒的含量大于土总质量的70%(即d30≤0.005mm)时,还应做粗粒土最大干密度试验,其结果与重型击实试验结果比较,最大干密度取两种试验结果的最大值。
3 仪器设备3.1 标准击实仪。
击实试验方法和相应设备的主要参数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击实试验方法种类3.2 烘箱及干燥器。
3.3 天平:感量0.01g。
3.4 台秤:称量10kg,感量5g。
3.5 圆孔筛:孔径40mm、20mm和5mm各1个。
3.6 拌和工具:400mm×600mm、深70mm的金属盘,土铲。
3.7 其他:喷水设备、碾土器、盛土盘、量筒、推土器、铝盒、修土刀、平直尺等。
4 试样4.1 本试验可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准备试样。
各方法可按表2准备试料。
表2 试料用量4.2 干土法(土不重复使用)。
按四分法至少准备5个试样,分别加入不同水分(按2%~3%含水率递增),拌匀后闷料一夜备用。
4.3 湿土法(土不重复使用)。
对于高含水率土,可省略过筛步骤,用手拣除大于40mm的粗石子即可。
保持天然含水率的第一个土样,可立即用于击实试验。
其余几个式样,将土分成小土块,分别风干,使含水率按2%~3%递减。
5 试验步骤5.1 根据工程要求,按表1规定选择轻型或重型试验方法。
土工击实实验方法的研究击实实验是建筑物地基、道路地基、室内地坪及场地平整等施工和验收的重要依据。
笔者基于工作中积累的实际操作经验,介绍击实实验的方法及其要点,对其进行研究,以期获得对施工有指导意义的数据。
1 研究土击实性的意义用土作为填筑材料,如修筑道路、堤坝、机场跑道、运动场、建筑物地基及基础回填等,工程中经常遇到填土压实的问题。
经过搬运未经压实的填土,原状结构已被破坏,孔隙、空洞较多,土质不均匀,压缩量大,强度低,抗水性能差。
为改善填土的工程性质,提高土的强度,降低土的压缩性和渗透性,必须按一定的标准,采用重锤夯实、机械碾压或振动等方法将土压实到一定标准,以满足工程的质量标准。
研究土的填筑特性,常用现场填筑实验和室内击实实验两种方法。
前者是在现场选一实验地段,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法进行填土,并同时进行有关的测试工作,以查明填筑条件(包括土料、堆填方法,压实机械等)与填筑效果的关系。
该方法能反应施工的实际情况,但需时间和费用较多,只在重大工程中进行。
室内土工击实实验是近似的模拟现场填筑的一种半经验性的实验。
实验时,在一定条件下用锤击法将土击实,以研究土在不同击实功能下的击实特性,以便获取设计数值,为工程设计提供初步的填筑标准。
该方法是目前研究填土击实特性的重要方法。
[1]2 土工击实实验方法土工击实实验是研究土压实性能的基本方法,也是建筑工程必须实验的工程之一。
实验采用击实仪法,即通过锤击使土密实,测定土样在一定击实功能的作用下达到最大密度时的含水量(最优含水量)和此时的干密度(最大干密度)。
为了满足工程需要,必须制定土的压实标准。
通常,工地压实质量控制采用压实度,计算式为:K= ρ d / ρdmax式中,k为压实度,% ;ρd为工地碾压的干密度,g/cm3。
ρdmax为室内实验最大干密度,g/cm3 。
若k越接近100% ,则压实质量越高。
对于受力主层或者重要工程K要求大些;对于非受力主层或次要工程,k值可小些[2]。
石灰固化黄土击实性的实验研究在兰州市以及甘肃省的很多地方都是黄土覆盖着的,并且目前兰州有大规模的挖山填地的大型工程,所以在修建房屋或者公路以及桥梁等建筑工程都会涉及到黄土带来的很多问题,黄土对水的敏感性比较高。
如果黄土遇水侵蚀后,黄土的力学性质及其很多物理性质都会发生极大的变化。
有实验表明在黄土中加入一些石灰会对黄土的很多工程特性有所改良,所以对研究石灰固化黄土时的参灰量也是很有必要的,得到一个最佳的参灰量以及最优含水率。
为黄土地基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解决施工中对于参灰量的控制,减少黄土地基沉降、失陷等不良的工程现象。
本文研究主要所做的实验是从石灰含量和含水率这两个量的控制得到一个干密度,从而得到一个试验试样。
研究改良后黄土的击实性与原土及其不同配比的石灰固化黄土进行一个比对,从而得到一些变化曲线及其规律图。
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黄土在世界上的分布相当广泛,大概占全球陆地面积的十分之一,成东西向带状断续地分布在南北半球中纬度的森林草原、草原和荒漠草原地带[1]。
黄土是在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特殊土,一般为浅黄、灰黄或黄褐色,具有目视可见的大孔和垂直节理。
在中国,黄土主要分布在北纬30°~48°间自西而东的条形地带上,面积约64万平方公里[2]。
其中山西、陕西、甘肃等省,是典型的黄土分布区,分布面积比较广,厚度大,各个地质时期形成的黄土地层俱全。
黄土的厚度各地不一,从数米至数十米,甚至一、二百米[3]。
中国黄土的分布面积,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大,而且黄土地形在中国发育得最为完善,规模也最为宏大。
中国西北的黄土高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个黄土高原;华北的黄土平原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黄土平原。
中国黄土总面积达6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6.6%,占世界黄土总面积的4.9%[1]。
从地理位置来看,中国的黄土主要分布在北纬40°以南的地区,位于大陆的内部、西北戈壁荒漠以及半荒漠地区的外缘。
土工击实试验培训演讲人:方克海1、击实的原理击实试验就是模拟工程现场的夯实原理,利用标准化的击实仪和操作规程,对土料施加一定的冲击荷载使之压实,从而确定所需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作为填土施工控制质量主要依据。
在击实试验的过程中,影响土的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因素较多,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的分析,提高土的击实效果,达到击实试验的目的。
2、土击实性的意义用土作为填筑材料,如修筑道路、堤坝、机场跑道、运动场、建筑物地基及基础回填等,工程中经常遇到填土压实的问题。
经过搬运未经压实的填土,原状结构已被破坏,孔隙、空洞较多,土质不均匀,压缩量大,强度低,抗水性能差。
为改善填土的工程性质,提高土的强度,降低土的压缩性和渗透性,必须按一定的标准,采用重锤夯实、机械碾压或振动等方法将土压实到一定标准,以满足工程的质量标准。
3、击实试验注意事项3.1 土的均匀性取样时样品的均匀性不好控制,如果取样不准,即使其他方面控制的多么准确,最终的击实数据也是不可靠的。
所以取样一定要认真细致,确保试样能够代表母体。
对于中粗粒土,必须严格用四分法将试样缩分至需要的总数量,然后再分成5个试样,每个试样 6kg 左右。
这5个试样要代表原土样的实际级配,不能因粗细颗粒离析而影响试样的均匀性。
否则,由此引起的试验结果数据变异大,无规律,击实曲线无峰值或呈波浪线等。
3.2土样制备方法的影响依据规范进行土样的制备工作,对于天然含水率高的土样,宜用湿土法,对于天然含水率低的土样,宜用干土法。
按四分法至少准备5个试样,按2%~3%含水率递增(递减),拌匀后装入塑料袋内或密封于盛土器内静置备用,击实试验中按公式计算出来的理论加水量制样并不能达到理想结果,水分损失不可避免。
实际操作中未必有很好的密封装置,尤其在室温较高的情况下,就不容易满足试验精度要求。
通过大量反复试验,得出下列规律:在室温为24℃~28℃时,实际加水量比理论加水量多0.5%~0.8%,闷料一天后,含水率与预估含水率非常接近,土在第二天含水率降低1%以内;室温为28℃~35℃时,实际加水量比理论加水量多1.0%~1.2%,闷料一天后,含水率与预估含水率非常接近,土在第二天含水率降低1%左右。
土工击实试验规范土工击实试验规范土工击实试验培训1、击实的原理击实试验就是模拟工程现场的夯实原理,利用标准化的击实仪和操作规程,对土料施加一定的冲击荷载使之压实,从而确定所需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作为填土施工控制质量主要依据。
在击实试验的过程中,影响土的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因素较多,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的分析,提高土的击实效果,达到击实试验的目的。
2、土击实性的意义用土作为填筑材料,如修筑道路、堤坝、机场跑道、运动场、建筑物地基及基础回填等,工程中经常遇到填土压实的问题。
经过搬运未经压实的填土,原状结构已被破坏,孔隙、空洞较多,土质不均匀,压缩量大,强度低,抗水性能差。
为改善填土的工程性质,提高土的强度,降低土的压缩性和渗透性,必须按一定的标准,采用重锤夯实、机械碾压或振动等方法将土压实到一定标准,以满足工程的质量标准。
3、击实试验注意事项3.1 土的均匀性取样时样品的均匀性不好控制,如果取样不准,即使其他方面控制的多么准确,最终的击实数据也是不可靠的。
所以取样一定要认真细致,确保试样能够代表母体。
对于中粗粒土,必须严格用四分法将试样缩分至需要的总数量,然后再分成5个试样,每个试样 6kg 左右。
这5个试样要代表原土样的实际级配,不能因粗细颗粒离析而影响试样的均匀性。
否则,由此引起的试验结果数据变异大,无规律,击实曲线无峰值或呈波浪线等。
3.2土样制备方法的影响依据规范进行土样的制备工作,对于天然含水率高的土样,宜用湿土法,对于天然含水率低的土样,宜用干土法。
按四分法至少准备5个试样,按2%,3%含水率递增(递减),拌匀后装入塑料袋内或密封于盛土器内静置备用,击实试验中按公式计算出来的理论加水量制样并不能达到理想结果,水分损失不可避免。
实际操作中未必有很好的密封装置,尤其在室温较高的情况下,就不容易满足试验精度要求。
通过大量反复试验,得出下列规律:在室温为24?,28?时,实际加水量比理论加水量多0.5%,0.8%,闷料一天后,含水率与预估含水率非常接近,土在第二天含水率降低1%以内;室温为28?,35?时,实际加水量比理论加水量多1.0%,1.2%,闷料一天后,含水率与预估含水率非常接近,土在第二天含水率降低1%左右。
击实试验的原理咱来聊聊击实试验的原理哈。
你说这击实试验,就好像是给土做一场特别的“健身运动”!想象一下,土就像是个小懒虫,得给它点压力,让它变得结实起来。
这击实试验啊,就是通过不断地捶打、压实土,来看看它能达到什么样的密实程度。
就好像咱揉面团,得使劲揉,才能让面团更有劲道,做出来的面包才好吃。
这土也是一样,不经过这一番折腾,怎么能知道它的潜力有多大呢。
在做击实试验的时候,那可真是个细致活儿。
得选好土样,就像挑食材一样,得新鲜、得合适。
然后呢,用专门的工具,一下一下地去捶打它。
你可别小看这每一下的捶打,这里面可都是学问呢!捶打的力度、频率,都得掌握得恰到好处,不然得出的结果可就不准确啦。
就好比跑步,你得掌握好节奏,太快了容易累垮,太慢了又达不到锻炼的效果。
这击实试验也是一样的道理呀!有时候我就在想,这土要是会说话,它会不会喊疼呢?哈哈!而且哦,不同类型的土,那脾气可不一样。
有的土好摆弄,稍微捶打几下就乖乖听话了;可有的土就倔得很,得费好大的劲才能让它服帖。
这就跟人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咱得因材施教不是?你说这击实试验重要不?那当然重要啦!它能告诉我们土的压实性能,这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可是至关重要的。
要是不了解土的这些特性,盖出来的房子能结实吗?那肯定不行呀!所以说呀,这看似小小的击实试验,背后可有着大大的意义呢!咱再想想,要是没有击实试验,那建筑工地上得出现多少问题呀。
说不定刚盖好的房子,没几天就歪了、倒了,那可不得了!所以说呀,这击实试验就像是给建筑工程上了一道保险,让我们心里踏实。
总之呢,击实试验可真是个神奇的东西。
它让土变得更有价值,也让我们的建筑更牢固。
你说咱能不重视它吗?咱可得好好研究研究,把它玩得透透的,让它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呀!。
土工击实试验规范土工击实试验培训1、击实的原理击实试验就是模拟工程现场的夯实原理,利用标准化的击实仪和操作规程,对土料施加一定的冲击荷载使之压实,从而确定所需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作为填土施工控制质量主要依据。
在击实试验的过程中,影响土的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因素较多,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的分析,提高土的击实效果,达到击实试验的目的。
2、土击实性的意义用土作为填筑材料,如修筑道路、堤坝、机场跑道、运动场、建筑物地基及基础回填等,工程中经常遇到填土压实的问题。
经过搬运未经压实的填土,原状结构已被破坏,孔隙、空洞较多,土质不均匀,压缩量大,强度低,抗水性能差。
为改善填土的工程性质,提高土的强度,降低土的压缩性和渗透性,必须按一定的标准,采用重锤夯实、机械碾压或振动等方法将土压实到一定标准,以满足工程的质量标准。
3、击实试验注意事项3.1 土的均匀性取样时样品的均匀性不好控制,如果取样不准,即使其他方面控制的多么准确,最终的击实数据也是不可靠的。
所以取样一定要认真细致,确保试样能够代表母体。
对于中粗粒土,必须严格用四分法将试样缩分至需要的总数量,然后再分成5个试样,每个试样 6kg 左右。
这5个试样要代表原土样的实际级配,不能因粗细颗粒离析而影响试样的均匀性。
否则,由此引起的试验结果数据变异大,无规律,击实曲线无峰值或呈波浪线等。
3.2土样制备方法的影响依据规范进行土样的制备工作,对于天然含水率高的土样,宜用湿土法,对于天然含水率低的土样,宜用干土法。
按四分法至少准备5个试样,按2%,3%含水率递增(递减),拌匀后装入塑料袋内或密封于盛土器内静置备用,击实试验中按公式计算出来的理论加水量制样并不能达到理想结果,水分损失不可避免。
实际操作中未必有很好的密封装置,尤其在室温较高的情况下,就不容易满足试验精度要求。
通过大量反复试验,得出下列规律:在室温为24?,28?时,实际加水量比理论加水量多0.5%,0.8%,闷料一天后,含水率与预估含水率非常接近,土在第二天含水率降低1%以内;室温为28?,35?时,实际加水量比理论加水量多1.0%,1.2%,闷料一天后,含水率与预估含水率非常接近,土在第二天含水率降低1%左右。
第五章击实试验第一节击实试验的基本原理一、基本概念1. 土的压实性工程中,用于填筑路堤等的填料均处于松散的三相状态,在以机械方法施加击实功能的条件下,可以压实增加密度,使其具有足够的强度、较小的压缩性和很小的透水性。
土的这种通过碾压施以一定压实功能,密度增加的特性称为土的压实性。
在用粘性土作为填筑材 表示填土的密实性。
料时,常用干密度d2。
击实试验为了获得最理想的压实效果,需要充分了解土的压实特性,其中,影响压实特性的主要因素是含水率和施加的压实功能。
为此,在工程实践中常常在模拟现场施工条件(包括施工机械和施工方法)下,找出压实密度与填土含水率之间的关系,从而获得压实填土的最佳密度(既最大干密度)和相应的最优含水率。
击实试验就是为了这种目而利用标准化的击实仪具,得到土的最大干密度与击实方法(包括土的含水率和击实功能等)的关系,据以在现场控制施工质量,保证在一定的施工条件下压实填土达到设计的密实度标准。
所以击实试验是填土工程如路堤、土坝、机场跑道及房屋填土地基设计施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试验项目.工程经验表明,欲将填土压实,必须使其含水率降低在饱和状态以下,即要求土体处于三相介质的非饱和状态。
土在瞬时冲击荷载重复作用下,颗粒重新排列,其固相密度增加,气相体积减少;当锤击力作用于土样时,首先产生压缩变形,当锤击力消失后,土又出现了回弹现象。
因此,土的击实过程,即不是固结过程,也不同于一般压缩过程而是一个土颗粒和粒组在不排水条件下的重新组构过程。
用击实试验模拟现场土的压实,这是一种半经验方法。
由于土的现场填筑辗压和室内击实试验具有不同的工作条件,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根据工程实践经验求得的,因此很多国家以及一个国家的不同部门就可能有其自用的击实试验方法及仪器。
图5。
1击实仪国内常用的击实试验仪器如图5.1,主1—击实筒;2—护筒;要包括击实筒和击锤两部分,仪器型号和试3—导筒;4—击锥;5—底板验方法不同,其尺寸参数各异。
击实试验报告击实试验是指对土体进行施力以及进行不同的振动,来观察土体的变化和性能。
这种试验在土壤力学和岩土工程领域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用来评估土体的力学性质、岩石的强度和工程地质问题等。
试验过程我们进行了一次击实试验,以研究一种土体在不同振动条件下的行为。
试验采用的是振动盘的方式,该振动盘可以在不同的频率和振幅下进行振动。
试验中,我们将一定质量的土样分别放置在细孔弹性介质内,通过振动盘对这些土样进行振动,然后进行不同的打击。
我们使用牛顿计进行施力,测量了不同打击下土体的密度和直径。
我们一共进行了10次打击,每次都以相同的振动条件和振幅进行。
最后,我们得到了所有数据,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处理。
结果从实验数据和图形中可以看出,随着打击次数的增加,土体的密度也相应地增加。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土体的直径开始趋近于稳定,并且直径的增长速度越来越慢。
在振动条件下,土体的密度变化趋势和直径变化趋势几乎相同。
这表明,振动和打击可以有效地改变土体的密度和结构,从而改变土体的力学性质。
结论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击实试验是一种有效的评估土体性质和工程地质问题的方法。
这种试验可以用于研究土体的力学性质和岩石的强度,也可以用于评估工程地质风险。
在振动和打击条件下,土体的密度和直径都会发生变化。
这表明,振动和打击可以有效地改变土体的结构和干密度,进而影响它的力学性质。
因此,击实试验是岩土工程领域中的一种重要的关键试验。
通过这种试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土体的力学性质和变化趋势,并进一步提高岩土工程设计和建设的可靠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