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的击实试验
- 格式:rtf
- 大小:5.98 MB
- 文档页数:3
土的击实试验1.试验目的测定试样在一定击实次数下或某种压实功能下的含水率与干密度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为施工控制填土密度提供设计依据。
2.试验方法与原理击实试验分轻型击实试验和重型击实试验两种方法。
本次试验采用轻型击实试验。
试验原理:土的压实程度与含水率、压实功能和压实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压实功能和压实方法不变时,土的干密度先是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但当干密度达到某一最大值后,含水率的增加反而使干密度减小,能使土达到最大干密度的含水率,称为最优含水率Wop(或称最佳含水率),其相应的干密度称为最大干密度ρdmax。
3.试验仪器1000ml量筒1个,轻型击实仪(含击实筒、击锤和护筒等),刮刀1个,五组那个含水率的土样若干,称量300g天平(感量),称量10kg台秤(感量1g),标准筛1套。
4.实验步骤1)制备具有不同含水率的土样(实验室提供);2)取代表性土样拌匀后分三次装入击实仪金属圆筒内进行击实。
每两层之间的接触面应在击实前凿毛;3)每层土样击25次;4)击实完成后称取击实筒与试样的总重量;注意记录筒自重和筒的容积;5)从试样中心处取2块一定量的土料,测定含水量。
5.试验记录土的击实试验记录表试验地点:实验日期:试验者:——————————————————————————————————土样类别:细粒粘土每层击数:25次6.成果整理及分析分析本次试验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1)是每两层之间的接触面应在击实前凿毛,我在试验过程中做第一组土样击实试验时差点忘记凿毛,若不进行凿毛,则完成击实后的土样将会有分层情况,对试验结果产生较大误差。
2)完成击实后取土样时务必细心,切不可将土样盒的盒子与盒盖弄混导致质量误差。
本次试验未达到试验目的。
原因可能是由于击实筒在击实后底部部分土脱落引起质量上的误差导致其密度偏小。
本次试验中未能得到最大干密度最优含水率。
土的击实试验土的击实试验也称为土的压实性试验,是用来评估土壤在受到作用力的情况下的变形和抗力特性的试验。
土壤是建筑、基础设施和道路等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了解其力学性质对于保证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这一试验的步骤、设备和数据处理方法。
步骤:1. 准备深度10-15厘米的土样。
为了获得精确的测试结果,应在同一地点分别进行多次采样,并将所有样品混合在一起以获得具有代表性的土样。
2. 将土样倒入铸模中。
铸模可以是一个圆柱体或一个立方体,其尺寸通常为10厘米x20厘米或15厘米x30厘米。
3. 用手或专用的工具将土均匀地压实到铸模中,直到土壤的表面与模板顶部水平对齐。
轻轻敲打铸模四周,以确保土的均匀分布和无气孔。
4. 称重,并记录整个系统(铸模+土)的重量,即为初试重。
5. 将冲击头沿着铸模中心的轴线向下落。
落下高度通常为30厘米至60厘米之间。
这个过程被称为一个冲击。
6. 重复第5步,使其共冲击5次,并记录每次冲击后的土样高度。
7. 重复所有步骤,并使用不同的落下高度来获得多组试验数据。
设备:1. 冲击头和杆:用于在土样上施加力。
2. 铸模:一个可以容纳土样并允许垂直冲击落下的方形或圆形的金属或塑料容器。
3. 电子天平:用于称量整个系统的重量。
4. 支架:用于确保冲击头的落下高度和角度的一致性。
数据处理:1. 根据试验结果,绘制出土的应变-压实度曲线。
压实度是指土壤受到冲击后的压缩程度,通常表示为土的单位体积受到的压缩量。
应变是指土壤受到作用力产生的形变。
通过绘制这种曲线,可以评估土壤的压缩性。
2. 根据试验数据,计算每个冲击高度下的压实比例。
压实比例是指每个冲击所压实的土体积与未压实的土体积之比。
通过这项计算,可以明确不同压实高度的冲击力对土壤的影响。
3. 根据压实比例,将所获得的所有数据绘制成压实比例-落下高度曲线。
此曲线显示冲击高度与土壤的压实程度之间的关系,这也被称为曲线。
4. 使用曲线,评估土壤的压实度和压实性质。
土的击实试验1 依据标准《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2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细粒土。
本试验分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
轻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20mm的土。
重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40mm的土。
当土中最大颗粒粒径大于或等于40mm,并且大于或等于40mm颗粒粒径的质量含量大于5%时,则应使用大尺寸试筒进行击实试验,或按5.4条进行最大密度校正。
大尺寸试筒要求其最小尺寸大于土样中最大颗粒粒径的5倍以上,并且击实试验的分层厚度应大于土样中最大颗粒粒径的3倍以上。
单位体积击实功能控制在2677.2~2687.0kJ/m3范围内。
当细粒土中的粗粒土总含量大于40%或粒径大于0.005mm颗粒的含量大于土总质量的70%(即d30≤0.005mm)时,还应做粗粒土最大干密度试验,其结果与重型击实试验结果比较,最大干密度取两种试验结果的最大值。
3 仪器设备3.1 标准击实仪。
击实试验方法和相应设备的主要参数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击实试验方法种类3.2 烘箱及干燥器。
3.3 天平:感量0.01g。
3.4 台秤:称量10kg,感量5g。
3.5 圆孔筛:孔径40mm、20mm和5mm各1个。
3.6 拌和工具:400mm×600mm、深70mm的金属盘,土铲。
3.7 其他:喷水设备、碾土器、盛土盘、量筒、推土器、铝盒、修土刀、平直尺等。
4 试样4.1 本试验可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准备试样。
各方法可按表2准备试料。
表2 试料用量4.2 干土法(土不重复使用)。
按四分法至少准备5个试样,分别加入不同水分(按2%~3%含水率递增),拌匀后闷料一夜备用。
4.3 湿土法(土不重复使用)。
对于高含水率土,可省略过筛步骤,用手拣除大于40mm的粗石子即可。
保持天然含水率的第一个土样,可立即用于击实试验。
其余几个式样,将土分成小土块,分别风干,使含水率按2%~3%递减。
5 试验步骤5.1 根据工程要求,按表1规定选择轻型或重型试验方法。
是不是75mgh/v式中m 位击锤质量,h 为落高, g 为重力加速度,v 为筒体积。
第六章 土的击实试验一、试验目的在标准击实方法下测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为控制路堤、土坝或填土地基等的密实度及质量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二、基本原理击实仪法是用锤击,使土密度增大,目的是在室内利用击实仪,测定土样在一定击实功能作用下达到最大密度时的含水率(最优含水率)和此时的干密度(最大干密度),借以了解土的压实特性。
目前国内常用的击实方法有两种:(1)轻型击实:适用于粒径小于5mm 的细粒土,锤底直径为51mm ,击锤质量为,落距为305mm ,单位体积击实功为m 3;分3层夯实,每层25击。
(2)重型击实:适用于粒径不大于40mm 的土。
击实筒内径为152mm ,筒高116mm ,击锤质量为,落距为457mm ,单位体积击实功为(其他与轻型击实相同);分5层击实,每层56击。
三、仪器设备(1)击实仪(图6-1):主要由击实筒和击锤组成。
(2)天平:称量为200g ,感量为;称量为2kg ,感量为1g ;(3)台秤:称量为l0kg ,感量为5g ;(4)推土器;(5)筛:孔径为5mm ;(6)其它:喷水设备、碾土设备、修土刀、小量筒、盛土盘、测含水率设备及保温设备等。
四、操作步骤1、取一定量的代表性风干土样,对于轻型击实试验为20kg ,对于重型击实试验为50kg 。
2、将风干土样碾碎后过5mm 的筛(轻型击实试验)或过20mm 的筛(重型击实试验),将筛下的土样搅匀,并测定土样的风干含水率。
3、根据土的塑限预估最优含水率,加水湿润制备不少于5个含水率的试样,含水率一次相差为2%,且其中有两个含水率大于塑限,两个含水率小于塑限,一个含水率接近塑限。
按式(6-1)计算制备试样所需的加水量:(6-1)式中,为所需的加水量(g);为风干土样质量(g);为风干土样含水率,按小数计;为要求达到的含水率,按小数计。
第五章击实试验第一节击实试验的基本原理一、基本概念1. 土的压实性工程中,用于填筑路堤等的填料均处于松散的三相状态,在以机械方法施加击实功能的条件下,可以压实增加密度,使其具有足够的强度、较小的压缩性和很小的透水性。
土的这种通过碾压施以一定压实功能,密度增加的特性称为土的压实性。
在用粘性土作为填筑材 表示填土的密实性。
料时,常用干密度d2。
击实试验为了获得最理想的压实效果,需要充分了解土的压实特性,其中,影响压实特性的主要因素是含水率和施加的压实功能。
为此,在工程实践中常常在模拟现场施工条件(包括施工机械和施工方法)下,找出压实密度与填土含水率之间的关系,从而获得压实填土的最佳密度(既最大干密度)和相应的最优含水率。
击实试验就是为了这种目而利用标准化的击实仪具,得到土的最大干密度与击实方法(包括土的含水率和击实功能等)的关系,据以在现场控制施工质量,保证在一定的施工条件下压实填土达到设计的密实度标准。
所以击实试验是填土工程如路堤、土坝、机场跑道及房屋填土地基设计施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试验项目.工程经验表明,欲将填土压实,必须使其含水率降低在饱和状态以下,即要求土体处于三相介质的非饱和状态。
土在瞬时冲击荷载重复作用下,颗粒重新排列,其固相密度增加,气相体积减少;当锤击力作用于土样时,首先产生压缩变形,当锤击力消失后,土又出现了回弹现象。
因此,土的击实过程,即不是固结过程,也不同于一般压缩过程而是一个土颗粒和粒组在不排水条件下的重新组构过程。
用击实试验模拟现场土的压实,这是一种半经验方法。
由于土的现场填筑辗压和室内击实试验具有不同的工作条件,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根据工程实践经验求得的,因此很多国家以及一个国家的不同部门就可能有其自用的击实试验方法及仪器。
图5。
1击实仪国内常用的击实试验仪器如图5.1,主1—击实筒;2—护筒;要包括击实筒和击锤两部分,仪器型号和试3—导筒;4—击锥;5—底板验方法不同,其尺寸参数各异。
土的击实试验步骤及内容土壤,咱们的脚下的“家园”,可别小看它!它可是咱们建筑、道路等各种工程的基础。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土的击实试验”,听起来高大上,其实简单得很!这试验就是为了测试土壤的密实度,看看它的“硬实力”到底有多强。
嘿,让我们一步一步来,确保你也能掌握这个“小知识”。
1. 准备工作1.1 设备与材料首先,咱得准备好工具和材料。
你想想,要做饭得有锅碗瓢盆,对吧?同样的道理,进行击实试验,咱们得有几样法宝。
主要的有击实器、量筒、土样、秤、铲子,还有一个可以容纳土的模具。
总之,准备工作就像打仗之前的排兵布阵,不可马虎。
1.2 土样的获取接下来,就是获取土样。
这可是个关键环节,别让“土”这位大爷太挑剔。
你得找一个代表性强的地方,最好是施工现场的土,挖一小块儿下来。
记得呀,得挖够深,别让表面“光鲜亮丽”的土样欺骗了你。
深一层,见真章!2. 实验步骤2.1 称量与准备现在,准备开始我们的实验了。
首先,把土样称量,准确到克,别马虎,万一这点儿误差让你最后的结果大打折扣,那可就哭都来不及!然后,把土样放进模具里,用铲子摊平,确保没有空隙,像抹蛋糕一样细致。
2.2 击实过程接下来的步骤就有趣了,拿起击实器,像挥舞大刀一样,按照规定的高度落下。
每一击,都是一次精准的“打击”,目标就是让土壤变得更紧实。
一般来说,土样分三层,每层得击打25次,记得得均匀、用力啊!这过程像是在调动你的力量和耐心,慢工出细活嘛。
2.3 测量高度一旦完成了击实,别急,咱还得量量土的高度。
使用量筒,记录下模具的高度变化。
然后,算算土的密度,这可是最后结果的关键,记住,公式一定要对哦!一般的公式是:土的密度等于土的质量除以体积。
算出来的数字,得跟你心里想的一样才能放心。
3. 结果分析3.1 数据解读好了,结果出来了,你准备好接受“真相”了吗?其实,这时候你得根据密度的高低来判断土的性能。
密度高,土壤紧实,说明它能承受的重量也大,适合用来打基础;反之,密度低就得小心了,可能要考虑加固措施。
土击实操作步骤击实是对土颗粒重新排列紧密,使土在短期内得到新的结构强度。
击实试验求取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击实试验分轻型和重型两类。
小试筒适用于粒径不大于25mm的土,大试筒适用于粒径不大于38mm 的土。
适用范围:细粒土,不适用于无粘性自由排水粗粒土和巨粒土。
仪器:标准击实仪,烘箱,干燥器,天平,台称,圆孔筛,拌和工具等。
(1)干法制样:将代表性土样风干或在低于50℃温度下烘干,放在橡皮板上用木碾碾散,过筛(筛号视粒径大小而定)拌匀备用。
测定土样风干含水量w。
,按土的塑限估计最佳含水量,并依次按相差约2%的含水量制备一组试样(不少于5个),其中有两个大于和两个小于最佳含水量。
按确定含水量制备试样。
将称好的m0质量的土平铺于不吸水的平板上,用喷水设备往土样上均匀喷洒预定mw的水量,拌均匀静置一段时间后,装人塑料袋内静置备用。
静置时间对高液限粘土不得少于24h,对低液限粘土不得少于12h。
(2)湿法制样:对天然含水量的土样过筛(筛孔视粒径大小而定),并分别风干到所需的几组不同含水量备用。
试验步骤:⒈根据工程要求先轻或重型击实,根据土的性质选择干土法或湿土法。
⒉将击实筒放在坚硬地面上,取制备好土样分3-5次倒入筒内,整平表面并稍加压紧,然后按规定击数进行第一层土的击实,第一层完毕后进行拉毛。
然后在装入土于击实筒中,重复进行上述方法,完成其余各层击实。
小试筒不高出5mm,大试筒不应高出筒顶6mm。
⒊用修土刀沿套筒内壁削刮,使试样与套筒脱离后扭动并取下套筒,齐筒顶细心削平试样,拆除底版,擦净外壁,称量,准确为1g。
⒋用推土器取出筒内试样,从中心处取样测含水量,计算到0.1%。
注意事项:1)对高含水量粘质土进行击实时,应采用湿土法比较符合实际。
2)根据试验类型不同,合理采用干土法和湿土法准备试样。
3)根据工程具体要求,按击实试验方法种类中规定选择轻型或重型击实。
4)土中夹有较大颗粒,试验规定要过38mm筛,用大筒试验,近似的用公式校正,最佳含水量校正时不考虑细吸水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