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旅游中的数学问题》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34.68 KB
- 文档页数:7
选择题南方相反的方向是()A. 西方B. 东方C. 北方【答案】C【解析】略选择题小红家在学校的东偏南30度方向,学校在小红家()方向.A. 东偏南30度 B. 南偏东30度 C. 西偏北30度【答案】C【解析】略选择题丽丽家在学校的南偏西35°方向上,距离学校约400米;那么学校在丽丽家的()方向上,距离约400米.A. 南偏西35°B. 西偏南35°C. 北偏东35°【答案】C【解析】略选择题六年级参加植树活动,种活了192棵,没种活的占总棵树的4%,这次活动,六年级种了( )棵树.A. 400B. 4800C. 200D. 185【答案】C【解析】没种活的占总棵树的4%,种活的占总棵树的1-4%=96%,种活的棵树192÷种活的占总棵树的96%=总棵树。
192÷(1-4%)=192÷0.96=200(棵)故答案为:C填空题猴山在孔雀园的________方向【答案】北偏西35°【解析】填空题填表.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50005cm_____1:200000_____80km1:150000006cm_____【答案】0.25km 40cm 900km【解析】本题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进行计算出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是多少;注意:运用比例尺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1)实际距离是:5÷(1:5000)=5×5000=25000cm=0.25km;(2)80km=8000000cm,图上距离是:8000000×(1:200000)=8000000×=40cm;(3)实际距离是:6÷(1:15000000)=6×15000000=90000000cm=900km。
故答案为:0.25km,40cm,900km。
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旅游中的数学问题1.小强一家周末要自驾车到北戴河游玩,如图表示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时间与路程的关系,这辆汽车行驶的时间与路程成______比例.照这样计算,6小时行驶______千米。
2.下列问题与翡翠山湖小学四年级有35名同学旅游有关系,请回答。
(1)已知每位同学要120元的旅游费,那么这次旅游要花多少元?(2)在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距离是38厘米,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3.下列问题与小刚、小强两人骑车去旅行有关系,请回答。
小刚,小强两人骑车的速度之比是15:13,如果小刚,小强分别由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半小时后相遇;如果他们同向而行,那么小刚追上小强需要多少小时。
两地之间相距10千米的距离,在一幅比例尺为1:100000的地图上,在地图上应画多少厘米?4.下列问题与北京市民到外地去旅行有关系,请回答。
据媒体报道,2010年北京市民到外地旅游总人数约5000万人,2012年市民到外地旅游总人数增长到约7200万人.求这两年北京市民到外地旅游总人数的年平均增长率。
某市民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行了240千米,按原路返回时每小时行60千米,王飞往返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行多少千米?5.下列问题与小明一家三口“五一”节去旅游有关,请回答。
(1)旅游各种费用如图旅游共花费多少元?(2)两地之间相距5千米的距离,在一幅比例尺为1:100000的地图上,在地图上应画多少厘米?6.小明全家坐火车从北京去外地旅行,已知一列火车从甲城开往乙城,前3小时行驶210千米,照这样计算,再行4.5小时就可以到达乙城,甲乙两城共多少千米?(用比例解)7.小红一家开车从甲地到乙地去旅行,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2.5小时行驶已知了16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再行驶4小时才能到达乙地.甲乙两地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用比例知识解答)8.旅行社为了吸引市民组团去某一著名景点旅游,推出了如下收费标准:如果人数不超,过25人,人均旅游费用为1000元;如果人数超过25人,每增加1人,人均旅游费用降低20元,但人均旅游费用不得低于700元,现有一单位组织员工去该景点旅游,共支付费用27000元,那么该单位参与本次旅游的人数有多少?9.下列问题与旅游有关,请回答。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解决问题的策略一、填空。
(每空2 分,共32 分)1. 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的涂色部分。
( ) ( ) ( )2.中国农历中的“夏至”是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
这一天,某城市的黑夜时间比白昼时间少25,求该城市的黑夜时间。
根据题意画图分析数量关系。
(1)将图中信息补充完整。
可以先求1 份是多少, 再求黑夜的时间, 列式为( )。
(2)还可以转化为白昼时间与黑夜时间的比为( ),再把总时间按比分配,求出黑夜时间,列式为( )。
3.为了方便家长接送孩子,学校推出课后延时服务,有120 名学生参加棋艺学习,2 人下一副象棋,6 人下一副跳棋。
如果象棋和跳棋共有26 副,那么跳棋有( )副,象棋有( )副。
4.甲、乙两地间的公路长450 千米。
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2.5 小时相遇,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45。
相遇时客车行驶了( )千米,货车行驶了( )千米。
5.温馨蛋糕房周末做促销,刘阿姨买了72 个面包,准备送给福利院的小朋友,李阿姨想用大、小两种包装袋共12 个来装这些面包,且正好装完,已知大包装袋可以装8 个面包,小包装袋可以装5 个面包,则大包装袋有( )个,小包装袋有( )个。
6.典典读一本书,先读了全书的37,又读了66 页,此时已读页数和未读页数的比是5∶3,典典读的这本书共有( )页。
7.华华把自己29的钱给天天后,两人的钱数相等。
如果华华给天天的钱数是12 元,那么天天原来有( )元钱。
8.唐僧带着三个徒弟到西天取经。
一天悟空采了一些桃子,他把其中的30% 分给师父,把16 个桃子分给了八戒和沙僧,此时还剩下一半桃子。
悟空一共采了( )个桃子。
二、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 分,共14 分)1.【跨学科】在曹冲称象的故事中,曹冲解决问题所用的策略是( )。
A .列举B .转化C .画图D .推理2.某列车从北京南站到南京南站约需4 时,按照这样的速度行驶了3 时,未行的路程约是已行的( )。
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旅游中的数学问题1.小强一家周末要自驾车到北戴河游玩,如图表示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时间与路程的关系,这辆汽车行驶的时间与路程成______比例.照这样计算,6小时行驶______千米。
2.以下问题与翡翠山湖小学四年级有35名同学旅游有关系,请答复。
〔1〕已知每位同学要120元的旅游费,那么这次旅游要花多少元?〔2〕在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距离是38厘米,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3.以下问题与小刚、小强两人骑车去旅行有关系,请答复。
小刚,小强两人骑车的速度之比是15:13,如果小刚,小强分别由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半小时后相遇;如果他们同向而行,那么小刚追上小强需要多少小时。
两地之间相距10千米的距离,在一幅比例尺为1:100000的地图上,在地图上应画多少厘米?4.以下问题与北京市民到外地去旅行有关系,请答复。
据媒体报道,2010年北京市民到外地旅游总人数约5000万人,2012年市民到外地旅游总人数增长到约7200万人.求这两年北京市民到外地旅游总人数的年平均增长率。
某市民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行了240千米,按原路返回时每小时行60千米,王飞往返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行多少千米?5.以下问题与小明一家三口“五一”节去旅游有关,请答复。
〔1〕旅游各种费用如图旅游共花费多少元?〔2〕两地之间相距5千米的距离,在一幅比例尺为1:100000的地图上,在地图上应画多少厘米?6.小明全家坐火车从北京去外地旅行,已知一列火车从甲城开往乙城,前3小时行驶210千米,照这样计算,再行4.5小时就可以到达乙城,甲乙两城共多少千米?〔用比例解〕7.小红一家开车从甲地到乙地去旅行,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2.5小时行驶已知了16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再行驶4小时才能到达乙地.甲乙两地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用比例知识解答〕8.旅行社为了吸引市民组团去某一著名景点旅游,推出了如下收费标准:如果人数不超,过25人,人均旅游费用为1000元;如果人数超过25人,每增加1人,人均旅游费用降低20元,但人均旅游费用不得低于700元,现有一单位组织职工去该景点旅游,共支付费用27000元,那么该单位参与本次旅游的人数有多少?9.以下问题与旅游有关,请答复。
六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3。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单选题1.篮球比赛中,3分线外投中一球得3分,3分线内投中一球得2分。
在一场比赛中,小强总共投中8个球,得了19分,他投中()个2分球。
A. 2B. 4C. 52.全国足球甲A联赛每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某支球队共得了30分,赛了14场,其中平了3场,那么负了().A. 4场B. 3 场C. 2 场D. 1场3.鸡兔一共有8只,它们的腿有22条,鸡有()只。
A. 3B. 4C. 5D. 64.鸡兔同笼,15个头,40条腿,鸡的只数与兔的只数的最简整数比是()A. 3:1B. 3:8C. 2:1D. 8:35.有5元和10元人民币共20张,一共是175元,5元人民币有()张。
A. 5B. 8C. 10D. 15二、判断题6.. 红旗小学举办数学竞赛,共有20道题,每做对一道题得5分,做错一道题倒扣2分。
小强共得79分,他做对几道题?做错:(20×5-79)÷2=10.5(道),做对:20-10.5=9.5(道).答:小强做对9.5道题. ()三、填空题7.六年级进行计算比赛,共20题,规定算对一题得5分,错一题扣2分。
晓华得了79分,他做对________ 题.8.鸡与兔共有60只,鸡的脚数比兔的脚数多30只,则鸡有________只,兔有________只.9.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了一道数学趣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若设兔有x只,解决问题正确的方程是________。
10.小明的存钱罐里有5角和1角的硬币共18枚,一共5元。
则5角的硬币有________枚,1角的硬币有________枚。
四、解答题11.在暑假期间,小明、小亮等同学随家长一同到某公园游玩,下面是购买门票时,小明与他爸爸的对话(如图),试根据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小明他们一共去了几个成人,几个学生?(2)请你帮助小明算一算,用最省钱的方式购票需花多少元?12.某旅游点有儿童票、成人票两种规格的门票卖,儿童票的价格为30元,成人票的价格为40元,如果是团体还可以买平均32元一位的团体票,一个由8个家庭组成的旅游团(每个家庭由两位大人,或两个大人、一个小孩组成)来景点旅游,如果他们买团体票那么可以比他们各买各的少花120元,问这个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13.现有65 kg油正好装了20个瓶子。
乡镇(街道)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绝密★启用前江苏版2020年六年级数学下学期综合练习试卷 附解析题 号 填空题 选择题 判断题 计算题 综合题 应用题 总分得 分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0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3、请在试卷指定位置作答,在试卷密封线外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计20分)1、甲数和乙数的比是3:2,甲数是乙数的( ),乙数是甲数的( )。
2、一个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百分位约是45.80,这个数最大是( ),最小是( )。
3、学校有8名教师进行象棋比赛,如果每2名教师之间都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比赛( )场。
4、一瓶矿泉水的容量是550( ),小红的卧室占地约12( )。
5、把一张边长是6cm 的正方形纸卷成一个最大的圆柱(接头处不重叠),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 )cm²。
6、王刚把800元存入银行,准备存3年定期,利率是2.75%,到期时,王刚可以取出利息( )元,一共能从银行取出( )元。
7、“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色。
”诗中“春”字出现的次数占全诗总字数的( )%。
8、第30届奥运会于2012年在英国伦敦举办,这一年的第一季度有( )天。
9、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2厘米,高是9厘米,它的侧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与它等低等高的圆锥体积是( )立方厘米。
10、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8段,每段是绳长的( ),每段长( )米。
二、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下列图形中,( )的对称轴最多。
A 、正方形B 、等边三角形C 、等腰梯形2、王强把1000元按年利率2.25%存入银行.两年后计算他缴纳20%利息税后的实得利息,列式应是( )。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第一单元演练一、填空题。
1.要记录一个病人的体温变化情况,应该绘制()统计图。
2.要描述5名运动员的400米比赛成绩,应该绘制()统计图。
3.要描述某村副业收入与总收入之间的关系,应该绘制()统计图。
4.既要表示数量的多少,又要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应该绘制()统计图。
二、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要表示出某工厂数月来每个月的生产量,用()比较合适。
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2.医院护士要每隔4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并把体温的变化情况用统计图表示出来,应制成()比较合适。
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3.某班男、女生情况如图,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A.26%B.48%C.52%4.空气中含有21%的氧气,在200L空气中含有()L氧气。
A.100B.42C.215.永兴超市春节期间共运来水果420千克,其中橘子运来120千克,香蕉运来50千克,那么,橘子约占运来水果的(),香蕉约占运来水果的()。
A.28.6%B.32.5%C.11.9%三、判断题。
(对的画“√”,错的画“✕”)1.折线统计图就是按照数据的大小描出各点,再把各点用线段连接起来。
()2.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都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3.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形象、直观,数量关系更明显。
()4.为了能清楚地看出某地区各月份的降水量的多少及变化情况,应该绘制条形统计图。
()四、看图填空。
1.某中心小学2008~2011年学校图书馆购书情况如图。
根据上图中的信息,回答下面的问题。
(1)()年购书本数最多,()年购书本数最少。
(2)2011年购书本数比2008年多()%。
(3)你认为这个学校购书本数的变化趋势怎样?2.右边是鸡蛋各部分质量统计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鸡蛋中蛋壳的质量约占(),蛋黄的质量约占()。
如果一个鸡蛋重50克,那么这个鸡蛋中的蛋白重()克。
第三单元测试A级基础知识达标一、填空.(6题3分,其余每题2分,共13分)1.贝贝爱好集邮,她用10元钱买了4角和8角的两种邮票共20张,那么她买了4角的邮票()张.2.100个和尚吃100个馒头,大和尚每人吃3个,小和尚3人吃1个,则有()个大和尚,()个小和尚.3.小丽买回每本0.8元和每本0.4元的练习本共50本,付出人民币32元.她买回每本0.8元的练习本()本.4.在2个同样的大盒和5个同样的小盒里装满乒乓球,正好是100个.每个大盒比每个小盒多装8个乒乓球.每个大盒装()个,每个小盒装()个.5.鸡、兔共200只,鸡的脚比兔的脚少56只,则鸡有()只,兔有()只.6.粗棒与细棒的长度比是(),粗棒比细棒短()(),细棒比粗棒长()().二、看线段图,列式计算.(16分)1.2.3.4.三、根据表中的数据接着想一想,填一填,并找出答案.(16分)1.小明有一些2元纸币和5元纸币,一共8张,面值31元.求2元和5元各有多少张.2元8765元0面值2816()´=元和31元比较少15元2.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10个头,从下面数,有32只脚.求鸡、兔各有多少只.2鸡12345678910兔98脚129438´+´=228436´+´=和32只比较多了6只多了4只B 级 能力拓展检测一、先根据题意把线段图补充完整,再解答.(16分)1.公园里柳树和杨树的棵数比是5:3,柳树和杨树共有 棵.柳树和杨树各有多少棵?2.小贝有18支钢笔,比铅笔少14,求小贝有多少支铅笔.二、画图或列表解答下列问题.(15分)1.小芳有36张邮票,小华的邮票张数比小芳的多13.小华有多少张邮票?(先画线段图,再解答)2.兴农蔬菜基地在上海世博会开幕这一天,将一批新鲜蔬菜按5:4:3的比分配给甲、乙、丙三个菜市场,已知甲菜市场比乙菜市场多分配了8.5吨,这批蔬菜一共有多少吨?(先画图表示题意,再解答)3.五(1)班40名同学在赵老师和何老师的带领下去少年宫参观,买门票共用去220元.已知每张成人票是每张学生票的2倍.问:每张学生票多少元?每张成人票多少元?三、生活中的数学问题.(24分)1.12张乒乓球台上同时有34人在进行乒乓球比赛,正在进行单打和双打的球台各有几张?(先假设正在进行单打和双打的球台同样多,再通过验试调整找出答案)2.一只猴子吃篮里的桃子,第一天吃了13,第二天吃了剩下的13,第三天吃了篮子里现有桃子的14,第四天又吃了现有桃子的13,最后篮里还剩下6个桃子,问篮里原有桃子多少个?3.现有100kg油,共装满了大、小油壶32个.问:大、小油壶各有多少个?4.A,B两地的公路长360千米,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45,相遇时客、货两车各行了多少千米?(先画图,再解答)第三单元测试答案A 级 基础知识达标一、1.【答案】152.【答案】253.【答案】304.【答案】20 125.【答案】124 766.【答案】4:7 37 34二、1.【答案】2171400()1000()´=-米2.【答案】3225225150()5¸-=米3.【答案】115400()500()¸=-人4.【答案】120%4800()4000()¸=+台三、1.【答案】2元:3张 5元:5张2.【答案】鸡:4只 兔:6只B 级能力拓展检测一、1.【答案】柳树:5400250()53´=+棵杨树:3400150()53´=+棵2.【答案】11418(24()¸=-支二、1.【答案】1136()48()3´+=张2.【答案】8.5()()102(454)53-+=+¸´吨3.【答案】学生票:4022220()5()¸=+´元成人票:52=10()´元三、1.【答案】单打:7张 双打5张2.【答案】6()()1111141133()(37()----¸¸¸¸个3.【答案】大油壶:24个 小油壶:8个4.【答案】客车:5360200()45´=+千米货车:4360160()45´=+千米。
苏教六年级数学下册解答应用题训练40篇真题带答案解析一、苏教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六年级下册应用题1.在一幅比例尺是1:18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6厘米。
张师傅凌晨4时从甲地出发,平均每时行驶90千米,到达乙地时是几时?2.一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31.4平方厘米,底面周长是6.28厘米,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3.张华家有一只底面直径40厘米、深50厘米的圆柱形无盖水桶,这只水桶盛满了水,把水倒入长40厘米、宽30厘米、高50厘米的长方体玻璃鱼缸内,水会溢出吗?请用喜欢的方式解答,(水桶和鱼缸的厚度都忽略不计)4.一个近似圆锥的,高2.4m,底面周长31.4m,每立方米沙重1.7吨,如果用一辆载重8吨的车运输,多少次可以运完?5.一种儿童玩具﹣陀螺(如图),上面是圆柱体,下面是圆锥体,经过测试,只有当圆柱直径4厘米,高5厘米,圆锥的高是圆柱高的时,才能旋转时又稳又快,试问这个陀螺的体积是多大?(保留整立方厘米)6.鸡和免一共有8只,它们的腿有22条。
鸡和兔各有多少只?7.张宏上个月收集了13张邮票,有8角和1元2角这两种面值。
这些邮票的总面值是14元。
两种面值的邮票各有多少张?8.如图,圆柱形(甲)瓶子中有2厘米深的水,长方体(乙)瓶子里水深6.28厘米,将乙瓶中的水全部倒入甲瓶,甲瓶的水深是多少厘米?9.一堆圆锥形小麦,量得它的底面周长是12.56米,高是1.2米,如果每立方米小麦重0.6吨,这堆小麦重多少吨?(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10.在比例尺是1∶100的平面图上量得一间房子长8厘米,宽6厘米,这间房子实际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11.把一块长8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的铁块熔铸成一个底面积为31.4平方米的圆锥,这个圆锥的高是多少厘米?(结果保留一位小数)12.一张长方形的铁皮(如图),剪下图中的阴影部分恰好可以做成一个油桶(接头处不算).这个油桶的容积是多少立方分米?13.会议大厅里有10根底面直径0.6米,高6米的圆柱形柱子,现在要刷上油漆,每平方米用油漆0.5千克,刷这些柱子要用油漆多少千克?14.为了测量一个空瓶子的容积,一个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六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及解析|苏教版(2014秋)制订旅游计划一、填空。
1.制订出行旅游计划时,先填写()及旅游的()和(),再把每一项的费用预算填入表中。
【答案】旅游地点;人数;时间。
【解析】选择一处旅游地点,要先了解相关的信息,制订旅游计划,并精细旅游费用的预算。
首先要填写旅游地点及旅游的人数和时间,再把每一项的费用预算填入表中。
2.明明一家三口打算7月8日从济南出发,乘火车去北京,7月15日从北京返回,明明一家三口一共经过了()天。
【答案】8【解析】本题是计算经过时间,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1,根据此公式把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出结果即可,即:15-8+1=8(天)。
3.红红和爸爸、妈妈去动物园游玩。
动物园门口写着:儿童票:六折成人票:50元/人他们全家买票,需要花()元钱。
【答案】130【解析】先算儿童票需要多少钱,再算买票一共需要多少钱。
儿童票:六折就是原价的60%,根据原价×折扣=现价,把数据代入公式,即可求出,即:50×60%=30(元)一共花的钱数:50×2+30=130(元),根据此填空即可。
二、选择题。
1.小丽一家出去旅游,一共花了3000元,其中交通费花了总钱数的30%,其他花了()元。
A、900B、2100C、2700【答案】B【解析】本题求其他花费了多少钱,用花的总钱数减去交通花的费用,就是其他花的费用,即:3000-3000×30%=3000-900=2100(元)。
因此本题选择B.2. 周末王叔叔从泰安出发去北京,去时乘坐火车,回来时乘坐飞机,(周末飞机票价打七五折),票价如下图,王叔叔往返一次,一共要花( )元。
类型 票价/(元/张)火车 198 飞机400A 、598B 、498C 、698 【答案】B【解析】求往返一共花了多少钱,就是用去时的价钱加上回来时的价钱,去时乘坐火车花了198元;回来时乘坐飞机,周末飞机票打七五折,因此回来时,所花的钱数为: 400×75%=300(元)。
最新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旅游中的数学问题》综合练习题(含答案)1.小强一家周末要自驾车到北戴河游玩,如图表示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时间与路程的关系,这辆汽车行驶的时间与路程成______比例.照这样计算,6小时行驶______千米。
2.下列问题与翡翠山湖小学四年级有35名同学旅游有关系,请回答。
(1)已知每位同学要120元的旅游费,那么这次旅游要花多少元?(2)在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距离是38厘米,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3.下列问题与小刚、小强两人骑车去旅行有关系,请回答。
小刚,小强两人骑车的速度之比是15:13,如果小刚,小强分别由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半小时后相遇;如果他们同向而行,那么小刚追上小强需要多少小时。
两地之间相距10千米的距离,在一幅比例尺为1:100000的地图上,在地图上应画多少厘米?4.下列问题与北京市民到外地去旅行有关系,请回答。
据媒体报道,2010年北京市民到外地旅游总人数约5000万人,2012年市民到外地旅游总人数增长到约7200万人.求这两年北京市民到外地旅游总人数的年平均增长率。
某市民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行了240千米,按原路返回时每小时行60千米,王飞往返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行多少千米?5.下列问题与小明一家三口“五一”节去旅游有关,请回答。
(1)旅游各种费用如图旅游共花费多少元?(2)两地之间相距5千米的距离,在一幅比例尺为1:100000的地图上,在地图上应画多少厘米?6.小明全家坐火车从北京去外地旅行,已知一列火车从甲城开往乙城,前3小时行驶210千米,照这样计算,再行4.5小时就可以到达乙城,甲乙两城共多少千米?(用比例解)7.小红一家开车从甲地到乙地去旅行,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2.5小时行驶已知了16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再行驶4小时才能到达乙地.甲乙两地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用比例知识解答)8.旅行社为了吸引市民组团去某一著名景点旅游,推出了如下收费标准:如果人数不超,过25人,人均旅游费用为1000元;如果人数超过25人,每增加1人,人均旅游费用降低20元,但人均旅游费用不得低于700元,现有一单位组织员工去该景点旅游,共支付费用27000元,那么该单位参与本次旅游的人数有多少?9.下列问题与旅游有关,请回答。
小明、爸爸、妈妈一家去从甲地去乙地旅游,买了3张火车票,每张215元,回来还乘火车,这次旅游一共花了多少钱?在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距离是38厘米,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10.下列问题与旅游有关,请回答。
小明一家从甲地到乙地旅行,去时每小时行60千米,4.5小时到达,返回时每小时多行15千米,返回出发地点用了多长时间?(用比例解)参考答案1.正;600【解析】(1)根据图可知:路程÷时间=速度(一定),所以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2)100÷1×6=600(千米)。
2.(1)120×35=4200(元),答:这次旅游要花4200元。
(2)设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x厘米,1:2000000=38:x,x=76000000;76000000厘米=760千米;答: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760千米。
【解析】(1)根据图可知:路程÷时间=速度(一定),所以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2)100÷1×6=600(千米)。
3.(1)令小刚和小强的速度分别是15,13,则甲乙两地的距离是:(15+13)×0.5=14,14÷(15-13)=14÷2=7(小时);答:小刚追上小强需要7小时。
(2)10千米=1000000厘米,设图上距离为x厘米,根据比例尺可得:x:1000000=1;100000,解得x=10,答:地图上应画10厘米。
【解析】这类问题先读图,找出单位“1”以及给出的数据,然后由问题找出合适的数据,再根据基本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4.(1)设这两年北京市民到郊区旅游总人数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由题意,得5000(1+x)2=7200解得:x1=0.2,x2=-2.2∵增长率不能为负,∴只取x=0.2=20%.答:这两年北京市民到郊区旅游总人数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0%。
(2)240÷60=4(小时)240×2÷(240÷40+4)=480÷(6+4)=48(千米)答:王飞往返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行48千米。
【解析】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可以求出返回的时间,再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即可求出平均速度。
5.(1)2000÷(1-45%-30%),=2000÷25%,=8000(元);答:旅游共花费8000元。
(2)5千米=500000厘米,设图上距离为x厘米,根据比例尺可得:x:500000=1;100000,解得x=5答:地图上应画5厘米。
【解析】类问题先读图,找出单位“1”以及给出的数据,然后由问题找出合适的数据,再根据基本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6.解:设甲乙两城共x千米。
.210:3=x:(3+4.5)3x=7.5×210x=525;答:甲乙两城共525千米。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清题意,再根据速度,路程,时间三者的关系,判断哪两种量成何比例,然后找准对应量,列式解答即可。
7.解:设甲、乙两地间的公路长x千米,160:2.5=x:(4+2.5),2.5x=160×(4+2.5),2.5x=1040,x=416;答:甲、乙两地间的公路长416千米。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及路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判断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注意4小时是在前面2.5小时行驶后又行驶的时间,不是总路程对应的时间。
8.解:∵1000×25=25000<27000,∴去的人一定超过25人,设该单位这次共有x名员工去旅游,由题意得:[1000-20(x-25)]×x=27000,解得:x1=30,x2=45,当x=30时,人均费用为900元.当x=45时,人均费用为600元,因为低于700元,这种情况舍去.所以x=30.答:该单位这次共有30名员工旅游。
【解析】设该单位这次共有x名员工去旅游,根据每增加1人,人均旅游费用降低20元,且共支付旅游费用27000元,可列出方程求解,根据人均旅游费用不得低于700元,判断解是否合理。
9.解:(1)215×3×2,=1290(元);答:这次旅游一共花了1290元钱。
(2)设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x厘米,1:2000000=38:x,x=76000000;76000000厘米=760千米;答: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760千米。
【解析】火车票每张215元,那么3张共花215×3=645(元),这是一个单程所花的钱;因为回来还乘火车,所以回来时还要花同样多的钱,于是这次旅游一共花钱645×2,计算即可。
10.解:设返回出发地点用了x小时,由题意得:(15+60)×x=60×4.5,75x=270,x=3.6.答:返回出发地点用了3.6小时。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清题意,再根据速度,路程,时间三者的关系,判断哪两种量成何比例,然后找准对应量,列式解答即可。
附:数学学习方法总结一、多看:主要是指认真阅读数学课本。
把课本当成练习册。
一般地,分以下三层次:1。
课前预习阅读。
预习课文时,要准备一张纸、一支笔,将课本中的关键词语、产生的疑问和需要思考的问题随手记下,对定义、公理、公式、法则等,可以在纸上进行简单的复述,推理。
重点知识可在课本上批、划、圈、点。
这样做,不但有助于理解课文,还能帮助我们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听讲,有重点地听讲。
2。
课堂阅读。
预习时,只对所要学的教材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不一定都已深透理解和消化吸收,因此有必要对预习时所做的标记和批注,结合老师的讲授,进一步阅读课文,从而掌握重点、关键,解决预习中的疑难问题。
3。
课后复习阅读。
课后复习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既可解决在预习和课堂中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又能使知识系统化,加深和巩固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一节课后,必须先阅读课本,然后再做作业;一个单元后,应全面阅读课本,对本单元的内容前后联系起来,进行综合概括,写出知识小结,进行查缺补漏。
二、多想:主要是指养成思考的习惯,学会思考的方法。
独立思考是学习数学必须具备的能力。
在学习时,要边听(课)边想,边看(书)边想,边做(题)边想,通过自己积极思考,深刻理解数学知识,归纳总结数学规律,灵活解决数学问题,这样才能把老师讲的、课本上写的变成自己的知识。
三、多做:主要是指做习题,学数学一定要做习题,并且应该适当地多做些。
做习题的目的首先是熟练和巩固学习的知识;其次是初步启发灵活应用知识和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三是融会贯通,把不同内容的数学知识沟通起来。
在做习题时,要认真审题,认真思考,应该用什么方法做?能否有简便解法?做到边做边思考边总结,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多问:怎样才能发现和提出问题呢?第一,要深入观察,逐步培养自己敏锐的观察能力;第二,要肯动脑筋。
发现问题后,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问题仍得不到解决时,应当虚心向别人请教,向老师、同学、家长,向一切在这个问题上比自己强的人请教。
不要有虚荣心,不要怕别人看不起。
只有善于提出问题、虚心学习的人,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学习上的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