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沼-果”综合利用模式
- 格式:pdf
- 大小:1006.87 KB
- 文档页数:1
南方农村沼气“猪沼果”能源生态模式核心提示:第一集主持人:南方“猪-沼-果”能源生态模式是国家农业部推出的新型生态农业模式之一,在我国南方农村得到了快速发展,很受农民的欢迎。
我们请江西省赣州市农业局副局长、高级工程师王翔老师介绍南方农村沼气“猪主持人:南方“猪-沼-果”能源生态模式是国家农业部推出的新型生态农业模式之一,在我国南方农村得到了快速发展,很受农民的欢迎。
我们请江西省赣州市农业局副局长、高级工程师王翔老师介绍南方农村沼气“猪沼果”能源生态模式。
1.主持人:什么是南方“猪-沼-果”能源生态模式?专家:南方“猪-沼-果”能源生态模式是以户为单元,以地、大田、庭院等为依托,采用先进技术,建造沼气池、猪舍、厕所三结合工程,并围绕农业产业,因地制宜开展沼液、沼渣综合利用。
也就是说,这种模式是以养殖业为龙头,以沼气建设为中心,串联种、养、加工等产业,广泛开展沼气综合利用,按模式化、标准化运作的综合性现代农业生产方式。
具体来说,就是利用猪粪和农村秸秆等废弃物下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后供农户烧饭点灯,解决农村生活用能,利用沼肥浸种、施肥、喂猪、养鱼,形成农业废弃物—沼气池—农业生产这种往复循环的生产模式,其中沼气是核心环节,其本质是强化农业生态体系中微生物还原功能,成为农业各产业之间、农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链条,在能量转化、物质循环、废物利用和土壤形成四个方面均比以往生态农业有着新和更广泛的意义。
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实现了农村生活用能由烧柴到燃气的转变,因此保护和培植了绿色资源,为维护和恢复大自然的生态环境治理了源头。
二是由于开展了沼肥综合利用技术,合理地充分地利用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在农业生产系统中,实现了能流与物流的平衡和良性循环,以及多层次利用和增值,几乎是一个闭合的生态链。
这种以沼气建设为中心,以各种农业产业为载体,以利用沼肥为技术手段的生产模式,如“猪-沼-果”、“猪-沼-稻(麦、菜、鱼)”等等。
推广“猪—沼—果”生态果园的实践与思考作者:刘富荣来源:《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2012年第11期静乐县位于晋西北黄土高原,汾河上游,属大陆性气候,总面积2058平方公里,辖4镇10乡,381个行政村,16.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1673万人。
全县耕地41.7万亩,2011年农作物播种面积41.7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41.7万亩,粮食总产量14595万斤,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6.290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20元,截至目前,全县共发展户用沼气2300个,有2300个农户受益。
其中高级技工王润生家的“猪-沼-果”综合利用模式效益最为受益。
一、“猪-沼-果”生态模式带来的效益“猪-沼-果”模式是以果园为基础,在果园中建一个沼气池,沼气池上面建猪舍、厕所。
①沼气池是生态果园系统的核心,起着连接养殖与种植业、生活用能与生产用肥的纽带作用。
在果园中建一口10m3的高效沼气池,不仅可以减少农户生活开支,节约生产成本,还能促进养殖业,扩大有机肥源,带动养殖业,提高果品品质,使农民增效的一条重要途径。
②太阳能猪舍。
猪舍内养殖10头生猪为沼气池提供发酵原料。
圈养猪一般6个月出栏。
沼气池上建太阳能猪圈,这样保温效果好,沼气池在冬季也能正常产气,同时温度的提高也有利于猪的发育,能缩短育肥时间。
1、推广“猪-沼-果”生态模式,可以增加果农收入。
一个10m3的沼气池,使用沼气灶、沼气灯,每年可节约煤电开支约400元,王润生给我们算了一笔经济账,他说:过去他家5口人,每年生活用柴需要3000kg,若用煤需要1000kg 以上。
如今他家建了3个沼气池,共30m3,节约用煤3000kg,一年十二个月都不用买煤,年节约开支1200元。
同时,如果一个10m3的沼气池,产沼肥35t,3个10m3沼气池一年生产生产105t沼肥,他在果园里进行了沼肥种苹果试验,试验表明,果品产量提高10%,他家原来一亩果园的产量只收入5500元,通过施用沼肥,产量猛增到7000多元,另外还发现他果园生产出的果子,不仅绿色无公害,而且成本低,品质好,特别是果实甜度提高了0.5%~1%,坐果率增加了5%,产量增加了10%左右。
浅析生猪粪污资源化利用之“猪-沼-果”种养结合模式邓飞龙1,胡虹2,苏子剑3,陈崴1,杨国生41.福建省仙游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仙游 351200;2.福建省仙游县度尾畜牧兽医技术服务站,福建仙游 351200;3.福建省仙游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福建仙游 351200;4.福建省仙游县游洋畜牧兽医技术服务站,福建仙游 351200摘要为了使生猪粪污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笔者采用实地走访、座谈交流、调查问卷、查阅资料、结果研讨等方式,了解了福建南方LK生猪养殖场“猪-沼-果”处理模式及周边养猪场粪污资源化利用情况,介绍了“猪-沼-果”生态养殖模式的工艺流程,分析了“猪-沼-果”处理模式的优缺点等。
“猪-沼-果”处理模式是较为实用的粪污处理模式,相较发酵床等处理模式,具有操作简便、经济价值高等优点,但也存在消纳地不足、易漏排污染环境等缺点,需要从业者及政府部门监管与指导人员共同努力解决问题。
关键词生猪养殖;“猪-沼-果”模式;资源化利用;种养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趋势,经历了快速恢复阶段、产量扩充阶段、转型发展阶段和生态养殖4个阶段[1]。
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生猪规模养殖场逐渐融入绿水青山之中,生猪粪污处理也逐渐从污染治理,提升到粪污资源化利用层次,其中“猪-沼-果”生态养殖模式便是生猪养殖粪污处理的重要模式。
笔者对南方某猪场及其周边养猪场粪污资源化利用情况展开了调查,分析了其“猪-沼-果”生态养殖模式的工艺流程和优缺点,以供参考。
1 基本情况笔者调查的生猪规模养殖场(简称LK猪场,下同)生产区占地面积约1.67 hm2,常年存栏生猪近2 500头,位于福建省东南部某县,地处戴云山山脉东南坡,地形由山地、丘陵和河谷盆地组成,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所处乡镇的生猪养殖主要以中小型规模养殖为主。
据当地兽医部门统计,2023年全镇有13个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存栏生猪约3.6万头,占全镇畜禽养殖总量的80%以上,全年规模养殖场的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到96%以上,规模养殖场的粪污处理设施设备配套率达到100%。
“猪—沼—果”生态脐橙栽种模式“猪—沼—果”生态脐橙种植技术,以养猪为龙头,以沼气为纽带,联动脐橙发展的生态果业模式。
具体地说就是猪粪下池发酵产气,供果农烧饭点灯,剩余的沼肥用来肥果喂猪,形成一个良好循环的生态果业模式。
于都县新陂乡庙背村黄毛农1994年在自留山上建了一块50亩集养猪、沼气、种果为一体的生态脐橙种植模式。
一、建园及成本1993年冬,以经营饲料为生的黄毛农在本村组一块集体的荒山坡和自己的自留山上开发了一块50亩的脐橙园。
采用3×4m的株行距挖条带后打1米见方的种植穴,每穴稻草20公斤、麸饼3公斤、磷肥1.5公斤、石灰1.5公斤,分三层回填返穴,苗目自繁自用,品种为纽荷尔脐橙,1994年春定植脐橙3100株。
果园种植完后,接着建了一栋80m2的猪舍和20m3的沼气池,总计投入3.6万元。
在果枝员、沼气技术员的指导下,利用自己卖饲料、懂养猪的优势,开始了“猪—沼—果”模式经营。
二、“猪—沼—果”生态果园的管理1、实行以短养长:1994年,全园套种花生、大豆、青饲料等,当年套种收入7500多元,节省养猪饲料成本1600多元。
年出栏两批生猪,每批60头,年纯收入1200元。
沼气点灯烧饭,年节省生活能源2600多元。
沼液浇果树,节省肥料成本3100元。
累计当年套种、养猪、节能纯收入为26800元。
第一年除养殖、套种、节能收入投到果园外,另外仅投入7000多元资金到果园生产。
2、精心管理果园:在继续搞好养猪、办沼气的前提下,第二年始则重点管理好果园。
脐橙施肥采取少吃多餐,每年3~8月份,每月施两次50%的沼液,结合喷药加上叶面追肥,促脐橙抽生枝条扩大树冠;对春、夏、秋梢及时进行抹芽选菹,培养树型;枝梢生生期防治好潜叶蛾、凤蝶、潜叶甲、卷叶蛾、红蜘蛛、金龟子、象鼻虫和炭疽病、溃疡病、褐斑病,保证枝梢健壮;利用沼渣、套种作物稿杆作深翻扩穴改土基肥;果园旁开挖水面为5亩的鱼塘,以备天旱灌溉用水。
浅议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黄德辉(江西赣州市科学技术委员会341000)摘要猪-沼-果是一种具有特色的生态农业模式。
它以养殖业为龙头,以沼气为中心,联结粮食、甘蔗、烟叶、果业等农业生产。
在猪-沼-果模式中利用猪粪和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下池发酵,产生沼气供农户烧饭点灯,解决农村生产生活用能源;利用沼肥浸种、施肥、喂猪和养鱼。
该模式通过沼气发酵的残余物的利用来实现农业内部的物质和能量的多层利用、增殖和良性循环,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模式对于皇陵山区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农村妇女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猪-沼-果0生态农业模式是赣南山区的科技人员和广大农民在长期治山治水治穷的实践中,创造并不断深化完善的一种保护生态、脱贫致富的有效形式,也是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途径。
猪-沼-果模式是以林草为屏障,养殖业为龙头,以沼气建设为中心,联结果业、粮食、甘蔗、烟叶或渔业等农业生产构成多层良性循环、利用和增殖的农业生态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利用猪粪、人粪尿和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下池发酵,产生沼气供农户做饭点灯,解决农村生活用能源;利用沼肥给作物(水稻、水果、甘蔗、蔬菜、烟草、白莲、花卉等)施肥、喂猪或养鱼,沼气解决农村能源问题反过来巩固封山育林成果,达到少投入多产出、优质高效、高产、无污染、可持续的目的。
/猪-沼-果0生态农业模式与各地各户实际情况相结合可以有/猪-沼-果0、/猪-沼-稻0、/猪-沼-鱼0、/猪-沼-菜0、/猪-沼-蔗0等多种形式。
/猪-沼-果0就是以养猪为龙头,以沼气为纽带联动果业的生态模式。
其中猪粪下池发酵生产沼气供农户烧饭点灯,沼肥施入果园或喂猪。
沼液沼渣是优质有机肥。
用沼液喷果树,用沼渣用追肥,具有护花保果、提高结果率,增重单果重的作用,可增加产量25%以上,并且提高果品品质,同时增加脐橙植株的耐寒能力和抗病能力。
“猪—沼—果”模式“猪—沼—果”模式就是把植物生产、动物消化和微生物还原三者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模式,该模式是利用山地、农田、水面、庭院等资源,采用“沼气池、猪舍、厕所”三结合工程,因地制宜开展“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从而实现对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等效果。
该模式利用果园内树叶、杂草、小果、落果喂猪,使园内废弃物得到综合利用。
猪粪进入沼气池,经过厌氧发酵,产生沼气用于生产、生活用能,冬季猪舍取暖和照明、诱蛾,杀灭害虫。
猪粪发酵后,杀灭了绝大多数有害虫卵、病菌,成为优质的有机肥。
沼液可作为添加剂用于喂猪,节约饲料,加快出栏;沼肥施于果园可培肥地力,强壮树势,减少果树病虫害发生。
沼液用于树冠喷施,能明显提高座果率,不仅起到叶面追肥作用,又可直接杀灭或抑制果树病虫害。
通过“猪—沼—果”模式的推广,不仅可获取新能源,节约养猪饲料,加快出栏,减少果园农药化肥使用量,而且生产的苹果个大、色鲜、口感好,含糖量提高2度以上,优质安全,实现了能源、生态、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
运作方式:沼气用于农户日常做饭点灯,沼肥(沼渣)用于果树或其他农作物,沼液用于拌饲料喂养生猪,果园可以套种蔬菜和饲料作物,从而保证了育肥猪的饲料供给。
农户除养猪外,还可包括养牛、养鸡等养殖业;果业也可包括粮食、蔬菜、经济作物等种植业。
图“猪-沼-果”模式运行机制图河南省孟州市东小仇镇西小仇村村民范文学的果园,秋天5亩红富士苹果树上硕果累累,200多头生猪膘肥体壮,散养的柴鸡成群结队在果林里悠闲地觅食。
主人高兴地算了一笔细账:年出栏生猪220余头,纯利润3.2万元,年产苹果7吨,纯利润0.9万元,养鸡60只,鸽子40只,年收益500元,总共年纯收入4.15万元,是同等规模普通果园收入的5~8倍。
园内杂草、落果配合饲料喂猪;用猪粪入沼气池产沼气;用沼气做饭、取暖、照明,节省了电和煤炭;以沼液喷洒果树叶面,既肥叶壮树又防病祛虫,沼渣是最佳的有机肥料。
养殖世界YANGZHISHIJIE编辑:邓婧(dengjing_njzf@)
·新优模式·
“猪-沼-果”综合利用模式植基地供应优质的沼渣沼液,配套建设喷滴灌面积500亩,提高了桃果和粮食等有机农产品产量。
据测算,以沼渣、沼液施用桃树,每亩年可节约化肥农药和人工成本300元左右,2000亩共可节约成本60万元;施用有机肥的桃果品质优、口感好,以每亩产1000公斤计,亩均增收6000元,合计增收1200万元。
此外,公司每年外销高端有机肥近3万吨,每吨200元,有机肥收益600万元左右。
常州市枫华牧业有限公司,猪舍为全漏缝地板设计,采用水泡粪工艺,粪水全部输送至厌氧发酵罐,经1500立方米大型厌氧发酵罐及4万立方米的黑膜发酵池发酵,产生的沼气发电自用;沼液、沼渣全部贮存在沼液池中,部分灌溉猪场内250亩的苗木种植基地,部分通过沼液车输送给江苏艺林园花木有限公司等近万亩花木种植基地灌溉用。
通过对沼气、沼液及沼渣的综合利用,公司年处理废水约6万吨,发电100万度左右,实现每年COD减排量144吨、氮减排量52吨、氨氮减排量40吨、总磷减排量2.5吨。
江苏省畜牧总站(210036)严 康
一、模式简介
“猪-沼(有机肥)-果(苗木)”
综合利用模式,是指规模养猪产生
的粪污经沼气罐(沼气池)发酵后,
沼气用于发电;沼渣生产有机肥,
用于果、苗木的施肥;沼液进入污
水处理厂处理后,用于果、苗木的
灌溉,或经氧化塘生物处理后利
用,从而实现粪污零排放和沼液达
标排放。
通过这种综合利用模式,实
现了养殖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利用,
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提升了农产
品的品质。
二、典型案例
江苏加华种猪有限公司,建
有1262立方米的UASB厌氧反应
器、两座3600立方米的沼液池以
及1500立方米的大型沼气工程,
年产生有机肥38.56万吨。
通过
沼液贮存池、压力泵及沼液管网等
设施,为5000亩桃林及农作物种
382019.19坚持生态健康养殖,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