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政公路双连拱隧道主体方案结构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82.37 KB
- 文档页数:1
连拱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双连拱隧道施工方案双连拱形隧道施工1、施工方案使用双口施工,先施工明洞及洞门,然后展开正洞施工。
正洞施工方案为中导先行,并浇筑中墙防尘砼,中Auron全线贯通后一流左洞施工,后施工右洞,或左、右洞同时施工。
1.1开挖及支护步骤i类围岩:使用中导坑提侧壁导坑法开凿,先墙后拱形法坝体。
隧道开凿以中导坑全面性并浇筑中墙砼,然后侧壁导坑大力推进,坝体边墙砼,上半断面开凿使用环形领核心土的方法,最后施作拱部二次坝体。
具体步骤见到“i类围岩开凿及掘进步骤图”。
ii类围岩:使用中导坑加之导坑分部法开凿,先墙后拱形法坝体。
隧道开凿以中导坑全面性并浇筑中墙砼;然后上导坑大力推进,展开拱部初期掘进,接着展开墙部开凿,坝体边墙砼;拱部二次坝体顺利完成后,开凿留出核心土,最后施作仰拱及充填。
具体步骤见到“ii类围岩开凿及掘进步骤图”。
iii类围岩:中导坑开挖并浇注中墙砼,正洞上下台阶法开挖,上下台阶相距不小于10m,先墙后拱法衬砌。
最后施作仰拱及填充。
具体步骤见“iii类围岩开挖及支护步骤图”。
iv类围岩:中导坑先行并浇筑中墙砼,正洞全断面法开凿,全系列断面初期掘进,先墙后拱形法坝体。
具体步骤见到“iv类围岩开凿及掘进步骤图”。
1.2、开挖及运输方法i、ii类围岩主要以风镐居多,人工装碴,1t机动翻斗车出碴,配以挖掘机开凿,8t 夏利车汽车出碴。
ⅲ、ⅳ类围岩使用扣面介开凿,yt28凿岩机钻眼,人工装药;zlc40b 侧卸式装载机协调8t夏利车汽车出碴。
1.3、控制爆破及中墙防护双连拱形隧道正洞开凿过程中,因中墙砼已浇筑,在正洞开凿时必须考量灭火振动冲击波和飞石对中墙砼的影响。
中墙砼厚度壮,且初期掘进的工字钢已促进作用于中墙顶上面上,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存有严苛的保护措施,严禁存有任何影响和扰动。
ⅲ类围岩上下断面开挖采用火雷管分段分区爆破,以减少爆破振动的叠加,把振动降低到最小程度。
具体爆破设计见“ⅲ类围岩分段爆破设计图”。
研究市政道路双连拱隧道主体方案结构设计唐浩峰(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重庆400000)【摘要】针对某市政道路双连拱隧道工程实际情况,在简单介绍工程拟定施工方法的基础上,对其主体结构设计进行深入分析,以此积累相关设计经验,不断提高市政道路隧道设计水平。
【关键词】市政道路隧道;双连拱隧道;主体结构设计【中图分类号】U4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066(2019)08-0241-02隧道在山区城市中比较常见,目前主要采用双连拱结构形式。
在施工开始前,应根据地质情况,并结合现有施工条件确定主体结构方案,以此为正式施工提供正确指导,保证施工顺利完成,并实现预期的质量目标。
1工程概况某市政道路隧道规划从既有市政道路下穿越,该既有市政道路车流量相对较大,同时道路下方还分布有密集的管线,为保证施工安全和减小对既有道路正常运营造成的影响,针对该隧道设计决定采用矿山法进行施工,隧道的结构采用双连拱隧道。
该隧道的埋深在9m左右,横断面尺寸见图1。
经前期地质勘察,该市政道路隧道穿越土层包括粉土层与粉质粘土层。
结合水文地质勘察报告,隧道结构已经进入到潜水位范围内,在施工开始前要采用人工进行适当降水,以免对隧道结构施工造成影响。
根据区域水位地质具体情况,本工程设计决定采用将抽渗与大口井相结合的方案进行降水,确保潜水位降至隧道底板下部1m以下,以此将水对结构施工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现针对本工程具体情况,对其主体方案结构设计作如下深入分析。
2工程拟定施工方法对双连拱隧道而言,其常用施工方法以中导洞法为主,具体施工方法为先进行中导洞的施工,再对中隔墙进行浇筑,待中隔墙具备一定承载力后,对侧洞实施开挖,最后进行衬砌施工,形成完整的双连拱结构。
为适应该段隧道实际情况,需先贯通中导洞,再对两侧洞实施开挖,以此通过中导洞掌握隧道实际地质条件,并起到保证两侧洞稳定性与安全性的作用[1]。
主要施工步骤:(1)通过超前小导管的设置对拱顶部的土层进行预支护。
厦门机场路一期(仙岳路~演武大桥段)工程第JC3合同段浅埋暗挖隧道双连拱隧道施工方案(YK7+685~YK7+824.789、ZK7+670~ZK7+810)编制:审核:批准:XXXXXX厦门机场路一期(仙岳路~演武大桥段)工程第JC3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00八年三月十五日目录1前言 (1)1.1编制依据 (1)1.2编制原则 (1)2 工程概况 (1)2.1设计概况 (1)2.2地质情况 (2)3总体施工筹划 (4)3.1总体施工方案 (4)3.1.3总体施工顺序 (6)3.2施工组织管理 (7)3.2.1现场管理组织机构 (7)3.2.2现场技术决策领导小组 (7)3.3资源组织 (7)3.5工期安排 (10)3.5.1工期计划 (10)3.5.2主要进度指标 (10)4隧道施工方案及主要措施 (11)4.1全断面及帷幕注浆施工方案及主要措施 (11)4.2超前支护施工方案及主要措施 (15)4.3隧道开挖方案及主要措施 (17)4.4隧道止水注浆施工方法及措施 (20)5 超前地质预报及施工监控量测 (21)5.1超前地质预报 (22)5.2地表沉降监测 (23)5.3地下水位监测 (23)5.4隧道洞内净空收敛监测 (23)5.5房屋沉降监测 (23)5.6房屋裂缝监测 (23)5.7控制标准 (23)6 管线保护 (24)7 环境保护措施 (24)7.1施工废水及污染物处理 (24)7.2抑制施工粉尘 (25)7.3降低施工噪音 (25)8应急抢险及救援措施 (25)8.1危险源辨识 (25)8.2隧道坍塌、涌水应急措施 (26)8.2.2应急抢险措施 (26)8.3建筑物控沉措施 (27)8.4管线损坏应急措施 (28)8.5建筑物遭到损坏的应急救援措施 (29)1前言1.1编制依据(1) 厦门市机场路一期(仙岳路~演武大桥段)工程第JC3合同段招标文件及施工设计图纸。
(2) 厦门市机场路一期工程(莲前至梧村山隧道段)《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报告》。
隧道双向双拱施工方案1. 引言隧道是连接两个相对无法直接通行的地方的通道结构,用于交通、排水、供水、通信等不同领域。
设计合理、施工高效的隧道施工方案是确保隧道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种隧道双向双拱施工方案,旨在提供一个对称而稳定的结构,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操作便利、安全可靠。
2. 方案概述本方案采用双向双拱结构,即在隧道工程中同时施工两个对称的拱形结构。
该结构具有以下优点:•提高施工效率:通过两个拱形结构的同时施工,可以减少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增加结构稳定性:双向双拱结构能够提供更强的支撑力,以增加隧道的稳定性。
•符合设计要求:该方案能够满足设计要求,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通行通道。
3. 施工步骤3.1 地面准备工作施工前需进行地面准备工作,确保施工区域平整、无障碍物,并进行地质勘察,了解地质条件,以便后续施工安排。
3.2 基坑开挖根据设计要求,开挖两个对称的拱形基坑,基坑的尺寸和形状应与隧道设计相符。
开挖过程中应注意排水和支护,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以防止塌方事故的发生。
3.3 模板制作和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制作模板,确保拱形结构的尺寸和曲线符合设计需求。
制作好的模板应进行质量检查,并在基坑内进行安装,以便后续混凝土浇筑。
3.4 混凝土浇筑在安装好的模板上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时需注意以下事项:•控制浇筑深度和速度,以确保浇筑质量和结构的稳定性。
•采取合适的振捣方法,在浇筑过程中进行振捣,以排除空气和提高混凝土密实度。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进行养护,保持良好的湿度和温度条件,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3.5 结构验收和后续工作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进行结构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验收合格后,可进行后续工作,如:通风系统、排水系统等的安装。
4. 安全措施在隧道双向双拱施工过程中,需采取以下安全措施:•施工人员应穿戴合适的安全防护用具,并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
•施工区域应设置警示标志,提醒他人注意施工区域,并禁止未授权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宁波梯子山某双联拱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一、工程概况二、施工目标1.完成隧道主体结构施工,确保隧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保证施工进度,按时完成工程,并保证施工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3.保证施工期间的环境友好,尽量减少对周边交通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三、施工组织架构1.施工项目经理:负责隧道工程的整体施工管理,协调各个施工单位和部门之间的关系,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3.施工队长:负责指导和监督施工队伍的施工作业,确保工艺操作的正确性和施工质量。
4.监理工程师:由监理单位派驻,负责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四、施工标准和流程1.施工标准: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确保隧道的安全性和质量。
2.施工流程:(1)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施工队伍组织和培训、物资采购、施工设备调配等。
(2)地下连续墙施工:先进行地下连续墙的施工,确保隧道的稳定性。
(3)隧道掘进施工:采用盾构法进行隧道掘进施工,同时进行衬砌及排水施工。
(4)隧道开挖完工:完成隧道主体结构的施工,进行检验和验收。
(5)隧道装修施工:进行隧道内部的装修和电气设施的安装。
(6)环境整治:清理施工现场,并进行环境修复和恢复。
五、施工安全措施1.建立安全管理机制,制定安全施工方案,确保施工安全。
2.安全教育培训,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3.安全技术措施,如设置警示标志、建立监测系统、采取预防性支护等,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4.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随机事故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六、环境保护措施1.在施工期间进行噪音、震动等环境影响监测,确保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2.施工期间采取防尘措施,如洒水降尘、绿化覆盖等,减少扬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施工期间合理安排交通,确保对市区交通的影响尽量降到最低。
七、质量控制措施1.建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个责任主体的职责和要求。
2.开展质量检查和质量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双联拱隧道主洞开挖方案关帝门隧道主洞开挖施工方案1.1某高速公路新县段共设计有隧道三座,均为双联拱隧道,全长917m;隧道位于新县县城东偏北,经过大别山北麓低山区,路线展布在大别山北麓低山区;按四车道双连拱隧道设计,隧道宽22米,内净空高5米。
石堰口隧道K107+980~K108+390,全长410m;孟良山1号隧道K109+010~K109+172,全长162米;孟良山2号隧道K109+250~K109+595,全长345米。
1.2隧道结构按新奥法原理进行设计,采用复合衬砌,以锚杆、挂网、湿喷混凝土等为初期支护,并辅以钢格栅、大管棚、注浆小导管等支护措施。
按新奥法组织施工,施工中采用“短进尺、弱爆破、少扰动、早喷锚、勤测量、早封闭”等施工技术措施,并根据现场监控量测结果及时修正设计参数,调整施工方案和指导隧道施工,确保安全、达到均衡、高效生产、优质工程、按期完成投资任务。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一)编制依据1、《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关帝门隧道》;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3、其它有关标准及规定。
(二)编制原则本着严格遵守合同、履行义务、保证权利、确保安全、优质、按期完成本工程的思想,并根据本工程的地质、水文条件、当地的气候、地理环境、交通运输、材料供应等情况;结合我单位的实际施工能力,技术装备,严格按照《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关帝门隧道》以及《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
二、工程概况关帝门隧道位于承德市滦平县尹家沟村东南,京承旅游路右侧,为双洞连拱式单向双车道高速公路隧道。
本隧道全长2×210米,净宽10.75+2×0.75=12.25m,净高5.0m。
曲墙内半径为6.35m,仰拱内半径为13.25m,隧道路面中心至拱顶高7.96m;设双侧检修道,宽度为0.75m,边墙侧高0.46m,中墙侧高0.25m。
二洞最小净距3.0m。
本隧道由中侏罗纪土城组1段(J2tc1)砾岩、中侏罗纪土城组2段(J2tc2)的砂岩、粉砂岩与泥岩互层组成,土层主要为山坡上的残坡积土(Q3dl+pl)和中间冲沟覆盖有坡洪积土(Q4dpl)。
双连拱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第一部分基本情况第一节、施工方案设计说明1、编制依据(1)、国家高速公路十堰至天水联络线(G7011)陕西境汉中至略阳(陕甘界)公路H-C31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2)、管理处招标文件及施工技术交底;(3)、施工现场勘察获得的资料及我标段的各类资源;(4)、现行的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及国家和交通部有关标准、规范、验标及施工指南等要求编制。
2、编制范围新建十天高速陕西境汉中至略阳公路工程H-C31标内**隧道围岩支护形式分类:K433+040~~K433+050 明洞K433+050~~K433+080 加强段S洞K433+080~~K433+155 SIV-2K433+155~~K433+185 加强段S洞K433+185~~K433+190 明洞3、编制遵循的技术规范和标准(1). 国家高速公路十堰至天水联络线(G7011)陕西境汉中至略阳(陕甘界)公路H-C31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J076-95)。
(4).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5).《锚杆喷射混凝土砼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6).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第二节、工程概况**隧道为双连拱隧道,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短隧道,设计行车速度为80Km/h,净宽为2×11.75米,净高为5.2米,设计荷载为公路-Ⅰ级。
隧道起讫桩号为ZK433+040~190,全长150m。
隧道进出口端均位于圆曲线段上,隧道纵面线形为+3.3%的单向坡。
两阶段施工设计地质纵断面图显示,隧址区分布的地层为强分化和中风化片岩,灰绿色片状构造,裂隙发育,岩体破碎,易坍塌;洞室埋藏较浅,易出现地表下沉。
洞室开挖后逢强降雨时,地表水体易沿上部裂隙下渗,形成点状、线状流水。
xxx隧道主洞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和编制原则1.1、编制依据1.1.1 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以及国家行业标准、有关规范、规定等.《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JTG D70-2004《公路隧道设计细则》 JTG/ T-2001《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JTG F60-2009《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8-2008《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GB 50086-20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C F80/1-200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JTJ076-961.1.2 三桥经沙文至扎佐一级公路兼城市干道工程隧道土建工程施工图(招标用图)。
1.1.3施工现场勘查获得的资料。
1.1.4目前施工状况及图纸到位情况。
1.1.5我单位近年来承建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1.2、编制原则1.2.1根据工程各项要求及实际情况结合工程特点,合埋调配资源,有序安排施工总进度,不断优化施工进度、不断优化施工方案。
1.2.2采取有效施工措施加强质量、安全监控、加强工序过程的控制,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水平不但提高施工工艺确保工期、安全、质量和效益。
1.2.3采用先进的组织管理技术统筹计划,合理安排组织施工分段、分工序、平行施工、流水作业均衡施工方法,保证业主要求的工期,合理进行施工平面布置,尽量减少工程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二、工程概况2.1地理位置xxx隧道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扎佐镇大山村境内,本隧道为六车道双连拱短隧道。
2.2技术标准隧道轴线走向大致为南北向,根据招标图,隧道起讫桩K31+900~K32+178,全长278m,其中V级围岩(加)91米,V级围岩67米,Ⅳ级围岩85米,明洞35米。
隧道平面设计为直线,纵面线形为i=+3.58%的单向坡,隧道最大的埋深为65.6m。
设计行车速度60KM/h,单洞建筑限界净宽14.25m,净高5m。
2.3、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隧址区围岩为寒武系上中娄山关群,浅灰色、灰色中厚层细晶白云岩,岩层产状:N30°~35°E/SE∠10°~20°,洞轴线走向呈夹角为15°.岩质较硬,岩体节理、裂隙、层理发育,结构面间距0.2m~0.6m。
双连拱隧道施工具体施工方案XX双连拱隧道V级围岩、IV3级围岩浅埋段施工方案详见“连拱隧道三导洞法施工作业程序图”,IV级(除IV3级浅埋外)围岩段施工方案详见“连拱隧道中导洞法台阶分部开挖施工作业程序图”,中导洞法开挖与三导洞法开挖的区别在于不需要施工侧导洞,中隔墙施工完毕后直接施工主洞。
具体施工方案为:隧道开挖①中导洞先贯通:根据隧道整体式双跨连拱设计断面和洞所具备的施工条件,在隧道出连拱部位进行中导洞开挖并使其贯通,中导洞采用全断面法开挖,中导洞开挖V级围岩临时支护参数:4)22砂浆锚杆长2m、4)8钢筋网20*20cm、每60cm—116型钢拱架、喷射20cm厚C25混凝土。
IV级围岩临时支护参数622砂浆锚杆长2m、68钢筋网25*25cm、每75cm- 116型钢拱架、喷射20cs厚C25混凝土。
超前支护均用4.Im长642小导管,每3米一环。
②中隔墙浇筑:中隔墙衬砌钢筋用现场绑扎,自制整体式液压钢模台车整体衬砌,按每两天一循环,每循环12m施作。
台车就位后,利用中导洞钢架支护,对衬砌台车稳定性定位加固后,进行浇筑施工。
中导洞贯通后,自隧道进向出方向进行中隔墙浇注。
③侧导洞施工:侧导洞断面形式采用弧型,在洞超前长管棚施工完毕后,首先进行隧道左侧导洞开挖施工,左侧导洞开挖进尺超过30m后,进行隧道右侧导洞开挖施工;侧导洞开挖采用全断面法施工,V级围岩和IV3级围岩地段每循环开挖进尺均按一钢架间距进行,IV级(除IV3级浅埋外)围岩地段每循环开挖进尺均按两棉钢架间距进行;侧导洞开挖内侧壁临时支护与中导洞临时支护相同,侧导洞钢拱架支护注意与主洞边墙钢拱架的连接方式和连接部位。
④主洞施工:XX隧道首先进行隧道左侧主洞开挖,隧道左侧主洞开挖进尺超过30m后,再进行隧道右侧主洞施工隧道主洞用台阶法施工方案,在左侧隧道主洞开挖前,对中导洞右侧进行单侧加横向支撑,确保中隔墙不被破环隧道主洞V级围岩和IV3级围岩地段用上台阶留核心土分部开挖,每循环开挖进尺按一钢架间距进行;IV级(除W3级浅埋外)围岩地段用上下台阶开挖方案,上台阶预留核心土,每循环开挖进尺按两钢架间距进行;每循环开挖后立即进行初期支护施工。
双连拱隧道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一)隧道概况南安I号隧道位于安徽省东至县马坑乡南安村,起讫桩号为K71+760.00-K71+956.00,全长196m,为整体式连拱隧道,曲线短隧道。
单洞建筑限界净宽10.25m,净高5m ,进出口设计标高分别为94.878m和98.404m,隧道最大埋深50.4m。
隧道平面线型为直线接圆曲线,曲线半径为R=2700m (左偏),曲线处不设超高,路面横坡为2%。
隧道线路纵坡为4-1.78% ,由安庆端向景德镇端上坡。
隧道洞内结构概况详见表3-1南安I号隧道工程概况表》。
南安I号隧道工程概况表表隧道形式里程桩号长度(m)围岩级别及长度(m)明洞V IV III整体式连拱隧道K71+760〜K71+956 196 20 29 121 26所占比例(%)10.2 14.8 61.7 13.3衬砌内轮廓设计衬砌结构类型V级加强W级加强川级明洞一般专业.专注净咼:7.14m 净宽:10.61m初期支护主洞:①50超前注浆小导管:①25中空注浆锚杆;©8钢筋网;120工字钢拱架;喷C25早强碇25cm中导坑:①50超前注浆小导管:①22早强砂浆锚杆;©8钢筋网;1161字钢拱架;喷C25早强碇20cm侧导坑:①22早强砂浆锚杆;©8钢筋网;1161字钢拱架;喷C25早强碇20cm主洞:①4超前注浆小导管:①2中空注浆锚杆;©8钢筋网;116工字钢拱架;喷C25早强碇22cm中导坑:①22超前砂浆锚杆:①22早强砂浆锚杆;©8钢筋网;114工字钢拱架;喷C25早强碇16cm主洞:①2早强砂浆锚杆;©6钢筋网;喷C25早强碇15cm中导坑:①22早强砂浆锚杆;八6钢筋网;I喷C25早强碇10cm 二次衬砌C25钢筋碇50cm厚(设仰拱)C25钢筋碇50cm厚(设仰拱)C25钢筋碇50cm厚C25钢筋碇70cm厚(设仰拱)(二)地形、地貌隧址区地貌单元属构造剥蚀低山丘陵,隧道穿越段地面标高在80-153m之间,地形最大切割深度约70m,地形上表现为山顶坡度较缓,山坡较陡,地形坡度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