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的基本句型对比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2
英汉语言在句型结构方面的一些主要差异一、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就整体结构和表达方式而言,英语是一种形合性的语言,而汉语则是一种意合性的语言。
英语的句子一般是按照固定的结构和方式来组织和表达的,偏重于形式;汉语的句子则是按照其字词的含义来组合和连接的,表达方式灵活多变,偏重于语意。
英语句子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时态、标点符号、连接词等表示得一清二楚;而汉语句子之间的关系则要靠句子本身的语意来表现。
【例1】Another attempt, and you’ll succeed.再试一次,你会成功的。
或:只要再试一次,你就会成功。
【分析】本句是一个由and连接的简单并列句,一般将来时态明确表明了两句间的动作关系。
但汉语译文就比较灵活,句子之间的关系主要靠语意来表达,关联词可译(括号内译文)也可不译,习惯于不译。
【例2】 Now the integrated circuit has reduced by many times the size of the puter of which it forms a part, thus creating a new generation of portable miniputer.【译文】现在集成电路成了计算机的组成部分,使计算机的体积大大缩小,从而产生了新一代的可携式微型计算机。
【分析】本句是由一个主句、一个定语从句和一个分词状语组成的主从复合句。
主句用现在完成时,定语从句用一般现在时,再加一个由thus连接的现在分词短语作状语,通过时态、逗号、关联词和现在分词短语把各句之间的关系表达得非常清楚。
而汉语则在对各句简单陈述的基础上,通过调整语序和运用“使”、“从而”的词意把各句之间的层层递进的因果关系表达出来。
掌握“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的差异是做好英汉互译的核心。
英译汉时,要尽量在理清英语各句关系的基础上,打乱其原有的句式结构,按照“汉语重意合”的表达习惯和方式,重新组织句序;相反,在汉译英时,要把汉语各个分句的关系尽量用连接词、时态和标点符号等予以表示,最后按照英语的表达习惯组合成复杂的句子结构。
英汉礼貌用语的语用对比英语中的礼貌用语通常包括先称呼对方的姓名或称谓,然后表达自己的请求或感谢,并在结尾再次表示感谢或祝福。
汉语中的礼貌用语则更加注重对对方的尊重和恭维,通常使用各种尊称和谦称,使谈话双方感到和谐而舒适。
以下是英汉礼貌用语的语用对比:1. 问候英语中的问候通常使用"Hello"、"Hi"、"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等简单的短语,而汉语中则更多使用"您好"、"早上好"、"下午好"等尊敬的语言。
英语:Hello/ Hi/ 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汉语:您好/早上好/下午好。
2. 称呼英语中的称呼通常使用对方的名字或姓氏,或者使用诸如"Mr."、"Mrs."、"Ms."等尊称;中文称呼则更加注重使用各种敬称如"尊敬的"、"敬爱的"、"亲爱的"等。
英语:Mr./Mrs./Miss/Ms. + 姓氏;First name / Last name.汉语:尊敬的+ 姓名;敬爱的/ 亲爱的+ 姓名。
3. 请求英语中请求的方式通常比较直接,例如"I would like to..."、"Can you..."等句型,而中文中通常更多地使用加上谦词的委婉表达方式,如“如果没有别的安排,麻烦您能否……”;“不知有没有这个可能,请您帮个忙……”英语:I would like to... / Can you.... / Could you... / May I...汉语:麻烦您... / 烦请您... / 请您帮个忙... / 如果方便,麻烦您….4. 感谢英语中通常使用"Thank you"、"Thanks"、"Appreciate it"等简洁的语言表达感谢之情,而中文则通常通过使用多个谢词和谦语表达谢意。
英语:英汉十大区别英语:英汉十大区别英语:英汉十大区别一、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经说过:就句子的结构而论,西洋语言是法治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
(《中国语法理论》,《王力文集》第一卷,第35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我们看一看下面的例子:children will play with dolls equipped with personality chips, computers with inbuilt (成为固定装置的,嵌入墙内的;内在的,固有的)personalities will be regarded as workmates rather than tools, relaxation will be in front of smell television, and digital age will have arrived。
译文:儿童将与装有个性芯片的玩具娃娃玩耍,具有个性内置的计算机将被视为工作伙伴而不是工具,人们将在气味电视前休闲,到这时数字时代就来到了。
这句英语是由四个独立句构成的并列句,前三个句子都用简单将来时,最后一个句子用的是将来完成时,句子之间的关系通过时态、逗号和并列连词and表示得一清二楚。
而汉语译文明显就是简单的叙述,至于句子之间的关系完全通过句子的语义表现出来:前三个句子可以看成是并列关系,最后一个句子则表示结果。
二、英语多长句,汉语多短句由于英语是"法治"的语言,只要结构上没有出现错误,许多意思往往可以放在一个长句中表达;汉语则正好相反,由于是"人治",语义通过字词直接表达,不同的意思往往通过不同的短句表达出来。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考研英译汉试题几乎百分之百都是长而复杂的句子,而翻译成中文经常就成了许多短小的句子。
例如:interest in historical methods had arisen less through external challenge to the validity of history as an intellectual discipline (身心的锻炼,训练;纪律,风纪,命令服从;惩戒,惩罚;学科,科目)and more from internal quarrels among historians themselves.译文:人们对历史研究方法产生了兴趣,这与其说是因为外部对历史作为一门知识学科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战,还不如说是因为历史学家内部发生了争吵。
第二章英汉句式结构对比与翻译一. 英文句式结构基本上为主谓结构,可以扩展为5种: 主+谓、主+谓+宾、主+谓+宾+宾补、主+谓+宾+间宾+直宾、主+系+表。
汉语中有部分句子与上述英文句子是对应的。
二. 中文句式结构(一)主谓结构。
(可分为主动和被动)(二)主题—评述句1. 很多汉语句子是“话题性”很强的句子,即句子的前面是一个话题,后面是对话题的评述或陈述、描述。
如:他处境很危险;楼上住着个女工。
2. 其中话题跟后面的动词只是对这个话题所作的说明,不一定表示主语所指称的实体的行动或性质,或者后面根本就没有动词。
3. 结论:将此类句子翻译成英文时,需进行句式结构的调整,在整个句中找到可以在英文中作主语的词,然后再根据主语选择合适的动词,如果找不到主语,就需要添加主语,或将句子中动作的承受着作主语,变为英文的被动语态。
4. 主题—评述句可归纳为如下几种:⑴动作承受者作话题。
如:那件事我已经办好了。
⑵双话题。
如:我头疼。
⑶动词或动词短语作话题。
如:加入世贸组织利大于弊。
⑷从句作话题。
如:张三明天去美国,我觉得很奇怪。
⑸地点作话题。
如:桌上搁着一碗饭。
⑹时间作话题。
如:今天风和日暖。
(三)无主句1.即“非主语句”,一种是没有主语的,叫无主句,还有一种是由一个词构成的,叫独词句,如:火!注意!这种句子可以直译。
2.一般来说,无主句主要用于以下几种情况:⑴表达客观、科学、公正的语气。
汉语的一些科技材料或法律条文中往往使用无主句,目的是使表达的内容更科学、公正。
这种情况下,无主句要以为英文的主谓结构时,一般都转化为被动语态,也就是使用原文的宾语做主语,因为被动语态不强调动作的发出者,可以比较准确地表达原文的语用效果。
如:要制造飞机,就要考虑空气阻力问题。
Air resistance has to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when an airplane is to be made.⑵表达不满又不失礼貌地语气。
英汉语的基本句型对比
1、英语的基本句型
1.1主+谓
1)Gold glitters. 金子可以发光。
2)The bell rang. 铃声响了。
1.2主+系+表
1)Children are happy and gay. 孩子们幸福快乐。
2) He became an artist. 他成了艺术家。
1.3主+谓+宾
1)Bad workmen blame their tools. 自己笨,怪刀钝。
2) The farm hands hated him. 长工们恨透了他。
1.4主+谓+间宾+直宾
1)The husband bought his wife a new dress. 丈夫给妻子买了一件新衣。
2) Please hand me the cup.请把杯子递给我。
1.5 主+谓+宾+补
1)They named their son Jack. 他们给儿子取名杰克。
2) The victory sent our spirits rising. 胜利让我们精神振奋。
1.6 主+谓+宾+状
1)Fate has treated him pretty roughly. 命运待他极为不公。
2) His cruel remarks cut me deeply. 他那绝情的话语让我痛彻肺腑。
1.7 主+谓+状
1)The building stood for many years. 那座建筑物历经多年未倒。
2) We live in China. 我们在中国居住。
2、汉语的基本句型
2.1动词谓语句
2.1.1主+谓
1)大家笑了。
Everybody laughed.
2)莺歌燕舞Orioles sing and swallows dart.
2.1.2 主+系+表
1)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The sky over the liberated area is bright. 2) 童年是难忘的。
Childhood days are unforgettable.
2.1.3 主+谓+宾
1)暴风雨毁了许多房屋。
The storm destroyed many houses.
2) 我认为这是可行的。
I think this is feasible.
2.1.4 主+谓+间宾+直宾
1)他给她一条金项链。
He gave her a gold necklace.
2) 你能借我5块钱吗?Could you lend me five yuan?
2.1.5 主+谓+宾+补
1)敌人逼他招供。
The enemy forced him to confess.
2) 我们看见她跑了。
We saw her run away.
2.1,6 主+谓+宾+状
1)他们待我很友好。
They treated me very kindly.
2) 那人爱财如命。
That man loves money like his very life.
2.1.7 主+谓+状
1)我们长在红旗下。
We’ve grown up under the red flag.
2) 这船驶往纽约。
The ship is sailing for New York.
3) 如今这孩子长得又高又大。
Now the child has grown big and tall.
2.1.8 主+连动式
1)他躺着看书。
He was/is lying in bed reading.
2)我们打完球洗澡。
We’ll take a bath after we’ ve played basketball.
3) 你去排队买票看电影消磨时间。
To kill time, you can go and line up and buy a ticket and see a film.
You can kill time by going to the cinema, lining up, buying a ticket and seeing a film.
2.2 名词谓语句
1)这孩子才8个月。
This baby is only eight months old.
2)今天星期五。
Today is Friday.
3)我家3口人。
There are three people in my family.
4)人民万岁!Long live the people!
5) 一把椅子4条腿。
A chair has four legs.
2.3 形容词谓语句
1)天高云淡。
The sky is high and the clouds are pale.
2) 她的嗓子真甜。
Her voice is really sweet./ She has a really sweet voice.
3) 南方的天气好。
The weather in the south is nice.
2. 4 主谓谓语句
2.4.1 大主语+ (小主语+动词谓语)
1)他个子长得很快,智力发育也很快。
He grows very fast in both stature and intelligence.
2) 他歌唱得好,但不会跳舞。
He sings very well, but he can’t dance.
2.4.2 大主语+(小主语+名词谓语)
1)西瓜一公斤6毛钱。
Watermelon is six jiao a kilogram.
2)老张体重80公斤,但身高才1米6。
Lao Zhang weighs 80 kilograms, but he is only 1.6 meters tall.
2.4.3 大主语+(小主语+形容词谓语)
1)他身体健康。
He is healthy./ He is in good health.
2) 中国地大物博。
China is a big country abounding in natural wealth.
3) 这部小说情节生动。
This novel is fascinating in its story/pl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