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仓使用隔热毯压盖和空调制冷实现低温储藏
- 格式:pdf
- 大小:145.22 KB
- 文档页数:2
高大平房仓稻壳压盖储粮隔热试验
高大平房仓是一种常见的储粮设施,它具有体积大、容量高、结构简单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农村粮食储存。
在长时间的储存过程中,高大平房仓容易受到变温、湿度等因素的影响,粮食易受潮发霉,极大地影响了粮食的质量和储存效果。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仓壳压盖隔热试验,以提高高大平房仓的储粮质量。
我们在农田中选取了一座高大平房仓进行试验。
该仓直径约为8米,高度约为6米,仓壁采用砖石结构,顶部为铁皮覆盖。
试验采用了仓壳压盖隔热技术。
我们在仓壳的顶部覆盖了一层厚度为10厘米的稻壳,以增加隔热效果。
随后,在稻壳覆盖的上方安装了一层铝箔隔热材料,进一步降低了热量传输。
我们再次覆盖了一层稻壳,以起到固定隔热材料和保护仓壳的作用。
试验期间,我们对仓内外的温度进行了监测。
结果显示,相比无隔热措施的情况,仓内温度稳定在25摄氏度左右,较室外温度低了约5摄氏度。
仓外阳光直射区域的温度也明显降低,稳定在30摄氏度左右。
我们还对储存的粮食湿度进行了检测。
结果显示,在有隔热措施的情况下,粮食湿度相对较低,保持在13%左右。
相比之下,无隔热措施的仓内粮食湿度达到了15%以上,存在一定的潮湿问题。
仓壳压盖隔热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稻壳覆盖和铝箔隔热材料的使用显著降低了仓内外的温度,减少了粮食的潮湿程度,提高了粮食的质量和储存效果。
这一试验结果对于改善高大平房仓的储粮环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可行方案。
在今后的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隔热材料和层数,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浅谈高大平房仓“冷心热皮”现象与安全储粮低温储粮能保持粮食较好的品质,特殊是北方地区有较好的自然条件,冬季寒冷干燥,相宜开展低温储粮。
温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粮食的耐储性、物理性质、化学组成以及在贮存期间微生物与害虫的抵挡力量。
因此,精确把握高大平房仓"三温'变化的规律,解决粮堆"冷心热皮'现象,对提高储粮的耐储性,保证粮食储存质量都有重要作用。
1 高大平房仓"三温'变化的基本规律,即"冷心热皮'现象的形成高大平房仓"三温'变化规律是:气温影响仓温,仓温影响粮温,变化幅度是气温大于仓温,仓温大于粮温,但由于高大平房仓仓容较大,粮面面积大,在气温多变季节,气温上升较快,仓温也随之上升,而粮粒是热的不良导体,粮堆升温较慢,此时粮堆变化表现活跃区域主要在粮堆表层、沿仓墙部分比较接近仓温与外温,而不活跃区域即升幅度较小的部分在粮堆的中心部位。
在寒冬季节,通过机械通风将整仓粮温降低,随着气温不断上升,活跃区域的粮温渐渐上升,而粮堆内部升幅较慢现象,称为"冷心热皮'现象。
粮堆体积越大,此现象越明显。
当粮温变化过大时,即温差较大时,储粮可能会消失问题,如玉米储存过程中,因温差较大,粮堆的表层,即粮面以下30 cm~50 cm左右的局部消失结露、发热甚至"点翠'现象,粮仓四壁消失挂壁现象。
粮堆发生虫害的主要部位集中在粮堆表层等粮温变化活跃区域。
所以为了解决低温储粮粮堆在温度上升季节消失粮堆表层和四周区域温度上升,局部结露发热和害虫危害的问题,必需解决"冷心热皮'现象,才能保证表层粮食的储存平安。
2 实行措施减轻"冷心热皮'现象,达到平安储粮的目的2.1 实行相应隔热保冷措施,3月中旬高温来临前将风道口、环流熏蒸口密闭,门窗紧闭,入仓人员顺手关门,保持"冷气'。
进口大豆在储存过程中虫害的预防与治理措施作者:张园周明明陈郝程江霞来源:《中国食品》2022年第01期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草本植物,大豆是人体所需氨基酸的主要载体,而且含有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非常高。
随着中国人口的快速增长,本土大豆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大豆。
数据显示,四大跨国粮食贸易商垄断了全球粮食贸易,控制着全球60%以上的大豆供应。
对于我国而言,将进口大豆转化为储备可以显著调整国内大豆市场的价格波动,对冲国际贸易的不利影响。
但是大豆在储存期间容易受到各种害虫的影响,从而导致食品卫生事件,因此有关部门和人员需要预防和控制进口大豆的虫害问题。
基于此,本文从影响进口大豆储存的因素入手,详细分析了预防及治理虫害的措施,并对相关技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粮食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影响进口大豆储存的因素1.储存及入库方式。
目前,我国进口大豆仓储的仓库类型主要有方形仓、浅圆仓和立式筒仓,不同仓库的气密性、筒仓容量、粮食进料方式、测温系统布置等方面都有一定差异,对粮食储存效果影响较大。
在实际的工作及观察过程中发现,影响粮食储存的最大因素是粮食进料方式。
在三类仓库中,浅圆仓是进口大豆最多且自动分拣最严重的仓库,中心部位杂质集中,但是浅圆仓配备了齐全的存储设备,为安全存储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立式筒仓的自动分级相对浅圆仓来说更为分散,储存粮食的设备设施普遍不足,不适合长期储存,特别是进口货物。
与浅圆仓和立式筒仓相比,方形仓采用多点进料,自动化等级最低,仓储设备设施齐全,粮食储存最为安全。
因此,仓库本身的条件对于大豆储存的影响较小,最主要的是控制其进库的方式,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自动分级,以此改善进口大豆的储存情况。
2.运输的差异性。
和大宗商品一样,粮食采用成批运输和机械化运输,既高效快捷,又符合现代农业生产和物流运输的特点。
大豆等产品虽然是在通过质检以后才会运往海外,但是必须通过龙门吊、装船机、斗式提升机、皮带输送机等方式,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很好地进行消毒以及卫生处理的话,就会使产品在运输途中出现问题,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大豆之中出现霉变以及虫害,使得大豆质量急剧下降,进而可能会影响整批大豆的质量。
大豆的储藏方法作者:李红艳来源:《吉林农业》2012年第02期大豆籽粒种皮薄,吸湿能力比较强。
大豆吸湿返潮后,极易生霉,若储藏温度过高,易发生浸油现象,大大影响大豆品质。
1.干燥除杂充分干燥是储藏大豆的首要措施。
长期储藏的大豆,水分要控制在12%以内,如超过13%即有生霉、浸油、赤变的现象。
短期储藏的大豆,水分也不应超过13.5%,否则其脂肪酸就会迅速增加,豆粒很快变软,即使是在春季,也易引起发热变质。
根据储藏大豆的经验,通常认为大豆含水量在12.5%以下为安全,12.5%~13.5%为半安全,13.5%以上为不安全。
凡接收入库的大豆,水分超过安全标准12.5%时,就应迅速降水。
2.通风散热新收获的大豆,入库后由于进行后熟作用,生理活动比较旺盛,堆内湿热容易积聚,同时正值季节交换,气温逐渐下降,易出现表层结露和局部转潮的现象而引起大豆发热霉变。
这时应切实加强通风,在晴天开启仓房门窗,翻扒粮面或进行机械通风,以及时散发堆内湿热,防止粮堆结露、返潮、霉变。
如在入库后3~4周进行倒仓通风并结合过筛一次,清除豆堆中的杂质与破碎粒,则更能提高大豆的储藏稳定性,确保安全储藏。
3.防潮去湿大豆吸湿性强,散湿性也强。
在相对湿度高的条件下储藏,极易吸湿转潮;在相对湿度低的条件下储藏,也容易散湿降水。
因此,储藏期间应切实做好防潮去湿工作。
首先,应做好铺垫隔湿和覆盖防潮,通常多采用数层芦席、草席或塑料薄膜进行铺垫隔湿和覆盖密闭防潮,使大豆保持干燥。
其次,在春季相对湿度高,豆堆表层容易吸湿返潮时,应及时将密封豆堆的覆盖物抢晴天晒干,待冷凉后再覆盖在豆堆上,以吸收表层大豆的水分,保持干燥。
4.低温密闭低温密闭储藏对防止大豆浸油赤变,保持大豆原始品质甚为有效。
试验证明,安全水分的大豆,在20℃条件下,能安全储藏2年或2年以上;在25℃条件下,能安全储藏18个月左右;在30℃条件下,只能安全储藏8~10个月;在35℃条件下,则只能储藏4~8个月。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20年9月刊91综 合 研 究DOI:10.16815/ki.11-5436/s.2020.26.066作者简介:张彬(1987-),女,山东德州,硕士,助教,主要从事粮食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粮食深加工与利用。
大豆不同储藏仓型使用现状与储藏技术的应用张 彬(德州职业技术学院粮食工程系,山东 德州 253000)摘要:该文从大豆的储藏仓库类型出发,综述了目前大豆储藏过程中不同仓型的使用及其对大豆储藏品质的影响,同时对不同仓型内绿色储粮技术的应用情况与进展进行了总结,为下一步粮食科技工作者加强粮仓设备的研究和推广储粮新技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大豆;绿色储粮;仓型;储粮技术;储藏品质张 彬. 大豆不同储藏仓型使用现状与储藏技术的应用[J]. 农业工程技术,2020,40(26):91-92.大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及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作为优质蛋白质和油脂的重要来源,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
大豆籽粒蛋白质、脂肪含量较高,吸湿性很强,在储藏期间容易出现吸湿发热、生霉、浸油赤变、不耐高温、发芽力丧失等问题,严重影响大豆的加工品质。
寻求合适的储藏仓库和安全的储藏技术一直是大豆乃至整个粮食储藏领域研究的课题。
一、大豆储藏仓库的分类目前用于大豆储藏的仓库形式和种类有很多种,通常根据仓库的结构形式的不同分为房式仓、立筒仓、简易仓及露天储料场。
根据堆装形式的不同分为散装仓和包装仓,散装仓的墙身坚固厚实,可兼做包装储藏用;包装仓内堆垛与墙身不直接接触,墙身不能承受过重压力,因此不能用作散装仓。
根据仓内温度所保持温度的高低分为低温仓(≤15℃)、准低温仓(16-20℃)、准常温仓(21-25℃)以及常温仓(>25℃)。
根据机械化程度分为非机械化仓库、半机械化仓库和机械化仓库[1]。
二、不同储藏仓型的使用现状随着全国大豆储藏技术的日渐成熟,目前常用的储藏方式有简易罩棚仓储存、苏式仓粮面密封储存、平房仓储存和筒仓储存[2]。
聚焦6FocusVOL.44,No.8 August.2019“各位领导,我是11号仓保管员魏志敏,本仓现储存2018年产国家一次性储备大豆2779吨,等级5级……目前仓内平均粮温16℃,最高粮温22℃,粮情稳定,储粮安全。
报告完毕,欢迎检查指导!”8月14日,面对《粮食科技与经济》记者一行,中储粮长沙直属库仓储保管科科长魏志敏像往常一样进行“一口清”报告。
七八月是天气最为炎热的时候,即使如此,对于粮情观察这一日复一日的工作魏志敏和同事们一天都没有懈怠。
在进入仓库之前,他们都会先来一段“一口清”。
保管人员针对不同的粮食进行不同频次的勘察,记录粮温检测数据,密切注意粮温变化,因此魏志敏的“一口清”格外洪亮流畅。
记者一行头戴安全帽,随魏志敏等人走进粮仓,顿感清凉之气与粮食的香气扑面而来,仓内与室外的持续高温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储粮仓内的绿色胶垫铺在大豆堆层表面,仓中一块温湿度仪表盘植入大豆深处,时刻监测着大豆的温湿度变化情况。
中储粮长沙直属库综合科科长虢俊恒表示,长沙气候高温高湿,大豆长期储存难度大,大豆含油较高的特性使之不耐储藏,容易出现吸湿生霉、浸油、赤变、品质劣变等不良现象。
大豆储藏稳定性较差,在保管过程中除了要防止出现发热、生霉等现象外,还要保证不浸油、不酸败、不变质,维护好其食用品质和商品价值。
截至目前,中储粮长沙直属库储存中央事权大豆5.5505万吨,均为阿根廷进口大豆。
分别存放在13个仓厫,其中中心库区5个仓厫,湘阴分库区8个仓厫。
“2018年,我们在没有任何大豆保管经验的前提下,还要挑战无倒仓装置且高28米装粮线的浅圆仓储存,对长沙直属库来说无疑面对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虢俊恒告诉记者,为了做好进口大豆的接收智能化储粮,让大豆住在空调房■史莉娟 文翊 杨柳中储粮长沙直属库仓储保管科科长魏志敏。
温湿度仪表盘。
■高大平房仓■浅圆仓■普通平房仓万吨湘阴分库区2.5505万吨中心库区3万吨中储粮长沙直属库大豆储存情况。
高大平房仓稻壳压盖储粮隔热试验【摘要】这篇文章旨在探讨高大平房仓稻壳压盖储粮隔热的效果。
在研究背景中指出了传统储粮方法存在的问题,为此设定了研究目的。
在设计方案部分介绍了实验的具体步骤和条件,通过试验结果分析发现稻壳压盖能有效隔热,并对储粮效果进行了评估。
在经济效益评价中探讨了该方法带来的经济效益。
结论部分总结了试验结果,展望未来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高大平房仓稻壳压盖的储粮隔热效果,为农业生产提供更科学的储粮方法。
【关键词】高大平房、仓、稻壳压盖、储粮、隔热、试验、研究背景、研究目的、设计方案、试验结果分析、稻壳压盖隔热效果、储粮效果、经济效益评价、试验总结、展望未来。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现代农业生产中,粮食储藏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传统的粮仓常常存在粮食腐烂、虫害和渗漏等问题,影响了粮食的质量和储存时间。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开始尝试使用稻壳作为压盖材料来改善粮仓的隔热性能,减少粮食的蒸发和损耗。
稻壳是一种天然环保的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和透气性,能够有效地减少粮仓内部的温度波动。
通过将稻壳压盖在粮食堆积物上,可以有效地阻挡外部热量的传递,降低粮食的温度,延长粮食的储存寿命。
在当前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背景下,稻壳压盖储粮隔热技术备受关注。
对于这一技术的具体效果和应用范围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
本研究旨在通过开展实验,探讨高大平房仓稻壳压盖储粮隔热效果,为粮食储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并为农业生产和粮食储藏提供实用的技术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究高大平房仓稻壳压盖储粮隔热的效果,验证稻壳作为隔热材料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为农户提供一种简单、经济、环保的粮食储藏方法。
通过对比试验结果,分析稻壳压盖隔热对储粮的影响,评价其对粮食质量的保护和对粮食储存的经济效益,为农村粮库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经验积累。
为推广应用这一简便的粮食储藏方法,促进粮食储存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提高农户粮食储存的效率和安全性,为农村粮食生产和安全做出贡献。
浅谈平房仓应用几种隔热材料压盖控温储粮摘要平房仓仓项隔热保温效果不太理想,夏季由于外温高,其热量聚集在拱板内直接作用于_粮层空间,表层粮温受外温影响较大,直接关系到度夏粮食储存安全。
利用PEF、PET一4型保温隔热毯、稻壳、薄膜裹住聚苯乙烯泡沫板等不同材料对粮面进行压盖控温效果试验,结果表明PEF+薄膜压盖可使上层粮温降低4—723,PET-4型保温隔热毯可使上层粮温降低4.623,稻壳压盖可使上层粮温降低2~423,有利于粮食保质保鲜,为实现绿色储粮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隔热材料控温储粮1.材料与方法1.1材料PEF; PET一4型保温隔热毯;稻壳麻袋包。
1.2仓房选择与试验方法1.2.1试验仓房分别选择B00一01、B00一22、B00一03仓作为试验仓,选择B00一02、B00一23、B00一04仓作为对照仓。
各仓的具体储粮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试验仓与对照仓储粮情况法也略有不同,具体方法如表2所示。
1.3试验操作1.3.1利用秋季熏蒸杀虫时机,对所有稻壳包、PEF材料、PET一4型等进行熏蒸处理;利用冬季通风降温达到低温状态后,对各仓的门、窗、孔、洞进行密闭隔热。
1.3.2在2~3月低温天气,PEF+薄膜压盖先创建主体风道,然后分别对试验仓进行压盖,3月底完成准备工作。
1.3.3仓温检测利用电子测温、测湿仪,每天上午9点,下午3点各测一次。
1.3.4粮温检测采用粮情微机测控系统进行检测,同时辅以玻璃温度计进行定点分层检测粮温。
B00一01试验仓稻壳粮面压盖B00一22试验仓PEK创建上层主体风道,粮面双层薄膜与PEF相结合压盖B00一03试验仓PET一4型保温隔热毯粮面压盖。
B00-02、B00-23、B00-04作为对照仓,采取常规储藏。
1.4度夏期间的管理1.4.1度夏期间,我们严格按《粮食储藏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定期检查粮情。
1.4.2进入高温时期,仓房积热较多,仓内空间温度高达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