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射比浊法和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的方法学评价
- 格式:docx
- 大小:36.78 KB
- 文档页数:2
mian对比研究免疫透射比浊法及免疫散射比浊法在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对比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免疫透射比浊法实施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的效果。
方法:应用透射比浊法、散射比浊法对2013年5月-2014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82例健康人员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并对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2组方法的检测结果较为相似,比较未存在显著性(P>0.05)。
结论:使用透射比浊法、散射比浊法对患者实施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均可取到相似的检测结果,但是免疫透射比浊法具有更好的精密度,检测误差更小。
【关键词】散射比浊法;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中图分类号】R446.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9-0671-02血清免疫球蛋白(Ig)为人体内极为重要的免疫蛋白,因此通过对血清免疫球蛋白进行检测可为人体免疫功能评定提高可靠参考依据[1]。
目前,临床上主要应用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为透射比浊法和散射比浊法。
本次研究主要对比该2中检测方法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5月-2014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82例健康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免疫散射比浊法对患者实施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
性别:男性49例,女性33例;年龄:最小为19岁,最大为75岁,平均年龄(37.1±2.8)岁。
1.2方法在研究过程中,分别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免疫透射比浊法对82位研究对象的血清免疫球蛋白A、血清免疫球蛋白G、血清免疫球蛋白M进行常规性检测。
然后再使用该两种方法对研究对象的免疫球蛋白G进行精确检测。
本次研究的具体检测操作表现如下:在研究对象空腹的状态下进行静脉血抽取,抽取量为3ml。
在本次研究中,实施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时所应用的仪器主要为Olym pus AU64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生产企业:上海执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实施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时所使用的仪器主要为man lmmage 800蛋白分析仪(生产企业:上海以达进出口有限公司)。
散射比浊法和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浆免疫蛋白的比较标签:散射比浊法;透射比浊法;血浆蛋白散射比浊分析(nephelometry assay)是一种微量、快速、自动化检测体液中特定蛋白质成分的免疫化学分析技术。
该技术是将免疫测定与散射比浊法的原理相結合而设计的一种快速免疫测定方法,主要用于对体液中单蛋白成分的测定。
免疫透射比浊分析(turbidimetry)是一种比较老的方法,最常用于生化指标的测定。
我们应用散射比浊法和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浆免疫蛋白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透射比浊法采用日本OLYMPUS生产的AU640全自动生化仪与配套试剂及校准品。
散射比浊法用贝克曼公司生产的IMMAGE全自动比浊仪与配套试剂及校准品。
质控品使用省临检中心的质控样品。
检验样品为68份健康人混合血清。
2 仪器性能评价2.1批内精密度测定透射比浊法的CV值:IgG 1.50%、IgA 0.95%、IgM 1.95%、C3 2.98%、C4 3.98%。
仪器标明为CV≤5%。
散射比浊法的CV值分别为IgG 1.30%、IgA 0.80%、IgM 1.75%、C3 2.08%、C4 3.14%。
2.2批间精密度测定透射比浊法的CV值:IgG 3.15%、IgA 1.24%、IgM 2.36%、C3 3.66 %、C4 4.28%。
仪器标明为CV≤5%。
散射比浊法的CV值分别为IgG 1.52%、IgA 0.96%、IgM 1.96%、C3 2.37%、C4 3.56%。
2.3准确度的检测2批6份质控样品结果见表1,透射比浊法测定与靶值的偏差分别为0.1、0.12、0.1、0.1、0.1、0.1。
散射比浊法测定与靶值的偏差分别为0.1、0.12、0.1、0.1、0.1、0.1。
结果显示,两种方法都有较高的准确性,见表1。
3 讨论从以上结果看出,透射比浊法测定法用于血浆免疫蛋白测定有一些缺陷:①溶液中存在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分子应足够大,分子太小则阻挡不了光线的通过;②溶液中的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数量要足够多,如果数量太小,溶液浊度变化太小,对光通量影响不大;③透光比浊采用光电池直接接收光通量,即光度计的灵敏度不高,微小的浊度变化不易影响透光率的改变;④透光比浊是依据透射光减弱的原理来定量的,因此只能测定抗原-抗体反应的第二阶段,检测仍需抗原-抗体温育反应时间,但检测时间速度快、重复性好。
胱抑素C的临床应用研究与进展胱抑素C(CysC)是近年研究发现的一种特异性高、准确性好,较肌酐清除率(CCr)更为敏感的评价肾小球滤过率(GFR)的新指标。
CysC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在近曲小管几乎全部被重吸收,在血液中的浓度较为恒定,是反映GFR的灵敏指标。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CysC的检测技术不断提高,为临床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支持,现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
目前CysC临床检测使用颗粒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PETIA)或颗粒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PENIA),全自动化,操作简单速度快,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在儿科疾病、心血管疾病、肿瘤化疗及肾移植等方面的应用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肾脏的主要功能是排泄代谢废物及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以维护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GFR是评价肾功能的重要指标。
20世纪80年代中期瑞典的Simonsen等[1]通过一系列研究发现CysC是一种特异性高、准确性好、较CCr更为敏感的反映GFR的新指标。
由于CysC分子量小,携带正电荷,能够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并在近曲小管几乎被完全重吸收,重吸收后被完全分解代谢,同时肾小管也不分泌,在组织中产生的速率恒定[2],而且在炎性反应状态下其产生率不会改变,不受其他因素如年龄、性别、饮食、炎症、感染、血脂、肝脏疾病等干扰。
肾脏是清除循环中CysC的唯一器官,血中浓度由肾小球滤过决定,因此,CysC被临床作为理想反映GFR变化的内源性标志物而日渐受到重视。
随着CysC商品化试剂盒的出现,该项目已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
1 CysC的结构和生物学特性CysC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3×103,由122个氨基酸组成的低分子量非糖基碱性蛋白质,等电点为9.3。
所有的有核细胞均可产生,生成速度稳定,不受炎症、胆红素、溶血、三酰甘油的影响,且与性别、年龄、肌肉量无关[3]。
它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如精液、脑脊液、血液、尿液、胸水、唾液等。
免疫散射比浊法和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结果比较刘少华;邓文平;李燕【摘要】目的探讨免疫透射比浊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Ig)水平的关系.方法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252例健康体检人群的血清Ig,同时测定IgG高、低值水平,分析两种方法测定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健康体检人群中血清IgG水平免疫透射比浊法[(11.46±4.92)g/L]测定与免疫散射比浊法[(11.85±3.72)g/L]测定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透射比浊法IgM[(1.51±1.06)g/L],免疫散射比浊法IgM[(1.60±0.91)g/L]和免疫透射比浊法IgA[(2.08±1.51)g/L],免疫散射比浊法IgA[(2.15±1.19)g/L]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高、低值IgG用两种方法均可以测定.结论了解免疫功能水平时,测定Ig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均可,但免疫散射比浊法更有利于病情的监测.%Objective To compare transmission turbidity and scatter turbidity method on measuration of serum immunoglobulin (Ig) levels. Methods Serum Ig concentration was measured by transmission turbidity and scatter turbidity method in 252 healthy people. The high level and low level of IgG were also measur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methods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evels ofIgG[(11. 46 ±4. 92)g/L,(11. 85 ± 3. 72)g/L] ,IgM[(l. 51 ± 1. 06)g/L,(l. 60 ± 0.91)g/L] and IgA [(2. 08± 1. 51)g/L, (2. 15 ± 1. 19)g/L]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healthy people(P>0. 05) measured by transmission turbidity and scatter turbidity method. High and low level of IgG can detect by transmission turbidity and scatter turbidity method. Conclusion Transmission turbidity and scatter turbidity method can both be used fordetermination of IgG, while immune scatter turbidity method could be beneficial for evaluation of the disease condition.【期刊名称】《重庆医学》【年(卷),期】2012(041)020【总页数】2页(P2034-2035)【关键词】散射测浊法和比浊法;免疫球蛋白【作者】刘少华;邓文平;李燕【作者单位】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检验科,408000;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检验科,408000;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检验科,408000【正文语种】中文人体免疫球蛋白(Ig)测定,是检查人体免疫功能状态最直接而简单的方法,只有选择好的检测方法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免疫透射比浊法与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胱抑素C的方法学比较目的对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的方法学性能行初步评价,并与免疫散射比浊法进行比较。
方法应用Rohe Modular 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SIEMENS BN ProSpec特定蛋白仪分别对血清胱抑素C进行初步的方法学评价,包括精密度、线性回归试验、回收试验、干扰试验。
结果免疫透射比浊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无论是批内还是批间精密度均符合要求,CV均0.95;免疫透射比浊法与免疫散射比浊法的回收率均>96%;干扰物试验结果显示血红蛋白、三酰甘油及胆红素均对测定无明显影响。
结论免疫透射检验的灵敏度较高,检测范围广,与免疫散射试验的结果基本一致,系统误差小、抗干扰能力强,且更加快速、实用和便利。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itially evaluate the methodological properties of serum cystatin C by transmitted immunoturbidimetric assay and compare it with scatter turbidimetric assay. Methods Methodological evaluation was carried out for the serum cystatin C by Rohe Modular P automatic biochemical analyzer and SIEMENS BN ProSpec specific protein instrument,including precision,linear regression test,recovery test and interference test. Results Transmitted immunoturbidimetric assay and scatter turbidimetric assay both conformed to the requirements of intra-or inter-batch precision,and CV was 0.95;the recovery rates of transmitted immunoturbidimetric assay and scatter turbidimetric assay were both>96%;interferent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hemoglobin,triglyceride and bilirubin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determination. Conclusion The sensitivity of immune transmission test is high,the detection range is wide,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 of scatter turbidimetric assay. The system error is small,the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is strong,and it is more rapid,practical and convenient.[Key words] Transmitted immunoturbidimetric assay;Scatter turbidimetric assay;Serum cystatin C;Methodology;Test胱抑素C(CysC)又稱為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颗粒增强透射比浊法测定胱抑素C方法学评价王欣欣;陈美珺【期刊名称】《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年(卷),期】2015(000)012【摘要】目的:用颗粒增强透射比浊法(PETIA)测定血清中胱抑素C(CysC)水平,评价该法用于检测血清中CysC水平的可行性。
方法用PETIA检测试剂盒在Cobas 8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血清CysC水平,对方法的不精密度、灵敏度、线性范围等进行评价,并与CysC颗粒增强散射比浊法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对其参考区间进行验证。
结果低值样本和高值样本的批内不精密度 CV 分别为3.67%,1.15%,批间不精密度 CV分别为4.08%,1.53%;准确度的测定偏差仅为-1.25%;此试剂盒检测CysC灵敏度为0.07 mg/L ;CysC浓度在0.2~8.0 mg/L范围内检测线性良好;与西门子德灵颗粒增强散射比浊法(PENIA )比较有良好的相关性Y=0.9458 X+0.0486,r2=0.9913,r=0.9956,40例健康体检者样本的检测值仅有2例在厂家提供的参考区间之外,90%以上的观测值在待验证区间之内。
结论颗粒增强透射比浊法用于定量检测人血清CysC水平,具有简便易行、快捷价廉、准确可靠的优点,适用于在日常临床检测中推广应用。
【总页数】3页(P1710-1712)【作者】王欣欣;陈美珺【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福建厦门361000;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福建厦门3610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透射比浊法和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的方法学评价 [J], 王建琼;牛华;刘莉2.颗粒增强透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方法学评价 [J], 刘运双;曾平;彭国瑞;罗军;张亚梅3.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甲胎蛋白方法学评价 [J], 曾方银;张豫明;张鹏;林俐;孙德华4.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的方法学评价 [J], 胡修全;戴晓强5.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的方法学评价 [J], 胡修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摘要】目的:评估透射免疫比浊法和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方法: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和速率散射比浊法同时检测了80例各种患者血清中CRP 浓度。
结果:两种方法在8—20mg/L、20~40mg/L、40~80mg/L、80~160mg/L、160~300mg/L范围内测定C反应蛋白的相关系数是0.990、0.996、0.995、0.992、0.997.说明两种方法的相关性是良好的,而在低值1~8mg/L的测定中两方法的相关系数为0.928.结论: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在低值和高值测定中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CRP检测结果。
【关键词】透射免疫比浊法散射免疫比浊法C反应蛋白在急性应急性疾病时如大手术、重度创伤、心肌梗死、严重感染、肿瘤等,血浆中某些蛋白浓度可明显增高或降低,这种现象称为急性时相反应,这些蛋白统称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最具有代表性的急性时相蛋白首推C反应蛋白(CRP),CRP是目前临床上最有用的急性时相反应的一个敏感指标。
CRP作为炎症标志物,本身尽管为非特异性的,但对于细菌感染、各种炎症过程及组织坏死与损伤及其恢复期的筛检、监测、病情评估与疗效判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J。
CRP的检测方法目前使用比较多的有胶乳凝集试验、免疫沉淀法、免疫浊度法和标记免疫测定法等,而其中的透射免疫比浊法和速率散射比浊法是目前公认为检测CRP较为精确的两种方法。
为了评估两种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我们收集了80份血清,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和速率散射比浊法分别进行CRP的检测,并作了结果比较。
一、材料与方法1、标本来源样本血清来源于80例本院门诊和住院病人,其中骨折病员21例,确诊的恶性肿瘤病人15例,急性肺炎病员22例,冠心病病人10例,外科手术病员12例。
采集空腹血后及时分离血清,并置-20℃保存备用。
2、仪器日立7170型自动生化分析仪,BeckmanArray 360特定蛋白检测系统。
3、试剂透射免疫比浊法试剂盒及配套的校准品由上海基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批号为ISEP03。
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胱抑素C的技术性能评价郑春苏;邹燕;黄湘宁;黄清松【期刊名称】《中国医学装备》【年(卷),期】2012(009)006【摘要】目的:对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的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进行方法学的技术性能评价。
方法:应用NCCLS的标准化评价方案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评价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ys-C的准确度、精密度、线性范围和干扰因素。
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7.1%;正常值和高值的批内变异系数CV%分别为2.53%和2.31%,批间CV%分别为2.75%和2.68%,日间CV%分别为3.16%和3.03%,总CV%分别为4.12%和3.93%;线性范围为0.00~8.90 mg/L;血红蛋白(负干扰)在5 g/L、总胆红素(正干扰)442 μmol/L和甘油三酯(负干扰)9 mmol/L以下时对血清Cys-C的测定均无显著性干扰,即检测结果基本不受溶血、黄疸和脂浊的影响。
结论: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要求,线性范围宽,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检测速度快、成本低、安全等优点,是目前临床实验室常规测定血清Cys-C的首选方法。
【总页数】4页(P5-8)【作者】郑春苏;邹燕;黄湘宁;黄清松【作者单位】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广州新海医院)检验科,广东广州510300;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广州新海医院)检验科,广东广州510300;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广州新海医院)检验科,广东广州510300;广东药学院基础学院,广东广州5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62【相关文献】1.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的方法学评价 [J], 胡修全;戴晓强2.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心肌肌钙蛋白Ⅰ的性能评价及其参考值范围的确定[J], 莫海岸;钟显英;杨家壮;黄承桂;韦晓珍;韦璇3.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NGAL的性能评价 [J], 李玲;李从荣4.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的方法学评价 [J], 胡修全5.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尿α_1-微球蛋白评价 [J], 李素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乳胶增强透射比浊法和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相关性分析作者:蒋红梅王永平来源:《医学信息》2015年第09期摘要:目的乳胶透射免疫比浊法和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结果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随机收集239例住院患者,采用两种检测方法测定C-反应蛋白浓度,并比较其检测结果相关性;结果当C-反应蛋白浓度>20mg/L(r=0.944)时乳胶透射免疫比浊法和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相关性较C-反应蛋白浓度关键词:C反应蛋白;相关性分析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发生时相反应时其变化显著、迅速,在感染疾病、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肿瘤等疾病中均有所表达[1]。
近年来,C反应蛋白在临床预测和评估疾病的进展中得以广泛应用[2],故CRP检测方法及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目前CRP检测方法主要有单向免疫扩散法、乳胶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乳胶凝集试验、速率散射法、免疫沉淀法、免疫浊度法和免疫标记测定法等。
其中,乳胶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和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是目前认为检测有效率较高的两种方法[3]。
本文就此两种检测方法作对比,探讨不同方法检测CRP的相关性。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住院患者239例,其中男134例,女105例;年龄16~65岁,平均42岁。
收集所有入选者清晨空腹肘静脉血分别于肝素钠抗凝管和EDTA抗凝试管中,前者分离血浆之后与EDTA抗凝全血保存于4℃冰箱,进行统一检测。
1.2仪器与试剂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日本),Radim公司delta全自动全血超敏CRP检测仪(中国上海)。
乳胶增强透射比浊法检测试剂盒由上海德赛诊断系统有限公司提供,最低检测值为0.3mg/L,线性范围为0.3~350mg/L,按照配套标准品使用要求,用9g/l氯化钠溶液为空白,5个不同水平的校准液经过测定,仪器拟合标准曲线;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试剂盒由Radim公司提供,最低检测值为0.6mg/L,高值自动稀释(稀释倍数1:1-1:64000倍),刷入每批试剂的标准曲线于仪器内,每天用质控血浆同标本一起检测,均在限值范围内。
透射和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的评价孙虹;王凡;孙鷖;赵崇吉;张昱璠;牛华【期刊名称】《临床检验杂志》【年(卷),期】2005(23)3【摘要】目的对同一临床实验室采用透射比浊和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和IgM结果偏差进行评估.方法按照美国国家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EP9-A文件,以散射比浊为比较方法,透射比浊为实验方法进行对比及偏差评估,将测定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并对两分析系统之间的预期偏差进行评估.结果IgA、IgG两法各浓度值测定结果的预期偏差均可以接受;IgM浓度为1.0g/L时,两法测定结果的预期偏差不能接受,其余浓度值测定结果的预期偏差可以接受.结论在使用性能较好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的前提下,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IgA、IgG 和IgM的结果与散射比浊法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总页数】3页(P189-191)【作者】孙虹;王凡;孙鷖;赵崇吉;张昱璠;牛华【作者单位】云南省临床检验中心,昆明,650032;云南省临床检验中心,昆明,650032;云南省临床检验中心,昆明,650032;云南省临床检验中心,昆明,650032;云南省临床检验中心,昆明,650032;云南省临床检验中心,昆明,65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6【相关文献】1.透射比浊法和散射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评价 [J], 曾华;罗玲;何桂儿;罗晓红2.透射比浊法和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的方法学评价 [J], 王建琼;牛华;刘莉3.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轻链在诊断M蛋白病中的应用 [J], 陈永亮;谢华斌;李云莲4.用免疫透射比浊法与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效果对比 [J], 张静;周真珍;邝林5.免疫透射和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比较 [J], 但刚;胡宗海;李同心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免疫透射比浊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特定蛋白的抗干扰能力比较彭凤;徐晓萍;王琳;应春妹【摘要】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anti-interference abilities of immune turbidimetry and immune nephelometry for detecting specific proteins [ immunoglobulin G ( IgG) , immunoglobulin M (IgM ) and C reactive protein ( CRP) ] through the interferers of free bilirubin ( FBil) , conjugated bilirubin ( CBil) , hemoglobin ( Hb) and chyle ( CH ). Methods A total of 6 mixed serum samples were prepared under 2 levels (high/low) of specific proteins (IgG: 8-12 g/L, >16 g/L;IgM:1.0-1.5 g/L, > 2. 0 g/L;CRP:4-10mg/L, >100mg/L). The 4 interferers were prepared into 5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FBil:656, 1 312, 1 968, 2 624 and 3 280 μmol/L;CBil:688, 1 376, 2 064, 2 752 and 3 440 μmol/L;Hb:9.9, 19.8, 29.8, 39. 7 and 49.6μmol/L;CH:3 000, 6 000, 9 000, 12 000 and 15 000 FTU) by rules(l: 5 , 2- 5 , 3: 5, 4: 5 and 5: 5) , and the interferers were added to the mixed serum.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specific proteins was detected by immune turbidimetry and immune nephelometry respectively, and the interference rate was calculated. The anti-interference abilities of the 2 methods were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 (CLSI) EP7-A standard.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the specific proteins with different in terferers ±5% of the control tubes at the same concentration was considered to have interference. Results By the immune nephelometry, the values to detect IgM (high level ) and CRP ( low level) with theinterferer of Hb (9. 9 and 29.8 μmol/L)and Hb(9.9, 29.8 and 39.7 μmol/L) respectively, also the values to detect IgM (high level and low level ) with the interferer of CH (9 000, 12 000 and 15 000 FTU)and CH (6 000, 9 000,12 000 and 15 000 FTU) were all considered to have interference. However, by the immune turbidimetry,the values to detect IgG, IgM and CRP withthe 4 interferers were considered to have no interference. Conclusions To 4 interferers (FBil, CBil, Hb and CH) ,the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of immune turbidimetry is better than that of immune nephelometry. The immunernturbidimetry shows better accuracy to detect specimens with the interferers of lipidemia and haemolysis as large particles i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目的比较免疫透射比浊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特定蛋白[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和C反应蛋白(CRP)]时对游离胆红素(FBil)、结合胆红素(CBil)、血红蛋白(Hb)和乳糜(CH)的抗干扰能力.方法收集血清样本,分别制备高、低2种浓度(IgG:8 ~ 12 g/L、>16 g/L;IgM:1.0 ~ 1.5 g/L、>2.0 g/L;CRP:4 ~ 10 mg/L、>100 mg/L)的特定蛋白混合血清6管,按1∶5、2∶5、3∶5、4∶5、5∶5将4种干扰物分别配成5种不同浓度(FBil:656、1 312、1 968、2 624、3 280 μmol/L;CBil:688、1 376、2 064、2 752、3440 μmol/L;Hb:9.9、19.8、29.8、39.7、49.6 μmol/L;CH:3 000、6 000、9 000、12 000、15 000 FTU)添加于混合血清中,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分别检测相应的特定蛋白浓度,计算干扰率,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 EP7-A文件评价2种方法的抗干扰能力.添加不同浓度干扰物之后的特定蛋白测定均值超过同一浓度下的空白对照管的±5%为产生了干扰作用.结果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高浓度IgM、低浓度CRP分别在Hb浓度为9.9、29.8和9.9、29.8、39.7 μmol/L时有干扰作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高、低浓度IgM分别在CH浓度为9 000、12 000、15 000和6 000、9 000、12000、15 000 FTU时有干扰作用;而4种干扰物对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IgG、IgM和CRP均无干扰作用.结论免疫透射比浊法对临床常见的4种干扰物(FBil、CBil、Hb和CH)的抗干扰能力优于免疫散射比浊法.免疫透射比浊法对于干扰物颗粒较大的脂血、溶血样本具有更高的准确性.【期刊名称】《检验医学》【年(卷),期】2013(028)002【总页数】4页(P142-145)【关键词】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C反应蛋白;免疫透射比浊法;免疫散射比浊法;抗干扰能力【作者】彭凤;徐晓萍;王琳;应春妹【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检验科,上海2001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62在临床检测样本时,经常遇到溶血、黄疸和脂血样本。
308A pp lied Prev Med,October2010,Vol16No.5文章编号:1673-758X(2010)05-0308-03中图分类号:R446.62文献标识码:A透射和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I g G的比对分析陈智平1,伍惠玲2,陈志坚2,潘敏2,谢丽2,曹昭2,蔡豪斌3,李山2 1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南宁530021)2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医学实验部(南宁530021)3桂林英美特生物技术研究所(541001)[摘要]目的对不同临床实验室采用透射比浊法(turbidimetry)和散射比浊法(nephelometry)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I g G的结果偏差进行评估。
方法按照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 p9-A2文件的要求,以散射比浊法为参比方法,透射比浊法为实验方法,对40例患者血清I g G进行检测,对结果进行比对及偏差评估,将测定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并对两种方法之间的预期偏差进行评估。
结果两种方法测定I g G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2为0.994。
I g G各浓度值测定结果的预期偏差均可以接受。
结论建议使用散射比浊法即在特定蛋白分析仪上对免疫球蛋白进行检测,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透射比浊法;散射比浊法;偏差目前,我国临床实验室用于检测I gG的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在特定蛋白分析仪上用散射比浊法测定,另一类是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用透射比浊法测定。
由于两法的测定原理不同,必定导致检测结果的差异[1],为客观评价这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异同,根据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 p9-A2 [2]的要求,对日立7170A的透射比浊法和Dade Behring B N Prospec的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I gG的结果进行了方法比对和偏差评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和方法1.1标本来源采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医学实验部门诊和住院病人共40例含IgG(高、中、低3个水平)、无溶血、脂血及黄疸的新鲜血清样本。
血清胱抑素C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表达刘会萍【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对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检测53例2型糖尿病患者(研究对象)和20例健康人员(对照组:N组)的血清CysC、β2-MG、血清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等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CysC、β2-MG、Ccr均与VAER有良好的相关性,CysC与相关指标的相关性最强.结论血CysC较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能更敏感、更准确的反映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是肾脏早期损伤的重要标志.【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12(007)009【总页数】2页(P14-15)【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血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早期诊断【作者】刘会萍【作者单位】261021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也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糖尿病肾病一旦发展到终末阶段,往往较其他的肾脏病更加难以控制,预后不良,是糖尿病最常见致死原因之一。
然而,早期糖尿病肾病有一定的可逆性,因此,早期诊断糖尿病肾损害并进行有效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延缓病情进展、改善预后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住院及门诊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53例,所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年提出的糖尿病分型及诊断标准。
其中男35例,女18例,年龄(60.28±4.80)岁,病程1~27年。
应用口服降糖药物或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
排除急慢性感染、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高血压病患者及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断剂因而对尿蛋白量产生影响的患者及其他影响尿蛋白的因素。
并且患者血肌酐在133 μmol/L以下。
正常对照组20例为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人群。
透射比浊法和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的方法学评价王建琼;牛华;刘莉
【期刊名称】《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1(032)003
【摘要】目的探讨同一临床实验室不同分析系统之间检测血清胱抑素C的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以散射比浊为比较方法,透射比浊为试验方法,分别检测40例患者新鲜血清,记录检验结果,去除离群值,计算回归方程,评估两分析系统的预期偏倚和相对偏倚.结果血清胱抑素C透射比浊法和散射比浊法测定结果的相关回归方程为Y=1.011X+0.13(r2=0.992 3).结论血清胱抑素C透射比浊法和散射比浊法测定结果的预期偏倚在可接受范围内.
【总页数】2页(P340-340,368)
【作者】王建琼;牛华;刘莉
【作者单位】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昆明,650032;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昆明,650032;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昆明,65003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透射比浊法和散射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评价 [J], 曾华;罗玲;何桂儿;罗晓红
2.免疫散射比浊法和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结果比较 [J], 刘少华;邓文平;李燕
3.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的方法学评价 [J], 胡修全;戴晓强
4.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的方法学评价 [J], 胡修全
5.免疫透射比浊法与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胱抑素C的方法学比较 [J], 刘雯;龚玲;曹伟;俞莹;应筱雯;鲍彩丽;杜山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