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则混合运算课件(系列八篇)
- 格式:docx
- 大小:35.60 KB
- 文档页数:23
四则混合运算课件(系列八篇)为了教学更有顺利,老师会需要提前准备教案课件,本学期又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
教案是有效提高教学水平的必备工具之一。
以下是小编为您收集的“四则混合运算课件”供您参考,这将是有益的!四则混合运算课件(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训练学生认真审题,能够选择合理简便的解题方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正确、合理、灵活、迅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且能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灵活、合理地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1.第74页第1题。
(1)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0.1250.30.50.60.250.75(2)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以上各题用投影片出示,指名口答。
2.我们已经知道,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可以根据已知数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是先把分数化成小数,还是先把小数化成分数,从而进行计算。
下面各题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比较简单?提问: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一般情况下化成什么数做比较简便?为什么?提问:分数和小数乘、除混合运算在一般情况下,化成什么数做比较简便?为什么?(第三种方法最简便,但这种做法只有小数能够被分数的分母除尽时才最方便,一般情况下分数、小数乘除混合运算把小数化成分数来做比较简便。
)(二)学习新课以上这些计算方法是我们进行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本方法。
(板书课题: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1)小组讨论:这道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把小数化成分数计算比较简便。
)(2)全体同学在练习本上试做,通过试做,体会一下为什么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简便?(3)订正,并且说说这种做法有什么好处?(因为计算分数乘、除法时,有时可以先约分再计算比较简便,所以,分数、小数乘除混合运算一般先把小数化成分数后再计算。
)(1)审题:例5与例4有什么不同之处?(例4是分数、小数乘、除混合运算,例5是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想一想,做这道题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a.运算顺序;b.选择合理恰当的方法。
)(3)小组讨论:这道题是把小数化成分数算简便,还是把分数化成小数算简便?(把小数化成分数计算比较简便。
)(4)全体同学在练习本上试做。
(5)订正。
(6)小结:我们把题目中的小数都化成了分数,这样在乘除过程中,有时可以先约分,使得做起来比较简便,同时得到的是一个准确的结果。
(7)如果计算的结果允许取近似值,也可以先把分数化成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进行计算。
在本册教材中,一般要求只取两位小数,这种算法在现在电子计算机越来越被广泛使用的社会里是很有价值的,因为,大多数电子计算机都是用小数来计算的。
请你用这种方法试做这道题:5.23.2-1.670.7(注意:这一步用)=1.625-1.169=0.456订正此题,并且教师要强调:如果计算的结果允许取近似值,才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来计算。
3.小结。
两位同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1)分数、小数乘、除混合运算,怎样计算比较简便?(2)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又怎样计算简便?看书质疑。
(三)巩固反馈采用分小组巩固练习的形式。
1.用题板做练习,大面积反馈。
举题板订正,再把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不难看出,第二种方法更简便一些。
所以解题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还要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如数的特征、运算符号等决定怎样做简便就怎样做,故在掌握了一般方法的基础上,还要灵活运用。
2.互相帮助:1,3,5组同学做题(1);2,4,6组同学做题(2)。
之后,同桌同学交换检查,指出错误,加以改正,使学生掌握检查的方法,并养成检查的习惯。
教师出示正确答案,哪组的同学都做对了就给予表扬。
3.全体同学齐做。
把题中的分数化成小数后再计算。
(保留两位小数。
)130.56-16.243.5=7.28-4.64=2.64(四)课堂总结四则混合运算课件(篇2)教学内容:(机动2课时)1.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4课时左右)2.应用题(10课时左右)3.整理和复习(2课时)教学要求:1.是学生进一步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使用中括号,能够比较熟练的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2.是学生进一步掌握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
3.使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进一步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4.使学生初步掌握两个物体运动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数量关系,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行程应用题。
教学重点:1.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2.解答文字题的方法,会用中括号列综合算式解答。
3.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会列综合算式解答。
4.掌握两个物体运动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数量关系,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行程应用题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1.在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遇到除法的商的小数位数较多或出现循环小数时,一般保留两位小数后再计算。
在取近似值的这一步要写约等号。
2.分析文字题和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的方法。
四则混合运算课件(篇3)知识目标:使学生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分数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利用分数混合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回眸一看,引入新课。
二、质疑问难,板书课题。
三、探索验证,获取新知。
1、课件呈现情境图,提出问题。
出示数学书上第56页图。
师:这是我们班上这学期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的情况,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①气象小组有12 人②摄影小组是气象小组的1/3 ③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摄影小组的3/4 。
师:那航模小组的人数与谁有直接的关系,把它读出来。
师:也就是说要求航模小组的人数,还必须知道到什么?(摄影小组的人数)师:所以我们在解决问题之前还必须想办法找摄影小组的人数?师:摄影小组的人数除了和航模小组的人数有直接的关系,还和谁有直接的关系?请您把它读出来。
师: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1/3 ,谁的1/3 ?把谁看着单位“1”?(气象小组的人数),把它平均分成3份,取了这样的1份,就是1/3 ,表示摄影小组人数的分率。
师:根据线段图,你可以求出摄影小组的人数了吗?师:有了摄影小组的人数4人(板书4人),而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求到航模小组的人数。
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摄影小组的3/4 ,谁的3/4 ?把谁看着单位“1”?(摄影小组的人数)师:哦,再次把摄影小组的人数看着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4份,取了这样的3份,就是3/4 ,表示航模小组人数的分率。
(3)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的探讨。
师:用手势给大家比比线段图的意思(先把气象小组的人数看着单位“1”,它的1/3是摄影小组的人数,再把摄影小组的人数看作单位“1”,它的3/4就是航模小组的人数)师:我们先算12×1/3求到摄影小组的人数4人,再算12×1/3的积去乘3/4 ,求出航模小组的人数。
通过计算我们发现分数连乘也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小结:观察综合算式,我们发现分数连乘跟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连乘运算顺序(一样),都是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其实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先乘除后加减;在同级运算中,从左到右依次计算;有小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接着结合例题,说明分数连乘时,可以同时进行约分。
注意书写格式。
)四、三动结合,当堂消化。
1、动手。
第56页试一试。
3、动口。
看线段图编应用题。
五、全课小结,拓展延伸。
(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几分之几?)本课要让学生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运用分数混合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堂容量较多,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找准课的重难点尤为关键。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有这样的认识: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整数混合运算的方法,教学中,学生或多或少的能将已学的知识迁移至新知的学习过程中,因此,在本课的学习中,运算顺序对学生来说并不是难点,但这是本课的重点之一,要让学生体会到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的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一样的,能正确的计算分数混合运算。
而另一个知识点,让学生能利用分数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分析理解分数应用题,并画出正确的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们的数学应用能力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时,我首先出示整数混合运算题,让学生直接写出得数。
交流结果时,让学生观察说出:“这些都是什么题?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通过这样简短的一个环节唤醒学生对整数混合运算的认识。
学生在学习小数混合运算时,就已经能将整数混合运算的方法迁移至小数混合运算中,那么学生也能在分数混合运算的学习中实现学习的正迁移。
解决问题是难点,如何突破呢?我从引导学生省题入手。
我想,解决任何问题,都应该先审题,理解题意,只有在理解了题意的前提下,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让学生养成审题的习惯和良好的方法,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解决“航模小组有多少人”这个问题时,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审题、理解题意,并在信息中关键的地方用不同的符号标记出来,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审题方法的渗透。
教材在解决问题时,呈现了画线段图的思考策略,这是解决问题时常用的一种策略,利用线段图将题中蕴涵的抽象的数量关系以形象、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能有效促进问题的解决,启迪学生的思维。
而且还可以通过画线段图的训练,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学说怎么画线段图,对线段图的画法有个初步的认识。
注重结合线段图来分析数量关系,而且有效地探索了不同的算法。
在解决完问题后,组织学生讨论画图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帮助学生反思这一策略的价值。
当然,仅一节课的学习,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掌握好画线段图的思考方法的,还有待在后续的学习中不断巩固和练习。
四则混合运算课件(篇4)本课题教时数:7本教时为第6教时备课日期9月14日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四则运算的含义,知道第一级运算和第二级运算。
2.使学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准备投影片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备注一、引入课题二、学习新课三、组织练习四、布置作业我们过去已经学习了四则混合运算的不少内容,知道了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1.讲解四则运算思考:我们过去学过哪几种运算?说明: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其中加法、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2.回顾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