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混合运算
- 格式:docx
- 大小:34.58 KB
- 文档页数:31
第四单元混合运算(教案)-2022-2023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新征程》(苏教版)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解决三种基本运算混合计算题目。
2.能够根据实际问题设计运算过程,并进行策略性计算。
3.能够运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数学问题。
4.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了解数学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混合运算问题的整体分析。
2.如何在一道混合运算问题中设计出简单而清晰的解题方法。
3.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教师应提前准备好相关课件,以辅助教学。
2.教师应准备足够的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以提高学生的混合运算能力。
教学步骤1. 观察问题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方式,展示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该问题所需要的运算。
2. 拆分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将问题转化为多个基本运算问题,并告诉学生每个基本运算的优先级。
3. 选择运算策略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运算策略,如加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等,从而简化运算过程。
4. 进行运算学生根据选择的运算策略,按照正确的优先级进行运算,并在计算过程中应根据需要舍入。
5. 检验答案学生应检查计算过程,确保答案正确并符合实际情况,如有必要,可以通过重新计算进行核对。
6. 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通过实际问题的讲解,教导学生如何将混合运算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并引导学生尝试自己设计运算过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后作业1.让学生完成相关习题,以巩固混合运算知识。
2.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混合运算问题,并完成相应的计算过程,以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方式,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运算策略。
同时,我还让学生尝试自己设计运算过程,让学生更有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地掌握混合运算知识和技能。
在教学反思中,我认为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混合运算的概念和意义,提高学生的运算技能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第四单元混合运算一、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
这部分内容大体分三段安排:第一段教学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不含括号);第二段教学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不含括号);第三段教学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在这三段教学之后,安排练习五,对本单元内容进行综合练习。
本单元教材的编排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导他们结合现实素材初步体会相关顺序的合理性;构建合理的学习层次,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把混合运算的学习和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在比较中加深对混合运算运算顺序的理解,提高运算技能。
二、学情分析在教学本单元内容之前,学生已经较好地掌握了加、减、乘、除四则计算,能进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等同级的两步运算,还初步接触了乘加、乘减的计算。
本单元教学混合运算,把计算题从加减或乘除的同级运算扩展到加(减)乘(除)不同级运算,要求学生体会并掌握运算顺序的知识,学会使用递等式表示运算过程与步骤,初步运用混合运算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综合算式和小括号,初步掌握不含括号以及含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按顺序正确计算相关式题,初步学会用递等式表达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过程。
2.使学生在学习两步混合运算的过程中,初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相关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得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3.使学生初步养成认真细心的计算习惯,体会认真读题、细心计算、主动检查的重要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逐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相关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并学会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
五、教学难点初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
第一课时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34-35页例1和“想想做做”第1-6题。
第四单元混合运算第一课时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内容:p.35、36教学目标:1、让学生联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感悟、理解并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准确地实行计算,并能用以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增强类比迁移水平和抽象概括水平,获得成功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三步计算运算顺序;使用三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学习例题:1、很多同学都喜欢下棋,我们一起去看看王老师买棋时遇到了什么数学问题:演例如题,指名说说图上的信息:买3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
象棋的单价是12元,围棋的单价是15元读问题:她一共要付多少元?这是一道购物的实际问题,遇到这类问题你马上会想到哪个基本数量关系式?复习:单价×数量=总价2、学生尝试列式,并交流:(1)分步列式:12×3=36元15×4=60元36+60=96元(2)综合:12×3+15×4(可能还有):(12+15)×(3+4)讲评:指着分步列式,让学生明确每一步算式的意思。
比较两个综合算式,让学生说说下面的算式为什么是错的?它这样算出的结果表示什么?明确:要用象棋的单价乘象棋的数量等于象棋的总价,围棋的单价乘围棋的数量等于围棋的总价;分别算出两样棋的总价加起来就是一共要付的钱。
3、运算顺序:12×3+15×4 12×3+15×4=36+15×4 =36+60=36+60 =96(元)=96(元)比较这两种运算顺序,它们都对吗?哪个更好?为什么?指出:这是一个三步混合运算,有乘有加,先算乘,即分别先算象棋和围棋的钱。
4、学生完成试一试:150+120÷6×5做完后交流,可能会有个别学生先算乘,假如有可请学生说说准确的运算顺序,乘除在一起的时候,谁在前谁先算。
5、结合两题引导学生总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标题: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章《混合运算》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能够正确进行整数混合运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混合运算的概念和意义2. 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3. 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4. 混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
2. 教学难点:混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小黑板或幻灯片3. 练习题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混合运算的存在,激发学生学习混合运算的兴趣。
2. 探究新知(1)混合运算的概念和意义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混合运算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符组成的算式,如: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乘除加减混合运算等。
(2)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利用小黑板或幻灯片,展示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通过例题,让学生了解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4)混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混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混合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以及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
5.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混合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完成,加深对混合运算的理解和掌握。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混合运算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以及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
通过巩固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混合运算。
在课后作业中,设计一些混合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混合运算苏教版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混合运算的概念,能够识别和应用四则运算中的顺序规则。
- 能够解决涉及混合运算的数学问题,包括整数和小数运算。
- 掌握估算和精确计算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 过程与方法- 通过具体的数学活动,让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规则和计算方法。
-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 引导学生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学内容1. 混合运算的概念和顺序规则- 引导学生理解混合运算的含义,包括整数和小数的四则运算。
- 讲解和演示混合运算的顺序规则,即先乘除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2. 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通过具体的例题,引导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 强调运算符的优先级和括号的使用,让学生能够正确计算复杂的表达式。
3. 估算和精确计算- 引导学生学会估算,通过简单的近似计算来快速得到答案。
- 强调精确计算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在需要精确结果时进行准确计算。
4. 实际应用- 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混合运算的应用。
- 引导学生将混合运算应用于购物、计算时间等实际场景。
教学步骤1. 引入(5分钟)- 通过简单的数学游戏或谜题,激发学生对混合运算的兴趣。
-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四则运算,为混合运算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与讲解(15分钟)- 通过具体的例题,引导学生探究混合运算的顺序规则和计算方法。
- 讲解混合运算的概念,强调运算符的优先级和括号的使用。
3. 练习与讨论(15分钟)- 让学生进行混合运算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解题方法和经验。
4. 应用与拓展(10分钟)-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将混合运算应用于生活。
- 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思考,探索混合运算的其他应用场景。
5. 总结与反馈(5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混合运算的重要性和应用。
4.2 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二)--课后习题1.54除以6的商是(),再加上3是(),列成综合算式是()。
2.计算240+40÷5时,应该先算()法,再算()法。
3.200加上46除以2的商,和是()。
4.小明在计算□-40÷4时,先算减法后算除法,结果是5,那么正确结果应是()。
5.在横线里填上“>”、“<”或“=”。
8+0__8×0 17×18+17__17×19-1781÷9__18×9 190×3__57015×4__14×5 480g__1kg6.先填一填,再列出综合算式。
7.40-22÷6应该先算减法。()8.180-60÷3=120÷3=40()9.在一个算式里只有乘除法,应先算乘法,再算除法。
()10.口算20×70=75÷5=25×30=33×20=10+3×20=40×12=27×3=72÷8×9=45﹣40÷4=20×50=11.脱式计算。
350÷7+44 45+45÷3 84÷2-37250-150÷5 96-32÷8 28+78÷612.下面的计算正确吗?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并把不正确的改正过来。
(1)(2)(3)(4)13.今年爸爸36岁,是小宇年龄的3倍,爸爸比小宇大多少岁?14.一个机器人比一个布娃娃贵多少钱?15.某服装厂计划9天生产720套服装,实际每天比计划多生产15套。
实际每天生产多少套服装?16.啄木鸟平均每天吃58只害虫,山雀5天吃245只害虫。
啄木鸟比山雀平均每天多吃多少只害虫?17.李老师在体育用品商店买了4筒羽毛球,每筒6个,一共用去192元。
第四单元 混合运算-三年级数学下册易错点汇总及优选易错题A 卷 本单元知识点易错汇总:1.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两步混合运算时,应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2. 书写时,不管是先算出的得数,还是后算的数与符号,都要写在原来对应的位置上。
3.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两步混合运算时,应先算除法,后算加、减法。
4. 在只含有乘、除法或者只含有加、减法的算式里,如果要改变运算顺序,那么可以添上小括号。
5. 在一个综合算式中,如果有括号,那么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括号外面的。
6. 在计算混合运算时,要先确定运算顺序,然后一步一步仔细地计算。
(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满分16分,每小题2分)1.将1002872-=,72324÷=合并成综合算式,应是( ) A .100283-÷B .100723-÷C .(10028)3-÷2.小马虎在计算18+□4⨯时,先算的加法,再算乘法,得到的结果是128.这道题正确的结果是( ) A .14B .16C .74D .863.5个百乘3与8个十乘6的和是( ) A .1980B .1880C .17804.三年级(1)班同学进行数学口算接力赛,男生有26名,女生有28名,每组有6个人,可以分成多少组?列式是( ) A .26286+÷B .(2628)6+⨯C .(2628)6+÷5.计算(248)8+÷,应该先算( )A .248÷B .248+C .88÷6.下面算式是按照“先算加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的顺序运算的是( ) A .[158(2754)]9⨯+÷ B .158[(2754)9]⨯+÷ C .158(27549)⨯+÷D .15827549⨯+÷7.下面算式中去掉括号后,不改变结果的是( ) A .(7012)(2513)+⨯- B .620(256512)+-⨯C .(20558)2÷-⨯8.乐乐和他的3个好朋友每人折了9只纸鹤,送给幼儿园的小朋友19只,还剩多少只?列式正确的是( ) A .3919⨯-B .4919⨯-C .4919⨯+二.填空题(满分16分,每小题2分)9.添加合适的括号,把6712952+⨯÷的运算顺序改变为先求积,再求和,最后求商,则原算式变为 。
第四单元运算律知识点一:买文具-四则混合运算顺序(1)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当只有加、减运算或乘、除运算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既有加、减运算,又有乘、除运算时,要先算,再算。
(2)含有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的,再算面的,最后算。
知识点二:运算律及其应用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为 a+b=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为(a+b)+c=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为 a×b=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为 (a×b) ×c=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为 (a+b) ×c=1.在连加计算中,运用可以让一些加法计算简便。
2.乘法结合律只适用于运算,不可以在乘加或乘减运算中运用。
3.乘法分配律可以正用,也可以逆用。
如果a×c和b×c计算简便时,可以先算a×c和b×c,再把两个积相加;如果a+b的和正好是整十、整百、整千数时,可以用来计算。
4.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时,两个加数要,然后再把。
【易错典例1】(2019秋•嘉陵区期末)实践探究.【思路引导】根据整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法则解答即可.【完整解答】解:乘数14个位上的4与326相乘,表示4×326的积是1304,十位上的1与326相乘,表示10×326的积是3260;【易错注意点】此题考查了整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易错典例2】(2019秋•洛川县期末)如图算式中的汉字各代表什么数字?我=3;是=9;中=7;国=1;人=0.【思路引导】根据整数乘法的运算法则,第一个因数与第二个因数的个位相乘得:3438,所以第二个因数的个位为9,第一个因数的百位为3.原式为:382×29=11078,完成竖式,并找到各汉字代表的数字.【完整解答】解:原式为:所以:我=3;是=9;中=7;国=1;人=0.故答案为:3;9;7;1;0.【易错注意点】本题主要考查凑数谜,关键根据整数乘法及加法的运算法则,找到合适的数,完成计算.【易错典例3】点A表示的数可能是算式()的积.A.201×51B.199×45C.199×51【思路引导】根据题意,点A介于1与10000之间,且更接近10000;根据估算的计算方法,分别求出各个算式的结果,再进一步解答.【完整解答】解:201×51≈200×50=10000,等于10000,不符合题意;199×45≈200×45=9000,接近10000,符合题意;199×51≈200×50=10000,等于10000,不符合题意;故选:B.【易错注意点】考查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把两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数,然后再进一步解答.【易错典例4】(2018秋•单县期末)学校准备发练习本,发给15个班,每班144本,还要留40本作为备用.学校应买多少练习本?【思路引导】首先用发给每个班的练习本的数量乘班级的数量,求出发给15个班多少本练习本;然后用它加上备用的练习本的数量,求出学校应买多少练习本即可.【完整解答】解:144×15+40=2160+40=2200(本)答:学校应买2200本练习本.【易错注意点】此题主要考查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发给15个班多少本练习本.:考点1:带括号的混合运算(含较大数的除法)1.(2020春•江北区期末)把方框中的三个分步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是()12+6=1836÷18=220+2=22A.36÷(12+6)+20B.20+36÷(12+6)C.36÷12+6+20D.36÷(12+6)+22.(270+770÷55)﹣190÷10正确的运算顺序是()A.②除法→①加法→③减法→④除法B.②除法→①加法→③减法→②除法C.②除法→①加法→④除法→③减法3.(2021春•浑源县期中)用计算器计算(801﹣576)÷15时,当按到“÷”的时候,显示屏上显示接着按“15”,再按“=”,显示屏上显示的是。
第四单元混合运算教学内容:
一、不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第35~36页)
二、带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第37~38页)
3、带有中括号的四则运算混合(第39~40页)
4、通过单元练习整理运算顺序(第41~42页)
教材分析:
四年级(上册)教材初步教学了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
学生已经知道: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算式里有除法和加、减法,应先算除法;算式里有括号,应先算括号里面的。
在此基础上,本单元继续教学混合运算,算式里都有三个运算符号。
结合运算教学,在“想一想做做”里还安排了许多需要两、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教学的混合运算内容比较多,教材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呈现方式,目的是帮忙学生理解运算顺序。
(1)联系现实素材,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进程中体会运算顺序。
(2)以已有的运算顺序为依据,通过演绎推理解决稍复杂的混合运算。
在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来帮忙学生理解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并注重在解决问题的进程中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从而进一步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提高学生正确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联系生活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进程中体会、理解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感悟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二、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运用类比迁移的方式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正确计算。
3、使学生在分析数量关系、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进程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正确列综合算式的能力。
4、使学生在观察、比较的进程中培育演绎推理、抽象归纳的能力,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
理解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按顺序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感悟运算顺序的合理性,正确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6课时
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小黑板等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估算练习
1.出示练习四第2题
你能直接在每组得数大的
算式后面画“”
出示45+25×12
(45+25)×12
20+12+60÷3
20+(12+60)÷3
800-432÷6×9
800-432÷(6×9)
2.组织全班交流,说说理
由。
读题独立思考
小组内交流
二、计算练习
1.脱式计算
练习四第1题
要求:先说出每题的运算
顺序,再分别计算
全班交流,统计正确率
2.简便计算
练习四第3题
指名四人板演,全班交流
互相说,独立计算
针对错误,交流计算时
的注意点
独立练习并交流
互相检查订正
互相说,,如4:先算括
号里面的,再依次乘,还可
百度文库-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