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安全记心上》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292.44 KB
- 文档页数:3
8安全记心上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安全记心上》是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安全护我成长》这一单元的第二课。
本课聚焦交通安全、预防溺水、预防火灾等内容,从正面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安全隐患,初步学会日常生活中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提高安全意识。
本课学习的是第一个话题“平安出行”,侧重于让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及时发现生活中的安全隐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孩子在家长和学校的反复教育下已经有一定的安全意识,但是并不能体会生命的来之不易,对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隐患麻痹大意,安全意识淡薄,规则意识不强,缺乏安全自救和防护技能。
【教学目标】1.学会发现生活中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
2.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培养积极的自我保护意识。
3.掌握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和技能,学习应对日常生活中的紧急情况。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培养积极的自我保护意识。
2.教学难点:掌握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和技能。
【教学准备】1.师:准备学习视频、平安出行评价表。
2.生:做好预习。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揭示课题1.引入交通安全小卫士安然,播放交通事故的视频。
2.师引入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直击学生心灵,让学生直观感受不遵守交通规则带来的重大灾难,明白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二、教授新课活动一:小小交警来普法1.出示创城志愿者劝导违反交通规则的图片,结合时事教学。
2.学生看课本54页,判断图中人物都遵守或者违反了什么交通规则。
3.小组讨论,演一演,在表演过程中相机补充交通安全法法规条例。
4.学生讲自己身边发现的违规行为并说说会造成什么后果。
5.出示知识窗内容以及因交通事故造成伤亡的数据视频。
6.小结:因此我们小学生一定要提高交通安全意识,遵守交规,平安出行,把安全记心上。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先观察图中人物违反或者遵守了什么交通规则,再创设情境,让学生演一演,巩固安全知识,寓教于乐。
同时教师相机补充交通安全法法规条例,逐层推进,使学生更加全面了解交通安全知识。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安全记心上》优秀备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安全记心上》是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遇到危险时能够冷静应对、自我保护的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安全知识,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遵守安全规定,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基本的安全常识,但对于一些复杂的安全问题,如网络安全、火灾逃生等,可能还缺乏深入的了解。
此外,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薄弱,遇到危险时容易慌张,不能很好地判断和处理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学习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遇到危险时能够冷静应对、自我保护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养成遵守安全规定,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良好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的方法。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遇到危险时能够冷静应对、自我保护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遇到危险时如何应对,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3.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张图片或一个案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安全知识:教师讲解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的方法,如交通安全、火灾逃生等。
统编版(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13课《安全记心上》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安全记心上》本课内容主要围绕“安全”这一主题,通过一系列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和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学习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技能,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识别常见的安全隐患,如交通安全、校园安全、家庭安全等。
- 学生了解基本的安全知识和应对方法,如遵守交通规则、正确使用电器、防火防灾等。
2.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学会分析安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模拟应对安全问题的情境,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关注安全、珍爱生命的意识。
- 激发学生积极学习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安全隐患,了解基本的安全知识和应对方法。
-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教学难点:- 如何使学生将所学安全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四、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但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因此,本课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安全,学习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导入语:同学们,安全是每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你们每天上学放学都要在路上行走,那么你们知道在路上行走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吗?2. 观看视频:播放一段关于交通安全的短片,引发学生思考。
(二)新课讲授1. 交通安全常识学习- 教师出示PPT,展示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灯的含义及作用。
- 学生分组讨论,列举自己知道的交通规则,并分享给全班。
2. 安全隐患识别- 教师列举几种常见的交通安全隐患(如:过马路不走斑马线、在马路上追逐打闹等),并展示相关图片。
- 学生思考并讨论这些隐患可能带来的后果,并提出避免的方法。
部编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安全记心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安全记心上》是部编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的一篇重要内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方法,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使他们在遇到危险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应对。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交通安全、防火安全、防水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通过学习,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时刻把安全放在心上。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同时也缺乏一定的判断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方法。
2.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使他们在遇到危险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应对。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方法。
2.难点:培养学生遇到危险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应对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通过模拟不同的危险情境,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应对方法。
2.游戏互动:设计相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安全知识。
3.案例分析:分析一些真实案例,让学生从中吸取教训,提高安全意识。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图片,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游戏道具和材料,用于游戏互动。
3.制作PPT,用于展示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安全标志,引导学生关注安全知识。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不同的危险情境,如过马路、用电安全、防火安全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应对。
3.操练(10分钟)设计相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安全知识。
如“交通安全飞行棋”,通过游戏让学生了解交通规则。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在游戏中学习到的安全知识,并总结出一些实用的自我保护方法。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安全记心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安全记心上》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一课。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培养学生对生活中各种安全问题的认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方法,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能够自觉地遵守各种安全规则,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能够理解和接受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方法。
但同时,他们对安全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容易忽视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的案例和实际操作来引导学生认识和关注安全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方法。
2.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能够自觉地遵守各种安全规则。
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方法。
2.难点: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能够自觉地遵守各种安全规则。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和认识安全问题。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实践教学法: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遵守安全规则。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案例资料。
2.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学道具。
3.安排课堂活动场地和器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安全事故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安全问题。
教师提问:“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安全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课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方法,如交通安全、防火安全、防水安全等。
同时,结合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安全事故的严重后果,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遵守安全规则。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上第8课《安全记心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安全记心上》是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上第8课的主题。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交通安全、防火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方法,提高安全意识,培养安全行为习惯。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如过马路要看红绿灯,不在车上乱跑等。
但部分学生对交通安全、网络安全等领域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加以巩固和拓展。
此外,学生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交通安全、防火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保护和自我保护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实践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安全行为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安全意识,珍爱生命,自觉遵守安全法律法规,关爱他人,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交通安全、防火安全、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和自我保护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形成安全行为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安全知识。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真实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教训,提高安全意识。
3.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实践教学法: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安全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教材、多媒体课件、案例材料、安全知识卡片等。
2.教学场地:教室、操场等。
3.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安全事故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安全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交通安全、防火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安全记心上”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安全记心上”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技巧。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片,引导学生学会在面对一些潜在危险时,如何保护自己,如何寻求帮助。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易于理解,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教育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自我保护意识,但他们在面对一些复杂多变的情况时,仍可能感到迷茫和无助。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技巧。
2.培养学生遇到危险时,能冷静应对,正确处理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技巧。
2.难点:培养学生遇到危险时,能冷静应对,正确处理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通过模拟一些生活中的危险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如何保护自己。
2.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经验。
3.游戏互动:设计一些与安全知识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4.观看视频:播放一些与安全知识相关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和掌握安全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与安全知识相关的图片、案例和视频。
2.准备一些安全知识卡片,用于游戏互动环节。
3.准备一个计时器,用于控制每个环节的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展示一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如交通事故、火灾等,让学生思考如何应对。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技巧。
如遇到火灾时如何逃生,遇到陌生人时如何保护自己等。
《安全记心上》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安全记心上》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本单元围绕“安全护我成长”的主题,紧接第一课生命的重要意义内容,本课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到日常生活中的危险并培养规避风险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生活中的危险行为,并形成主动规避安全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课本知识及相关案例帮助学生树立更完善的安全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到生活中的危险是可以积极行动去避免的,培养安全意识和珍爱生命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日程生活中的危险行为并主动避免。
2.教学难点: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培养应对危机情况的能力。
课前准备:
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遇到危险怎么办?
教师小结: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地方其实都隐藏着危险和安全隐患,父母也不能每时每刻都陪伴在我们身边,这时候就要求我们有应对和处理危险的能力,保护好自己。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第八课:安全记心上。
(结合日常生活案例引入课程内容)
一、平安出行
活动一:互动讨论
1、你平时是怎样上学的呢?
2、上学途中有没有遇到过危险的事?
【设计意图】(通过亲身经历更能唤起学生的安全意识)
二、不让溺水悲剧发生
活动二:游泳安全须知
教师多媒体展示相关材料,向学生普及安全游泳的知识。
三、“119”的警示
播放火灾演练逃生视频,介绍遇到火灾时的应对措施。
【设计意图】(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基本的自救能力)
课堂小结:我们已经知道了生命的来之不易和宝贵,所以远离生活中的危险,培养应对危险的能力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本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都能够在心中牢记“安全第一”的意识,保护好我们自己。
板书设计
第三节安全记心上
一、平安出行
二、不让溺水悲剧发生
三、“119”的警示
课堂练习
1.游泳是一项非常有益于我们身体健康的体育活动,也是许多同学在夏天最喜欢的运动之一。
下列有关安全游泳的说法错误的是(B)
A.我们游泳时要首先做好热身运动。
B.我们可以在没有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私自结伴游泳。
C.我们不能到私自到陌生的水域游泳。
D.我们不能擅自下水营救他人。
教学反思:
本框是道德与法治三年级第三单元第二课的内容,本节课主要分三块,从交通事故、溺水和火灾三个日常生活中比较高发且容易危及青少年生命的几个方面入手,普及应对危险的能力,全面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作者留言:
您好!非常感谢!您浏览到此文档。
为了提高文档质量,欢迎您点赞或留言告诉我该文档的不足之处,以便于作者对该文档进行完善优化,在此本人深表感谢!祝您天天快乐!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