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 内容介绍
- 格式:pptx
- 大小:14.80 MB
- 文档页数:73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人教版)简介本文档是对《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人教版)》课程内容的概述和总结。
道德与法治是中学阶段的必修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品质,帮助他们理解与应对现代社会中的法律问题和道德困境。
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法律观念,使其具备良好的法治思维和法律素养。
2.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法律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3. 了解和尊重法律的权威性,强调公平、公正和公正原则。
4.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提倡诚实、守信和友善等美德。
课程内容1. 法与生活: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和意义;讲述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并以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与感悟。
2. 安全与法律:宣传安全法律法规,强调安全意识和预防能力的重要性;讨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安全问题和解决方法。
3. 公平与公正:介绍公平、公正和正义的概念和内涵;讲述公平原则在法律中的体现,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维护公平和公正的道德选择。
4. 家庭与法律:介绍家庭法律的基本知识,包括法律婚姻合同、家庭成员权利和义务等内容;让学生理解家庭法律的作用和保障作用。
5. 社会与法律:介绍社会法治的概念和内涵,以及法律对社会秩序和发展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社会问题与法律之间的关系,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方案。
6. 道德与法律:探讨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培养正确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教学方法1. 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图文、音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生动形象地呈现法律概念和案例,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理解能力。
2. 合作研究: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从中研究法律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4. 反思讨论: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和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一课中学时代(一)中学序曲(二)少年有梦第二课学习新天地(一)学习伴成长(二)享受学习第三课发现自己(一)认识自己(二)做更好的自己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一)和朋友在一起(二)深深浅浅话友谊第五课交友的智慧(一)让友谊之树长青(二)网上交友新时空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六课师生之间(一)走近老师(二)师生交往第七课亲情之爱(一)家的意味(二)爱在家人间(三)让家更美好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八课探问生命(一)生命可以永恒吗(二)敬畏生命第九课珍视生命(一)守护生命(二)增强生命的韧性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一)感受生命的意义(二)活出生命的精彩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青春时光第一课青春的邀约(一)悄悄变化的我(二)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第二课青春的心弦(一)男生女生(二)青春萌动第三课青春的证明(一)青春飞扬(二)青春有格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第四课揭开情绪的面纱(一)青春的情绪(二)情绪的管理第五课品出情感的滋味(一)我们的情感世界(二)在品味情感中成长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第六课“我”和“我们”(一)集体生活邀请我(二)集体生活成就我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一)单音与和声(二)节奏与旋律第八课美好集体有我在(一)憧憬关好集体(二)我与集体共成长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一)生活需要法律(二)法律保障生活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一)法律为我们护航(二)我们与法律同行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公共生活第一课我们的公共生活(一)我与社会(二)在社会中成长第二课公共生活新平台(一)网络改变世界(二)合理利用网络第二单元遵守公共规则第三课秩序与规则(一)维护秩序(二)遵守规则第四课与规则同行(一)尊重他人(二)以礼待人(三)诚实守信第五课心中有法(一)法不可违(二)预防犯罪(三)善用法律第三单元维护公共利益第六课我们的公共利益(一)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二)做负责任的人第七课心系公共利益(一)关爱他人(二)服务社会第四单元践行公共精神第八课学会共处(一)国家好大家才会好(二)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第九课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一)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二)维护国家安全第十课建设美好祖国(一)关心国家发展(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维护宪法权威第一课我是中国公民第二课捍卫宪法尊严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第四课公民义务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第五课我国基本制度第六课我国国家结构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第八课维护公平正义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改革与创新第一课感受经济改革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第四课全面依法治国第三单元文明与发展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第七课中华一家亲第八课中国人中国梦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共同的世界第一课同住地球村第二课走向和平与发展第二单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第三课展现中国风范第四课奏响中国乐章第三单元少年的征程第五课少年的担当第六课我的毕业季第七课未来在召唤。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第一课中学时代1-1 中学序曲1.初中新生活的“新”体现在哪些方面?①跨进中学校园,我们有了一个新的名字——中学生!②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别样的天地,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2.中学时代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意义?①中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②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3.如何认识中学时代是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生命的进阶体现在哪里?)①随着身心的不断发展,我们开始深入探寻生命的奥秘,满怀好奇地撩开精神世界的面纱;②随着自我意识的逐步觉醒,我们开始主动发现和认识自己;③随着思维水平和理解能力的不断提高,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越发具体而深入;④随着生活体验的日渐丰富,我们开始自觉磨砺意识和品格,思考生活的意义。
4.中学时代带给我们的成长礼物有哪些?(中学生活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变化?)①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
②中学生活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
③进入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④在新的环境中,我们可以重新塑造一个自我新形象。
★5.怎样塑造自我新形象?(理想中的“我”是什么样的?)①越来越有活力,能坚持,有韧劲;②越来越坚强,会合作,能包容;③越来越有主见,敢于表达自我。
★6.我们如何对待成长的礼物?或:怎样适应初中新生活?或:如何度过中学时光?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
1-2 少年有梦1.什么是梦想?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
★2.少年的梦想有什么特点?或:少年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梦想?①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
②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③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3.我们为什么从小要有梦想?①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一课中学时代第 1 课时中学序曲【学习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热爱中学生活,珍惜新的起点,积极应对各种可能与挑战,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以积极的态度迎接中学生活的到来。
才能目的:能正确认识中学时代对人生开展的重要意义;能积极应对中学生活的各种挑战,激发自我潜能,塑造全新的自我。
知识目的:理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知道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既是新的时机和可能,也是新的目的和挑战。
【重点难点】重点:中学时代为人的一生奠定重要根底。
难点:认识中学生活意味着新的时机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的和挑战。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师:生命好似一场旅行。
我们刚刚辞别快乐的小学生活,度过愉快的暑假,而今,我们满怀希望跨入了中学的大门。
进入中学阶段,展如今我们面前的又是怎样的风景呢?你对中学生活又有哪些期待呢?今天我们就走进——中学时代。
播放歌曲《中学时代》。
自学互研生成才能( 一 ) 自主预习1 .中学时代是人生开展的一个新阶段,它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根底。
2 .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3 .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时机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的和挑战。
这些都是生命馈赠给我们的成长礼物。
( 二 ) 合作探究知识模块一新的起点探究一:教材 P2 ~ 3 运用你的经历(1) 上了中学,你觉得自己长大了没有?(2) 你对中学生活有哪些期待答案提示:此活动两问,可以让学生据实答复,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答案不统一。
探究二:教材 P3 探究与分享请用不同的词语,和同学分享你对中学生活的初步感受。
答案提示:词语不统一,可让学生自由发言。
如:新奇、兴奋、紧张、害怕、快乐、孤独、多彩、新颖、挑战等词语均可。
探究三:教材 P4 探究与分享(1) 你在校园里还有哪些发现?(2) 你的初中生活与小学相比有哪些变化?答案提示: (1) 让学生根据自己近几天的观察据实答复。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归纳第二单元民主与法制第3课追求民主价值第1节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知识点归纳:1、一般来说,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2、全体中国人民在共同价值追求: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3、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
5、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7、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9、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简答题:1、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答:(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族,它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3)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2、在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的构成是怎样的?答:(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这项制度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4)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第二节参与民主生活知识点归纳:1、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
新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目录(部编版)-新版.pdf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一课中学时代(一)中学序曲(二)少年有梦第二课学习新天地(一)学习伴成长(二)享受学习第三课发现自己(一)认识自己(二)做更好的自己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一)和朋友在一起(二)深深浅浅话友谊第五课交友的智慧(一)让友谊之树长青(二)网上交友新时空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六课师生之间(一)走近老师(二)师生交往第七课亲情之爱(一)家的意味(二)爱在家人间(三)让家更美好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八课探问生命(一)生命可以永恒吗(二)敬畏生命第九课珍视生命(一)守护生命(二)增强生命的韧性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一)感受生命的意义(二)活出生命的精彩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青春时光第一课青春的邀约(一)悄悄变化的我(二)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第二课青春的心弦(一)男生女生(二)青春萌动第三课青春的证明(一)青春飞扬(二)青春有格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第四课揭开情绪的面纱(一)青春的情绪(二)情绪的管理第五课品出情感的滋味(一)我们的情感世界(二)在品味情感中成长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第六课“我”和“我们”(一)集体生活邀请我(二)集体生活成就我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一)单音与和声(二)节奏与旋律第八课美好集体有我在(一)憧憬关好集体(二)我与集体共成长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一)生活需要法律(二)法律保障生活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一)法律为我们护航(二)我们与法律同行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公共生活第一课我们的公共生活(一)我与社会(二)在社会中成长第二课公共生活新平台(一)网络改变世界(二)合理利用网络第二单元遵守公共规则第三课秩序与规则(一)维护秩序(二)遵守规则第四课与规则同行(一)尊重他人(二)以礼待人(三)诚实守信第五课心中有法(一)法不可违(二)预防犯罪(三)善用法律第三单元维护公共利益第六课我们的公共利益(一)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二)做负责任的人第七课心系公共利益(一)关爱他人(二)服务社会第四单元践行公共精神第八课学会共处(一)国家好大家才会好(二)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第九课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一)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二)维护国家安全第十课建设美好祖国(一)关心国家发展(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维护宪法权威第一课我是中国公民第二课捍卫宪法尊严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第四课公民义务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第五课我国基本制度第六课我国国家结构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第八课维护公平正义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改革与创新第一课感受经济改革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第四课全面依法治国第三单元文明与发展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第七课中华一家亲第八课中国人中国梦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共同的世界第一课同住地球村第二课走向和平与发展第二单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第三课展现中国风范第四课奏响中国乐章第三单元少年的征程第五课少年的担当第六课我的毕业季第七课未来在召唤。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内容介绍及实施策略一、新课程教材观的建立1. 结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解读落实教材。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教育部统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工作,自2012 年4 月启动至2016 年9 月投入使用,历时四年半的时间。
教材编写依据东南亚地区普遍认同的学生道德养成的“同心圆”和“关系轴”理论来进行主题选择和内容设计。
教材内容提出的指向学生自我的教育,热爱生命,过有品质的青春生活,提升学生的社会性,有责任与担当,以学习为基础给生命以精神给养,提升学生人文精神、道德素养、法律精神等内容,与核心素养理念一致,内容契合,体现了教材编写的前瞻性、现实性和时代性。
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要结合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来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与评价。
2. 实现学科教师和学生共同精神成长的蓝本初中学生处于价值观形成的敏感期和关键期。
在此期间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客观的、积极的、正向的价值观念的引领和建构对学生的一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材以同心圆和关系轴理论为依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遵循学生生活的逻辑,建构学生在不断拓展的生活空间里,为实现自我的成长,处理好对自我的认知和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应该遵循的价值准则与思维方式。
教师作为学生价值观建构的引领者和思维方式的培养者,自身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是必要条件。
纵观学科教师学科素养和价值观素养现状,我们会看到,教材设计观点的前瞻性和引领性对教师的成长也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教师仍需要依据教材建构起来的价值观体系和前沿观点进行自我审查和自我教育,提升自身的学科综合素养,为提升学科课堂的教学引导力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