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套完整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37.89 MB
- 文档页数:303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全套课件一、教学内容1. 我们的生活需要规则课文1:规则在我身边课文2:遵守规则,快乐生活2. 安全伴我成长课文3:安全牢记心间课文4:保护自己,关爱生命3. 尊重与包容课文5:不一样的你我他课文6:尊重他人,包容他人4.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课文7:诚实守信课文8:勤奋好学课文9:孝亲敬长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规则,知道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学会保护自己,关爱生命。
3.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包容他人的品质,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4.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勤奋好学、孝亲敬长的道德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规则的意义,自觉遵守规则。
培养学生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包容他人的品质。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勤奋好学、孝亲敬长的道德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投影仪、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练习册、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生活中规则的思考。
2. 讲解新课:课文19,分别讲解每个章节的内容,结合实际生活举例,让学生理解规则的重要性。
3. 实践情景引入:设计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实践情景,让学生在互动中体验、感悟。
4.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的重点、难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设计与例题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
六、板书设计1. 根据每个章节的内容,设计简洁明了的板书。
2. 用不同颜色粉笔标注重点、难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课后练习册对应章节的练习题。
结合生活实际,设计相关的实践作业。
2. 答案:练习题答案在课后练习册中查找。
实践作业答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解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本次课程的讲解、学生表现等方面进行反思。
学生在课后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查漏补缺。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全套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我们的学校》:学校生活的规范,尊敬老师,团结同学。
2. 第2章《我们的家庭》:家庭成员的责任与义务,孝敬父母,和谐家庭。
3. 第3章《我们的社区》:社区生活,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设施。
4. 第4章《安全防护》:安全意识,防火防灾,自救自护。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学校、家庭、社区生活中的基本规范和道德要求。
2. 培养学生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孝敬父母、和谐相处的良好品质。
3.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将道德与法治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学校、家庭、社区的图片,让学生谈谈自己在这些场景中的感受和体会。
2.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的内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进行讲解。
3.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每个章节的核心内容,方便学生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你谈谈在学校中如何尊敬老师、团结同学?(2)家庭成员之间如何相互关爱,共建和谐家庭?(3)在社区生活中,我们应该遵守哪些公共秩序?(4)如何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2. 答案:(1)在学校中,我们要遵守纪律,尊敬老师,关爱同学,互相帮助。
(2)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关爱,尊重长辈,关心晚辈,共同分担家庭责任。
(3)在社区生活中,我们要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设施,不乱扔垃圾。
(4)提高安全意识,学会防火防灾,遇到危险时保持冷静,及时求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及时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道德素养。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全套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1. 《我们的好朋友》介绍朋友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与关心他人。
详细内容:友谊的意义、关爱朋友、尊重差异等。
2. 《我们的公共生活》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了解并遵守公共规则。
详细内容:公共场合的行为规范、遵守交通规则、爱护公共设施等。
3. 《安全伴我行》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详细内容:家庭安全、校园安全、户外安全等。
4. 《我们的地球家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详细内容:地球资源、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友谊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与关心他人。
2. 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了解并遵守公共规则。
3.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学会珍爱生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公共意识和安全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挂图等。
2. 学具:道德与法治教材、练习册、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讲述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典型例题,分析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
3. 随堂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板书设计1.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优质课件2. 内容:课件一:我们的好朋友课件二:我们的公共生活课件三:安全伴我行课件四:我们的地球家园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好朋友》作文一篇,要求描述朋友的优点和自己与朋友之间的友谊。
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如何遵守公共规则,爱护公共设施。
列举几种保护自己的方法,并说明其重要性。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公共意识和安全意识。
3.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讲述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全册完整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家庭关系和责任,培养家庭观念,懂得尊敬父母和长辈;3. 增强学生对家乡和祖国热爱,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家庭观念、公共意识和爱国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教材、挂图、卡片等;2. 学具:练习本、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情景引入,让学生感受家庭、公共生活和爱国主题;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每个单元课题,引导学生学习;3. 例题讲解:精选典型例题,分析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4.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练习,巩固所学知识;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7. 情感教育:通过故事、案例等形式,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培养道德品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全册板书设计;2. 内容:每个课题核心知识点,以提纲形式展示;3. 形式:图文并茂,简洁明。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三个家庭规矩,并说明遵守这些规矩重要性;(2)谈谈你对公共秩序认识,举例说明;(3)写一篇关于家乡或祖国短文,表达你对家乡或祖国热爱。
2. 答案:(1)家庭规矩:按时作息、尊敬长辈、分担家务等。
遵守家庭规矩有利于家庭和谐、培养良好习惯等;(2)公共秩序:遵守交通规则、保持环境卫生、不插队等。
公共秩序有助于社会稳定、提高生活质量等;(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课堂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手段和过程,找出不足,及时改进;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家庭、公共生活和爱国主题实际问题,开展相关活动,提高学生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我特别关注如何将教材章节和内容进行有效组织和衔接,确保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
特别是第一单元“家庭关系与责任”到第三单元“我爱家乡,我爱祖国”,这些内容不仅是知识传授,更是价值观塑造。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完整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意识。
3. 让学生认识到规则重要性,学会自觉遵守规则。
4. 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学会保护自己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遵守规则和保护自己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教学挂图、视频资料等。
2. 学具:练习本、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发生在学生身边故事,引出本节课主题。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内容,结合PPT课件、挂图等进行详细讲解。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模拟实际生活中场景,培养他们道德行为。
4.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单元重点内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将采用图文并茂形式,突出教学重点,简洁明。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三个与朋友相处原则,并说明原因。
(2)谈谈你在公共生活中如何遵守规则。
(3)举例说明如何保护自己安全。
2. 答案:(2)在公共生活中遵守规则表现:遵守交通规则、不乱扔垃圾、不破坏公共设施等。
(3)保护自己方法:遵守安全规则、遇到危险时知道如何求助、掌握一些基本自救方法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是否掌握与人相处、遵守规则和保护自己方法,是否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参加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道德素养。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时事,解国家法律法规,增强法治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作业设计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实际生活中场景。
我认为这个环节至关重要,因为它能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内化道德与法治重要性。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全册全套课件一、教学内容本套课件依据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教材,共包含五个单元,分别为:“我的家乡”、“我的同学”、“我的朋友”、“我的家人”和“我的成长”。
具体章节及详细内容如下:1. 第一单元:我的家乡(第13课)第1课:《家乡的山和水》第2课:《家乡的物产》第3课:《家乡的风俗》2. 第二单元:我的同学(第46课)第4课:《不一样的我们》第5课:《不一样的优点》第6课:《不一样的合作》3. 第三单元:我的朋友(第79课)第7课:《朋友之间》第8课:《朋友的力量》第9课:《朋友的要求》4. 第四单元:我的家人(第1012课)第10课:《家是最温暖的地方》第11课:《家的味道》第12课:《家的力量》5. 第五单元:我的成长(第1315课)第13课:《我是小学生啦》第14课:《我会学习》第15课:《我会进步》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物产和风俗,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培养学生学会尊重、欣赏和合作,增强与同学之间的友谊。
3. 让学生懂得家庭的重要性,学会关爱家人,传承家庭美德。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和体会道德与法治的道理。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爱家人、与同学友好相处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图片、视频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家乡的风光、学生合作游戏等,引导学生进入学习主题。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重点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如下:1. 第一单元:我的家乡山和水、物产、风俗2. 第二单元:我的同学不一样的我们、优点、合作3. 第三单元:我的朋友朋友之间、力量、要求4. 第四单元:我的家人家的温暖、味道、力量5. 第五单元:我的成长小学生、学习、进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述一下你的家乡的自然风光、物产和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