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对饲料的消化
- 格式:ppt
- 大小:1.53 MB
- 文档页数:48
最新畜禽营养与饲料教案——1.2畜禽对饲料的消化.docx第二节畜禽对饲料的消化畜禽对饲课题授课方式讲授学时一课时料的消化1.概念:消化、吸收、消化力、可消化性2.畜禽的饲料消化方式:物理性消化、化学性消化、微生物消化3.饲料可消化养分及饲料消化率的计算知识目标4.影响畜禽消化力的主要因素:畜禽种类、品种、年教学目标龄、个体等5.影响饲料可消化性的因素:饲料组成、营养配比、教学重点收获时期、加工、适口性等结合本节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掌握评定饲料营养价能力目标值的方法1.消化的概念、吸收的概念及畜禽的饲料消化方式2.饲料可消化养分及消化率的计算3.影响畜禽消化力和饲料可消化性的因素教学难点教学方法影响畜禽消化力和饲料可消化性的因素讲授法学法指导教具准备疑:教师在内容讲授前,先给学生设疑看: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阅读教材思: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思考总结问题的答案知: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简要总结主要知识点,使学生达到知识目标挂图、多媒体教学过程课前提问1.构成动、植物体的营养物质可分为哪几种?(水、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和维生素)2.动、植物体中主要的三大营养物质是什么?(蛋白质、脂类和糖类)导语:以上三种营养物质都是大分子的物质,是不能直接被畜禽吸收利用的,他们是怎样经过一系列变化将大分子变成小分子物质而被吸收利用的呢?(导出课题并板书,明确教学目标)一、消化的概念(一)消化:饲料中的营养物质进入畜禽的消化管,经过物理的、化学的和微生物的作用,将大分子化合物分解成能透过消化管壁的小分子化合物的过程。
(二)吸收:饲料中已消化的小分子化合物,透过消化管壁入血液或淋巴液的生理过程。
二、畜禽的饲料消化方式(教师多媒体展示下列表格,将学生分为六个组,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并讨论, 最后将表格中的内容写在课堂记录本上。
教师简单讲解主要内容,暂对学生的回答不做点评)种类消化特点不同畜禽的特点物理性猪:单胃草食家畜:消化家禽:牛、羊反刍家畜:化学性消化微生物消化部位:牛羊:性消化兔:(一)物理性消化:畜禽采食饲料后,经咀嚼、吞咽、胃肠运动等,将饲料切断、磨碎、压扁,使食物的表面积增加,易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并把食糜从消化管的一个部位运送到另一个部位的过程。
《畜禽对饲料的消化》导学案一、导语畜禽对饲料的消化是畜禽发展发育的重要过程,了解畜禽对饲料的消化过程对于科学合理地配置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导学案将盘绕畜禽对饲料的消化过程展开,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畜禽的消化器官结构和功能,以及饲料在畜禽体内的消化吸收过程。
二、进修目标1. 了解畜禽消化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 掌握饲料在畜禽体内的消化吸收过程;3. 能够分析不同类型饲料对畜禽发展发育的影响;4. 培养学生对畜禽饲料消化过程的兴趣和钻研能力。
三、进修内容1. 畜禽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 饲料在畜禽体内的消化吸收过程;3. 不同类型饲料对畜禽发展发育的影响。
四、进修重点和难点1. 畜禽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 饲料在畜禽体内的消化吸收过程。
五、进修方法1. 理论进修:通过教室讲解、教材阅读等方式,掌握相关知识点;2. 实践操作:通过实验、观察等方式,加深对畜禽消化系统的理解;3. 讨论交流:通过小组讨论、问题解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六、进修过程1. 畜禽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胃:畜禽的胃分为瘤胃、网胃、皱胃和瘤皱胃,主要功能是对食物进行机械消化和初步化学消化。
(2)小肠:畜禽的小肠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主要功能是对食物进行化学消化和吸收。
(3)大肠:畜禽的大肠主要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将未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排出体外。
2. 饲料在畜禽体内的消化吸收过程(1)口腔消化:畜禽通过啄食将饲料送入口腔,经过咀嚼和唾液混合,部分淀粉开始被唾液中的淀粉酶分解。
(2)胃部消化:食物经过食道进入胃部,受胃液的作用开始进行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
(3)小肠消化:食物通过胃部进入小肠,受胰液和肠液的作用,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得到进一步消化和吸收。
(4)大肠吸收:未被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经过大肠,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3. 不同类型饲料对畜禽发展发育的影响(1)粗饲料:如青草、秸秆等,含有纤维素较多,需要通过反刍来进行充分消化吸收。
第二章 畜禽营养与饲料1、什么叫饲料?一切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和利用,并对动物无毒、无害的可食物质,叫饲料。
2、什么叫营养物质?在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合成体组织,生产畜产品的物质,称为营养物质。
3、新生反刍幼畜,对饲料的消化与非反刍动物是否相似?(相似)。
4、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有几种?有三种。
(1)物理性消化(2)化学性消化(3)微生物消化。
5、什么叫消化性:在动物营养研究中,把消化吸收了的营养物质视为可消化的营养物质,饲料可以被动物消化的程度或性质,称为饲料的消化性。
6、通过哪些措施可以提高动物对饲料的消化率?(1)饲喂幼嫩青绿饲料;(2)饲喂农作物籽实部分;(3)饲喂饲料中含粗纤维的饲料;(4)饲喂饲料中粗蛋白质高的饲料;(5)在科学的饲养管理制度下,合理安排饲喂次数、次序、时间等,加强消化腺的分泌,来提高消化率;(6)对饲料经过适当的加工调制,如压扁、浸泡等;(7)改变饲料形状,有利于消化酶的作用,提高饲料的适口性,促进食欲,提高动物的消化率。
7、 什么叫饲养标准:是根据畜禽的不同种类、性别、年龄、体重、生理状态、生产目的与生产水平等,通过生产实践积累的经验,结合物质平衡试验与饲养试验结果,科学地规定每头每日应给予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的最低数量。
8、 什么叫能量饲料:是指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在18%以下,粗蛋白质含量在20%以下的饲料。
9、 什么叫蛋白质饲料:是指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在18%以下,粗蛋白质含量在20%以上的饲料。
主要为动物补充蛋白质和氨基酸。
10、动物体内水的来源包括(饮水 )、(饲料水 )、(代谢水 )三个方面。
11、饲料的化学成分以粗蛋白质和粗纤维对消化率影响最大,饲料中(粗蛋白质 )越多,消化率越高;(粗纤维 )越多,则消化率越低。
12、哪些因素影响动物对水的需求量?(1)总可溶性固形物(TDS),即各种溶解在水中的总无机盐类,如氯化钠、碳酸氢盐、硫酸盐、钙、镁和硅,当水中含量超过6000毫克/升时,即可影响对水的需求量。
《畜禽对饲料的消化》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畜禽对饲料的消化过程及消化器官的功能。
2. 掌握畜禽对不同种类饲料的消化特点。
3. 理解合理饲料搭配对畜禽发展发育的重要性。
二、导学内容:1. 畜禽对饲料的消化过程。
2. 畜禽消化器官的功能。
3. 畜禽对不同种类饲料的消化特点。
4. 合理饲料搭配对畜禽发展发育的影响。
三、导学重点:1. 畜禽对饲料的消化过程。
2. 畜禽对不同种类饲料的消化特点。
四、导学难点:1. 合理饲料搭配对畜禽发展发育的影响。
五、导学过程:1. 导入:请同砚们回想一下家养的宠物或者养殖的畜禽在吃东西的时候会做出什么样的动作?吃完之后又会发生什么变化?这些变化是怎么发生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进修畜禽对饲料的消化过程。
2. 进修:畜禽对饲料的消化过程主要包括摄食、咀嚼、吞咽、胃肠消化和吸收五个步骤。
起首是摄食,畜禽会通过嗅觉和视觉选择适合自己的饲料;然后是咀嚼,通过咀嚼可以将食物细分为更小的颗粒以便后续消化;接着是吞咽,将咀嚼好的食物送入食道;然后是胃肠消化,食物在胃肠道中会受到胃液和肠液的作用,被分解吸收养分;最后是吸收,养分被吸收到血液中供给身体各部位。
畜禽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道、胃、肠道等,每个器官都有着不同的功能。
口腔主要进行摄食和咀嚼,食道将食物送入胃内,胃主要进行物理和化学消化,肠道则是吸收养分的主要处所。
不同种类的饲料对畜禽的消化有着不同的影响。
粗饲料如青草、秸秆等需要经过反刍才能被充分消化吸收;浓缩饲料如粮食、豆粕等则容易被畜禽消化吸收。
3. 拓展:合理饲料搭配对畜禽的发展发育至关重要。
不同阶段的畜禽需要不同比例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营养物质,只有合理搭配才能保证畜禽的健康发展。
4. 总结:通过今天的进修,我们了解了畜禽对饲料的消化过程及消化器官的功能,掌握了畜禽对不同种类饲料的消化特点,理解了合理饲料搭配对畜禽发展发育的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1. 总结畜禽对饲料的消化过程,并画出相应的消化器官图。
畜禽能量代谢计算公式能量代谢是指生物体在进行生命活动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
对于畜禽来说,能量代谢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养殖户合理安排饲料,保证畜禽的健康生长。
在畜禽能量代谢的计算中,有一些公式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畜禽能量代谢计算公式。
1. 基础代谢率(BMR)计算公式。
基础代谢率是指在安静状态下,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消耗。
对于畜禽来说,基础代谢率的计算公式如下:BMR = 70 (体重的0.75)。
在这个公式中,体重的单位是千克,BMR的单位是千卡/天。
这个公式适用于成年畜禽,对于幼年畜禽,需要根据年龄进行修正。
2. 活动代谢率(AMR)计算公式。
活动代谢率是指在活动状态下,额外消耗的能量。
对于畜禽来说,活动代谢率的计算公式如下:AMR = BMR 活动系数。
在这个公式中,活动系数是根据畜禽的活动水平来确定的,通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个合适的活动系数进行计算。
3. 消化代谢率(DMR)计算公式。
消化代谢率是指消化食物所需的能量。
对于畜禽来说,消化代谢率的计算公式如下:DMR = 饲料摄入量消化率消化能。
在这个公式中,饲料摄入量的单位是千克/天,消化率是指食物中被消化吸收的比例,消化能是指单位食物所产生的能量。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畜禽在消化食物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
4. 总能量代谢率(TMR)计算公式。
总能量代谢率是指畜禽在一天中总共消耗的能量。
总能量代谢率的计算公式如下:TMR = BMR + AMR + DMR。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畜禽在一天中总共消耗的能量,养殖户可以根据这个数据来合理安排饲料,保证畜禽的健康生长。
除了以上介绍的公式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能量代谢计算公式,比如热能代谢率、产奶能量代谢率等等。
这些公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帮助养殖户更好地管理畜禽的能量代谢。
在进行畜禽能量代谢计算时,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种类的畜禽、不同生长阶段的畜禽,其能量代谢情况是不同的,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计算。
《畜禽对饲料的消化》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了解畜禽对饲料的消化过程及影响因素。
2.精通畜禽对不同饲料的消化能力。
3.探讨如何科学合理地配置饲料,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
二、导学内容1.畜禽对饲料的消化过程2.畜禽对不同饲料的消化能力3.饲料配置对畜禽生产性能的影响三、导学步骤1.畜禽对饲料的消化过程畜禽对饲料的消化过程主要包括口腔消化、胃肠消化和吸纳三个阶段。
口腔消化主要是通过咀嚼和唾液的作用将饲料破坏,唾液中的淀粉酶开始分解淀粉。
胃肠消化是指食物在胃和肠道中被胃酸、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等消化酶分解成小分子物质,便于吸纳。
吸纳阶段则是指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被肠道吸纳到血液中,供给机体各部位的细胞利用。
2.畜禽对不同饲料的消化能力不同种类的畜禽对饲料的消化能力有所差别,主要受到种类、年龄、进步阶段、饲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家禽对饲料的消化能力较弱,需要较为细碎的饲料;而家畜如猪、牛等对粗饲料的消化能力较强。
此外,不同种类的畜禽对蛋白质、脂肪、纤维等营养物质的消化能力也有所差别。
3.饲料配置对畜禽生产性能的影响科学合理地配置饲料可以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
合理的饲料配方可以满足畜禽不同进步阶段的营养需求,增进畜禽的进步发育,提高生产效率。
另外,合理的饲料配方还可以降低饲料成本,提高饲料的利用率,缩减环境污染。
四、导学反思通过本次导学,我们了解了畜禽对饲料的消化过程及影响因素,精通了畜禽对不同饲料的消化能力,探讨了饲料配置对畜禽生产性能的影响。
在今后的饲料配置和生产实践中,我们应该依据畜禽的实际状况,科学合理地配置饲料,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实现可持续进步的目标。
畜禽营养与饲料知识点汇总:第一章+畜禽营养基础(总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一章畜禽营养基础第一节动物与植物的组成成分考纲:1、了解组成动物和植物体的化学元素。
2、了解组成动物和植物体的化合物。
3、了解动物和植物体所含营养物质的差异。
考点:1、组成动植物的化学元素:种类基本相同,含量略有差异。
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常量元素:动物和植物体内含量不低于%的化学元素,包括碳、氢、氧、氮、钙、磷、氯、钠、钾、镁、硫等。
微量元素:动物和植物体内含量低于%的化学元素,包括铁、铜、钴、锰、锌、碘、硒。
2、组成动物和植物体的化合物:水、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和维生素。
(1)、三大有机物质:蛋白质、脂肪、糖类。
(2)、饲料常规养分分析: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无氮浸出物、水。
粗蛋白质:动植物体内一切含氮物质的总称。
包括真蛋白质和非蛋白氮(NPN)。
粗脂肪:动植物体内脂类物质的总称,又称乙醚浸出物。
粗纤维: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
粗灰分:动植物体内的所有有机物质在550-600℃高温电炉中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
无氮浸出物:是单糖、双糖、多糖等物质的总称。
水:动植物体内的水分以两种状态存在:游离水:指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内,与细胞内物质结合不紧密,可以自由移动,容易挥发。
结合水:与细胞胶体物质紧密结合在一起,难以自由移动及挥发。
3、动物和植物体所含营养物质的差异:(1)、动物体内水分含量较稳定,为45%-60%;植物体内水分差异大,为5%-95%。
(2)、动物体内粗蛋白含量稳定,为13%-19%;植物体内粗蛋白含量差异大,为1%-36%。
植物体内NPN多,动物体内真蛋白质多。
(3)、动植物体内脂肪种类各不相同,差别较大。
植物体内不饱和脂肪酸较多,还有蜡质、色素;动物体内以饱和脂肪酸为主。
(4)、植物体内糖类多,以淀粉和粗纤维为主,动物体内糖类少,小于1%,不含粗纤维。
1)饲料:2)化学元素按其在动、植物体内含量的多少可分为和两大类。
前者在动植物体内含量包括后者含量,包括。
3)常量元素:4)微量元素:5)动植物体的六种化合物。
6)动植物体的两种水态。
7)自由水:8)结合水:9)动植物体的有机物无机物10)糖类在动物体内的存在形式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式。
11)动植物体的营养物质。
12)粗灰分Ash:13)粗蛋白质CP:14)粗脂肪EE:15)粗纤维CF:16)无氮浸出物NFE:17)动植物体内营养物质的差异:水:占动物体质量的;占植物体质量的。
粗蛋白质:占动物体质量的;占植物体质量的。
粗脂肪:动物脂肪由组成;包括植物脂肪由,包括。
动物体内无氮浸出物含量小于。
第二节:畜禽对饲料的消化1)消化:2)吸收:3)消化方式。
4)物理消化:优缺点:5)化学消化:目的;6)微生物消化:优点:7)反刍:8)畜禽的消化力:9)饲料的可消化性:10)消化率:11)真消化率:12)评定饲料营养价值的2个因素、。
13)对饲料消化率影响最大的2个因素、。
14)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第三节: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非蛋白氮的利用1)蛋白质化学元素。
真蛋白质平均含氮量,故通常用饲料的总含氮量来估算饲料中的蛋白质水平。
2)饲料中的粗蛋白质含量=3)蛋白质的基本构成单位。
常见的氨基酸有种。
根据氨基酸由机体自身提供还是必须由饲料供给,通常将氨基酸分为。
4)必需氨基酸:5)包括:6)必需氨基酸对反刍动物的意义小于单胃动物,但是高产奶牛适当多补充必需氨基酸,尤其是。
7)非必需氨基酸:8)包括:9)如果日粮中必需氨基酸不能满足需要,机体将利用必需氨基酸转化为,结果引起氨基酸的缺乏。
10)限制性氨基酸:11)限制性氨基酸包括:12)第一限制性氨基酸:13)玉米-豆粕型日粮,猪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禽类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
14)反刍动物以吸收为主,以吸收为辅;单胃动物相反。
15)短肽的营养作用:16)蛋白质的营养作用:17)蛋白质缺乏后果:18)蛋白质过量危害:19)单胃畜禽的蛋白质消化:20)吸收氨基酸的主要部位是:。
畜禽消化力的名词解释畜禽消化力是指动物体内消化系统对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的能力。
它反映了一个动物对不同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以及其消化道组织的完整性和活力。
畜禽消化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动物的生长发育、健康状况以及生产性能。
一、消化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畜禽的消化系统由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和排泄器官组成。
其中,口腔是动物进食的起始部位,牙齿的存在有助于食物咀嚼和混合唾液,而唾液中的酶则开始对食物中的淀粉进行消化。
食道将食物从口腔输送至胃部。
胃是畜禽消化系统的主要消化器官之一,其分泌的胃酸和胃蛋白酶能够将蛋白质分解为肽和氨基酸。
此外,胃还具有杀菌和消化食物的功能。
胃内的食物经过消化后进入小肠。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关键部位,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在此过程中,胆汁和胰腺分泌的消化酶发挥重要作用。
胆汁可以将脂肪乳化,使其更易被消化酶降解。
胰腺分泌的消化酶能够分解复杂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成为更小的分子,以便被小肠吸收。
大肠是从小肠到排泄器官的连接部位,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并将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转变为粪便。
排泄器官则负责排除体内的废物和部分代谢产物。
二、畜禽消化力的影响因素1. 动物品种和年龄:不同品种的动物具有不同的消化系统结构和功能。
例如,草食性动物的消化系统相对较长且消化功能较强,适于高纤维饲料的消化和利用。
同样,幼仔和成年动物的消化器官发育程度和消化酶的分泌也存在差异,因此其消化力也有所不同。
2. 饲料的品质和消化特性:饲料的营养成分和物理性状会影响动物的消化能力。
高质量的饲料通常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易于消化吸收。
而含有较多纤维、抗营养因子和抗酶物质的饲料则会降低消化能力。
3. 饲养管理和环境条件:良好的饲养管理和适宜的环境条件可提高动物的消化力。
营养均衡的饲料配方、合理的饲喂量和饲喂频次,以及消化道健康的维持都对消化能力至关重要。
4. 饲养方式和饲养措施:不同饲养方式和饲养措施对畜禽的消化能力也有一定影响。
《畜禽对饲料的消化》导学案
导学目标:
1. 了解畜禽对饲料的消化过程及相关知识;
2. 掌握畜禽对不同类型饲料的消化能力;
3. 学会合理搭配饲料,提高畜禽的发展效率。
导学内容:
1. 畜禽对饲料的消化器官及功能;
2. 饲料的分类及消化特点;
3. 饲料搭配与发展效率。
导学步骤:
第一步:畜禽对饲料的消化器官及功能
畜禽对饲料的消化主要通过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等器官完成。
其中,口腔主要进行咀嚼和初步消化,食道将食物送入胃中,胃主要进行蛋白质的消化,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器官,大肠主要进行水分的吸收和残渣的排泄。
第二步:饲料的分类及消化特点
饲料主要分为粗饲料和浓饲料两大类。
粗饲料如青草、玉米秸秆等,主要富含纤维素,畜禽消化能力较弱;浓饲料如玉米、豆粕等,主要富含蛋白质和能量,畜禽消化能力较强。
不同类型的饲料在畜禽体内的消化速度和效率也有所不同。
第三步:饲料搭配与发展效率
合理搭配饲料是提高畜禽发展效率的关键。
一般来说,粗饲料应与浓饲料搭配应用,以保证畜禽获得足够的能量和营养。
同时,根据不同阶段的畜禽发展需求,适当调整饲料的比例和种类,可以提高畜禽的发展速度和肉质品质。
导学总结:
通过本次导学,我们了解了畜禽对饲料的消化过程及相关知识,掌握了畜禽对不同类型饲料的消化能力,学会了合理搭配饲料,提高畜禽的发展效率。
在日后的畜禽饲养过程中,我们应根据畜禽的实际需求,科学合理地搭配饲料,以提高养殖效益,实现畜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畜禽营养与饲料加工技术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平台课程。
其功能是为了满足现代畜牧业对生产一线的工人及技术操作和经营人员的需要,使学生掌握畜禽营养与饲料加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其后续学习专门化方向课程做好前期准备,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饲料的营养成分在畜禽营养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掌握饲料能量在动物体内转化的过程及能量对畜禽生产的重要作用;掌握不同生产性能畜禽的营养需要及畜禽饲养标准,能够灵活运用畜禽生产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的相关知识,为合理配制饲料提供科学依据;掌握饲料的分类及常见饲料的种类、营养特性及加工调制;了解配合饲料的特点和种类,掌握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掌握保证所设计配方的营养科学性和安全环保性的控制手段、实现配方经济实用性的有效措施和方法;了解配合饲料生产各工序的设备及配置,理解配合饲料生产各工序的加工工艺流程;会本课程基本技能操作;达到饲料检验化验员中级工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同时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
1.会判断动物典型的营养缺乏症。
2.会运用所学知识,在生产中科学合理地选用各类饲料。
3.会青贮饲料的制作及粗饲料的化学调制。
4.会设计配合饲料配方,具备使用电脑配方软件选择畜禽最低成本日粮配方的能力。
5.会应用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
6.会配合饲料生产各工艺的操作。
7.会判断配合饲料产品品质的优劣。
8.会使用常用分析仪器,进行饲料概略养分的常规分析。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模块一畜禽营养基础项目一畜禽营养概述任务一动植物组成与饲料养分能简单分析出饲料中六大成分,会比较动植物饲料组成的不同点。
任务二畜禽对饲料的消化掌握饲料消化率的计算方法和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项目二水与畜禽营养任务一水的作用、来源与排出掌握水的功能和缺水后果,理解水的排泄方式。
畜禽对饲料脂肪的消化代谢及其利用规律作者:赵兵兵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7年第05期一、单胃动物对脂肪的消化吸收1.单胃动物对脂肪的消化代谢过程(1)单胃动物的胃脂肪酶虽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游离脂肪酸,但脂肪须先乳化,使脂肪球的直径小于0.5μm方可水解,而单胃动物胃中的酸性环境不利于脂肪的乳化,故脂肪在胃中不能被消化。
(2)脂肪进入小肠后,在胆汁、胰脂肪酶和肠脂肪酶的作用下,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3)脂肪经水解吸收后,家禽主要在肝脏、家畜主要在脂肪组织(皮下和腹腔)合成体脂肪。
2.饲料脂肪性质对单胃动物体脂肪品质的影响(1)单胃动物不具有经细菌的氢化作用将不饱和脂肪酸转化为饱和脂肪酸的能力。
因此,饲料脂肪的性质直接影响动物体脂肪的品质。
例如,以植物性饲料为主的日粮中,饲料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居多,可使猪的体脂肪变软,易于酸败,不适宜制作腌肉和火腿等肉制品。
因此,猪的肥育期应少喂脂肪含量高的饲料,多喂富含淀粉的饲料(淀粉转变成的体脂肪中饱和脂肪酸较多),既可提高猪肉的品质,又能够降低饲养成本。
(2)饲料脂肪性质对鸡体脂肪的影响与猪相似。
由于仅半数的蛋黄脂肪是在卵黄发育过程中摄取血液脂肪而合成的,因此蛋黄脂肪的质和量受饲料脂肪的影响较大,添加油脂(主要为植物油)可促进蛋黄的形成,增加蛋重。
(3)马属动物的盲肠虽然可将饲料中不饱和脂肪酸氢化为饱和脂肪酸,但饲料脂肪在进人盲肠以前,大部分在小肠以不饱和脂肪酸的形式被吸收。
故马属动物的体脂肪仍然是不饱和脂肪酸多于饱和脂肪酸。
二、反刍动物对脂肪的消化吸收1.反刍动物对脂肪的消化代谢过程(1)反刍动物的饲料主要是牧草和秸秆类。
饲料脂肪在瘤胃微生物的作用下,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2)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经细菌的氢化作用变为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经小肠吸收后合成体脂肪。
2.饲料脂肪性质对反刍动物体脂肪品质的影响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的氢化作用决定了其体脂肪中饱和脂肪酸较多,体脂肪较为坚硬。
第一节动物与植物的组成成分一、解释名词:1、常量元素:2、微量元素:3、粗蛋白质:4、粗灰分:5、粗脂肪:6、无氮浸出物:二、填空题:1、组成动植物体的化学元素有()和()2、动植物体内的三大有机物质主要是指()、()和()。
这三大有机质主要是由()、()、()三种化学元素组成。
3、无氮浸出物是()、()和()等物质的总称。
4、动植物体内的水分一般以两种状态存在;一种是(),另一种是()。
5、糖类在动物体内存在的形式主要是()、()。
6、糖类在植物体内存在的形式主要是()、()等。
7、粗灰分是动植物体内所有()剩余的残渣主要为()或()等无机物。
8、粗脂肪也叫()。
9、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它包括()、()、()和()。
10、动植物体所含营养物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和()。
11、植物脂肪多由()脂肪酸组成,而动物脂肪多由()脂肪酸组成。
12、蛋白质包括()和()。
13、动物体内一切含氧的物质总称为()。
三、选择题:1、下列选取项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A 钙B 铁C 硒D 钠2、动物体组织中不含有()A 粗纤维B 粗脂肪C 淀粉D 氨基酸四、问答题:1、组成动植物体的化学元素,安其在体内含量的多少可分为哪两类?各自包括哪写元素?2、构成动植物体的营养成分按常规营养成分分析包括哪几类?3、动植物体所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有哪些?第二节畜禽对饲料的消化一、解释名词:1、消化:2、物理消化:3、化学消化:4、微生物消化:5、吸收:6、畜禽的消化力:7、饲料的可消化性:8、消化率:9、反刍:二、填空题:1、消化与吸收的关系是()是()的准备。
()是动物机体新陈代谢的前导。
2、饲料在畜禽口腔内的消化主要是()。
3、评定甘种饲料对某畜禽营养价值的高低要考虑的因素为()。
4、粗蛋白质水平越高,则各养分的消化率(),则各养分的消化率()。
粗纤维在日粮中占的比例越大,则各养分的消化率()。
5、反刍动物的()和马、兔等家畜的()、()内栖居着大量的细菌和纤毛虫。
现代畜牧专业中的畜禽消化生理研究畜牧专业中的畜禽消化生理研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养殖业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畜禽消化生理的研究也逐渐受到了重视。
畜牧专业中的畜禽消化生理研究旨在探究畜禽动物对饲料的摄入、消化、吸收和代谢过程,以及相关的生理机制,为畜禽养殖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 畜禽消化生理的重要性畜禽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其健康状况和生产效率直接影响着养殖业的发展。
了解畜禽动物的消化生理过程,能够帮助优化饲料配方和养殖管理,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
此外,畜禽消化生理的研究还有助于降低养殖业对环境资源的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2. 畜禽的消化道结构和功能畜禽的消化道是其进行食物消化、吸收和代谢的关键器官。
消化道的结构和功能与不同畜禽动物的饲料摄取和适应性密切相关。
以家禽为例,其消化道一般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盲肠、大肠和肛门等部位。
每个部位都有不同的功能,如口腔中的咀嚼和润湿食物,胃中的酸性环境有利于蛋白质消化,小肠中的吸收功能等。
3. 畜禽消化生理中的关键因素在畜禽消化生理的研究中,有一些关键因素需要被重点考虑。
其中之一是饲料成分和配比,不同种类和含量的营养物质会对畜禽的消化吸收产生影响。
另一个因素是消化道菌群,畜禽消化道内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它们参与着食物降解和营养物质的释放过程。
此外,环境条件、饲养管理和遗传因素等也会对畜禽的消化生理过程产生一定影响。
4. 畜禽消化生理的研究方法为了更好地理解畜禽的消化生理,研究人员使用了多种不同的方法。
其中包括体外试验、体内试验、基因测序技术、代谢测定等。
体外试验可以模拟消化道中的化学和生理条件,研究消化酶的活性和饲料降解过程。
体内试验则通过提取和分析消化道中的物质,探究消化吸收和代谢过程。
此外,基因测序技术的应用可以揭示畜禽消化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而代谢测定则可以评估饲料的利用效率和动物的代谢状态。
5. 畜牧专业中畜禽消化生理研究的应用畜禽消化生理的研究成果在畜牧专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