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对饲料的消化与养分吸收
- 格式:ppt
- 大小:420.00 KB
- 文档页数:53
养殖技术中的饲料消化率评估方法引言:饲料消化率是评估养殖动物对饲料中的养分吸收利用能力的重要指标。
准确评估饲料消化率对于优化养殖管理,提高养殖效益至关重要。
在养殖技术中,饲料消化率的评估方法有多种,下文将介绍其中几种常用方法。
一、代谢试验法代谢试验法是一种直接测定动物对饲料养分消化利用率的方法。
通过收集动物排泄物和尿液,以及测定摄入的饲料量,可以计算出饲料中的各种养分的消化率。
代谢试验法的优点是直接、准确,能够真实反映动物对饲料的利用情况。
但是,该方法需要耗费时间和人力,且具有一定的侵入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
二、捕食消化能试验法捕食消化能试验法是通过测定动物排泄物中能量的代谢率来评估饲料消化率的方法。
该方法的特点是相对简便、节省时间,且不需要对动物进行干预。
通过测定饲料中能量含量及动物排泄物中的代谢能量,可以计算出动物对饲料能量的消化率。
然而,捕食消化能试验法对饲料中非能量养分的评估相对较弱,在实际应用中需结合其他方法进行综合评估。
三、营养素标记法营养素标记法是通过标记饲料中的特定营养物质,如氨基酸、脂肪酸等,来评估饲料的消化率。
该方法主要通过测定标记物在动物的排泄物中的浓度变化来估算饲料的消化率。
这种方法具有非侵入性,能够实时监测动物对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利用情况。
然而,该方法仅适用于特定营养物质的评估,对于其他养分的评估有一定的局限性。
四、体外消化试验法体外消化试验法是通过模拟动物消化系统,测定饲料在体外消化过程中的变化,来评估饲料的消化率。
该方法主要通过采集饲料和消化液,模拟动物的消化过程,评估不同饲料的消化率和营养价值。
体外消化试验法具有简单、快速的优点,能够较准确地评估饲料的消化率。
然而,该方法存在模拟动物消化系统的不精确性,对于饲料中的一些特殊成分评估不准确的问题。
结论:饲料消化率是评估养殖动物对饲料中养分利用的重要指标,准确评估饲料消化率对于改善养殖管理和提高养殖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动物营养学名词解释绪论1.营养:是有机体消化吸收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有效成分来维持生命活动、修补体组织、生长和生产的全部过程2.营养学:是研究生物体营养过程的科学3.动物营养学:是研究营养物资摄入与动物生命活动之间关系的科学第一章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1.饲料:动物的食物2.养分(营养物质):饲料中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物质3.粗灰分:是饲料样品在550~600°C高温炉中,有机物质全部燃烧氧化后剩余的残渣4.粗蛋白质(CP):是指饲料样品中所有含氮物质的总和5.粗脂肪(EE):是饲料样品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6.粗纤维(CF):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7.无氮浸出物(NFE):饲料有机物中除去脂肪和粗纤维的无氮物质8.酸性洗涤纤维(ADF):植物材料或含有植物材料的饲料中,不溶于酸性洗涤剂的碳水化合物9.中性洗涤纤维(NDF):植物材料或含杠物材料的饲料中不溶于中性洗涤剂的那部分物质10.概略养分分析法:常规饲料分析方案,即概略养分分析方案,将饲料中的养分分为六大类。
分别为水分、粗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无氮浸出物和粗灰分第二章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1.消化:指饲料在消化道内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的作用,把结构复杂、难溶于水的大分子物质,分解为结构简单的可溶性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2.吸收:饲料中营养物质经过动物消化道的无力的、化学的、微生物的消化后,经消化道上皮细胞进入血液或淋巴液的过程3.消化力:动物消化饲料中的营养物质的能力4.消化性:饲料被动物消化的性质或程度第三章蛋白质营养原理1.蛋白质周转代谢:蛋白质降解的氨基酸进入体内的氨基酸代谢库,一部分又被重新用于蛋白质的合成,这个过程称为蛋白质的周转代谢。
2.必需氨基酸(EAA):指动物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量不能满足动物的需要,必须由饲粮提供的氨基酸。
3.非必需氨基酸:动物体内能够合成满足需要,不需要由饲粮提供的氨基酸。
4.限制性氨基酸(LAA):指一定饲料或饲粮所含必需氨基酸的量与动物所需的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的量相比,比值偏低的氨基酸。
饱食量:在适宜的条件下,使空腹的鱼虾群一次性吃饱,其摄食量称为饱食量。
摄食率:单位时间(一昼夜)单位体重的鱼虾体的摄食量,称为摄食率。
吸收:是指摄入的饲料经消化系统的物理,化学,微生物消化后被消化道上皮吸收的过程消化性:即饲料被动物消化的性质和程度消化力:即动物的消化能力消化率:动物从食物中所消化吸收的部分占总摄入量的百分比。
评价饲料营养价值重要指标不同动物的消化力不同,其对同一种饲料的消化率也不同最适摄食理论:动物`总是设法获得净可能大的净能摄入量。
所以启示为:饲料颗粒不仅大小合适,而且要均匀。
鱼虾才会摄食较大的颗粒以获得最大的净能摄入量动物的吸收方式:扩散,过滤,主动运输,胞饮作用(最原始,细胞直接吞噬食物微粒)过滤:消化道壁膜可以看作是一种过滤器。
消化管内压足够大时,即行消化鱼类的消化酶:1 蛋白质分解酶`:大部分鱼类的胃能分泌胃蛋白酶和胃酸;胰脏能分泌多种蛋白酶种类如胰蛋白酶,糜蛋白酶2 脂肪分解酶:胰脏是脂肪酶和酯酶的在主要分泌器官3糖类分解酶:主要有淀粉酶和麦芽糖酶。
草食性及杂食性动物比肉食性动物具有更高的糖酶活性影响消化率的因素:(动物,饲料,饲养水平,温度:温度适当增高,酶活性变强,消化率升高)1 动物:a 动物种类b年龄和个体差异如幼龄动物,消化功能不健全c动物的生理状态2 饲料:a饲料种类b化学成分营养物质含量:(1蛋白质含量高,消化率高,有利消化液的分泌和养分的充分消化。
2粗纤维含量高,消化率低3饲料的抗营养因子:是饲料本身含有的或者是从外界进入饲料中的阻碍养分消化的微量成分)各种营养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会体现着消化率上。
如氧化脂肪会降低Protein的消化率饲料的加工调质(加工参数),各种方法对饲料养分消化率军产生影响,因种而异(1粉碎:一定范围内,越细,消化率高。
适度的磨碎有利于单胃动物,对饲料的干物质,能量等消化提高2 加热调质温和的加热调质可以使蛋白质变性,抗营养因子失活,利于消化)3饲养管理技术(饲养水平:饲喂量大。
1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1 、物理性消化2 、化学性消化3 、微生物消化2 影响动物饲料消化率的因素(如何提高动物饲料消化率):1. 饲料要有易于动物的消化. 2.增强动物的消化能力... 3. 增加动物的体能训练.3 什么是必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指的是动物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畜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
如,赖蛋色苏。
4 限制性氨基酸:指一定饲料或饲粮所含必需氨基酸的量与动物所需的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的量相比,比值偏低的氨基酸。
由于这些氨基酸的不足,限制了动物对其他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利用。
.5 理想蛋白质:.是指这种蛋白质的氨基酸在组成和比例上与动物所需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一致,包括必需氨基酸之间以及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之间的组成和比例,动物对该种蛋白质的利用率应为100%6 碳水化合物:包括无氮浸出物和粗纤维二大类,无氮浸出物又称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包括多糖等;粗纤维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组成。
7 粗纤维在动物营养中的作用:(1 )营养作用:单胃动物盲肠内细菌分解纤维素用于代谢,反刍动物由瘤胃对粗纤维发酵分解;(2)填充作用:即可限制饲料水平,又可给动物饱的感觉;阻碍作用:饲料中粗纤维含量越高,消化酶对纤维素与其他的消化性越差,有机物质的消化率越低。
8 必须脂肪酸:不能被细胞或机体以相应需要量合成或从其膳食前体合成,而必需由膳食供给的多不饱和脂酸。
对哺乳动物而言,亚油酸与亚麻酸皆是营养必需的,幼畜饲料中必须的脂肪酸:亚油酸亚麻油酸花生油酸9 必须矿物质元素按体内含量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常量元素:动物体内分别超过总质量0.01%的钙、磷、镁、钠、钾和氯,硫等7 种元素;微量元素:铁、锌、铜、锰、铬、硒、钼、钴、氟10维生素: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类。
前者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等,后者有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11 消化能:指已消化养分所含的总能量12 净能:动物维持生命和生产产品的能量。
动物的养分吸收与利用动物的养分吸收与利用是生物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了解动物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过程,对于人们改善动物饲养条件、提高养殖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动物对养分的吸收途径、养分在动物体内的运输和利用、以及影响动物养分吸收与利用的因素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动物对养分的吸收途径动物通过不同的途径吸收养分,主要包括消化道吸收和其他途径吸收。
1. 消化道吸收:动物的消化道是主要的养分吸收地。
食物在消化道经过一系列的消化过程,包括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
这些小分子物质在消化道壁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供应给全身组织细胞使用。
2. 其他途径吸收:除了消化道,动物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吸收养分。
例如,光合动物通过叶片中的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将阳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合成有机物质。
水生动物可以通过皮肤、鳃等部位吸收水中的溶解氧和其他营养物质。
二、养分在动物体内的运输和利用一旦养分被吸收进入动物体内,它们需要通过运输和利用才能满足组织细胞的需要。
1. 运输:养分在动物体内通过血液循环进行运输。
血液携带着从消化道吸收的养分,将其输送到各个组织和器官。
在血液循环中,养分可以被动物体内的细胞利用,或者储存起来以备后续使用。
2. 利用:动物体内的细胞利用养分进行能量产生和物质合成。
养分主要通过细胞呼吸进行氧化分解,生成能量供细胞使用。
同时,养分还参与合成蛋白质、核酸、脂肪等生物大分子物质,维持和促进细胞的生长和发育。
三、影响动物养分吸收与利用的因素动物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饲料质量、饲养管理、动物的生理状态等。
1. 饲料质量:饲料中的养分含量、配比和消化率等都会影响动物的养分吸收和利用。
优质的饲料含有更丰富的养分,动物可以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其中的营养物质。
2. 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促进动物养分的吸收和利用。
例如,提供良好的饲料饮水条件、控制饲养密度、合理的饲养时间和方式等都对动物的养分利用起到积极作用。